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家庭为中心模式下的认知行为干预在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姬翠 王琴英 +1 位作者 王蕾 王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6-570,共5页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family-centered care,FCC)模式下的认知行为干预在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陕西省人民医院心脏外科收治的106例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分为对照组与...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family-centered care,FCC)模式下的认知行为干预在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陕西省人民医院心脏外科收治的106例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延续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FCC模式下认知行为干预的延续性护理,两组均干预8周。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血压、体质量指数(BMI)、自护能力[采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抑郁、焦虑状况[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血压、BMI、抑郁、焦虑状况均低于干预前(P<0.05),ESCA评分、SF-36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血压和BMI控制情况分别为[(116.47±28.23)mmHg、(25.33±1.11)kg/m^(2)]均优于对照组[(124.48±29.81)mmHg、(26.18±1.35)kg/m^(2)];观察组自护能力(ESCA)、生活质量(SF-36)评分分别为[(121.15±29.69)分、(67.92±13.69)分]均高于对照组[(106.68±24.71)分、(60.81±10.77)分];观察组抑郁、焦虑状况分别为[(11.07±4.00)分、(12.39±3.59)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2.20±4.28)分、(13.45±4.1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193、2.454、8.243、7.436、3.873、2.852,均P<0.01)。结论将FCC模式下的认知行为干预应用于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延续性护理中,可明显改善患者血压、BMI和心理状况,提升患者自护能力及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延续护理 认知行为干预 以家庭为中心 生活质量 自护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用户为中心的早产儿家庭支持护理微信小程序的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凌雅 章新琼 肖娟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3-397,共5页
目的:开发并应用早产儿家庭支持护理微信小程序,为早产儿家庭支持护理提供可行的工具。方法:采用“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方法,通过文献回顾结合半结构化访谈发掘早产儿父母的家庭支持护理需求,根据需求构建小程序的模块内容,采用快速原... 目的:开发并应用早产儿家庭支持护理微信小程序,为早产儿家庭支持护理提供可行的工具。方法:采用“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方法,通过文献回顾结合半结构化访谈发掘早产儿父母的家庭支持护理需求,根据需求构建小程序的模块内容,采用快速原型模型设计,实现早产儿家庭支持护理微信小程序的开发,并进行测试及可用性评价。结果:成功开发了名为“早产儿Nursing”的微信小程序客户端及后台数据管理系统,包含NICU住院期、出院过渡期、出院居家期3个时期,每个时期附有知识模块、技能模块和经验模块的内容。将该程序应用于临床,测试结果显示其系统可用性量表总平均分为82.73分,具有良好的用户体验和可用性。结论:早产儿家庭支持护理微信小程序的应用可为早产儿父母提供住院期-过渡期-居家期一体化的家庭护理支持,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微信小程序 家庭支持护理 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家庭为中心”儿童肠造口护理模式的实践效果 被引量:34
3
作者 李天红 刘晓文 +2 位作者 胡敏 甘红霞 汪淑娟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5年第3期357-360,共4页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儿童肠造口护理模式的临床实践。方法:通过对护理人员实施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的教育培训,实施医护分组同管患儿,建立肠造口家庭照护目标、整体护理实践流程以及工作制度,对52例肠造口患儿实施"...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儿童肠造口护理模式的临床实践。方法:通过对护理人员实施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的教育培训,实施医护分组同管患儿,建立肠造口家庭照护目标、整体护理实践流程以及工作制度,对52例肠造口患儿实施"以家庭为中心"护理,让家庭参与到医疗护理全过程。结果:52例患儿家庭照顾能力评价均合格,家庭护理期间未出现因造口并发症而返院治疗的情况,造口闭合术前各项化验及检查指标正常,符合手术要求。结论:"以家庭为中心"儿童肠造口护理模式可提升肠造口患儿的生活质量与家庭幸福感,符合家庭对促进儿童健康的需求和当前医疗体制改革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家庭为中心 儿童 肠造口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方案对早产儿家长照顾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82
4
作者 蒙景雯 陈华 +6 位作者 李变 钱晶京 张欣 宋秀婷 茹喜芳 王颖 冯琪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9期5-7,共3页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方案对早产儿家长照顾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12月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的早产儿66例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入院宣教、住院护理和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方案对早产儿家长照顾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12月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的早产儿66例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入院宣教、住院护理和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方案,即利用住院期间早产儿家长每周探视时间责任护士对早产儿家长进行早产儿相关护理知识及技能指导,并在出院前安排早产儿家长入住家庭陪护病房,在责任护士指导和示范下,学习并承担早产儿主要的日常护理。结果出院时观察组早产儿家长照护技术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1个月内早产儿尿布疹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住院期间让家长参与到早产儿护理工作中,能使家长掌握更多的护理知识和技能,提高早产儿家长的照护技术,确保父母有能力成为早产儿的主要照顾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以家庭为中心护理 健康教育 照顾胜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产科及儿科应用的现状和展望 被引量:48
5
作者 邓业芹 柳玉红 +1 位作者 许业梅 吴燕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年第22期40-43,共4页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医学发展正在从强调“治愈”向强调“关怀照顾”转化,医学模式也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在此背景下,国际医学和护理界提出了“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family ce...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医学发展正在从强调“治愈”向强调“关怀照顾”转化,医学模式也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在此背景下,国际医学和护理界提出了“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family centered ca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家庭为中心 护理模式 产科 儿科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协同护理模式对首次行冠脉CTA检查的老年患者负性情绪及检查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23
6
作者 朱娇娇 李素兰 +1 位作者 曲利媛 高剑波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43-1047,共5页
目的探讨家庭协同护理模式对首次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检查的老年患者负性情绪及检查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郑州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首次行CCTA检查的老年患者238例,2018年8至9月行CCTA检查的老年患者125例作... 目的探讨家庭协同护理模式对首次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检查的老年患者负性情绪及检查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郑州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首次行CCTA检查的老年患者238例,2018年8至9月行CCTA检查的老年患者125例作为对照组,2018年10至11月行检查的老年患者113例作为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和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家庭协同护理模式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后焦虑、抑郁负性情绪、CCTA检查知识及一次性检查成功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焦虑、抑郁均低于健康教育前,干预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检查知识、一次性检查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家庭协同护理模式进行健康教育,能显著降低老年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患者的负性情绪,增强老年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的检查知识,提高一次性检查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协同护理 老年 冠心病 冠状血管造影术 焦虑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家庭为中心的麻醉护理模式对患儿全麻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1
7
作者 郭绍宁 王鹏举 +1 位作者 孙广霆 薛瞾平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2-74,83,共4页
目的评价以家庭为中心的麻醉护理模式对患儿全麻效果的影响。方法便利取样法选取2019年5-12月于长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拟行腹腔镜下疝修补术的144例患儿及家属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76例)和观察组(68例);观察组干预措施... 目的评价以家庭为中心的麻醉护理模式对患儿全麻效果的影响。方法便利取样法选取2019年5-12月于长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拟行腹腔镜下疝修补术的144例患儿及家属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76例)和观察组(68例);观察组干预措施为家庭参与式术前访视与干预、患儿主要照顾者陪伴麻醉诱导及麻醉苏醒,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全麻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手术及苏醒后焦虑评分、麻醉诱导期合作评分、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及严重躁动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儿家属麻醉照护满意度总分及分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麻醉护理模式,能够明显改善患儿的健康结局,提升患儿家属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家庭为中心 儿科患者 麻醉护理 临床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在儿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47
8
作者 陈建军 张大华 +2 位作者 马秀芝 张臻 于果 《中国护理管理》 2012年第8期12-14,共3页
家庭是个体社会化的第一场所,是个体的重要支持者。人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家中与其有着共同文化、信仰、生活方式的其他成员生活在一起。个体健康行为的建立与家庭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儿童,家庭对儿童的健康起着正性和负性的双... 家庭是个体社会化的第一场所,是个体的重要支持者。人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家中与其有着共同文化、信仰、生活方式的其他成员生活在一起。个体健康行为的建立与家庭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儿童,家庭对儿童的健康起着正性和负性的双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家庭为中心 临床护理 护理模式 应用 儿科 生活方式 健康行为 社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家庭为中心儿科护理模式创建与评价 被引量:62
9
作者 戎艳鸣 楼建华 徐红 《中国护理管理》 2012年第5期29-32,共4页
目的:探索以家庭为中心儿科护理模式,提升患儿及家长的满意度和患儿安全。方法:创建以家庭为中心儿科护理模式,包括制定以家庭为中心儿科护理政策,配备数量充足和资历合格的护理人员,明确总责护士和责任护士的具体职责,对临床护理人员... 目的:探索以家庭为中心儿科护理模式,提升患儿及家长的满意度和患儿安全。方法:创建以家庭为中心儿科护理模式,包括制定以家庭为中心儿科护理政策,配备数量充足和资历合格的护理人员,明确总责护士和责任护士的具体职责,对临床护理人员进行以家庭为中心儿科护理理论和实践的培训与考核,研制工具以评价护理人员执行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措施的情况,评价以家庭为中心儿科护理模式的实施效果。结果:患儿家长对以家庭为中心儿科护理模式的总体满意度为93.5%,患儿安全指标如给药错误发生率、跌倒/坠床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把以家庭为中心儿科护理理念转化为行动,深入到儿科护理实践的方方面面是一个长期持久的过程。而在患儿危机时刻,让家长和孩子在一起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需要医护人员和患儿家长共同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家庭为中心护理 儿科 参与 信息分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患儿和家庭为中心护理过程量表研制及其信度效度评价 被引量:16
10
作者 戎艳鸣 张玉侠 +1 位作者 楼建华 顾莺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6-141,共6页
目的 研制以患儿和家庭为中心护理(PFCC)过程量表,并检验其信度和效度.方法 根据PFCC核心概念,结合访谈法结果和文献回顾编制PFCC初始量表,经2轮专家咨询和家长咨询后形成PFCC预试量表.选取2013年10~1 1月上海市2家儿童专科医院住院... 目的 研制以患儿和家庭为中心护理(PFCC)过程量表,并检验其信度和效度.方法 根据PFCC核心概念,结合访谈法结果和文献回顾编制PFCC初始量表,经2轮专家咨询和家长咨询后形成PFCC预试量表.选取2013年10~1 1月上海市2家儿童专科医院住院患儿的主要照顾者为调查对象.选取预试量表人群,通过项目分析对预试量表进行条目筛选、探索性因素分析进行维度划分,形成正式量表.再选取正式量表人群采用因素分析、信度分析和相关分析法等对正式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进行评价.结果 预试量表人群共纳入调查对象230名,剔除32份无效问卷,最终198份(86.1%)问卷纳入分析.正式量表人群共纳入调查对象450例,剔除71份无效问卷,最终379份(84.2%)问卷纳入分析.正式量表包括40个条目.探索性因素分析共提取5个维度,各条目在其维度的负荷值为0.419~0.729,累计方差解释率为58.797%,验证性因素分析的各项指标均达到了理想值水平或可接受值水平.将5个维度分别命名为:患儿的情感支持、减少焦虑、专业照护和指导、信息支持、信任和被信任.各维度与量表总分的相关系数为0.841 ~0.956(P<0.01),各维度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627 ~0.830(P <0.01).量表总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66,5个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在0.776 ~0.966.结论 研制的PFCC过程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用作儿科病房患儿家属对住院过程的测量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 以患儿和家庭为中心护理 量表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在造口患儿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4
11
作者 卞荆晶 朱丹 胡露红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16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在造口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7例肠造口患儿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采取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包括心理护理和人文关怀,鼓励照护者参与全程护理,...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在造口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7例肠造口患儿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采取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包括心理护理和人文关怀,鼓励照护者参与全程护理,多途径的健康教育,建立出院指导标准。比较两组患儿术后住院时间,造口周围皮肤情况,以及家庭造口护理能力。结果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造口周围皮肤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家庭造口护理能力4个维度及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患儿造口周围皮肤问题,缩短患儿术后住院时间,提高家庭造口护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造瘘术 肠造口 以家庭为中心护理 照护者 信息分享 人文关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优质护理模式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43
12
作者 戎艳鸣 楼建华 +1 位作者 徐红 冯芳茗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9期55-57,共3页
目的评价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优质护理模式的实施效果。方法每个病房配备充足人力,护理人员评估家长参与患儿照护的意愿和能力,指导并鼓励家长参与患儿安全、卫生、活动、营养、治疗等家长可以参与的合作性照护项目。随机抽取330例患儿家... 目的评价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优质护理模式的实施效果。方法每个病房配备充足人力,护理人员评估家长参与患儿照护的意愿和能力,指导并鼓励家长参与患儿安全、卫生、活动、营养、治疗等家长可以参与的合作性照护项目。随机抽取330例患儿家长,采用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超过90%的家长对9个条目(共10个)表示满意;医保、上海户籍患儿家长的满意度显著高于自费、外地患儿家长(均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优质护理模式的实施得到家长的普遍认同。护士应重视与患儿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协调,重视患儿疾病对家庭生活带来的困扰,兼顾不同地区患儿家庭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 优质护理 以家庭为中心护理 护理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儿科的应用 被引量:16
13
作者 戎艳鸣 楼建华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6年第11期50-51,99,共3页
关键词 家庭为中心 儿科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24
14
作者 何悦 陈京立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4年第7期29-32,共4页
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中,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family—centeredcare,FCC)将关注的重点由疾病本身逐渐扩展至患儿及其家庭。在FCC模式中,医护人员与患儿家长能够开放坦诚地交流,并且根据患儿... 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中,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family—centeredcare,FCC)将关注的重点由疾病本身逐渐扩展至患儿及其家庭。在FCC模式中,医护人员与患儿家长能够开放坦诚地交流,并且根据患儿及其家庭的情况为其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措施,同时,家长能积极有效地参与到医疗决策和患儿的康复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家庭为中心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在孕妇学校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5
作者 何菁菁 罗碧如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5年第10期1274-1276,共3页
目的 :应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孕妇学校的最佳开展方法。方法 :将参加孕妇学校的108例孕妇作为实验组,按照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理念进行教学,具体模式为确定照顾孕产妇的主要家属,了解学习需求,制定与之角色相关... 目的 :应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孕妇学校的最佳开展方法。方法 :将参加孕妇学校的108例孕妇作为实验组,按照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理念进行教学,具体模式为确定照顾孕产妇的主要家属,了解学习需求,制定与之角色相关的课程及操作演练,并邀请其一同加入孕妇学校的学习。将参加孕妇学校的103例孕妇作为对照组,对孕妇进行常规教学。分别于干预前及产后42天内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干预组教学效果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理念用于孕妇学校教育能增强教育效果,促进和谐的护患关系,减少或避免部分家庭中由传统新生儿护理方法与现代护理理念的差别而产生的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家庭为中心 孕妇学校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造口患儿实施“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36
16
作者 黄莹 杨巧玲 +4 位作者 梁丽君 陈代祯 王静 梁霞 黄萍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6年第1期100-102,共3页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FCC)在小儿肠造口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规范家庭护理指导,提升出院肠造口患儿的护理质量。[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3月在我科住院的125例肠造口患儿及家长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儿住院期间...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FCC)在小儿肠造口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规范家庭护理指导,提升出院肠造口患儿的护理质量。[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3月在我科住院的125例肠造口患儿及家长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儿住院期间采取相应的造口护理指导,出院后不定期进行电话随访;观察组采取"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在患儿出院后1周、2周、4周时通过电话随访了解患儿出院后的状况,进行相关的肠造口知识的宣教指导,提醒患儿定期复诊,帮助预约诊疗,采取造口护理知识和技能培训、电话随访、网络平台护理指导、开设造口门诊预约等方式,对其进行规范的家庭护理指导和追踪随访比较两组造口知识、技能掌握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及家长肠造口相关知识和护理技能的掌握程度、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肠造口护理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通过规范造口服务内容和体系,为肠造口患儿出院后提供延续性护理服务,改善了患儿的健康结局,减少医疗费用支出,降低造口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肠造口 以家庭为中心护理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级医院护理骨干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的认知调查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莉 朱丽辉 +1 位作者 李旭英 刘新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190-192,共3页
目的针对我省县级医院护理骨干开展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Family-Centered Care,FCC)相关知识与认知的调查,探讨在县级医院护理骨干中开展FCC知识培训的必要性。方法针对122名湖南省内县级医院护理骨干进行FCC的问卷调查,针对问卷调查... 目的针对我省县级医院护理骨干开展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Family-Centered Care,FCC)相关知识与认知的调查,探讨在县级医院护理骨干中开展FCC知识培训的必要性。方法针对122名湖南省内县级医院护理骨干进行FCC的问卷调查,针对问卷调查结果有重点地开展FCC知识培训,培训结束后进行第2次问卷,比较教学前后的认知情况。结果通过培训,护理骨干们对于FCC的概念、目的、特征的知晓率均提升为100%,准确知道率分别为62.3%、79.51%、40.98%。结论开展FCC培训可以帮助县级医院护理骨干学习新的护理模式,更新知识,更新理念,有利于优质护理落到实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级医院 护理骨干 以家庭为中心护理 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家庭为中心护理在产科及儿科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24
18
作者 张新宇 周洁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9年第5期1138-1139,共2页
简述了以家庭为中心护理的定义与内涵,重点对其在产科和儿科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综述,分析了影响其应用的原因及对策。
关键词 以家庭为中心护理 产科 儿科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实施家庭整合护理对早产儿及其父母的影响:一项多国多中心集群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35
19
作者 张莹 吴安华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34-334,共1页
背景 尽管有证据表明父母与早产儿之间互动的增加可以改善早产儿及父母的结果指标,但父母通常被认为是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的探视者,并不能经常参与新生儿护理。家庭整合护理(family integrated care... 背景 尽管有证据表明父母与早产儿之间互动的增加可以改善早产儿及父母的结果指标,但父母通常被认为是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的探视者,并不能经常参与新生儿护理。家庭整合护理(family integrated care,FICare)计划是使父母成为NICU中新生儿主要照顾者首选可行的方法。本研究旨在探讨家庭整合护理对早产儿及其父母的影响。方法 在这项多中心的集群随机对照试验中,我们对来自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26所三级医院的NICU进行分层,并用计算机生成的随机数字对其分组,分别提供FICare或标准NICU护理。符合入选条件的早产儿出生于妊娠33周或更早,并且无或仅需要低水平的呼吸支持,早产儿父母签署知情同意书。入选FICare小组父母必须承诺每周至少5 d守护在新生儿床旁,并且需参加至少3周的教育课程。最主要观察指标是入选后第21天的早产儿体重增加情况;次要观察指标是体重增长速度、出院时高频母乳喂养(每天≥6次)、入组时和第21天新生儿父母的压力和焦虑情况、新生儿发病率和病死率,该措施的安全性和资源耗用(包括氧疗的持续时间和住院时间)。该试验已在ClinicalTrials.gov上注册,编号为NCT01852695。结果 从2012年10月1日起,26个NICU被随机分配提供FICare(n=14)或标准护理(n=12)。分配至FICare的一个NICU由于参与人员过少而终止。2013年4月1日—2015年8月31日,分别有895例早产儿进入FICare组,891例早产儿进入标准护理组。两组新生儿及其父母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第21天,FICare组早产儿的体重增加高于标准护理组[Z评分的平均变化:1.58(SD=0.51)vs 1.45(SD=0.49),P<0.0001]。接受FICare的早产儿的平均每日体重增加高于接受标准护理的早产儿[平均每日体重增加26.7 g(SD=9.4)vs 24.8 g(SD=9.5),P<0.0001]。出院时FICare组早产儿高频母乳喂养成功率(70%,279/396)高于标准护理组(63%,396/624;P=0.016)。在第21天,FICare组父母的压力平均得分低于标准护理组的父母[2.3(SD=0.8)vs2.5(SD=0.8);P<0.00043],同时焦虑平均评分较低[70.8(SD=20.1)vs 74.2(SD=19.9);P=0.0045]。两组间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病率和病死率、氧疗持续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虽然安全性评估没有完成,但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FICare可改善早产儿体重,减轻父母的压力和焦虑,并且提高出院时早产儿高频纯母乳喂养成功率,这表明FICare是新生儿护理中的重要进步。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证实这些结果是否能为家庭带来更有益的长期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随机对照试验 新生儿护理 早产儿 中心 家庭 集群 母乳喂养成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患者和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在儿科的实施现状 被引量:24
20
作者 冯芳茗 楼建华 +1 位作者 徐红 马圣念 《中国护理管理》 2011年第7期39-43,共5页
目的:调查某儿科医院实施"以患者和家庭为中心的护理"(Patient-and Family-Centered Care,PFCC)现状,比较患者家属、管理者和医护人员对PFCC现状评价的差异,确定迫切需要改进的方面。方法:运用描述比较性设计,以美国Dallas儿... 目的:调查某儿科医院实施"以患者和家庭为中心的护理"(Patient-and Family-Centered Care,PFCC)现状,比较患者家属、管理者和医护人员对PFCC现状评价的差异,确定迫切需要改进的方面。方法:运用描述比较性设计,以美国Dallas儿童医学中心设计的以患者家庭为中心儿科护理量表为研究工具,运用方便抽样,对80名患者家属、22名管理者及108名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该医院实施PFCC处于中间阶段;中美儿科医院在实施PFCC方面存在差异;患者家属对实施PFCC的评价高于医护人员和管理者;提供咨询服务是最迫切需要改进的方面;护士和患者家属是实施PFCC的重要促进因素。结论:把PFCC理念融入医院硬件建设较易实施,而真正把其核心概念落实到医疗护理的各个方面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持续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患者和家庭为中心的护理 儿科护理 家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