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发光二极管为背光源的平板显示对人体非视觉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宋丽妍 李俊凯 牟同升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68-771,共4页
针对以发光二极管为背光源的平板显示对人体生理节律等非视觉的影响,采用节律因子评价模型设计了实验系统.通过全空间平均辐射法,采用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中平均图像电平的节目画面,测量显示不同图像时以发光二极管为背光源的平板显示器... 针对以发光二极管为背光源的平板显示对人体生理节律等非视觉的影响,采用节律因子评价模型设计了实验系统.通过全空间平均辐射法,采用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中平均图像电平的节目画面,测量显示不同图像时以发光二极管为背光源的平板显示器光辐射的节律因子.结果发现:以发光二极管为背光源的平板显示器在显示白场和大部分彩色图像时的节律因子为5.0以上,其非视觉效应比普通照明要强得多,且与显示的图像内容密切相关;该平板显示器的光学辐射对人体生理节律等非视觉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发光二极管为背光源的平板显示 非视觉效应 量化 节律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电荷泵的驱动器可驱动高达6个并行连接的发光二极管 确保显示器的背光均匀
2
《现代电子技术》 2006年第8期I0006-I0006,共1页
全球电源管理技术的领导者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National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宣布推出三款无需加设电感器的全新白光发光二极管驱动器。这几款驱动器最适用于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便携式电子游戏机及MP3媒体播放器,
关键词 二极管驱动器 发光二极管 Semiconductor 并行连接 电荷泵 显示 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 均匀 背光 管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侧出式发光二极管背光的全局动态调光算法 被引量:16
3
作者 冯奇斌 何会杰 +2 位作者 张伟伟 方勇 吕国强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455-1462,共8页
结合背光源发展趋势,提出了适用于侧出式LED背光的全局动态调光算法。首先,根据显示图片平均灰度值、最大灰度值和平均值的差值确定背光调光亮度。接着,基于S曲线对液晶像素亮度值进行补偿。亮度大于S曲线拐点的像素的调整因子大于1,小... 结合背光源发展趋势,提出了适用于侧出式LED背光的全局动态调光算法。首先,根据显示图片平均灰度值、最大灰度值和平均值的差值确定背光调光亮度。接着,基于S曲线对液晶像素亮度值进行补偿。亮度大于S曲线拐点的像素的调整因子大于1,小于拐点的像素的调整因子小于1,以此有效提高静态对比度,并且不会引入溢出失真。对算法进行了仿真分析并开发了原理样机进行实际验证。结果表明:采用动态调光算法的液晶显示器的功耗严重依赖于显示内容;显示40幅不同类型的图片时,平均整机节能为9.39%;静态对比度提高了124.7%。采用本文提出的全局动态调光算法的侧出式背光具有成本低、体积轻薄、节能、对比度高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显示 发光二极管背光 全局调光 能耗 对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光二极管胜过液晶显示器
4
作者 刘小鸿 《现代科技译丛(哈尔滨)》 2003年第6期31-31,共1页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器技术已经发展到能够显示1600万种颜色的程度.柯达的专利技术表明,由eMagine公司开发的全色快速矩阵电路含有超过150万个独立的可寻址的图像元素.为了达到看得"逼真"的目的,显示器必须有一个较宽的...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器技术已经发展到能够显示1600万种颜色的程度.柯达的专利技术表明,由eMagine公司开发的全色快速矩阵电路含有超过150万个独立的可寻址的图像元素.为了达到看得"逼真"的目的,显示器必须有一个较宽的颜色和色调变化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发光二极管 显示器技术 液晶显示 平板显示 像素 阴极射线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发光二极管配光曲线设计自由曲面透镜 被引量:9
5
作者 冯奇斌 李亚妮 +1 位作者 李其功 吕国强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884-1893,共10页
针对头盔显示器(HMD)液晶像源的特殊要求,选择了一款小尺寸、高光效的发光二极管(LED)作为背光光源。基于此LED的光强分布曲线,利用非成像光学理论设计了双自由曲面透镜阵列,以期进一步提高背光光效。首先对单个LED设计了3款不同半径的... 针对头盔显示器(HMD)液晶像源的特殊要求,选择了一款小尺寸、高光效的发光二极管(LED)作为背光光源。基于此LED的光强分布曲线,利用非成像光学理论设计了双自由曲面透镜阵列,以期进一步提高背光光效。首先对单个LED设计了3款不同半径的双自由曲面透镜,形成了亮度均匀的圆形光斑。然后对单个透镜进行切割,形成矩形光斑,并用4个矩形透镜拼接成透镜阵列。选择了效果最优的透镜进行了加工和测试。结果表明:与传统的采用两层扩散膜的背光结构相比,采用透镜阵列和两层扩散膜后的背光的光能利用率提高了13.94%,背光亮度提高了96.4%,非均匀性由23.8%略提高到23.1%,半亮度视角由37°降低到19°。用设计的透镜及其阵列对LED光源发出的光线进行准直,易形成高亮度的均匀矩形光斑,满足头盔显示器液晶像源背光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盔显示 发光二极管(LED) LED背光 非成像光学 自由曲面透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液晶显示器背光的LED驱动电路设计 被引量:5
6
作者 王海峰 杨淑燕 张凤生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42-447,共6页
以液晶显示器(LCD)背光模组为应用背景,分析了发光二极管(LED)的发光特性,指出电流控制是LED亮度调节的最佳方式。为了获得较高的发光效率和调光效果,设计了一个三级结构的LED驱动调光电路。实验表明,利用所设计的LED驱动电路不但可以... 以液晶显示器(LCD)背光模组为应用背景,分析了发光二极管(LED)的发光特性,指出电流控制是LED亮度调节的最佳方式。为了获得较高的发光效率和调光效果,设计了一个三级结构的LED驱动调光电路。实验表明,利用所设计的LED驱动电路不但可以提高系统的功率因数,而且可以减小LED主波长以及色坐标的漂移,有效控制LED的辉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显示 背光 发光二极管 电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密封超薄碳纳米管玻璃平板字符显示器件制造工艺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宏彦 刘光诒 +5 位作者 夏善红 叶久龙 杨久霞 支春义 王恩哥 戴居丰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76-480,共5页
利用自制的场助热丝化学气相沉积设备,在不锈钢电极的部分选取表面上,摸索出了直接生长碳纳米管(CNT s)勿须涂敷催化剂的新方法。利用得到的高定向多壁碳纳米管薄膜,研究出一种制造大面积实用碳纳米管阵列场发射(CNT s/FEA)阴极的新方... 利用自制的场助热丝化学气相沉积设备,在不锈钢电极的部分选取表面上,摸索出了直接生长碳纳米管(CNT s)勿须涂敷催化剂的新方法。利用得到的高定向多壁碳纳米管薄膜,研究出一种制造大面积实用碳纳米管阵列场发射(CNT s/FEA)阴极的新方法。经真空条件下的发射特性测量及SEM等检测手段肯定了这种CNT s/FEA阴极的实用性。从工艺流程角度出发,初步探讨了静态工作制式下,采用碳纳米管做电极后,实现一种全密封超薄碳纳米管玻璃真空字符(或图像)显示器件的可能性。10多只封离管共显示过3种类型的字型(图像),全部管厚仅为2·7mm。实验结果不仅提供了一种碳纳米管阴极在玻璃真空平板型器件内应用的方法,也摸索出了一条实现小尺寸双色(或多色)字符(图像)静态(或动态)显示的廉价、节能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阵列场电子发射电子 平板型字符显示器件 场助(或偏置增强)热丝化学气相沉积 二极管 荧光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膜型冷阴极电子源发光器件延迟特性的分析
8
作者 钱峰 邓少芝 +1 位作者 陈军 许宁生 《真空科学与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73-276,共4页
利用金刚石及其相关薄膜制作冷阴极电子源 ,以及这类电子源在平板显示器件上应用的研究 ,是真空电子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对已研制成功的薄膜型冷阴极电子源发光器件进行了响应延迟特性的研究。同时分析导致器件产生延迟响应... 利用金刚石及其相关薄膜制作冷阴极电子源 ,以及这类电子源在平板显示器件上应用的研究 ,是真空电子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对已研制成功的薄膜型冷阴极电子源发光器件进行了响应延迟特性的研究。同时分析导致器件产生延迟响应的因素 ,提出相应的电路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型冷阴极电子 发光器件 延迟特性 平板显示器件 真空电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致发光显示器
9
作者 郑永成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1990年第3期3-6,共4页
三种主要的平板显示技术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剧烈。在市场的需求不断增长的同时,1989年它们各自都有很大的改进。事实已经证明,液晶、等离子体以及电致发光中的每一种技术都已经生产出很有生命力的产品,令人满意地再现了在过去只有CRT才能... 三种主要的平板显示技术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剧烈。在市场的需求不断增长的同时,1989年它们各自都有很大的改进。事实已经证明,液晶、等离子体以及电致发光中的每一种技术都已经生产出很有生命力的产品,令人满意地再现了在过去只有CRT才能够显示出来的屏幕图像。与CRT相比,它们体积小垂量轻,有时也相当省电。尽管平板显示具有这些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致发光显示 平板显示 显示器市场 屏幕图像 矩阵 灰度级 刷新频率 液晶显示 薄膜电致发光 显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快速增长的光电子市场 IC China 2005将设光电子及平板显示展区
10
作者 victor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3-73,共1页
关键词 光电子 China 电子市场 发光二极管(LED) IC 面向 展区 平板显示技术 信息产业发展 市场销售额 2004年 2003年 2009年 重点领域 市场规模 全球市场 显示 指示灯 背光 LCD 装饰灯 半导体 国内 中国 份额 手机 三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P、FED及LED发光材料的最近发展 被引量:19
11
作者 刘行仁 王晓君 +2 位作者 谢宜华 马龙 张晓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1998年第3期155-162,共8页
对彩色等离子体平板显示(PDP)、场发射显示(FED)、蓝/绿发光二极管(LED)及蓝紫光激光二极管(LD)用的发光材料的现状和最近发展予以综述和讨论。
关键词 发光材料 荧光体 等离子体平板显示 场发射 GAN基发光二极管 蓝紫光激光二极管 PDP FED LED 发展 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发光材料的发光机理及其应用 被引量:21
12
作者 谢国亚 张友 《压电与声光》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0-113,117,共5页
稀土是我国的重要战略资源,稀土发光材料在一些方面已得到普遍应用并在新能源和生物医学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该文给出了稀土离子发光材料的基本原理,介绍了含稀土离子发光材料在节能灯、白光半导体发光二极管显示(LED)用荧光粉... 稀土是我国的重要战略资源,稀土发光材料在一些方面已得到普遍应用并在新能源和生物医学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该文给出了稀土离子发光材料的基本原理,介绍了含稀土离子发光材料在节能灯、白光半导体发光二极管显示(LED)用荧光粉、等离子显示(PDP)用荧光粉等领域的应用,对在上转换发光、生物荧光标记和下转换提升太阳能效率等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离子 发光材料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 平板显示 太阳能电池 生物荧光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OLED带恒流源的驱动电路 被引量:3
13
作者 吴琦 成建波 +2 位作者 张义德 陈文彬 扈艳丽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74-677,共4页
一种带恒流源的驱动电路,能实现对小尺寸OLED屏(30 mm×38 mm)的驱动,该屏分辨率为64×56。OLED属电流型器件,对该屏采用恒流源驱动,即在每一列电极上接一个恒流源,只要保证流过每个OLED像素的电流为一常数,就能保证其亮度一致... 一种带恒流源的驱动电路,能实现对小尺寸OLED屏(30 mm×38 mm)的驱动,该屏分辨率为64×56。OLED属电流型器件,对该屏采用恒流源驱动,即在每一列电极上接一个恒流源,只要保证流过每个OLED像素的电流为一常数,就能保证其亮度一致。从而可消除因ITO阳极电阻压降所引起的显示亮度不均匀性问题。其中恒流源的设计是整个驱动电路设计的重点。采用的晶体管恒流源,以晶体三极管为主要组成器件,同时采用一定的温度补偿和稳压措施,通过计算分析和实验测试改进完成设计。该恒流源驱动电路的设计较为简单、成本低、而且易于集成,在改进PM-OLED驱动电路方面作了相应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发光二极管 恒流 驱动电路 矩阵 驱动电路设计 晶体管恒流 OLED 显示亮度 晶体三极管 不均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LED彩屏显示驱动芯片控制电路的设计 被引量:2
14
作者 薛重阳 尹东辉 陈志良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59-462,共4页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OLED)是一种新型的平板器件,介绍了一种用于220×176彩色PM-OLED的显示驱动芯片。该芯片可以选择262k色和65k色的显示模式。芯片为18V高压CMOS数模混合集成电路,采用了MCU接口模式和RGB接口模式两种工作模式,...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OLED)是一种新型的平板器件,介绍了一种用于220×176彩色PM-OLED的显示驱动芯片。该芯片可以选择262k色和65k色的显示模式。芯片为18V高压CMOS数模混合集成电路,采用了MCU接口模式和RGB接口模式两种工作模式,内置的γ调制模块能够弥补屏幕与电流的非线性关系。该芯片是一种电流驱动型电路,列驱动采用了PAM和PWM结合的调制方式实现灰度调制。全芯片已经完成电路的设计和版图的实现,并进行了后端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设计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 显示驱动 γ调制 RGB接口 平板显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电子技术与器件 光显示与显示器件
15
《中国光学》 CAS 2005年第5期74-74,共1页
TN873.3 2005053742 无源OLED显示屏亮度均匀性研究=Brightness uniformi- ty of passive matrix OLED[刊,中]/陈文彬(电子科技大学 光电信息学院.四川,成都(610054)),成建波∥半导体光 电.-2005,26(3).-205-207,211 利用无源矩阵... TN873.3 2005053742 无源OLED显示屏亮度均匀性研究=Brightness uniformi- ty of passive matrix OLED[刊,中]/陈文彬(电子科技大学 光电信息学院.四川,成都(610054)),成建波∥半导体光 电.-2005,26(3).-205-207,211 利用无源矩阵驱动原理,计算了有机发光二极管 (OLED)器件中阴极和阳极电阻上的电压降。结果表明, 恒压驱动条件下,电阻上的压降将产生严重的亮度不均匀 性,分析表明辅助电极可以改善亮度非均匀性。采用恒流 驱动及高效率的OLED可以进一步提高亮度均匀性,降低 功耗。计算及分析结果与实验现象一致。图6表1参7 (于晓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亮度均匀性 显示器件 电子科技大学 显示 矩阵 驱动条件 光电子技术 四川 有机发光二极管 亮度非均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金属诱导单向横向晶化多晶硅薄膜晶体管技术和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文 孟志国 郭海成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2002年第5期323-330,共8页
低温金属单向诱导横向晶化多晶硅薄膜晶体管技术与常规的固相晶化多晶硅薄膜晶体管相比 ,制作工艺简单 ,而且提高了场效应迁移率和漏极击穿电压 ,降低了漏电电流 ,改进了器件参数空间分布的均匀性。我们使用金属单向诱导横向晶化多晶硅... 低温金属单向诱导横向晶化多晶硅薄膜晶体管技术与常规的固相晶化多晶硅薄膜晶体管相比 ,制作工艺简单 ,而且提高了场效应迁移率和漏极击穿电压 ,降低了漏电电流 ,改进了器件参数空间分布的均匀性。我们使用金属单向诱导横向晶化多晶硅薄膜晶体管技术 ,成功地制作了有源矩阵液晶显示器和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单向诱导横向晶化 多晶硅薄膜晶体管 平板显示 矩阵液晶显示 矩阵 有机发光二极管 显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S薄膜冷阴极发射器
17
作者 师庆华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1991年第6期44-46,共3页
通过实验证明了在介电层上生长的ZnS半导体薄膜可起到冷阴极的作用,热电子是在ZnS薄膜中产生的并通过薄金属发射。这样就得到了一种脉冲式的面状电子发射源,它具有可控性和均匀的空间电流密度。由于这种器件具有调制和寻址性能,所以它... 通过实验证明了在介电层上生长的ZnS半导体薄膜可起到冷阴极的作用,热电子是在ZnS薄膜中产生的并通过薄金属发射。这样就得到了一种脉冲式的面状电子发射源,它具有可控性和均匀的空间电流密度。由于这种器件具有调制和寻址性能,所以它在平板显示器和其它领域的应用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我们的实验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阴极 ZNS 半导体薄膜 平板显示 薄膜电致发光 发射 真空蒸发法 寻址 阴极表面 金属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