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同轴电缆的能源与数据信息混合传输技术中数据耦合器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1
作者 刘敬彪 刘洋 盛庆华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11,共6页
目前,深海科学考察所用的调查设备动力与监控系统的供电电源主要采用水下锂离子电池供电,但采用锂离子电池供电存在较多弊端,严重制约着深海科考工作的发展。本文针对这个弊端设计并制作了数据耦合器,实现了基于铠装同轴电缆的能源、彩... 目前,深海科学考察所用的调查设备动力与监控系统的供电电源主要采用水下锂离子电池供电,但采用锂离子电池供电存在较多弊端,严重制约着深海科考工作的发展。本文针对这个弊端设计并制作了数据耦合器,实现了基于铠装同轴电缆的能源、彩色实时图像以及上、下位机数据的混合传输。该技术主要采用低通滤波和电容耦合,将数据信号叠加到电源信号上,通过同轴电缆,实现长距离功率能源与数据混合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轴电缆 混合传输 数据耦合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太网分布式数据采集同步和实时传输研究 被引量:41
2
作者 游雪峰 文玉梅 李平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84-388,共5页
研究虚拟仪器通过以太网控制分布式数据采集嵌入式系统进行同步数据采集和实时数据传输。通过分析各采集单元的采集同步误差源,提出减小同步误差的方法;分析通用嵌入式数据采集系统同时实现数据采集和实时传输的难点,提出解决方案。在... 研究虚拟仪器通过以太网控制分布式数据采集嵌入式系统进行同步数据采集和实时数据传输。通过分析各采集单元的采集同步误差源,提出减小同步误差的方法;分析通用嵌入式数据采集系统同时实现数据采集和实时传输的难点,提出解决方案。在各采集系统中运用以太网、TCP/IP网络通信协议,通过对标准网络协议进行改进、简化,减小网络延时,提高系统网络速度和实时性。对系统的网络速度、可靠性、同步误差以及实时性的实验测试,验证了系统方案的可行性和对标准网络协议改进、简化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数据采集 实时数据传输 虚拟仪器 以太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千兆以太网高速数据记录器传输接口IP核设计 被引量:14
3
作者 甄国涌 王琦 +1 位作者 焦新泉 储成群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9-44,共6页
为了提高数据记录器的传输速度,提出采用千兆以太网进行数据通信。基于FPGA的以太网数据传输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传输手段,但大多数支持千兆以太网的物理芯片并未集成传输协议栈以及接口转换模块,导致其无法直接进行数据传输,针对... 为了提高数据记录器的传输速度,提出采用千兆以太网进行数据通信。基于FPGA的以太网数据传输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传输手段,但大多数支持千兆以太网的物理芯片并未集成传输协议栈以及接口转换模块,导致其无法直接进行数据传输,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利用程序进行IP核设计的解决方案,将以太网MAC层接口以及通信协议报头封装为可根据实际需求对UDP/IP协议栈进行调整的可配置IP核。首先分模块进行流程介绍,之后对其进行封装设计,最后进行结果验证,经验证此IP核速度可达到950Mbit/s,性能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太网 数据传输 UDP/IP协议 IP核 MAC层 媒体独立接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以太网传输的高速32通道数据采集系统 被引量:8
4
作者 王浩 李磊 +2 位作者 杨洁 余健 郑国恒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80-784,共5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以太网传输的32路高速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主要用于核燃料棒质量检测中,可以对核燃料棒检测传感器发送的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该系统包括数据接收模块、系统控制模块、网络通信模块和上位机数据分析控制软件四个部分...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以太网传输的32路高速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主要用于核燃料棒质量检测中,可以对核燃料棒检测传感器发送的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该系统包括数据接收模块、系统控制模块、网络通信模块和上位机数据分析控制软件四个部分。系统使用FPGA来进行数据的接收和计数,使用ARM作为整个系统的主控芯片来控制各个模块之间协调运行,同时利用ARM对数据进行组包并将组包后的数据通过以太网传输到上位机,最后由上位机对数据采集装置上传的数据进行接收和处理。经测试证明系统工作稳定,可以达到工业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数据采集 FPGA ARM 以太网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以太网帧的嵌入式数据传输方案及实现 被引量:7
5
作者 王长清 张素娟 蒋景红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952-1956,共5页
针对传统嵌入式以太网系统存在的数据传输速率低,通用性、实时性和扩展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以太网帧的数据传输系统设计方案。数据传输采用以太网帧格式,基于LibPCAP库网络数据捕获技术实现数据的采集,使用FPGA器件适应系统间接口... 针对传统嵌入式以太网系统存在的数据传输速率低,通用性、实时性和扩展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以太网帧的数据传输系统设计方案。数据传输采用以太网帧格式,基于LibPCAP库网络数据捕获技术实现数据的采集,使用FPGA器件适应系统间接口的差异。介绍了系统设计方案,详细说明了MAC层的FPGA逻辑实现和基于LibPCAP库的以太网帧的数据采集技术,并讨论了系统的优化。通过在声纳模拟器的以太网数据传输系统中应用,表明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传输 以太网 嵌入式系统 数据包捕获函数库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的以太网高速数据传输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8
6
作者 杨新华 王用玺 刘欣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80-83,共4页
针对传统数据采集传输系统普遍存在的传输速率低、硬件无法升级、实时性和通用性不足等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的以太网高速数据传输方案。该方案采用集成在FPGA内部的Nios II作为控制单元,通过移植操作系统和精简TCP/IP协议栈并... 针对传统数据采集传输系统普遍存在的传输速率低、硬件无法升级、实时性和通用性不足等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的以太网高速数据传输方案。该方案采用集成在FPGA内部的Nios II作为控制单元,通过移植操作系统和精简TCP/IP协议栈并编写上层应用程序,控制外部千兆以太网PHY芯片实现了数据的高速传输。通过在搭建的实验平台上进行多串口数据采集传输测试,验证了该系统运行稳定、传输速率高、误码率低,同时,该系统也具备了可编程、可裁剪和易扩展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PGA NIOS TCP IP协议栈 以太网PHY 高速数据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P的机械振动信号实时以太网数据传输技术 被引量:2
7
作者 谢志江 胡应鹏 +1 位作者 朱明星 尧鹏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8,共3页
为了实现工业现场机械振动信号就地采集的实时数据传输,并根据多测点及大数据量数据采集的需要,提出了一种基于DSP控制的RTL8019AS实现机械振动信号实时以太网数据传输的设计方案.高速的DSP完成A/D芯片采集的数据的UDP和IP数据包的封装... 为了实现工业现场机械振动信号就地采集的实时数据传输,并根据多测点及大数据量数据采集的需要,提出了一种基于DSP控制的RTL8019AS实现机械振动信号实时以太网数据传输的设计方案.高速的DSP完成A/D芯片采集的数据的UDP和IP数据包的封装并通过对网络控制器RTL8019AS的寄存器的控制完成数据的实时传输.并根据需要精简了以太网的帧协议、TCP/IP协议,解决了以太网控制芯片RTL8019AS与DSP的接口技术,以及实现TCP/IP协议通信的技术,并进行了系统的调试与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P 数据传输 TCP/IP协议簇:以太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脑横机编织数据以太网传输时间核算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成俊 左小艳 +1 位作者 张弛 吴晓光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13,共4页
通过对电脑横机的编织数据进行分析,按动作类型分成了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2类,并且给出数据组织形式。根据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的特点,运用以太网的TCP和UDP传输模式,通过对每针距传输1次动态数据和1次传输完1个编织行动态数据2种数据量核... 通过对电脑横机的编织数据进行分析,按动作类型分成了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2类,并且给出数据组织形式。根据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的特点,运用以太网的TCP和UDP传输模式,通过对每针距传输1次动态数据和1次传输完1个编织行动态数据2种数据量核算,和对动态数据的传输时间进行计算,反映出TCP和UDP传输均可满足现在电脑横机的控制时间同步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脑横机 编织数据 以太网 传输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换式以太网在工业CT数据传输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珏 孙亚星 +1 位作者 刘荣 徐利兵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226-228,231,共4页
针对工业CT数据传输系统快速、稳定、可靠等需求,研究交换式以太网与TCP/IP协议相结合的网络数据传输方案的可行性。在分析交换式以太网传输时延的基础上,建立工业CT数据传输系统模型,并采用Socket机制对模型进行实验测试。实验结果和... 针对工业CT数据传输系统快速、稳定、可靠等需求,研究交换式以太网与TCP/IP协议相结合的网络数据传输方案的可行性。在分析交换式以太网传输时延的基础上,建立工业CT数据传输系统模型,并采用Socket机制对模型进行实验测试。实验结果和方案的实际应用均表明,交换式以太网能够应用于工业CT数据传输系统,并取得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CT 交换式以太网 TCP/IP协议 数据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兆以太网高速数据传输超负荷监控系统设计 被引量:3
10
作者 林瑜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44-147,150,共5页
千兆以太网高速数据的传输经常出现超负荷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设计兼顾吞吐量、应用兼容性和独立处理能力的千兆以太网高速数据传输超负荷监控系统。系统的负荷监控模块主要进行千兆以太网高速数据传输的超负荷检测,并给出超负荷数据... 千兆以太网高速数据的传输经常出现超负荷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设计兼顾吞吐量、应用兼容性和独立处理能力的千兆以太网高速数据传输超负荷监控系统。系统的负荷监控模块主要进行千兆以太网高速数据传输的超负荷检测,并给出超负荷数据的数据特征。负荷监管模块根据该数据特征,为其选取较为合理的超负荷缩减方式,主要有单相监管、旁路监管和混合监管。单相监管进行数据特征单一负荷的缩减工作;旁路监管进行数据特征复杂负荷的缩减工作;混合监管将单相监管和旁路监管的特点融合,是系统的默认超负荷缩减方式。系统实现部分给出了系统监控结果传输代码,以及监控服务器显示流程图。经实验验证可知,所设计的系统拥有吞吐量和应用兼容性高、独立处理能力强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兆以太网 高速数据传输 超负荷监控系统 吞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FPGA的以太网高速传输平台 被引量:10
11
作者 马文超 张涛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2年第1期242-244,共3页
介绍一种基于百兆以太网的高速数据传输平台,使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作为主控单元,完成以太网接口芯片的时序控制,实现简单的TCP/IP协议栈。实验结果表明,该平台扩展接口丰富、通用性好,可以方便地与PC机进行连接,并可作为各种实验... 介绍一种基于百兆以太网的高速数据传输平台,使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作为主控单元,完成以太网接口芯片的时序控制,实现简单的TCP/IP协议栈。实验结果表明,该平台扩展接口丰富、通用性好,可以方便地与PC机进行连接,并可作为各种实验设备与PC机进行数据传输的中间件。另外,该平台的数据吞吐率较高,可以达到接近100 Mb/s的以太网极限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太网 传输控制/网际互联协议 协议栈 高速数据传输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以太网业务传输模型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英龙 王连海 +1 位作者 李德鹏 亓桂明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0期74-76,共3页
文章通过对实际的快速以太网网络数据的分析表明:在快速以太网中的网络传输是多重分形的,而用自相似模型来描述是不够精确的。
关键词 快速以太网 业务传输模型 同轴电缆 局域网 广域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兆以太网TCP/IP传输系统设计 被引量:9
13
作者 宋海声 彭鹏 +4 位作者 李先勤 赵承心 杨海波 孙文健 李承飞 《现代电子技术》 2022年第5期31-35,共5页
针对当今核物理实验领域对数据传输系统提出的高性能、高稳定性要求,完成了基于FPGA的万兆以太网TCP/IP传输系统的设计。文中主要工作在于精简优化传统TCP/IP协议栈,对TCP/IP协议栈模块自顶向下进行模块化设计,并调用10 Gbit Ethernet ... 针对当今核物理实验领域对数据传输系统提出的高性能、高稳定性要求,完成了基于FPGA的万兆以太网TCP/IP传输系统的设计。文中主要工作在于精简优化传统TCP/IP协议栈,对TCP/IP协议栈模块自顶向下进行模块化设计,并调用10 Gbit Ethernet MAC与PHY的IP核配合使用,在FPGA内部实现基于IEEE 802.3的TCP/IP协议数据的接收、缓存、控制、发送等功能。此外还搭建了万兆以太网测试平台,对本设计的基本功能进行全面测试:完成了ARP协议报文的请求与应答、ICMP协议报文的请求与应答、客户端与服务器端之间的数据传输链路测试,且测试过程无数据包丢失。测试结果表明,该设计已基本满足高性能与高稳定性的要求,应用于核物理实验的读出平台前景优势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物理实验 万兆以太网 FPGA TCP/IP协议栈 客户端 服务器端 数据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千兆以太网的多通道高速数据采集系统 被引量:2
14
作者 秦二强 杨洁 +2 位作者 李磊 王浩 郑国恒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4-97,共4页
为了快速检测核燃料棒的质量是否存在缺陷,设计了一种集ARM、FPGA和千兆以太网通信于一体的多通道高速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并行采集16路脉冲信号,使用FPGA对脉冲信号定时计数,使用ARM作为采集板卡的主控芯片来控制各个模块之间协调运行... 为了快速检测核燃料棒的质量是否存在缺陷,设计了一种集ARM、FPGA和千兆以太网通信于一体的多通道高速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并行采集16路脉冲信号,使用FPGA对脉冲信号定时计数,使用ARM作为采集板卡的主控芯片来控制各个模块之间协调运行,板卡与远端计算机之间通过千兆以太网实现数据传输和控制。信号采集实验表明:该系统能够并行采集工作频率<50 MHz、计数定时范围为100μs^30 s的多路脉冲信号,实现基于千兆以太网的数据传输和板卡的运行控制,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采集系统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ARM 千兆以太网 传输控制协议 因特网互联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ZYNQ的光纤-以太网传输系统设计 被引量:5
15
作者 姜浩 李和平 马翠梅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9-23,共5页
为满足合成孔径雷达实时成像、数据回放等高速可靠数据传输需求,解决传统数据传输系统由于接口要求高、体积与功耗大以及网络配置不灵活等原因不适合用于外场试验的问题,基于ZYNQ芯片设计一种光纤接口到以太网接口的数据传输系统。主要... 为满足合成孔径雷达实时成像、数据回放等高速可靠数据传输需求,解决传统数据传输系统由于接口要求高、体积与功耗大以及网络配置不灵活等原因不适合用于外场试验的问题,基于ZYNQ芯片设计一种光纤接口到以太网接口的数据传输系统。主要介绍数据传输流程的实现方法,并提出一种三级乒乓和指令并行的优化策略保证数据正确,提高传输速度;通过移植嵌入式Linux系统实现灵活修改网络配置。与传统方案相比,该系统在体积、功耗和灵活性上具有明显优势。经实验验证,数据传输速度可达770 Mb/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数据传输 合成孔径雷达 Aurora IP用户接口 千兆以太网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嵌入式Linux 内存映射 乒乓操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太网DCS中基于MODBUS/TCP协议通信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1
16
作者 曹怀虎 余镇危 +1 位作者 王磊 贺向阳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2004年第2期314-317,共4页
以太网及TCP/IP通信技术是工业自动化从单机走向多机、从局部转变为整体的必由之路。介绍了典型的基于以太网和TCP/IP的分布式控制系统以及与此相关的MODBUS/TCP协议,设计并实现了工控机与控制器之间基于MODBus/TCP协议的通信,给出了主... 以太网及TCP/IP通信技术是工业自动化从单机走向多机、从局部转变为整体的必由之路。介绍了典型的基于以太网和TCP/IP的分布式控制系统以及与此相关的MODBUS/TCP协议,设计并实现了工控机与控制器之间基于MODBus/TCP协议的通信,给出了主要的程序代码,该程序在DELPHI中调试已通过,并成功地应用于以太网的工业控制系统中,从而将现场控制与企业管理系统融为一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太网 DCS MODBUS/TCP协议 网络通信 设计 数据传输 通信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的千兆以太网数传系统设计 被引量:19
17
作者 李洋 禹卫东 +2 位作者 胡骁 刘霖 张彪 《电子测量技术》 2015年第10期72-77,共6页
利用Xilinx公司的VC707开发板设计了基于FPGA的千兆以太网数据传输系统。开发板上集成了以太网的MAC层硬核以及PHY层芯片,提供了实现以太网数据传输的基础。该系统同时实现了UDP与IP协议,允许上位机与系统之间进行基于UDP协议的数据交互... 利用Xilinx公司的VC707开发板设计了基于FPGA的千兆以太网数据传输系统。开发板上集成了以太网的MAC层硬核以及PHY层芯片,提供了实现以太网数据传输的基础。该系统同时实现了UDP与IP协议,允许上位机与系统之间进行基于UDP协议的数据交互,并可以利用板卡的DDR3实现数据的缓存。实践证明,该系统可以实现数据高速、准确的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PGA 千兆以太网 UDP/IP 数据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MAC+PHY的千兆以太网数传系统设计 被引量:13
18
作者 侯义合 张冬冬 丁雷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275-279,共5页
为高分辨率成像遥感系统设计了基于FPGA+MAC+PHY架构的千兆以太网数据传输系统,FPGA负责实现MAC硬件驱动以及上层协议模块。采用AX88180实现以太网MAC子层功能,88E1111实现PHY层功能,两者均支持RGMII接口和全双工1 000 Mbps模式。该系... 为高分辨率成像遥感系统设计了基于FPGA+MAC+PHY架构的千兆以太网数据传输系统,FPGA负责实现MAC硬件驱动以及上层协议模块。采用AX88180实现以太网MAC子层功能,88E1111实现PHY层功能,两者均支持RGMII接口和全双工1 000 Mbps模式。该系统实现了UDP协议和IP协议;并且实现了与上位机之间的ARP请求和应答操作。选用了乒乓缓存作为数据在各协议层之间的传递方案,最大程度提高了数据吞吐率。测试证明,子系统实现了遥感数据的稳定和高速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兆以太网 UDP IP FPGA 数据传输 RGMI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兆以太网物理层实现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戴居丰 贺传峰 +3 位作者 毛陆虹 陈弘达 周毅 陈雄斌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21-26,共6页
在深入研究了最新高速以太网技术--万兆以太网(10GbE)的物理层实现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四路并行的甚短距离传输(VSR)技术实现传输距离在300m以内的局域和广域万兆以太网物理介质连接子层(PMA)和物理介质相关子层(PMD)子层的方法,从而实... 在深入研究了最新高速以太网技术--万兆以太网(10GbE)的物理层实现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四路并行的甚短距离传输(VSR)技术实现传输距离在300m以内的局域和广域万兆以太网物理介质连接子层(PMA)和物理介质相关子层(PMD)子层的方法,从而实现了万兆以太网整个物理层的功能.该方法具有构建方便、性能稳定和成本低等优点,能够满足在局域万兆以太网和较短距离上的广域万兆以太网的数据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太网 物理层 四路并行 甚短距离传输 物理媒质连接子层 数据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通信功能农田数据采集传输装置的研制 被引量:3
20
作者 朱景福 池俊亚 丁国超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3-85,共3页
以影响农作物生长较大的因素:温度、湿度、光照强度作为研究对象,研制了一种具有多种通信功能的嵌入式数据采集传输装置。该装置可通过短信息(GSM)、以太网、本地存储(CF卡)3种方式与数据监控中心通讯。同时,给出了硬件原理图,移植了μC... 以影响农作物生长较大的因素:温度、湿度、光照强度作为研究对象,研制了一种具有多种通信功能的嵌入式数据采集传输装置。该装置可通过短信息(GSM)、以太网、本地存储(CF卡)3种方式与数据监控中心通讯。同时,给出了硬件原理图,移植了μC/OS-II实时操作系统和LwIP协议栈,详细分析了任务的划分和任务间通信。实验证明,该系统实时性强、可靠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采集与传输 GSM 以太网 CF卡 ΜC/OS-II LWI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