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礼治国:朝鲜建国儒臣推行中国古礼的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卢鸣东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44-51,共8页
在李氏朝鲜一代,中国古礼之所以普及流传,与来自民间礼儒鼓吹、竞相研习不无关系。与此同时,朝鲜建国儒臣的积极推动,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考虑因素。这些儒臣熟悉儒家礼治文化,又深得朝鲜太祖李成桂深信器重,他们在国策上倡行以礼治国,... 在李氏朝鲜一代,中国古礼之所以普及流传,与来自民间礼儒鼓吹、竞相研习不无关系。与此同时,朝鲜建国儒臣的积极推动,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考虑因素。这些儒臣熟悉儒家礼治文化,又深得朝鲜太祖李成桂深信器重,他们在国策上倡行以礼治国,对于中国古礼的推行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论文从三方面说明这个情况:一、分析太祖李成桂与建国儒臣的关系,当中以郑道传(?-1398)和赵浚(1346-1405)为主,揭示他们凭借执政大臣的职掌,把儒家礼治文化导入到治道层面上。二、指出当时推行礼治的两个依据:先礼后刑和礼入于法,由此探讨儒臣在建构礼、刑、法的三者关系上,为礼治的推行赋予法律的效力和增添刑罚的约束力。三、申明权近(1352-1409)等儒臣借鉴三国历史,向朝鲜太宗申明伦常纲纪和国家治乱的因果关系,藉此印证出古礼所以起到的治道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礼治国 郑道传 赵浚 权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法治国与法律文化的现代化
2
作者 史小红 《学习论坛》 1997年第2期16-18,25,共4页
作为人类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法律文化,是在不同的时间、区域,不同的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因此,世界上存在着多种类型的法律文化。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发端于具有发展原始农业良好条件的黄河流域,在漫长的历史行程中形成了具有浓郁... 作为人类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法律文化,是在不同的时间、区域,不同的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因此,世界上存在着多种类型的法律文化。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发端于具有发展原始农业良好条件的黄河流域,在漫长的历史行程中形成了具有浓郁的农业文明色彩的法律文化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法律文化 依法 现代化 西方法律文化 宪法和法律 亚细亚生产方式 义务本位 社会主义法律 以礼治国 司法独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贾谊的礼学观 被引量:3
3
作者 华友根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09-113,共5页
试论贾谊的礼学观华友根贾谊是西汉著名的思想家。他在世32年,时间虽短,但对西汉一代礼乐、正朔、服色、官名等制度的建设与改革,提出了一系列的主张,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的礼学观对于西汉一代的礼乐建设关系重大,在中国礼学史... 试论贾谊的礼学观华友根贾谊是西汉著名的思想家。他在世32年,时间虽短,但对西汉一代礼乐、正朔、服色、官名等制度的建设与改革,提出了一系列的主张,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的礼学观对于西汉一代的礼乐建设关系重大,在中国礼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一贾谊为礼下了不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谊 改正朔 太子 乐制度 学思想 以礼治国 法学研究 《汉书·武帝纪》 继承与发展 刑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忽视的司马光儒学——基于司马光的人性论和制度儒学的分析
4
作者 包米尔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6-81,共6页
司马光强调经世致用之学,积极探究过往历史和所处时代存在的问题并归纳总结规律,他重视的不仅是理论构建,更重要的是将理论付诸实际行动。因这一坚持,司马光以务实的精神把人性论纳入"用"的层面,提出"性善恶混"和&q... 司马光强调经世致用之学,积极探究过往历史和所处时代存在的问题并归纳总结规律,他重视的不仅是理论构建,更重要的是将理论付诸实际行动。因这一坚持,司马光以务实的精神把人性论纳入"用"的层面,提出"性善恶混"和"情道一体",并以此为根据和出发点,用以礼治国、以德取才和赏罚分明之路径达到"长其善而去其恶"的目的。就对权力的制约层面而言,司马光儒学与理学的为学取向不同,理学家重执政者的心性修养和道德觉悟,希望从内的方面约束执政者的动机心意;司马光以史为鉴,强调"以礼治国",欲求通过制度设计来为权力提供规范和划定边界,他是制度儒学的先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善恶混 情道一体 制度儒学 以礼治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