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宋诗风形成的禅因佛缘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树海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1-16,共6页
中国化了的佛教经残唐、五代到北宋已达到完全成熟乃至“烂熟”时期。其重“知解”、“仰顿悟”、参“公案”、斗“机锋”的禅悦之风,对于北宋诗风的形成具有重大影响。以“文字”、“议论”、“才学”为诗,原是对宋诗的指陈,却也道... 中国化了的佛教经残唐、五代到北宋已达到完全成熟乃至“烂熟”时期。其重“知解”、“仰顿悟”、参“公案”、斗“机锋”的禅悦之风,对于北宋诗风的形成具有重大影响。以“文字”、“议论”、“才学”为诗,原是对宋诗的指陈,却也道出了宋诗有别于唐诗的风格面目。宋诗工稳、精致、峭拔、富有理趣、意味隽永之总体风格,均可从如上三方面得到体现。然而,宋诗风格的形成得益于佛禅,亦受病于佛禅,北宋禅家那种“不明根本,专尚语言,以图口舌”的禅病,也使得宋诗因对语言形式的过分纠缠而自病、病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才学为诗 “公案” 北宋 苏轼 以文字为诗 王安石 禅宗 南宗禅 歌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宋诗“味同嚼蜡”的本因
2
作者 徐乃为 《南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1期18-22,共5页
关键词 本质特性 本质特征 社会功能 欧阳修 “情” 以文字为诗 的本质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元祐体” 被引量:3
3
作者 张仲谋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57-61,共5页
在对"元体"的认识与评价中,以张戒、严羽为代表的宋人与以吴之振、翁方纲、陈衍及四库馆臣为代表的清人各执一端,截然对立。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诗学观不同并由此决定了不同的参照系统。前者以盛唐为法,近者是,变者非,后者则将"元... 在对"元体"的认识与评价中,以张戒、严羽为代表的宋人与以吴之振、翁方纲、陈衍及四库馆臣为代表的清人各执一端,截然对立。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诗学观不同并由此决定了不同的参照系统。前者以盛唐为法,近者是,变者非,后者则将"元体"放到了诗史的具体背景中来考察,肯定其变乃不得不然。要正确评价"元体",不妨从清人论述中见其长,从宋人批评中见其短,即:元诗人的主要功绩在于成就了宋诗的特色,从而确立了宋诗与唐诗分立并行的地位;而"元体"的主要缺点则在于对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等倾向缺乏必要的警觉与限制,遂使后来的江酉诗派变本加厉,于是宋诗之特点逐渐成为其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文字为诗 江西宗派 黄庭坚 元祐 翁方纲 四库馆臣 《沧浪话》 《石洲话》 张戒 认识与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