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期护理保险不同给付模式对代际经济支持的影响研究——基于CHARLS数据的实证分析
1
作者 杨忻 张逦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5-50,共6页
目的:研究长期护理保险(长护险)不同给付模式产生的政策效应差异,为完善长护险政策提供实证依据。方法:利用CHARLS四期面板数据,考察长护险不同给付模式对代际经济支持的影响。结果:相较于服务给付模式,采用混合给付模式的试点城市在长... 目的:研究长期护理保险(长护险)不同给付模式产生的政策效应差异,为完善长护险政策提供实证依据。方法:利用CHARLS四期面板数据,考察长护险不同给付模式对代际经济支持的影响。结果:相较于服务给付模式,采用混合给付模式的试点城市在长护险实施后降低了代际经济支持,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长护险给付模式对代际经济支持的影响效应强于农村和欠发达地区,部分政策效应通过医疗支出来发挥。结论:长护险混合给付模式能够挤出代际经济支持、减轻子女经济压力,应逐步扩大长护险参保范围,重点推广混合给付模式,增强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养老服务供给,并探索面向贫困与弱势群体的给付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护理保险 给付模式 代际经济支持 家庭照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育龄收入、子女人力资本与代际经济支持——基于子女“数量—质量替代”视角 被引量:8
2
作者 李聪 毕皓林 +1 位作者 刘李华 王岚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44,共15页
中国家庭中子女数量下降伴随着子女人力资本提升,即子女“数量—质量替代”效应,为改善家庭养老经济支持提供了新契机。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结合中介效应模型和两阶段最小二乘法,研究以子女“数量—质量替代”为机制,老年父母的... 中国家庭中子女数量下降伴随着子女人力资本提升,即子女“数量—质量替代”效应,为改善家庭养老经济支持提供了新契机。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结合中介效应模型和两阶段最小二乘法,研究以子女“数量—质量替代”为机制,老年父母的育龄收入对子女经济支持数额的影响。研究发现:(1)家庭中子女数量向质量的转换有利于子女经济支持数额的提高;(2)增加父母育龄收入有利于促进子女数量向质量转换,从而提高子女经济支持数额;(3)对于没有参加养老保险、子女数量较少和来自城市的家庭,在子女“数量—质量替代”机制的作用下,育龄收入的增加提高子女经济支持数额的效应更强。因此,畅通并促进子女数量向质量的转换机制是改善家庭养老经济支持水平、缓解社会养老压力的有效途径;更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对完善家庭养老功能、促进中国养老事业可持续发展和提升老年人福祉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结构转型 育龄收入 家庭养老 子女人力资本 子女“数量—质量替代” 代际经济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女规模对家庭代际经济支持的影响——互相卸责or竞相示范 被引量:23
3
作者 张海峰 林细细 张铭洪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1-33,共13页
生育政策的调整引起子女规模的变化,是否会增加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的压力,并没有形成共识。尤其是,子女规模与老人获得经济支持的关系仍然存在争议。本文首次构建理论模型,分析争议存在的根源。使用2013年CHARLS数据,利用二阶段备择模... 生育政策的调整引起子女规模的变化,是否会增加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的压力,并没有形成共识。尤其是,子女规模与老人获得经济支持的关系仍然存在争议。本文首次构建理论模型,分析争议存在的根源。使用2013年CHARLS数据,利用二阶段备择模型研究子女规模与代际经济支持对象、程度的关系。研究发现"竞相示范"作用明显大于"互相卸责",老人获得代际经济支持的可能性和程度都显著上升。此外,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收入阶层、不同支持类型进行异质性分析,指出子女赡养老人的行为具有跨辈"示范效应"。本文结论对二孩政策实施后,研究家庭生育决策、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压力变化,以及未来我国养老保障事业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女数量 代际经济支持 二阶段备择模型 二孩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支持对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基于代际经济支持内生性视角的再检验 被引量:64
4
作者 郑志丹 郑研辉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3-76,共14页
基于2013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本文在IV-Oprobit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子女数量和城镇居民平均工资作为工具变量以克服家庭代际经济支持的内生性问题,实证检验了人口老龄化加速背景下,"社会养老"模式和"养儿防老&qu... 基于2013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本文在IV-Oprobit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子女数量和城镇居民平均工资作为工具变量以克服家庭代际经济支持的内生性问题,实证检验了人口老龄化加速背景下,"社会养老"模式和"养儿防老"模式如何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满意度产生影响,两者之间是否存在替代或者协同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总体而言,家庭代际经济支持由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决定,并且两者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同时它还将对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产生积极的影响;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家庭代际经济支持对高龄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发挥了增益作用,而低龄老年人所获得的家庭经济供养则与其健康状况负相关;此外,子女的日常照料使得父母的身体健康和生活满意度双双提升;社会正式支持中仅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能够提升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而参加新农保和新医保将会显著提升家庭代际经济支持水平,从而间接促进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满意度。由此可见,"养儿防老"和"社会养老"呈现出协同促进效应,而非替代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儿防老 社会养老 代际经济支持 协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代数量对农村老年人代际经济支持的影响——以亲子两代分居家庭为研究对象 被引量:15
5
作者 胡仕勇 李佳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7-54,共8页
子代数量与家庭支持力的关系是家庭研究中的重要问题。论文运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1年全国基线调查数据,以亲子两代分居家庭为研究对象,通过非条件Logistic模型,分析了分居家庭子代数量对农村老年人代际经... 子代数量与家庭支持力的关系是家庭研究中的重要问题。论文运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1年全国基线调查数据,以亲子两代分居家庭为研究对象,通过非条件Logistic模型,分析了分居家庭子代数量对农村老年人代际经济支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控制其他变量的前提下,分居家庭中子代数量与农村老年人代际经济支持之间存在显著性相关。随着分居家庭中子代数量增加,农村老年人获得代际经济支持的递增概率存在着拐点。当分居家庭中子代数量上升至5个时,获得代际经济支持的概率最大。随着子代数量的增加,农村老年人获得代际经济支持的概率并非完全呈现正向递增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代数量 代际经济支持 农村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际经济支持、养老金和挤出效应——以上海市为例 被引量:26
6
作者 张航空 孙磊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19,62,共7页
利用2003年上海市老年人口状况与意愿跟踪调查数据,选取上海市城市老人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考察养老金与代际经济支持之间的关系以及隐藏在代际经济支持背后的动机。代际经济支持的方向不仅从子女向父母,还从父母向... 利用2003年上海市老年人口状况与意愿跟踪调查数据,选取上海市城市老人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考察养老金与代际经济支持之间的关系以及隐藏在代际经济支持背后的动机。代际经济支持的方向不仅从子女向父母,还从父母向子女;代际经济支持会被养老金挤出,但不会被全部挤出;利他主义和交换是隐藏在代际经济支持背后的动机;挤出效应得到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出效应 养老金 代际经济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保障会“挤出”代际经济支持吗?——基于动机视角 被引量:30
7
作者 刘西国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16-126,共11页
利用CHARLS 2008-2012年浙江、甘肃两省的调查数据,通过构造Heckman-HLM模型,实证分析社会保障对家庭代际经济支持的概率及规模的影响,并分样本进行差异性研究。结果发现,社会保障与经济支持之间存在"挤出"效应。分样本逐步... 利用CHARLS 2008-2012年浙江、甘肃两省的调查数据,通过构造Heckman-HLM模型,实证分析社会保障对家庭代际经济支持的概率及规模的影响,并分样本进行差异性研究。结果发现,社会保障与经济支持之间存在"挤出"效应。分样本逐步回归发现,与浙江老年人相比,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社会保障性收入对甘肃老年人获得子女经济支持的"挤出效应"更明显;社会保障对城市老年人、非独居老年人、高龄老年人的"挤出"效应更明显。政府应将有限的社会保障向高龄、非在婚及健康状况较差的弱势群体倾斜,考虑公平性的同时也要考虑社会保障的效率,争取"雪中送炭"而非"锦上添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保障 代际经济支持 动机 挤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际经济支持的邻近效应——基于CHARLS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1
8
作者 吴伟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8-87,共20页
家庭内的私人转移可以促进家庭成员福利,作为代际转移的典型形式,成年孩子给予父母的经济支持往往构成父母消费及养老的资金来源。然而对于居住安排与代际经济支持相互关系的研究依然有限,既有文献仍存在探讨空间。基于此,应用中国健康... 家庭内的私人转移可以促进家庭成员福利,作为代际转移的典型形式,成年孩子给予父母的经济支持往往构成父母消费及养老的资金来源。然而对于居住安排与代际经济支持相互关系的研究依然有限,既有文献仍存在探讨空间。基于此,应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研究了居住安排对孩子给父母货币支持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制,发现子女的货币支持无论在广度还是集约边际上,均存在邻近效应。基于混合logit及混合OLS估计结果表明,与同父母合住孩子相比,分开居住于同一社区的孩子给予父母货币支持概率降低0.04,货币支持数量减少587元。孩子与父母分开居住于不同社区或更远处不影响货币支持概率,但影响货币支持数量,家庭固定效应模型估计结果显示,其货币支持数量相对于合住孩子减少373元。对样本按年龄分组,并考虑了可能的内生性问题后进行估计,邻近效应依然总体存在且稳健。进一步的因果机制考察揭示出这种货币支持差异的部分原因在于居住较近的父母更可能为孩子提供较多照料和服务,进而孩子给父母货币支持以补偿父母的服务,这一作用机制支持代际转移的交换动机。因而,政策需要关注父母独居的空巢家庭,完善收入再分配制度,明确及协调政府、市场与家庭三方在构建社会经济安全网方面的作用,形成多层次、多支柱社会保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安排 代际经济支持 邻近效应 因果机制 政策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空巢老人代际经济支持状况及影响因素——以湖南省石门县为例 被引量:9
9
作者 张戈 罗暄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1-105,共5页
基于湖南省石门县农村地区空巢老人的调研数据,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结合Logistic回归模型,考量空巢老人的代际经济支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农村空巢老人的代际经济支持状况以净供养型为主,其次为净抚养型与供抚平衡型;性别... 基于湖南省石门县农村地区空巢老人的调研数据,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结合Logistic回归模型,考量空巢老人的代际经济支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农村空巢老人的代际经济支持状况以净供养型为主,其次为净抚养型与供抚平衡型;性别、年龄、自评健康状况、月收入、子女经济情况及居住状况对空巢老人代际经济支持类型具有显著影响。鉴此,可从家庭、村落与社会三级层面优化家庭代际互助模式,创新村落帮扶协助机制,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空巢老人 代际经济支持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eckman-HLM模型的代际经济支持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西国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95-99,共5页
文章利用CHARLS项目组2008—2012年在浙江、甘肃两省的调研数据,通过构造Heckman-HLM模型对家庭代际经济支持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社会保障性收入、社区经济状况、老年人健康状况、老年人人口特... 文章利用CHARLS项目组2008—2012年在浙江、甘肃两省的调研数据,通过构造Heckman-HLM模型对家庭代际经济支持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社会保障性收入、社区经济状况、老年人健康状况、老年人人口特征、子女特征及子女提供的精神赡养都会影响老年人获得经济支持的概率与规模,而且这些影响存在地区、年龄、城乡等方面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ckman-HLM模型 代际经济支持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老龄化背景下老年人医疗服务利用研究--基于代际经济支持和医疗保险双重视角 被引量:3
11
作者 雒敏 《现代管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6-105,共10页
提高老年人医疗服务利用水平是应对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调查数据库(CHARLS)2018年数据,分析检验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医疗保险和家庭保障体系中的代际经济支持如何共同影响老年人的医疗服务利用。研究结果表明... 提高老年人医疗服务利用水平是应对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调查数据库(CHARLS)2018年数据,分析检验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医疗保险和家庭保障体系中的代际经济支持如何共同影响老年人的医疗服务利用。研究结果表明,医疗保险和老年人门诊服务利用、住院服务利用概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代际经济支持并不显著影响老年人门诊服务利用概率,但显著增加老年人住院服务利用概率;相较于家庭代际经济支持,医疗保险对老年人医疗服务利用的影响更大;无医疗保险的情况下,子女代际经济支持对老年人门诊和住院服务利用的影响增加,家庭代际经济支持对医疗保险起到一定的“替代”作用。基于此,提出提高医疗保险的保障能力、重视家庭的医疗保障责任,将家庭要素有机地“嵌入”医疗保障相关政策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保险 代际经济支持 老年人 医疗服务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对代际经济支持的影响——基于中介效应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刘佩 孙立娟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18,共16页
养老金与代际经济支持是老年人的重要经济来源。使用2013年和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以60岁及以上农村老年人为研究对象,研究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对家庭代际经济支持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养老保险显著增加了经... 养老金与代际经济支持是老年人的重要经济来源。使用2013年和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以60岁及以上农村老年人为研究对象,研究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对家庭代际经济支持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养老保险显著增加了经济支持,通过孙辈照料时间的间接效应显著,证实了农村家庭代际交往中存在一定程度的交换动机。进一步使用中介效应模型对影响机制进行探究发现,参保老人的劳动时间显著降低,从而有更多的时间照料孙辈。并且,这种影响存在性别差异,对男性老年人的影响大于女性。基于此结论,建议逐步提高居民养老保险的保障水平,改善老年人及其家庭的总体福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代际经济支持 中介效应 孙辈照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老年人家庭代际经济支持模式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汪斌 周骥腾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8-95,共8页
文章基于转型社会视角,利用2014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探讨中国老年人家庭代际经济关系的现实状况,并从微观机制和宏观结构两方面进一步分析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中国老年人家庭代际经济支持模式仍以供养型为主,但随着现代化进程... 文章基于转型社会视角,利用2014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探讨中国老年人家庭代际经济关系的现实状况,并从微观机制和宏观结构两方面进一步分析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中国老年人家庭代际经济支持模式仍以供养型为主,但随着现代化进程,互惠型将逐渐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在微观层面,老年人个体禀赋越低、文化观念越传统、健在子女数越多,则更可能身处传统的供养型的代际经济关系之中;家庭网络得分越高,代际关系越紧密,互惠型的可能性更大,游离型的可能性更小;同时,与子女同住的老年人更倾向于对子女的向下经济支持,呈现出抚养型或互惠型的关系。在宏观层面,社会保障的获得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代际经济资源的双向互惠流动。研究结果对于在转型社会背景下前瞻性应对中国家庭养老风险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型社会 老年人家庭 代际经济支持 家庭养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部教育支持下的家庭教育支出与代际经济支持——基于CFPS的实证研究
14
作者 李卉 《福建茶叶》 2020年第2期103-105,共3页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6年数据,实证研究了家庭教育支出对代际经济支持的挤出作用,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外部教育支持对这一挤出影响的缓解作用。采用OLS与利用工具变量的2SLS的结论一致,回归结果表明家庭教育...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6年数据,实证研究了家庭教育支出对代际经济支持的挤出作用,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外部教育支持对这一挤出影响的缓解作用。采用OLS与利用工具变量的2SLS的结论一致,回归结果表明家庭教育支出每增加1%,代际经济支持额度下降0.046%。根据是否获得外部教育支持进行分样本回归,获得外部教育支持的样本中,家庭教育支出对代际经济支持未产生挤出效应,反之,在未获得组挤出效应增强;且获得外部教育支持的样本中,家庭收入对代际经济支持的促进作用更明显,尤其是中低收入家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教育支出 代际经济支持 外部教育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谁更会给老年父母经济支持? 被引量:7
15
作者 丁志宏 游奇 魏海伟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2-111,共10页
文章利用2014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农村部分)》数据,对同一家庭不同子女的代际经济支持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农村家庭养老仍然有着广泛的基础,子女代际经济支持比例和数量存在子女性别、排行、婚姻、受教育程度、居住方式、迁移距... 文章利用2014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农村部分)》数据,对同一家庭不同子女的代际经济支持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农村家庭养老仍然有着广泛的基础,子女代际经济支持比例和数量存在子女性别、排行、婚姻、受教育程度、居住方式、迁移距离和经济状况的显著差异,女儿和儿子在代际经济支持上同时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老年父母个体因素、子女具体状况和代际关系都对代际经济支持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不同子女状况 代际经济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际支持视角下成年子女外出与农村留守父母健康关系再审视 被引量:8
16
作者 江光辉 王颖 胡浩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8-125,共18页
成年子女外出与留守父母健康关系是学界经典议题之一,但已有研究对此并未达成共识。区分子女对父母经济和时间两种代际支持方式,基于CHARLS 2018数据,采用广义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和中介效应模型,对成年子女外出与农村留守父母健康关系进... 成年子女外出与留守父母健康关系是学界经典议题之一,但已有研究对此并未达成共识。区分子女对父母经济和时间两种代际支持方式,基于CHARLS 2018数据,采用广义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和中介效应模型,对成年子女外出与农村留守父母健康关系进行了再验证。研究发现,成年子女外出对农村留守父母健康同时存在正向的经济支持效应和负向的时间缺失效应,当家庭子女外出比例较低时,正向的经济支持效应占主导,促进了父母健康改善;当家庭子女外出比例较高时,负向的时间缺失效应占主导,不利于父母健康改善,两种效应综合作用使得其对留守父母健康的影响随着外出比例由低到高呈现“先升后降”的倒“U”型关系。家庭经济状况和父母年龄段异质性分析表明,子女外出对低资产家庭或老年父母健康的正向经济支持效应更大,对高资产家庭或中年父母健康的负向时间缺失效应更大。研究结论的政策涵义是,应倡导子女经济支持和时间投入并举的孝亲方式,积极推进就地城镇化,丰富乡村文化生活,提高农村留守群体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女外出 父母健康 代际经济支持 代际时间缺失 广义倾向得分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女对老年父母经济支持的影响机制与区域差异——基于广东、辽宁与甘肃的调研数据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佳 任强 Lucy P.Jordan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1期10-21,共12页
本研究利用CFPS2010年广东、辽宁和甘肃三省的调查数据,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对总样本和分样本分析代际经济支持的影响机制和地区差异。结果发现,第一,代际经济支持的影响机制因获得方是父亲还是母亲有所不同。第二,地区的现代化水... 本研究利用CFPS2010年广东、辽宁和甘肃三省的调查数据,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对总样本和分样本分析代际经济支持的影响机制和地区差异。结果发现,第一,代际经济支持的影响机制因获得方是父亲还是母亲有所不同。第二,地区的现代化水平和老年福利的发展会促进代际经济支持。第三,各省份代际经济支持的影响机制有所不同。影响广东、辽宁和甘肃三省代际经济支持的最主要因素分别是子女的性别、父母的户口性质以及子女的受教育水平。政府在制定对老年人及家庭的支持性政策时应考虑到"因地制宜"及群体不同特征的影响,以保证政策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际经济支持 互惠原则 利他性动机 挤入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统筹养老”是否真的挤出“家庭代际养老”和“个人自我养老”——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效果的再验证 被引量:15
18
作者 郝春虹 赵旭东 张慧敏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4-161,共18页
中国人口老龄化加深,同时"防返贫""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诸多党中央战略所表达的社会福利函数的意义不断被强化,农村养老更成为社会关注的公共问题。本文基于2018年CHARLS数据,利用OLS估计、IV估计和3SL... 中国人口老龄化加深,同时"防返贫""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诸多党中央战略所表达的社会福利函数的意义不断被强化,农村养老更成为社会关注的公共问题。本文基于2018年CHARLS数据,利用OLS估计、IV估计和3SLS等识别策略重新评估"新农保"对养老行为的政策效果,研究发现:"新农保"对"家庭代际养老"不再具有显著挤出效应,这与现有文献的结论有较大差异,说明在禀赋收入效应下"新农保"制度政策效应有减弱趋势,而"新农保"对"个人自我养老"则存在显著的挤出效应。与现有文献不同,本文还将"家庭代际养老"和"个人自我养老"同时作为重要解释变量进行了二者变量关系的识别,发现"家庭代际养老"显著挤出了"个人自我养老",而后者对前者无显著影响。本文采用与现有文献不同的方法和最新数据对"新农保"政策效果进行了重新验证,得出了有差异的结论并增强了结论的稳健性,使用行为经济学解释了家庭和个人养老行为选择,揭示了研究结论蕴含的跨期选择和代际关系的经济学意义,开启了"新农保"制度效果的黑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保 代际经济支持 劳动供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村老人的劳动供给行为——来自山东农村的证据 被引量:31
19
作者 廖少宏 宋春玲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0-68,共9页
本文应用2008年"山东省农村养老保障现状与需求调查"课题组提供的相关数据,探讨了山东省农村老年人的劳动供给的基本特点,并对影响老年人劳动供给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重点考察了心理健康因素及家庭支出水平对老年人劳动供给... 本文应用2008年"山东省农村养老保障现状与需求调查"课题组提供的相关数据,探讨了山东省农村老年人的劳动供给的基本特点,并对影响老年人劳动供给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重点考察了心理健康因素及家庭支出水平对老年人劳动供给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老年人劳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获取一定的收入以维持日常生活的需要;孤独感强的老年人下地干活或工作的时间更长,有可能通过增加劳动供给时间,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这会缓解老年人的孤独感,增强老年人的自信心;与子女同住或接受来自子女的经济支持一般不会改变农村老年人的劳动供给行为,仅仅是家庭生命周期内家庭结构变迁的一种表现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供给 老年支持 孤独感 代际经济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就业对城镇离退休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18
20
作者 张立媛 刘成斌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6-70,共15页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这意味着延迟退休在中国进入了计划实施阶段。尽管以往研究探讨了再就业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但结论却争议不断。立足于中国的现实情境,结合中国家庭经济行为与...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这意味着延迟退休在中国进入了计划实施阶段。尽管以往研究探讨了再就业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但结论却争议不断。立足于中国的现实情境,结合中国家庭经济行为与代际关系的特点,构建了以收入水平、向下代际经济支持、老化态度、社会价值为中介,以养老观念为调节的分析框架,旨在检验再就业与城镇离退休老年人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与作用机制。使用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倾向值匹配、KHB中介分解效应、调节效应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再就业能够显著降低城镇离退休老年人的抑郁倾向,促进其心理健康,通过倾向值匹配检验后,结果依然显著。中介机制表明:在再就业与城镇离退休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关系中,收入水平、向下代际经济支持、老化态度、社会价值分别能够解释其中的6.49%、3.79%、23.65%、32.41%,这意味着城镇离退休老年人再就业对精神的需求要远大于经济需求。调节分析表明:传统的养儿防老观念会削弱再就业对城镇离退休老年人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这些研究结论对于延迟退休政策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鉴于以上结论,建议加大对退休老年人再就业政策的扶持力度,创造良好的用工环境,宣传积极的养老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就业 城镇离退休老年人 心理健康 代际经济支持 养老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