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9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市民化能力、农地转出对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基于代际差异视角 被引量:2
1
作者 黄善林 康莹莹 +1 位作者 郭秀 何仕瑶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3-105,共13页
探究市民化能力、农地转出对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可以推动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实践和政策实施,为城镇化发展和乡村振兴过程中的用地保障提供重要理论和现实参考。基于黑龙江省海伦市423户农户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t模型、中介效应模... 探究市民化能力、农地转出对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可以推动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实践和政策实施,为城镇化发展和乡村振兴过程中的用地保障提供重要理论和现实参考。基于黑龙江省海伦市423户农户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t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市民化能力、农地转出对农民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并揭示其代际差异。结果表明:个人市民化能力与宅基地退出意愿的正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农地转出对受教育程度、工作稳定性的影响均发挥中介作用,其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25.93%和34.09%;家庭市民化能力与宅基地退出意愿的正相关性也具有统计学意义,农地转出在非农收入占比和购买城镇住房的影响中均通过中介效应检验,且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41.18%和11.54%;农地转出在市民化能力对宅基地退出意愿影响的中介作用存在明显的代际差异,其父代成员个人市民化能力及子代成员家庭市民化能力影响宅基地退出意愿的中介效应更有统计学意义。基于此,从提高农民市民化综合能力、建立健全农地流转市场以及构建差别化的宅基地退出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民化能力 农地转出 宅基地退出意愿 代际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际差异视角下红色旅游政党认同行为的组态路径研究
2
作者 许春晓 唐敏 《旅游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1-57,共17页
基于SOR理论构建红色旅游情境下政党认同行为的影响模型,以问卷工具在岳麓山风景名胜区开展调研并获取数据,使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并进一步运用fsQCA方法整合条件因素,探索代际差异下红色旅游对政党认同行为的影响机制与差异化组态路径... 基于SOR理论构建红色旅游情境下政党认同行为的影响模型,以问卷工具在岳麓山风景名胜区开展调研并获取数据,使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并进一步运用fsQCA方法整合条件因素,探索代际差异下红色旅游对政党认同行为的影响机制与差异化组态路径。研究表明:第一,红色文化氛围正向影响红色旅游体验,促进政党认同在行为层面的表达。第二,物质文化氛围、精神文化氛围、制度文化氛围、旅游认知体验和旅游文化体验任意一项因素均无法单独构成政党认同行为的充要条件。第三,红色旅游实现政党认同行为的代际差异显著,红色文化氛围对00后政党认同行为发挥了最核心的作用;红色旅游体验对90后政党认同行为发挥的作用最强;旅游认知体验是80后政党认同行为最重要的条件,物质文化氛围作为核心条件、制度文化氛围作为辅助条件同时存在时发挥的积极作用最大;物质文化氛围是70后和60后产生政党认同行为的核心条件,旅游文化体验同时存在时发挥的积极作用最大。文章为红色旅游目的地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旅游 政党认同 SEM fsQCA 代际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际差异视角下政府培训对进城务工人员幸福感的影响
3
作者 宁可 龚兴豪 朱哲毅 《人口与发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26,共11页
进城务工人员幸福感普遍较低,政府培训被视为提升其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研究深入探讨了政府培训对进城务工人员幸福感的影响与机制,并考察老一代和新生代之间的代际差异。在理论分析作用机制的基础上,利用2016年和2018年中国劳动力动... 进城务工人员幸福感普遍较低,政府培训被视为提升其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研究深入探讨了政府培训对进城务工人员幸福感的影响与机制,并考察老一代和新生代之间的代际差异。在理论分析作用机制的基础上,利用2016年和2018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用倾向得分匹配法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政府培训显著提高了进城务工人员幸福感,但作用机制存在代际差异。对于老一代进城务工人员,政府培训通过提升技能广度增强幸福感,体现在工作时间减少、加班频率降低,以及生活自由度、社会层级认知和工作尊重感提升。对于新生代务工人员,政府培训通过提升技能深度增强幸福感,表现在收入增加、正规就业机会增多及生活自由度和工作尊重感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幸福感 政府培训 进城务工人员 代际差异 显性和隐性收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易地搬迁移民社会融入的代际差异研究:以宁夏良田镇、闽宁镇、红寺堡移民区为例
4
作者 冯骁 妥小萍 高桂英 《农业科学研究(中英文)》 2025年第2期36-44,共9页
易地搬迁是解决经济与生态、贫困问题的有效途径。随着易地搬迁移民在空间位移、社会关系重构中产生的社会适应与社会融入方面问题的显现,构建推进易地搬迁移民社会融入机制是现阶段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历经四十多年... 易地搬迁是解决经济与生态、贫困问题的有效途径。随着易地搬迁移民在空间位移、社会关系重构中产生的社会适应与社会融入方面问题的显现,构建推进易地搬迁移民社会融入机制是现阶段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历经四十多年的发展,宁夏易地移民在政府、企业与个人协同下实现稳定与发展。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新生代移民乡情文化异化,代际移民的社会融入与需求差异发生变化。以宁夏易地移民3个时期代表性区域良田镇、闽宁镇和红寺堡区为例,研究代际移民社会融入不同维度与程度特点,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易地移民整体上经济和文化融入的程度较高,而社会参与和心理融入有待提升;第2代移民在各维度的融入度都高于第1代移民,表现出较高的适应性和参与性,对社会参与融入与社会交往表现出更强烈的需求;社会参与融入不足是移民社会融入提升的主要制约因素。因此,提出构建易地移民搬迁社区治理共同体,提升移民共同体意识,加强移民创业就业培训,强化社区多元化功能以促进经济社会文化交流等提升易地搬迁移民社会融入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地搬迁移民 社会融入 代际差异 熵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依赖养老”到“独立养老”:中国民众的养老意愿及其代际差异 被引量:6
5
作者 龙书芹 杨春华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4-112,152,共10页
根据江苏省道德发展智库开展的2022年全国调查数据分析研究发现,中国人的理想养老方式正经历从“依赖养老”到“独立养老”的转变且存在显著的代际差异,依靠子女的“依赖养老”比例随出生年代的推移而递减,而包含自我养老、机构养老和... 根据江苏省道德发展智库开展的2022年全国调查数据分析研究发现,中国人的理想养老方式正经历从“依赖养老”到“独立养老”的转变且存在显著的代际差异,依靠子女的“依赖养老”比例随出生年代的推移而递减,而包含自我养老、机构养老和新型养老的“独立养老”比例则随着出生年代的推移而递增。从影响因素看,家庭养老资源和个人资源对“依赖-独立”养老模式有显著影响,且这种影响存在明显的代际差异。首先,子女状况对人们养老意愿的影响锐减,子女数量对大多数人的养老意愿都没有显著影响,且有无儿子仅仅对“50后、60后”和“70后”群体的养老意愿有显著影响,子女是否为独生子女更是仅仅在“50后、60后”群体中显著,说明传统的养儿防老观念已经发生悄然改变。其次,家庭经济资源不再是“依赖养老”的底气,反而逐渐转变成了“独立养老”的动力,对于“50后、60后”“90后、00后”群体而言,家庭经济资源越好的个体反而越愿意选择“独立养老”。第三,个人的经济状况越好或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越愿意选择“独立养老”。因此,家庭养老资源、个人资源对人们养老意愿产生作用的方式及其代际差异,奠定了未来中国社会化养老的心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意愿 “依赖养老” “独立养老” 代际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居民服装可持续消费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代际差异 被引量:4
6
作者 梁建芳 张泽军 +3 位作者 陈湘雯 曹雪榕 董钟杰 凌静 《服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58-368,共11页
针对中国可持续消费转型中因代际差异而带来的挑战,从可持续消费的视角将中国居民划分为4代,构建可持续消费视角下中国居民服装可持续消费行为的代际差异理论模型,并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4个代际群体在服装可持续... 针对中国可持续消费转型中因代际差异而带来的挑战,从可持续消费的视角将中国居民划分为4代,构建可持续消费视角下中国居民服装可持续消费行为的代际差异理论模型,并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4个代际群体在服装可持续消费行为及可持续消费认知、环境责任感、生活方式、主观规范等影响因素上均存在明显差异,对服装可持续消费行为的直接效应也存在显著差异。研究认为,在服装可持续消费的推进过程中,要针对不同代际特征、角色定位、生活环境等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策略和实践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装可持续消费 代际差异 可持续消费认知 生活方式 环境责任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际差异视角下农户土地承包权退出意愿与补偿方式选择——基于全国11省(区)1012份农户问卷调查 被引量:4
7
作者 张朝阳 赵钦栋 宋春晓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3-114,共12页
引导农户根据自身情况自愿有偿退出土地承包权,有助于推进以适度规模化生产为目标的农业现代化经营。基于全国11个省(区)18个县区的1012个农户微观调查数据,分析农户代际差异对农户土地承包权退出意愿和退出补偿方式选择的影响。研究发... 引导农户根据自身情况自愿有偿退出土地承包权,有助于推进以适度规模化生产为目标的农业现代化经营。基于全国11个省(区)18个县区的1012个农户微观调查数据,分析农户代际差异对农户土地承包权退出意愿和退出补偿方式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代际农户在土地承包权退出意愿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老一代农户土地承包权退出意愿较低,而新生代农户土地承包权退出意愿则较高;大多数农户都会选择“以承包地换现金补偿”的退出补偿方式,但不同代际农户在其他退出补偿方式选择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新生代农户更倾向于选择“以承包地换城镇住房就业”,而老一代农户和中生代农户更倾向于选择“以承包地换社保或股份”的退出补偿方式。因此,优化我国农村土地承包权当前的退出模式,还应考虑不同代际农户土地承包权退出意愿的差异,并构建差异化的退出补偿机制,使不同群体农户退出土地承包权之后都有合理的价值预期,从而促进土地的适度规模化经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际差异 土地承包权退出 退出补偿方式 适度规模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劳动力失业风险的代际差异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叶贝 喻贞 +1 位作者 拜茹 于长永 《社会保障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55,共12页
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四期调查数据构建的混合截面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潜在的劳动力失业风险较为突出,且代际差异显著。相对而言,70后劳动力失业风险较大,80后劳动力失业风险较小,90后劳动力失业风险居中。代际因素显著影响... 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四期调查数据构建的混合截面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潜在的劳动力失业风险较为突出,且代际差异显著。相对而言,70后劳动力失业风险较大,80后劳动力失业风险较小,90后劳动力失业风险居中。代际因素显著影响劳动力失业风险,70后对劳动力失业风险的边际影响分别是80后和90后这一影响的1.27倍和1.21倍。教育程度、技能培训和工作经验三个人力资本因素显著影响70后、80后和90后劳动力的失业风险,但对不同年代劳动力失业风险的影响效应存在差异。相对于女性而言,男性劳动力的失业风险更大,签订劳动合同、党员政治面貌对劳动力的失业风险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建议加强劳动力失业风险预警监测机制建设,重点加大对70后劳动力失业风险的治理力度,规范企业用工制度,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劳动力 失业风险 代际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际差异、生计资本对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研究——基于415份农户调研数据的实证 被引量:2
9
作者 廖彩荣 刘博 +1 位作者 何元琴 郭莉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71-680,共10页
基于415份农户调研数据,采用二元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代际差异、生计资本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样本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总体较低,在生计资本对宅基地退出意愿中,家庭非农劳动力数量、城镇购房、家庭可支配收入、借贷途... 基于415份农户调研数据,采用二元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代际差异、生计资本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样本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总体较低,在生计资本对宅基地退出意愿中,家庭非农劳动力数量、城镇购房、家庭可支配收入、借贷途径、“宅改”政策认知、村庄地形特征对其退出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年龄、农业大型机械、人均耕地面积、社会参与对其退出意愿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具体来看,对老一代农户而言,非农劳动力数量和家庭可支配收入会促进宅基地退出,而家庭拥有农业大型机械和社会参与则会抑制其退出意愿;对新生代农户而言,城镇购房会增强其宅基地退出意愿,而家庭拥有农业大型机械和人均耕地面积会抑制其宅基地退出意愿。据此,建议拓宽农户增收渠道,优化农村金融环境;优化宅基地退出政策,多维消除农户退出顾虑;坚持因地制宜,实施差异化宅基地退出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宅基地 退出意愿 代际差异 生计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使用与农村居民消费:现实基础、代际差异与微观实证
10
作者 陈家剑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7-120,共4页
夯实农村消费基础,激活农村消费市场是新时期统筹国内大循环市场的关键。文章基于代际差异视角,实证检验互联网使用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使用率提升有利于刺激农村消费,提高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但是存在明显代... 夯实农村消费基础,激活农村消费市场是新时期统筹国内大循环市场的关键。文章基于代际差异视角,实证检验互联网使用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使用率提升有利于刺激农村消费,提高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但是存在明显代际差异,主要对以80后为代表的年轻群体有显著影响。因此,在进一步夯实数字乡村发展的基础上,需要提升互联网使用率,增强中老年群体使用互联网的技能培训,充分发挥互联网普及的技术红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农村居民消费 代际差异 CSS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际差异视角下农民工乡城迁移与宅基地退出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推拉理论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23
11
作者 许恒周 殷红春 石淑芹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5-80,共6页
在2011年天津市农民工调查数据的基础上,本文借鉴推拉理论重新梳理影响农民工城乡迁移与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因素,建立了农民工宅基地退出影响因素的推拉分析框架,并通过实证研究析出和显化在不同代际农民工城乡迁移和宅基地退出过程中起... 在2011年天津市农民工调查数据的基础上,本文借鉴推拉理论重新梳理影响农民工城乡迁移与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因素,建立了农民工宅基地退出影响因素的推拉分析框架,并通过实证研究析出和显化在不同代际农民工城乡迁移和宅基地退出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因素。研究发现:在推力因素方面,对第一代农民工宅基地退出意愿产生较大影响的因素主要是年龄、受教育程度、宅基地在住房养老中的作用、供养系数和对农村基础设施满意程度;对新生代农民工宅基地退出意愿产生较大影响的因素主要有性别、教育程度、供养系数和对农村基础设施满意程度。在拉力因素方面,对第一代农民工宅基地退出意愿产生较大影响的因素主要是有无专业培训经历或证书、是否签订劳动合同、区位、单位性质和外出务工时所利用的方式;对新生代农民工宅基地退出意愿产生较大影响的因素主要是有无专业培训经历或证书、是否签订劳动合同、区位、单位性质、外出务工时所利用的方式和是否同城里的人交过朋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际差异 农民工 宅基地退出 推拉理论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际差异视角下工作价值观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9
12
作者 栾贞增 杨东涛 詹小慧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55-363,共9页
基于代际差异视角,对129个团队的629名员工采用配对调研的方式,分析和验证了工作价值观在不同代际群体("60后"、"67后"、"80后"和"90后")的差异性,以及不同代际群体间工作价值观对创新绩效的... 基于代际差异视角,对129个团队的629名员工采用配对调研的方式,分析和验证了工作价值观在不同代际群体("60后"、"67后"、"80后"和"90后")的差异性,以及不同代际群体间工作价值观对创新绩效的差异化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工作价值观的不同维度存在着显著的代际差异,"80后"比"60后"更加重视安全与舒适、能力与成长和地位与独立价值观;"80后"比"67后"更加重视能力与成长价值观;工作价值观的能力与成长、地位与独立价值观维度及创新绩效存在着显著的正向关系;在"60后"、"67后"两代之间工作价值观的各维度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80后"、"60后"两代之间的地位与独立价值观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价值观 创新绩效 代际差异 “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知价值、可行能力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及其代际差异 被引量:59
13
作者 朱新华 蔡俊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4-72,共9页
研究目的:检验感知价值、可行能力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主效应和调节效应及其代际差异。研究方法:渐进适应模型和计量分析法。研究结果:第一,感知价值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产生显著影响:"利大于弊"的感知对农户退出意愿具... 研究目的:检验感知价值、可行能力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主效应和调节效应及其代际差异。研究方法:渐进适应模型和计量分析法。研究结果:第一,感知价值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产生显著影响:"利大于弊"的感知对农户退出意愿具有正向作用,而"弊大于利"的感知对农户具有负向作用;而且,"利大于弊"的感知对农民宅基地退出意愿的作用存在代际差异。第二,可行能力的提高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具有正向影响,并且在感知价值和退出意愿之间起着调节作用,这种调节作用也存在代际差异。研究结论:提高农户对宅基地退出改革的认同感和感知价值、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以提高其可行能力、适应人口结构变化和代际差异需求以实施差别化的农村宅基地退出政策安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经济 农村宅基地 感知价值 可行能力 代际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工留城意愿再研究——基于代际差异和职业流动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44
14
作者 卓玛草 孔祥利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6-105,共10页
本文将中国农民工流动特征与新迁移理论相结合,系统分析农民工留城意愿的内在机理,从代际差异的角度实证检验两代农民工留城意愿的延续与分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新生代农民工有着更强的留城意愿,但受结构性因素制约,两代农民工留... 本文将中国农民工流动特征与新迁移理论相结合,系统分析农民工留城意愿的内在机理,从代际差异的角度实证检验两代农民工留城意愿的延续与分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新生代农民工有着更强的留城意愿,但受结构性因素制约,两代农民工留城意愿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职业阶层和职业流动相互作用,职业阶层越高,工作越趋于稳定,农民工越倾向于留城;职业流动次数反向作用于留城意愿。农民工越年轻,人力资本、社会资本越高,居住条件越好,留城意愿越强。农民工城市社会满意度、生活水平变化、工作认知是影响农民工留城意愿的重要因素。建议建立以均等公共服务为核心的新型社会保障制度,提升农民工人力资本水平,创造更好的就业机会,实现农民工市民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留城意愿 代际差异 职业流动 社会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工的职业流动及其影响因素——基于职业分层与代际差异视角的考察 被引量:56
15
作者 王超恩 符平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9-97,共9页
基于全国性的农民工调查数据,文章在揭示农民工职业流动状况及特征的基础上,运用负二项回归模型和Logit模型分析了职业分层和代际差异对农民工职业流动的影响。研究表明,农民工的职业分层对其职业流动有显著影响,从事中端职业的农... 基于全国性的农民工调查数据,文章在揭示农民工职业流动状况及特征的基础上,运用负二项回归模型和Logit模型分析了职业分层和代际差异对农民工职业流动的影响。研究表明,农民工的职业分层对其职业流动有显著影响,从事中端职业的农民工职业流动性最强,且其向上流动的动机也最为强烈。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流动频率整体高于第一代农民工,尤以20-23岁的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流动最为活跃,农民工的职业流动频率呈现出倒U型流动轨迹的特征。人力资本对农民工职业流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人力资本积累程度越高,农民工的就业稳定性越高、职业流动性越弱,而这种影响主要来自于职业技术的提高。文章最后结合研究得出的观点和结论,探讨了本项研究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职业流动 代际差异 职业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全注意力对矿工不安全行为影响的代际差异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尹忠恺 施凤冉 +1 位作者 李乃文 牛莉霞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34-139,共6页
为探究安全注意力对新、老两代矿工的安全行为影响的差异,基于代际划分的视角和安全注意力的分类,结合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构建不同类型安全注意力对矿工不安全行为影响的路径模型。结果表明:在新、老两代矿工群体中不同类型安全注意力... 为探究安全注意力对新、老两代矿工的安全行为影响的差异,基于代际划分的视角和安全注意力的分类,结合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构建不同类型安全注意力对矿工不安全行为影响的路径模型。结果表明:在新、老两代矿工群体中不同类型安全注意力对矿工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存在差异;有意注意对新、老两代矿工不安全行为有显著性影响;无意注意对新生代矿工不安全行为无显著性影响,而对老一代矿工影响显著;有意后注意对群体安全行为有显著性影响,对个体安全行为的影响存在代际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注意力 矿工不安全行为 代际差异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际差异视角下农民工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6
17
作者 冯永琦 张天舒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0-69,共10页
本文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基于CHIP数据,从身心健康、家庭状况、经济状况、工作状况、保障状况等方面选取健康水平、子女个数、个人月收入、每周工作时间、是否有保险和公积金等13个指标,对农民工主观幸福感进行研究。本文从代际差异... 本文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基于CHIP数据,从身心健康、家庭状况、经济状况、工作状况、保障状况等方面选取健康水平、子女个数、个人月收入、每周工作时间、是否有保险和公积金等13个指标,对农民工主观幸福感进行研究。本文从代际差异的视角考察并证实新老两代农民工主观幸福感不存在显著差异,但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在新老两代农民工间存在显著差异。具体体现为:对新生代农民工而言,是否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以及享有充分权益和保障对其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影响;身心健康因素均对新老两代农民工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老一代农民工与新生代农民工相比,主观幸福感更容易受到身心健康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际差异 农民工 主观幸福感 LOGISTIC回归 CHIP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际差异视角下粮农保护性耕作投入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5
18
作者 曹慧 赵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5-123,共9页
以豫宁两省(区)797户粮农调查资料为基础,在代际差异视角下,运用Probit模型和Logit模型分析粮农资源禀赋、内在感知对保护性耕作投入意愿的影响。研究表明,新生代和中生代粮农在保护性耕作投入的积极性上高于老一代粮农。资源禀赋和内... 以豫宁两省(区)797户粮农调查资料为基础,在代际差异视角下,运用Probit模型和Logit模型分析粮农资源禀赋、内在感知对保护性耕作投入意愿的影响。研究表明,新生代和中生代粮农在保护性耕作投入的积极性上高于老一代粮农。资源禀赋和内在感知对粮农保护性耕作投入意愿的影响显著,且存在代际差异。资源禀赋特征下,外出打工和耕地自然质量、年龄、技能培训分别是新生代、中生代和老一代的关键影响因素。共同关键因素中,性别对中生代和老生代粮农的保护性耕作投入意愿具有程度相近的正向影响,而对新生代粮农的影响为负;耕地块数对中生代粮农和老一代粮农具有程度相近但方向相反的影响。内在感知特征下,耕地保护重要性认知变量对中生代影响显著;耕地保护政策认知变量对中生代和老一代影响显著,且对中生代影响程度较大;耕地保护责任人认知变量对新生代和老一代影响显著,且对新生代影响程度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投入 影响因素 粮农 代际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员工代际差异对其工作场所乐趣与绩效关系的影响 被引量:22
19
作者 王聪颖 杨东涛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772-1778,共7页
以江苏280名企业员工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了员工代际差异在工作场所乐趣与个体绩效(工作满意度、任务绩效、组织公民行为)关系中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发现,江苏企业员工各代际(社会主义巩... 以江苏280名企业员工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了员工代际差异在工作场所乐趣与个体绩效(工作满意度、任务绩效、组织公民行为)关系中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发现,江苏企业员工各代际(社会主义巩固建设一代、文革一代、改革开放一代)对工作场所乐趣所持的态度存在差异。相对于文革一代,改革开放一代在工作场所乐趣同员工工作满意度、任务绩效的关系上展示出更强的正向关联性,说明组织管理者为改革开放一代营造工作场所乐趣有利于其完成角色内行为。但在向社会主义巩固建设一代和文革一代传递工作场所乐趣时则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研究结果通过员工代际差异这个新视角,从理论上丰富了以往研究的相关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场所乐趣 绩效 员工代际差异 调节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地流转中的禀赋效应及代际差异 被引量:22
20
作者 胡新艳 杨晓莹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23,共12页
人地依赖关系中的情感依赖维度对禀赋效应的影响大于客观依赖维度,且情感依赖关系对客观依赖关系与禀赋效应间的作用关系起到中介作用;而农地确权则会缓解禀赋效应的存在性。从代际差异看,一方面,在禀赋效应存在性上,新生代农民在农地... 人地依赖关系中的情感依赖维度对禀赋效应的影响大于客观依赖维度,且情感依赖关系对客观依赖关系与禀赋效应间的作用关系起到中介作用;而农地确权则会缓解禀赋效应的存在性。从代际差异看,一方面,在禀赋效应存在性上,新生代农民在农地流转中禀赋效应存在的可能性较低,表明禀赋效应会随着新老两代农民的更替而弱化;另一方面,在影响因素上,情感依赖维度的3个指标、客观依赖维度的土地保障指标正向影响老一代农民的禀赋效应存在性,但这两个维度的所有指标对新生代农民均无显著影响;农地确权则对老一代农民无显著影响,但会显著减弱新生代农民禀赋效应的存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流转 土地确权 禀赋效应 代际差异 情感依赖 新生代农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