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刑法中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认定
1
作者 翁潇潇 《广东经济》 2017年第8X期197-197,共1页
本文通过对比大陆法系学说和我国学者的观点,提出的观点.再通过一个具体案例中的盗窃罪和诈骗罪来探讨在具体案件中对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最后对非法占有目的进行总结,以期能够在理论和实践中正确认定非法占有目的.
关键词 财产犯罪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盗窃罪 诈骗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贷款诈骗罪中非法占有目的司法推定之困境与应对
2
作者 周慧琳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122-124,共3页
非法占有目的之判定是贷款诈骗罪认定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刑事司法实践中,作为犯罪主观方面的非法占有目的往往难以依凭客观事实予以直接认定,因而需要适用刑事司法推定。引入司法推定能够有效化解贷款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难以认定的困境... 非法占有目的之判定是贷款诈骗罪认定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刑事司法实践中,作为犯罪主观方面的非法占有目的往往难以依凭客观事实予以直接认定,因而需要适用刑事司法推定。引入司法推定能够有效化解贷款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难以认定的困境,但由于《纪要》相关规定的不足,以及反证体系及其证明标准的缺失等问题的存在,导致司法推定的效果难以实现。因而,亟需对《纪要》的相关规定加以修改完善,并确立贷款诈骗罪中司法推定的反证体系与证明标准,以此保障司法推定在其非法占有目的认定中有效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贷款诈骗罪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司法推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交媒介的传播特点及对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启示
3
作者 董晓芳 张晓明 《通信世界》 2024年第24期33-35,共3页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电信网络诈骗的种类越来越多,受害群体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即时通信工具的兴起,为电信网络诈骗提供了新的传播渠道,使其更具隐蔽性和迷惑性。因此,研究电信网络诈骗信息在这些渠道中的传播特点,对于防范和...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电信网络诈骗的种类越来越多,受害群体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即时通信工具的兴起,为电信网络诈骗提供了新的传播渠道,使其更具隐蔽性和迷惑性。因此,研究电信网络诈骗信息在这些渠道中的传播特点,对于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具有重要意义。电信网络诈骗的定义及特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第一章第二条规定:电信网络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电信网络技术手段,通过远程、非接触等方式,诈骗公私财物的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信网络诈骗 公私财物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社交媒介 迷惑性 即时通信工具 传播特点 网络技术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律在线
4
《农村新技术》 2019年第4期61-63,共3页
村民议事有程序私集签名无效力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杜阮镇某村民王某向村民小组提出自己是纯女户,要求将其女婿户口迁入本村,并享受本村的福利待遇。村民小组召开会议进行讨论研究后回复王某:必须出示政府部门开具的纯女户证明.
关键词 滥伐林木罪 村委会 被告人 诈骗罪 村民委员会 附着物 林木采伐许可证 公诉机关 村民小组 苹果树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