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感性启蒙”:“以美育代宗教说”新解
被引量:14
- 1
-
-
作者
杜卫
-
机构
浙江师范大学
-
出处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03年第5期192-195,共4页
-
基金
教育部重大项目<美育当代性问题研究>的相关成果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经费资助
-
文摘
蔡元培从他的教育即启蒙观念出发 ,提出了著名的“以美育代宗教说” ,其实质是在感性领域建立启蒙理性的精神 ,即“感性启蒙”。这种美育思想为20世纪中国美育理论铸就了理论模式和思想方法。
-
关键词
感性启蒙
以美育代宗教说
蔡元培
美育思想
-
分类号
B83-09
[哲学宗教—美学]
-
-
题名评王国维的美育说
被引量:4
- 2
-
-
作者
佛雏
-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1981年第3期113-119,共7页
-
文摘
晚清之际,谈教育颇成一种风气。“无论新旧中人,莫不以教育为救国之要图”(梁启超),故多致力于智育德育的论述。其揭举美育,配德、智二育,辅以体育,以此培养“完全之人物”者,王国维要算最早的一位。王氏的美育观,唯心成分颇多,总的看来,却也瑕不掩瑜。今仅就其颇有代表性之三说,略加考察。一、以“美术”代宗教 1917年8月,蔡元培氏在北京神州学会发表了著名的《以美育代宗教说》的讲演,人们一直遂把蔡氏当作此说的首创者。其实在蔡氏演讲之前十一年(1906),王国维就已提出“美术(按,文学艺术)者,上流社会之宗教也”这样的命题,(《去毒篇》)
-
关键词
美育观
王国维
以美育代宗教说
美术
蔡元培
审美观照
上流社会
普遍性
红楼梦评论
教育
-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
-
题名论美育及其心理效应
被引量:4
- 3
-
-
作者
李红
刘兆吉
-
机构
西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
出处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0-34,共5页
-
基金
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九五”规划的资助
-
文摘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明确指出,美育是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跨世纪的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有着重要意义,必须加强美育〔1〕。李岚清还说,江泽民同志十分重视艺术教育,李鹏同志在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
-
关键词
以美育代宗教说
美育心理学
审美情感
审美价值观
论美育
审美认知
审美能力
心理效应
审美活动
形成和发展
-
分类号
G40-014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蔡元培的美学思想与美育实践述评
- 4
-
-
作者
胡国枢
-
机构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
出处
《浙江学刊》
1985年第4期76-80,共5页
-
文摘
蔡元培(1868—1940)不仅是我国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教育家,而且也是一位成就蜚然、影响深远的美学家与美育实践家。他是最早唤起国人重视美学,把西欧美学思想系统地介绍到国内的我国近代美育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他毕生积极倡导美育,在理论与实践上,都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从美学理论上说,蔡元培与王国维是并肩崛起的美学巨子,都是我国近代美学的奠基者。
-
关键词
奠基人
蔡元培
美学思想
以美育代宗教说
美育实践
专科学校
理论与实践
作用
美学家
教授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简论蔡元培的美育思想
被引量:4
- 5
-
-
作者
卢善庆
-
出处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3期100-110,共11页
-
文摘
蔡元培(1861——1940)是我国近代的一位大教育家。他介绍西学,提倡美育,并通过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等一些环节加以实施,适应了时代的潮流,发挥了一定的历史作用。今天,我们在纪念蔡元培先生逝世四十周年之际,总结和研究他的美育思想,给予正确的历史评价,具有理论的价值和实际的意义。
-
关键词
蔡元培
美育思想
实施美育
以美育代宗教说
社会教育
实施方法
教育方针
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
教育史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浅谈蔡元培的美育思想及其启示
- 6
-
-
作者
刘宝生
-
出处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06-111,共6页
-
文摘
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号子民,浙江绍兴人,一九一二年出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职,一九一七年至一九二三年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教育家。他一生倡导美育,并把美育做为其所提出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之一。他认为美育的实现是美的对象与主体思想感情有机结合的产物。在启蒙运动中,他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立场出发,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说"。
-
关键词
美育思想
北京大学校长
以美育代宗教说
浙江绍兴人
现象世界
教育总长
主体思想
利己损人
胎儿美育
社会主义新人
-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论康德哲学的东渐
- 7
-
-
作者
朱义禄
-
机构
同济大学社会科学系
-
出处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1期67-74,共8页
-
文摘
从文化学视野看,东渐的意蕴是广泛的。既指不失本貌的客观介绍,也指因传播者的价值观而造成的变衍,因而本文在阐述康德哲学的东渐过程中,既包括融汇康德哲学于自身思想体系的构筑中,也包括以康德哲学为中介环节而导致的客观社会效果。这一切均与近代中国是一个动荡变革的大时代,是古今中西文化的交融与冲突点相关的。除了这个终极原因外,
-
关键词
康德美学
康德哲学
蔡元培
物自体
近代中国
可知论
以美育代宗教说
实体世界
新康德主义
章太炎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蔡元培美感教育思想初探
- 8
-
-
作者
崔文冰
-
出处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1期139-140,共2页
-
文摘
蔡元培是我国近代史上一位杰出的资产阶级教育家、伟大的爱国者。他生活在中国历史文化演变的一个独特时期,一生跨越了戊戌维新、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这些重要历史时期。其间,中华民族经历了艰难险阻,始终处于风雨飘摇、剧烈动荡之中。所有有良知的知识分子,无不以救国拯民为己任。在这风雨如磐的黑暗岁月里,他们为寻找解决改革旧中国的道路而上下求索。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对待“民”的问题,有“富民”、“养民”、“教民”、“爱民”、“民为邦本”等各种有关“民”的思想。从历史的横断上看,各家各派的观念虽然不同,但目的都在于提出治国安邦的方策。此间,鲁迅树起了一面改造“国民劣根性”的大旗,他以对“
-
关键词
蔡元培
教育思想
以美育代宗教说
美感教育
知识分子
传统政治文化
重要内容
治国安邦
抗日战争
康德美学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