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那些通往胜利的日子——记日伪统治下的苏州丝织工人斗争
1
作者 杨韫 《江苏丝绸》 2024年第3期47-48,共2页
1937年,日军在上海发动“八·一三”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937年11月,日军占领苏州,为这座静雅安谧的城市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日寇实行“以华制华”“以战养战”方针,在低价收购茧、丝运往日本后,又将成品返销中国。日伪统治下,... 1937年,日军在上海发动“八·一三”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937年11月,日军占领苏州,为这座静雅安谧的城市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日寇实行“以华制华”“以战养战”方针,在低价收购茧、丝运往日本后,又将成品返销中国。日伪统治下,物价飞涨、严重缺电,苏州织绸厂的维系日趋困难,资本家将损失转嫁到丝织工人身上,工人工资只降不增,且常常不能按时发放,导致丝织工人生活难以为继,劳资双方关系紧张,矛盾一触即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价收购 工人工资 日伪统治 以华制华 以战养战 一触即发 劳资双方关系 抗日战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时期在东北的经济掠夺
2
作者 陆秀清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4期120-125,共6页
帝国主义是按其经济、军事实力瓜分世界的。后起的日本同美国一样,也靠侵略战争和掠夺殖民地发迹。随着资本的集聚就疯狂地向外扩张。在其向外推行扩张计划、同欧洲列强争夺以中国为重点的亚太地区、重新瓜分世界领土的激烈斗争中,遭到... 帝国主义是按其经济、军事实力瓜分世界的。后起的日本同美国一样,也靠侵略战争和掠夺殖民地发迹。随着资本的集聚就疯狂地向外扩张。在其向外推行扩张计划、同欧洲列强争夺以中国为重点的亚太地区、重新瓜分世界领土的激烈斗争中,遭到中国人民的反抗、苏联的威胁和英美的阻挠。由于日本是一个资源极端贫乏的小国,主要战略物资大部甚至全部依靠进口,所以单凭本国国力非但不能支付长期大战的消耗,更难以取胜。为实现其灭亡中国、征服世界的狂妄野心,不得不在经济上实行“以战养战”的侵略政策,企图通过掠夺殖民地人民的资源和财富来扩充自己的实力,同敌国较量。因此,殖民掠夺是由日本帝国主义的本性决定的,也是它当年“以战养战”的具体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华时期 日本帝国主义 经济掠夺 伪满洲国 经济统制 会社 伪政府 以战养战 向东北 战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