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再论花岗岩按照Sr-Yb的分类:标志 被引量:166
1
作者 张旗 金惟俊 +1 位作者 李承东 王元龙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85-1015,共31页
2006年作者曾经按照Sr=400×10^(-6)和Yb=2×10^(-6)作为标志将花岗岩分为埃达克岩、喜马拉雅型花岗岩、浙闽型花岗岩和广西型花岗岩,在浙闽型中又分出南岭型(Sr<100×10^(-6)和Yb>2×10^(-6)),于是花岗岩被分为... 2006年作者曾经按照Sr=400×10^(-6)和Yb=2×10^(-6)作为标志将花岗岩分为埃达克岩、喜马拉雅型花岗岩、浙闽型花岗岩和广西型花岗岩,在浙闽型中又分出南岭型(Sr<100×10^(-6)和Yb>2×10^(-6)),于是花岗岩被分为5类。Sr=400×10^(-6)和Yb=2×10^(-6)是根据阿留申群岛中的Adak岛的资料得出来的。本文统计了全球花岗岩6000多个数据(其中,埃达克型花岗岩为2810个,喜马拉雅型花岗岩636个,浙闽型花岗岩1183个,南岭型花岗岩1518个,广西型花岗岩142个,总共6289个),统计的结果,各类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大致如下:(1)埃达克型花岗岩富Al_2O_3和Sr,贫Y和Yb,具较高和变化的铕异常,绝大多数样品的Sr>300×10^(-6),Yb<2.5×10^(-6)(当Sr=400×10^(-6)~600×10^(-6)时Yb值最大,Sr超过600×10^(-6),Yb降低至<2×10^(-6)),Al_2O_3在14%~18%之间,Eu/Eu~*大多在0.6~1.2范围;(2)喜马拉雅型花岗岩贫Sr和Yb,具中等的Al_2O_3和变化的Eu/Eu~*,Sr<300×10^(-6)和Yb<2×10^(-6)(少数Sr>300×10^(-6)),Al_2O_3为13%~17%,Eu/Eu~*为0.2~1.0;(3)浙闽型花岗岩贫Sr富Yb,Sr在40×10^(-6)~400×10^(-6)之间,Yb>1.5×10^(-6),Al_2O_3和Eu/Eu~*的变化类似喜马拉雅型花岗岩,Al_2O_3为12%~17%,Eu/Eu~*为0.4~1.0;(4)南岭型花岗岩以很低的Sr、Al_2O_3和Eu/Eu~*以及很高的Yb而不同于上述各类花岗岩,通常Yb>1.5×10^(-6),Sr<100×10^(-6)(Yb变化大,绝大多数>2×10^(-6);当Yb在2×10^(-6)~8×10^(-6)时,部分样品Sr可>100×10^(-6),但很少>200×10^(-6));Al_2O_3<14%,集中在11%~13%之间,Eu/Eu~*<0.7,大多<0.4;Yb越大,Sr越低,负铕异常越明显。文中讨论了花岗岩Sr-Yb分类的意义,指出本分类适用于产于大陆和海洋的绝大多数中酸性岩浆岩(可能不适用于一部分特别富铁和钾的花岗岩,如具有高Sr和Yb特征的广西型花岗岩)。不同类型的花岗岩主要反映了源区压力的不同,而源区成分、温度、部分熔融程度、水和挥发分的加入以及岩浆混合等的影响可能是次要的。文中指出,该分类的依据、其实质,是熔体与残留相平衡的理论。与浙闽型花岗岩平衡的残留相是斜长石,与喜马拉雅型花岗岩平衡的是斜长石+石榴石,与埃达克型花岗岩平衡的是石榴石,与南岭型花岗岩平衡的是富钙的斜长石。文中指出,加强实验岩石学研究,将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密切结合起来是深化花岗岩研究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分类 以sr-yb为指标 埃达克型花岗岩 喜马拉雅型花岗岩 浙闽型花岗岩 南岭型花岗岩 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