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国国土空间“集聚—分散”格局演化特征及其驱动
- 1
-
-
作者
夏俊楠
洪梦谣
魏伟
孔雪松
尹力
-
机构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
武汉大学中国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院
-
出处
《中国土地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0-123,共14页
-
基金
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GZC20231970,GZC20231976)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2024M752473,2024M75247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471304)。
-
文摘
研究目的:分析2000—2020年中国城镇、农业、生态三类空间的“集聚—分散”格局及演变驱动机制,为宏观尺度下三类空间有序集聚的监测评估与优化调控提供科学支撑。研究方法:分层等积像素化四叉树方法,最小二乘法,固定效应模型。研究结果:(1)空间格局快速演变:城镇空间总体增加,中心地区增长集聚,边缘地区分散扩张;农业空间大幅减少且破碎,东部破碎严重,西北集聚明显;生态空间呈现东南至西北“减少集聚—增加集聚—分散混合”格局。(2)城镇空间主导作用突出:农业与城镇空间的分散度此消彼长,生态与城镇空间分散度则协同变化。(3)地形与社会经济因素影响显著:平原利于城镇和农业空间集聚,山区和偏远地区有利于生态空间集聚。人口与经济增长多以农业空间破碎为代价,产业能级提升能促使城镇和生态空间高效集聚。研究结论:因地制宜推进城镇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和生态红线的形态优化调整,分类提升城镇空间集聚水平,协同推进农业、工业和服务业转型升级,是优化国土空间发展格局的关键路径。
-
关键词
城镇—农业—生态空间
空间形态
以形论形
分层等积像素化四叉树(HPQT)
格局优化
-
Keywords
urban-agricultural-ecological space
spatial morphology
form-driven interpretation
HEALPix-Quadtree(HPQT)
pattern optimization
-
分类号
F301.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