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以美育代宗教说”与蔡元培审美信仰建构的世俗性 被引量:11
1
作者 潘黎勇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7-141,共5页
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说"是要在宗教精神阙如而儒家礼乐法度业已崩解的现代中国文化场域中,以美育为手段实施国民信仰的重建。审美作为一种精神形式的特殊性和现代中国的社会政治语境使信仰的审美化建构表现出在世俗性与... 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说"是要在宗教精神阙如而儒家礼乐法度业已崩解的现代中国文化场域中,以美育为手段实施国民信仰的重建。审美作为一种精神形式的特殊性和现代中国的社会政治语境使信仰的审美化建构表现出在世俗性与超越性之间徘徊的张力特质,而最终结果往往以牺牲信仰的超越精神为代价,这是与知识分子纠缠于中国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文化现代性心境紧密关联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美育代宗教 蔡元培 信仰 超越 世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美育代宗教与中国现代美学的身份认同 被引量:9
2
作者 王本朝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4-48,共5页
蔡元培所提出的"以美育代宗教"观念,成为中国现代美学史上第一个美学命题。它积极参与了五四新文化运动,起到了反对孔教的思想启蒙作用,并以美的普遍性、情感性和超利害性,建构了中国现代美学观念,影响到美学在现代中国的社... 蔡元培所提出的"以美育代宗教"观念,成为中国现代美学史上第一个美学命题。它积极参与了五四新文化运动,起到了反对孔教的思想启蒙作用,并以美的普遍性、情感性和超利害性,建构了中国现代美学观念,影响到美学在现代中国的社会地位和知识路径,并被作为学校教育和文学艺术的价值尺度。与此同时,由于它对西方理论的依赖,忽略了社会现实和历史背景,也使中国现代美学存在着身份认同的混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美学 以美育代宗教 走向 价值建构 身份认同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启蒙立场与场域越界——论蔡元培的“以美育代宗教”说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楚 《贵州文史丛刊》 2018年第2期82-87,共6页
在艺术社会学视域下,可以发现,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说,是一个具有强烈社会政治指向性的理论命题。在文化场域,蔡元培从启蒙主义的精神立场出发,通过考察佛教与中国文学艺术,以及基督教与欧洲文学艺术的演变,倡导以纯粹... 在艺术社会学视域下,可以发现,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说,是一个具有强烈社会政治指向性的理论命题。在文化场域,蔡元培从启蒙主义的精神立场出发,通过考察佛教与中国文学艺术,以及基督教与欧洲文学艺术的演变,倡导以纯粹之美育取代宗教中的美育原素。但将美学场域内部的理论命题"以纯粹之美育取代宗教中的美育原素"极度简化为涉及不同的场域"以美育代宗教"命题,这其实违背了现代性工程的场域伦理,并最终产生了场域越界问题。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说一出,林风眠、陈独秀、梁漱溟等人"以xx(艺术、科学、礼乐等)代宗教"的说法随之而至。事实上,他们的话语方式不自觉地陷入到蔡元培设定的"叙述圈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蔡元培 以美育代宗教 启蒙立场 场域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四时期关于以美育代宗教说的论争 被引量:2
4
作者 姚全兴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08年第8期14-18,共5页
蔡元培的《以美育代宗教说》,在五四时期发表后,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展开了论争,震动了当时思想学术界,余波一直延续到20世纪40年代末。它在哲学、宗教、艺术特别是美学、美育方面都具有重大的思想意义和学术价值,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 蔡元培的《以美育代宗教说》,在五四时期发表后,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展开了论争,震动了当时思想学术界,余波一直延续到20世纪40年代末。它在哲学、宗教、艺术特别是美学、美育方面都具有重大的思想意义和学术价值,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但后来对论争的具体情况几乎无人论及和引起重视,未免令人遗憾。今天有必要回顾和正确认识这场论争,并给予充分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美育代宗教 五四时期 宗教 思想意义 社会影响 美育功能 宗教生活 美育思想 宗教仪式 关于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媒介视野下“以美育代宗教”之辩再考
5
作者 刘晨 《美育学刊》 2022年第2期15-23,共9页
蔡元培公开发表“以美育代宗教”始于1916年江苏省教育会的演说,而非世人熟知的北京神州学会演讲。从媒介视角观之,“以美育代宗教”之说形成了从口语到印刷文献的媒介传播轨迹,并构建起民国时期以报刊媒介为主体的公共论辩空间。
关键词 蔡元培 以美育代宗教 媒介 论辩 公共空间 民国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历史语境下重新思考“以美育代宗教”
6
作者 皮佳佳 《美育学刊》 2019年第1期27-30,共4页
在中西文化碰撞融合的20世纪初,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说,深刻影响了中国美学理论发展和美育实践推进。而对此学说,一直存在很多质疑之声。故对这一学说需要重回当时的中西方历史语境,基于当时的思想背景、话语逻辑、问题... 在中西文化碰撞融合的20世纪初,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说,深刻影响了中国美学理论发展和美育实践推进。而对此学说,一直存在很多质疑之声。故对这一学说需要重回当时的中西方历史语境,基于当时的思想背景、话语逻辑、问题意识,了解那个时代西方宗教变革的"去魅"趋势,并结合中国本有的人本思想和思维模式,重新思考"以美育代宗教"的历史意义,并面向未来进一步拓展其理论生发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蔡元培 以美育代宗教 历史语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美育代宗教——从席勒塑造完整人的立足点审视蔡元培美育思想 被引量:1
7
作者 魏艳 《戏剧之家》 2018年第26期191-191,共1页
自1917年蔡元培在神州学会上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命题以来,国内对该命题的研究层出不穷,而诸多学者谈蔡元培的美育思想多从康德出发,着力于美育与宗教的殊同。笔者试图追溯蔡元培的美育思想与德国思想流向及席勒思想之间的渊... 自1917年蔡元培在神州学会上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命题以来,国内对该命题的研究层出不穷,而诸多学者谈蔡元培的美育思想多从康德出发,着力于美育与宗教的殊同。笔者试图追溯蔡元培的美育思想与德国思想流向及席勒思想之间的渊源,凸显"以美育代宗教"命题对席勒塑造完整的人的理念的继承和发展,从人之为人的角度审视"以美育代宗教"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育 以美育代宗教 完整的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观音菩萨”看“以美育代宗教” 被引量:1
8
作者 易存国 《艺苑》 2006年第1期35-42,共8页
关键词 观音菩萨 以美育代宗教 中华文化 外来宗教 观世音 敦煌艺术 观音像 基本精神 敦煌莫高窟 佛教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之“以美育代宗教”——浅析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
9
作者 李诗坤 《音乐时空》 2015年第13期18-20,共3页
本文是在研读了解蔡元培先生"以美育代宗教"的思想后,对《以美育代宗教说》(载《新青年》第3卷第6号.1917年8月)一文的读后感。蔡元培是我国近现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及教育家。他提出的"以美育代宗教"这一思想、教育学... 本文是在研读了解蔡元培先生"以美育代宗教"的思想后,对《以美育代宗教说》(载《新青年》第3卷第6号.1917年8月)一文的读后感。蔡元培是我国近现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及教育家。他提出的"以美育代宗教"这一思想、教育学说,曾一度震动了当时的思想学术界,引起了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反响,且余波从未停息,至今仍不乏研究者,具有划时代的文化、教育和社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蔡元培 美育 宗教 以美育代宗教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美育代宗教”与文化的发展——蔡元培美育思想寻根
10
作者 杨修健 《常州教育学院学报(综合版)》 1999年第1期7-12,共6页
本文对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的命题进行了文化人类学的追溯,认为美育代宗教是人类文化和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从原始宗教,人为宗教,哲学、科学发展,教育的发展中论证了以美育代宗教的历史过程及必然趋势,展示了现代化进... 本文对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的命题进行了文化人类学的追溯,认为美育代宗教是人类文化和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从原始宗教,人为宗教,哲学、科学发展,教育的发展中论证了以美育代宗教的历史过程及必然趋势,展示了现代化进程中美育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美育代宗教 蔡元培 美育思想 教育思想 文化发展 教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蔡元培美育思想的现代性 被引量:3
11
作者 胡健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4年第11期31-33,共3页
蔡元培美育思想的现代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审美公共性的关注,一是"以美育代宗教"说的提出。特别是后者,它不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而且还具有普世意义。
关键词 审美公共性 以美育代宗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闳约深美”美育思想下的刘海粟美术馆发展形态
12
作者 沈婷婷 《上海艺术评论》 2024年第2期90-91,共2页
刘海粟美术馆秉承刘海粟先生一生追求真善美的艺术精神,致力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挖掘和传播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满足和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蔡元培先生在1917年北京神州学会的演讲中首次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观念。美育通... 刘海粟美术馆秉承刘海粟先生一生追求真善美的艺术精神,致力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挖掘和传播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满足和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蔡元培先生在1917年北京神州学会的演讲中首次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观念。美育通过各种艺术以及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来进行,是对现实和万物的鉴赏认知活动,它能促成人的身心健康发展。“以美育代宗教”是教育思想、观念、内容、性质和方法等方面的一场革命。1918年蔡元培先生为上海美术图画院写下“闳约深美”的校训,现为南京艺术学院的校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育思想 海派文化 南京艺术学院 刘海粟美术馆 校训 蔡元培先生 以美育代宗教 闳约深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蔡元培的美育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4
13
作者 赵成清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55-62,共8页
蔡元培是20世纪最重要的美育家之一,担任中华民国教育总长期间,就历史性地将美育列入国民教育方针。他的美育思想包容广泛,实施途径涵盖家庭美育、学校美育和社会美育。蔡元培的美育主张,对宗教、历史、文化、审美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他... 蔡元培是20世纪最重要的美育家之一,担任中华民国教育总长期间,就历史性地将美育列入国民教育方针。他的美育思想包容广泛,实施途径涵盖家庭美育、学校美育和社会美育。蔡元培的美育主张,对宗教、历史、文化、审美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他的美育实践则推动了现代艺术创作、艺术教育以及艺术传播的蓬勃发展。蔡元培的美育思想通过科学理性和审美教育启蒙了处于现代社会前沿的中国民众;他在时代精神中高扬自由和民主的旗帜,为实现审美现代性和新时代的文艺复兴写下了灿烂的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蔡元培 以美育代宗教 艺术启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公民美育”到“生活美育”——论美育如何推升文明、推动文化与推广艺术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悦笛 贺嘉佳 《美术大观》 2021年第6期111-116,共6页
进入21世纪的今天,美育建设与文明发展之间的关联变得愈加关键,美育乃社会文明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推动因素,以大众生活审美化为旨归的"生活美育"由此方兴未艾。(1)无论是对中国文明还是对西方文明的过去与现在来说,这种以... 进入21世纪的今天,美育建设与文明发展之间的关联变得愈加关键,美育乃社会文明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推动因素,以大众生活审美化为旨归的"生活美育"由此方兴未艾。(1)无论是对中国文明还是对西方文明的过去与现在来说,这种以审美塑造社会的趋势都是始终不变的,因为审美乃是一种标志着社会发展的"高级尺度"。一、美育提升人类"文明素养"在中国,早在1917年,蔡元培就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以美育代宗教说》一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青年》杂志 生活审美化 社会文明发展 文明素养 以美育代宗教 蔡元培 推动因素 美育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融合:动漫影像“红色记忆”的高校美育新论
15
作者 邓琦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69-73,共5页
我国教育家蔡元培认为:“教育学中,智育者教育智力之应用,德育者教育意志之应用,美育者教育情感之应用。”[1]蔡元培在教育的精神属性中将“美育”突显出来,并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之主张,给予今人诸多启迪。
关键词 高校美育 教育情感 三维融合 红色记忆 蔡元培 以美育代宗教 教育学 德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蔡元培的美育观初探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冬燕 《北方论丛》 CSSCI 1997年第1期104-106,共3页
蔡元培的美育观初探王冬燕蔡元培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杰出的教育家,他对近代教育发展的一些客观规律,有许多精到之处,尤其是他的美育思想更具特色,可以说是中国现代美育思想史上最显著的理论成就,有着不可低估的思想价值和现... 蔡元培的美育观初探王冬燕蔡元培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杰出的教育家,他对近代教育发展的一些客观规律,有许多精到之处,尤其是他的美育思想更具特色,可以说是中国现代美育思想史上最显著的理论成就,有着不可低估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一、蔡元培美育思想的哲学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蔡元培 美育思想 美育 实体世界 现象世界 美育体系 以美育代宗教 美育的作用 美感教育 精神文明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王国维的美育说 被引量:4
17
作者 佛雏 《文艺理论研究》 1981年第3期113-119,共7页
晚清之际,谈教育颇成一种风气。“无论新旧中人,莫不以教育为救国之要图”(梁启超),故多致力于智育德育的论述。其揭举美育,配德、智二育,辅以体育,以此培养“完全之人物”者,王国维要算最早的一位。王氏的美育观,唯心成分颇多,总的看来... 晚清之际,谈教育颇成一种风气。“无论新旧中人,莫不以教育为救国之要图”(梁启超),故多致力于智育德育的论述。其揭举美育,配德、智二育,辅以体育,以此培养“完全之人物”者,王国维要算最早的一位。王氏的美育观,唯心成分颇多,总的看来,却也瑕不掩瑜。今仅就其颇有代表性之三说,略加考察。一、以“美术”代宗教 1917年8月,蔡元培氏在北京神州学会发表了著名的《以美育代宗教说》的讲演,人们一直遂把蔡氏当作此说的首创者。其实在蔡氏演讲之前十一年(1906),王国维就已提出“美术(按,文学艺术)者,上流社会之宗教也”这样的命题,(《去毒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育 王国维 以美育代宗教 美术 蔡元培 审美观照 上流社会 普遍性 红楼梦评论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美育思想摭谈 被引量:1
18
作者 才云峰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S1期52-57,共6页
鲁迅是一颗时代明珠,早已被人们嵌镶在世界文化伟人宫的壁板上,至今仍然闪耀着夺目的光辉。时逢纪念鲁迅诞辰百周年之际,本文想就鲁迅大力提倡美育,培养健康审美力和塑造心灵美三个问题谈点粗浅看法,或许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会有好处... 鲁迅是一颗时代明珠,早已被人们嵌镶在世界文化伟人宫的壁板上,至今仍然闪耀着夺目的光辉。时逢纪念鲁迅诞辰百周年之际,本文想就鲁迅大力提倡美育,培养健康审美力和塑造心灵美三个问题谈点粗浅看法,或许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会有好处,同时借以表示对鲁迅先生的怀念和敬意。一、大力提倡美育鲁迅是我国较早提倡美育的先躯者之一。他积极支持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宗教”、“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以德育为中心”,在家庭、学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育思想 摭谈 审美力 以美育代宗教 应用美学 心灵美 萧红 美学理论 青年学会 审美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美育与人的生命质量——在“香港课程发展议会”退思日上的演讲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再复 《今日教育》 2009年第3期54-57,共4页
一我首先谈一个问题:教育的第一目的是什么。这也涉及到回归古典,就是回归到教育的原始目的。教育的目的是教育人,这一最基本的道理进一步演绎就是教育应把人本身作为教育目的,而不是把教育变成实现其他事务的手段,即不是为政治服务的手... 一我首先谈一个问题:教育的第一目的是什么。这也涉及到回归古典,就是回归到教育的原始目的。教育的目的是教育人,这一最基本的道理进一步演绎就是教育应把人本身作为教育目的,而不是把教育变成实现其他事务的手段,即不是为政治服务的手段,为市场服务的手段或实现某种特别技能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浒传》 《三国演义》 回归古典 生命质量 三维度 以美育代宗教 人的生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蔡元培的美育思想及其启示
20
作者 刘宝生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06-111,共6页
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号子民,浙江绍兴人,一九一二年出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职,一九一七年至一九二三年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教育家。他一生倡导美育,并把美育做为其所提出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之一。... 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号子民,浙江绍兴人,一九一二年出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职,一九一七年至一九二三年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教育家。他一生倡导美育,并把美育做为其所提出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之一。他认为美育的实现是美的对象与主体思想感情有机结合的产物。在启蒙运动中,他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立场出发,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育思想 北京大学校长 以美育代宗教 浙江绍兴人 现象世界 教育总长 主体思想 利己损人 胎儿美育 社会主义新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