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0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手术治疗先天性马蹄足中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景成芬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8期149-151,155,共4页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手术治疗先天性马蹄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1月收治的先天性马蹄足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均行手术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予以对照组常...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手术治疗先天性马蹄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1月收治的先天性马蹄足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均行手术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给予观察组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依从性、干预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改良面部表情评分法(FLACC)中的面部表情、腿脚活动、活动度、哭闹、可安慰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干预优良率为96.67%(29/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24/30)(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可通过提升患儿的依从性来改善其预后,干预效果明显提升,患儿护理期间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较高,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马蹄足 家庭中心护理模式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乳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37
2
作者 朱竹华 许敏菊 +2 位作者 张汀荣 黄红娣 徐爱萍 《西部中医药》 2016年第3期114-117,共4页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FCC)模式在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TIVAP)乳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TIVAP乳腺癌化疗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FCC模式护理,记录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FCC)模式在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TIVAP)乳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TIVAP乳腺癌化疗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FCC模式护理,记录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自我护理能力(ESCA)评分变化情况,并比较2组患者生活质量(Karnofsky评分)。结果:护理后3、6个月,观察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ESCA评分和Karnofsky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FCC模式能改善TIVAP乳腺癌化疗患者的心理健康,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化疗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 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慢性胃炎患儿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郝维 宋允杰 熊孟孟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1期178-180,共3页
目的评价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慢性胃炎患儿中的实施效果和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市儿童医院于2019年8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102例慢性胃炎患儿的资料,按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患儿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52例患儿实施常规护理,观察... 目的评价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慢性胃炎患儿中的实施效果和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市儿童医院于2019年8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102例慢性胃炎患儿的资料,按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患儿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52例患儿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患儿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比较2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胃肠道症状评分以及血清学相关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依从率计算值为98.00%,较对照组的86.54%更高(P<0.05)。出院时和出院3个月后,2组的胃肠道症状评定量表评分均较入院时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均较同期对照组更低(P均<0.05)。出院时和出院3个月后,2组的血清胃泌素-17(G-17)和丙二醛(MDA)水平均有所降低、胃蛋白酶原Ⅰ(PGⅠ)水平均有所增加(P均<0.05),且观察组的G-17、PGⅠ和MDA水平均更优(P均<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可提升慢性胃炎患儿的治疗依从性,改善其胃肠道症状和血清学指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胃炎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 治疗依从性 胃肠道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家庭照料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杨贵红 符广丽 邓芳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8年第11期90-92,共3页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家庭照料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等距随机抽样法将本院2017年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528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家庭照料者分为采取常规护理模式的对照组及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家庭照料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等距随机抽样法将本院2017年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528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家庭照料者分为采取常规护理模式的对照组及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的观察组各264例,对两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前两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家庭照料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可明显改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家庭照料者心理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 先天性心脏病 家庭照料者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慢性胃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5
作者 宋允杰 王艳辉 郝维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3期25-28,共4页
目的评价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慢性胃炎患儿中的实施效果和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徐州儿童医院于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共计98例慢性胃炎患儿的病例资料,按护理方法的不同分入对照组(n=50,给予常规护理)和观察组(n=48,实施以家庭... 目的评价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慢性胃炎患儿中的实施效果和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徐州儿童医院于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共计98例慢性胃炎患儿的病例资料,按护理方法的不同分入对照组(n=50,给予常规护理)和观察组(n=48,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比较2组的治疗依从性、症状改善时间、血清指标水平以及免疫功能。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依从率为97.92%,明显较对照组的86.00%更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腹部疼痛等各项症状改善时间均更早(P均<0.05)。出院时及出院3个月后,2组的血清胃泌素(Gastrin)和丙二醛(MDA)水平均较入院时降低(P均<0.05);观察组的Gastrin和MDA水平均较同期对照组更低(P均<0.05)。出院时及出院3个月后,2组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和CD4^(+)均较入院时升高,CD8^(+)均较入院时降低(P均<0.05);观察组的CD3^(+)和CD4^(+)均较同期对照组更高,CD8^(+)均较同期对照组更低(P均<0.05)。结论在慢性胃炎患儿中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进行干预,对其治疗依从性提升、症状改善时间缩短、血清相关指标以及免疫功能指标改善均可产生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胃炎 儿童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 治疗依从性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刘桂芸 朱美玉 刘云霞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8期127-129,共3页
目的:分析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FCC)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5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82例PNS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目的:分析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FCC)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5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82例PNS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FCC。比较两组儿童适应能力量表评分、少儿主观生活质量问卷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认知功能因子、独立功能因子、社会/自制因子以及计算适应能力商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护理后,观察组生活环境、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同伴交往、焦虑体验、抑郁体验、躯体情感、自我认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结论:FCC在PNS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患儿适应能力与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 并发症 生活质量 适应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产科及儿科应用的现状和展望 被引量:48
7
作者 邓业芹 柳玉红 +1 位作者 许业梅 吴燕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年第22期40-43,共4页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医学发展正在从强调“治愈”向强调“关怀照顾”转化,医学模式也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在此背景下,国际医学和护理界提出了“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family ce...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医学发展正在从强调“治愈”向强调“关怀照顾”转化,医学模式也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在此背景下,国际医学和护理界提出了“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family centered ca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家庭为中心 护理模式 产科 儿科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肺癌首次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9
8
作者 凡国华 梁文园 +1 位作者 王丽君 顾志娥 《护士进修杂志》 2019年第1期62-65,共4页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肺癌首次化疗患者心理状况、生活质量及医疗照护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7-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肺癌首次化疗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2017年1-6月收治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肺癌首次化疗患者心理状况、生活质量及医疗照护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7-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肺癌首次化疗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2017年1-6月收治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化疗前后的焦虑抑郁量表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出院前对医疗照护满意度评分等进行比较。结果化疗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量表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观察组的焦虑抑郁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观察组对医疗照护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能减轻肺癌首次化疗患者的焦虑或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对医疗照护的满意度,同时也提升了专科护理质量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 肺癌 首次化疗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护理联合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哮喘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5
9
作者 徐瑞华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16期3037-3039,共3页
目的观察整体护理联合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哮喘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使用随机数表法将2018年1-12月于郑州儿童医院东三街院区就诊的124例哮喘患儿分为A、B两组,各62例。A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整体护理,B组在A组护理的基础上... 目的观察整体护理联合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哮喘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使用随机数表法将2018年1-12月于郑州儿童医院东三街院区就诊的124例哮喘患儿分为A、B两组,各62例。A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整体护理,B组在A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统计两组出院后1、3个月内的病情复发率,评估两组患儿家属在护理前后哮喘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对比护理前后两组患儿儿童哮喘生活质量问卷(PAQLQ)评分;统计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 B组出院后1个月和出院后3个月内的病情复发率(8.06%,19.35%)均低于A组(27.42%,4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B组患儿家属哮喘知识评分[(72.65±4.54)分]高于A组[(64.38±4.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护理后PAQLQ评分[(20.08±1.37)分]高于A组[(18.22±1.4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94.37±1.48)分]高于A组[(88.77±2.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联合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干预不仅能降低哮喘患儿哮喘发作频率,提高其生活质量,还可提高患儿家属对哮喘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整体护理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新生儿重症肺炎患儿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0
作者 赵晓明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1年第5期77-79,共3页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新生儿重症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方法应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本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新生儿重症肺炎患儿85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儿分为观察组43例及对照组42例,对照组行儿科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以...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新生儿重症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方法应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本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新生儿重症肺炎患儿85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儿分为观察组43例及对照组42例,对照组行儿科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家属照护能力及家属满意度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家属照护知识、照护技术、照护能力及照顾能力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咳嗽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停止咯痰时间、平喘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家属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能让家属参与到新生儿重症肺炎患儿护理工作中,使家属能掌握更多的护理知识及技能,促进患儿预后,提高家属满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重症肺炎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 照顾能力 满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下助产士一体式全程护理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黄丹 李美林 袁连连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2年第8期154-156,共3页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FCC)模式下助产士一体式全程护理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徐州市肿瘤医院进行产检并分娩的84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依照住院病号位数尾号的奇偶分组,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FCC)模式下助产士一体式全程护理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徐州市肿瘤医院进行产检并分娩的84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依照住院病号位数尾号的奇偶分组,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干预方式的基础上采用FCC模式下助产士一体式全程护理。比较2组产妇的分娩疼痛程度、分娩方式、总产程时间、自我效能感及恐惧感。结果2组产妇在宫口开至2~4 cm有规律宫缩30 min(t2)及60 min(t_(3))时的疼痛数字评分量表(NRS)评分均较宫口开至2~4 cm有规律宫缩(t_(1))时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在t_(2)、t_(3)时间点的NRS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总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顺产率高于对照组(P均<0.05)。分娩24 h后,2组的分娩自我效能量表各维度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分娩恐惧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较干预前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FCC模式下助产士一体式全程护理在提高产妇自我效能感、降低恐惧感、减轻分娩疼痛程度和提高顺产率方面均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 助产士一体式全程护理 分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小儿扁桃体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朝辉 彭湘粤 +2 位作者 王萍 胡赛红 刘莹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5年第1期82-84,共3页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临床小儿扁桃体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320例行扁桃体切除术的患儿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与观察组,各160例。常规护理组以普通儿科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执行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质...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临床小儿扁桃体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320例行扁桃体切除术的患儿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与观察组,各160例。常规护理组以普通儿科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执行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质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患儿家属满意度有无差别。结果观察组的护理质量、患儿家庭满意度均高于常规护理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符合人性化护理的原则以及儿童的特点,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积极的社会意义,值得在临床中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家庭为中心 护理模式 扁桃体切除术 护理质量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病毒性脑炎患儿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陈冰 陆正芸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6年第7期93-95,共3页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病毒性脑炎患儿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病毒性脑炎患儿2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记录患儿住院天数,评价2组患...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病毒性脑炎患儿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病毒性脑炎患儿2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记录患儿住院天数,评价2组患儿家属满意度和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结果实验组患儿住院天数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儿家属满意度评分和健康知识掌握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能改善患儿家属知识掌握程度和满意度,对促进病毒性脑炎患儿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家庭为中心 护理模式 病毒性脑炎 康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迁延性腹泻患儿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宋孝娟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16期3060-3062,共3页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FCC)模式在迁延性腹泻患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5月开封市儿童医院收治的60例婴幼儿迁延性腹泻,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30例。给予常规组患儿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FCC)模式在迁延性腹泻患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5月开封市儿童医院收治的60例婴幼儿迁延性腹泻,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30例。给予常规组患儿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FCC模式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腹泻好转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于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估监护人的焦虑程度和对患儿的护理能力。比较两组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腹泻好转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观察组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SAS评分低于干预前,观察组SAS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ESCA评分高于干预前,观察组ESCA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将FCC模式应用于婴幼儿迁延性腹泻,可改善监护人的焦虑情况,提高监护人对患儿的护理能力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促进患儿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迁延性腹泻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 婴幼儿 康复 家属护理工作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莉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30期131-133,共3页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FCC)模式在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2年2月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绵阳医院(绵阳中心医院)收治的114例脑卒中后SH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FCC)模式在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2年2月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绵阳医院(绵阳中心医院)收治的114例脑卒中后SH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FCC模式。比较两组Fugl-Meyer运动功能测评法(FMA)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FMA、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FMA评分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VAS评分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生理功能、身体疼痛、社会功能、健康变化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生理功能、身体疼痛、社会功能、健康变化评分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CC模式在脑卒中后SH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缓解疼痛,增强上肢运动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 康复护理 卒中后肩手综合征 运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腰椎穿刺术患儿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肖嫔 陶艳 +2 位作者 王永梅 谢小英 姜纯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2年第5期67-68,共2页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以下简称为家庭模式)对患儿腰椎穿刺术(以下简称腰穿)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07例腰穿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及观察组56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家庭模式对家长及患儿进行护理干预。结果观察...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以下简称为家庭模式)对患儿腰椎穿刺术(以下简称腰穿)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07例腰穿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及观察组56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家庭模式对家长及患儿进行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患儿及家长(以下简称家庭)对腰穿的认识、心理状态、腰穿依从性、对医护人员的满意率及医生对护理模式应用于腰穿的满意率均提高。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运用家庭模式可以提高家庭对腰穿的依从性,提高其对医护人员的满意率及医生对护理模式应用于腰穿的满意率,使患儿、家长、医护人员均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穿 依从性 护理 家庭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癫痫患儿家庭功能及躯体健康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闻以译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0年第4期83-84,共2页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癫痫患儿家庭功能及躯体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将本院儿神经科2016年6月—2018年6月接收的90例癫痫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与家庭组(给予以家庭为中心护理干预),各45例,比较...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癫痫患儿家庭功能及躯体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将本院儿神经科2016年6月—2018年6月接收的90例癫痫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与家庭组(给予以家庭为中心护理干预),各45例,比较2组患儿出院3个月后的家庭功能及躯体健康状况。结果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后,家庭组的家庭功能各个项目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家庭组患儿出院3个月后的癫痫发作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且家庭组患儿癫痫发作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癫痫患儿给予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儿的家庭功能,控制癫痫发作次数与持续时间,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 癫痫 患儿 家庭功能 躯体健康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脑瘫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浅谈 被引量:3
18
作者 龙焱 《中国医学工程》 2015年第2期63-63,65,共2页
目的观察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脑瘫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从2012年7月-2014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脑瘫患儿92例。随机分组。观察组患儿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比较家长对家庭康复方法的掌握率... 目的观察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脑瘫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从2012年7月-2014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脑瘫患儿92例。随机分组。观察组患儿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比较家长对家庭康复方法的掌握率、家长对护理的满意率和PALCI评分。结果观察组家长对家庭康复方法的掌握率和护理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经健康教育后,观察组患儿的PALC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脑瘫患儿护理中的应用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可有效提高家长对康复方法的掌握,并提高护理满意度,同时还有利于改善患儿姿势位置、日常生活动作、移动能力、语言能力和智力,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家庭为中心 护理模式 脑瘫患儿 护理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产后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君君 《罕少疾病杂志》 2019年第5期105-107,共3页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产后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11月于我院进行分娩的初产妇150例,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产后采取常规口头宣教模式进行健康指导,研究组在此...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产后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11月于我院进行分娩的初产妇150例,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产后采取常规口头宣教模式进行健康指导,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开展产后健康教育。评价与对比两组产妇与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纯母乳喂养率。结果研究组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1.33%低于对照组10.67%(P<0.05),研究组产后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2.67%低于对照组13.33%(P<0.05)。研究组纯母乳喂养率84.00%,高于对照组60.00%(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产后健康教育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 产后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肾病综合征患儿临床干预中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杨艳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第17期132-133,共2页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肾病综合征患儿的干预效果。方法:收治肾病综合征患儿7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参照组。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治疗依从率和各项家庭...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肾病综合征患儿的干预效果。方法:收治肾病综合征患儿7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参照组。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治疗依从率和各项家庭关怀指数量表评分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肾病综合征患儿的干预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 肾病综合征 干预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