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曲径通幽——《孙子》教理领悟
1
作者 李诚忠 《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9-51,57,共4页
《孙子》不仅是一部兵书宝库,也是一部哲理经典,其中所蕴含的智慧谋略,早已运用于经济与管理等各领域,为世人所推崇,但其中所隐含的教理却少有挖掘整理。人类的教育行为:教育、教学、教授、教养、教训、教练……均含之以理,无理不成教,... 《孙子》不仅是一部兵书宝库,也是一部哲理经典,其中所蕴含的智慧谋略,早已运用于经济与管理等各领域,为世人所推崇,但其中所隐含的教理却少有挖掘整理。人类的教育行为:教育、教学、教授、教养、教训、教练……均含之以理,无理不成教,亦不成其为学。教育要科学,应为教理学,而含教理至深者当推《孙子》。现将对《孙子》所隐含教理之领悟辑成下文,以馈世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子》 以迂为直 与学 以身示教 经济与管理 育行为 致人而不致于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董仲舒德教方法论探析
2
作者 沈壮海 李育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5年第4期110-116,共7页
董仲舒从人性论的角度出发,充分论证了道德教化的可能性与必要性,明确了道德教化过程中的教化者和教化对象,确立了道德教化中的外在教化与自我修养两大基本方法,构建了较为完整的德教方法体系。其自我修养方法主要有:以仁安人,以... 董仲舒从人性论的角度出发,充分论证了道德教化的可能性与必要性,明确了道德教化过程中的教化者和教化对象,确立了道德教化中的外在教化与自我修养两大基本方法,构建了较为完整的德教方法体系。其自我修养方法主要有:以仁安人,以义正我;内视反听;强勉行道。其外在教化方法主要有:必仁且智,与利养义,以乐化民,以身示教;因材施教,依性而化等。这些德教方法,究其实质,无疑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但其中也反映了一定的德育规律,包含着许多积极的因素,是我们在当今道德教育实践中可资借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 董仲舒 自我修养 方法 化者 以身示教 方法体系 先秦儒家 道德品质 封建官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