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6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位变动背景下三峡库区内、外水体新陈代谢过程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1
作者 范家贞 张陶 蒲俊兵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7202-7219,共18页
三峡水库水位的反季节变化使流域水环境发生巨大改变。为探究水位变动背景下的水体新陈代谢过程对水环境变化的响应及相关水体碳吸收与碳排放情况,选取三峡库区干流上,受水库不同蓄水程度影响的两个库内断面(寸滩(受水库高水位影响,处... 三峡水库水位的反季节变化使流域水环境发生巨大改变。为探究水位变动背景下的水体新陈代谢过程对水环境变化的响应及相关水体碳吸收与碳排放情况,选取三峡库区干流上,受水库不同蓄水程度影响的两个库内断面(寸滩(受水库高水位影响,处于变动回水区)、晒网坝(常年受库区蓄水影响))及未受蓄水影响的库外断面(朱沱(自然河流))进行对比研究。根据各断面2023年相关水文水化学高频率监测数据,基于单站明渠法计算水体新陈代谢量,并利用分子扩散模型计算水体碳通量,同时使用随机森林模型对影响净初级生产力(NEP)的环境因子进行重要度排序。结果表明:①水体初级生产力(GPP)为寸滩>朱沱>晒网坝断面,而呼吸效率(ER)为晒网坝>朱沱>寸滩断面。受库区蓄水影响,晒网坝断面在三个断面中光合效率最小,而呼吸效率最大;②驱动各断面NEP变化的环境因子相似,其中溶解氧(DO)、水温、水体二氧化碳分压(pCO_(2))、光合有效辐射(PAR)和pH为主要贡献因子;③晒网坝断面水位与NEP变化无明显相关规律,朱沱断面水位与NEP变化为相反趋势,寸滩断面在汛期与蓄水初期水位与NEP变化为相反趋势,而在蓄水末期、高水位期及消落初期无明显规律;④寸滩断面在春季为自养系统,碳汇效应显著,在其余季节为异养系统;朱沱与晒网坝断面在各季节都为净异养生态系统,碳源效应显著。上述研究成果有助于揭示大型水库水位变动驱动的水环境和碳循环变化机制,对水库水环境保护和碳循环过程揭示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体新陈代谢过程 水体CO_(2) 水位变动 环境影响 三峡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鸟苷发酵代谢过程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蔡显鹏 储炬 +1 位作者 庄英萍 张嗣良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5-9,共5页
鸟苷是生产呈味核苷酸 5’ -鸟苷酸的直接前体 ,其发酵法生产得率的提高已经成为限制呈味核苷酸工业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在 5 0L多参数全自动发酵罐上的研究 ,分析了鸟苷发酵过程的基本特征 ,通过将控制参数和菌体生理参数相关分析 ,... 鸟苷是生产呈味核苷酸 5’ -鸟苷酸的直接前体 ,其发酵法生产得率的提高已经成为限制呈味核苷酸工业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在 5 0L多参数全自动发酵罐上的研究 ,分析了鸟苷发酵过程的基本特征 ,通过将控制参数和菌体生理参数相关分析 ,结合菌体形态变化 ,指出了发酵过程可能存在的代谢流迁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苷 发酵 代谢过程分析 食品增鲜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ESI-LTQ-Orbitrap分析芪归银方中黄酮成分体内代谢过程 被引量:4
3
作者 于小杰 岳贵娟 +5 位作者 薛梦 张娇 刘明玉 梁莉靖 刘湉 马群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6-126,共11页
为进一步明确芪归银方的药效物质基础,采用HPLC-ESI-LTQ-Orbitrap技术对大鼠灌胃芪归银方后血清中黄酮类活性成分进行表征,并通过鉴别其尿液及粪便中的代谢物对结果进行佐证。从含药血清中鉴定出8个黄酮类化合物,其中,芹菜素-6,8-二葡... 为进一步明确芪归银方的药效物质基础,采用HPLC-ESI-LTQ-Orbitrap技术对大鼠灌胃芪归银方后血清中黄酮类活性成分进行表征,并通过鉴别其尿液及粪便中的代谢物对结果进行佐证。从含药血清中鉴定出8个黄酮类化合物,其中,芹菜素-6,8-二葡萄糖苷和芹菜素以原型入血,芒柄花素、木犀草素、毛蕊异黄酮、5,7,4′-三羟基黄酮醇-7-O-β-D-葡萄糖苷、木犀草素-7-O-葡萄糖苷、山奈酚-3-O-葡萄糖苷等6个化合物以Ⅱ相代谢产物入血;从尿液中鉴定出9个黄酮类成分,包括6个入血成分的相应代谢产物;从粪便中检出3个黄酮类化合物的原型形式,未检测到与入血成分相同的成分。实验结果显示,芪归银方中的黄酮类入血成分大部分是经肾脏代谢排出,这可为阐明芪归银方延缓耐药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归银方 黄酮类成分 代谢过程 HPLC-ESI-LTQ-Orbitr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母代谢过程中释放的溶解有机质的光谱特征 被引量:4
4
作者 郭东晖 易月圆 +1 位作者 赵磊 郭卫东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584-1587,共4页
研究了实验室培养的小型水母弗洲指突水母(Blackfordia virginica)代谢过程中所释放的溶解有机物(DOM)及其吸收和荧光光谱特征的变化。与对照组海水相比,充分摄食后的水母在24h的代谢过程中向水体释放大量的溶解有机碳和总溶解态氮,有... 研究了实验室培养的小型水母弗洲指突水母(Blackfordia virginica)代谢过程中所释放的溶解有机物(DOM)及其吸收和荧光光谱特征的变化。与对照组海水相比,充分摄食后的水母在24h的代谢过程中向水体释放大量的溶解有机碳和总溶解态氮,有色溶解有机物的吸收系数a280也有显著增加。光谱斜率比值(SR)的增大和腐殖化指数(HIX)的降低,表明水母代谢产生的主要是腐殖化程度较弱的低分子量DOM。利用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模型对三维荧光光谱进行解谱,识别出3个类腐殖质(C1-C3)和1个类蛋白质(C4)组分。发射波长在400nm以下的"海源"类腐殖质组分C2(<250,295/386nm)及类蛋白质组分C4(275/334nm)在代谢过程中有明显增加,表明它们是水母代谢释放的主要荧光物质;而发射波长在400nm以上的组分则变化不大。据此可将发射波长小于400nm与大于400nm的荧光组分强度和之间的比值,构建为DOM的浮游动物来源指标(ZIX),用于识别和示踪水环境中浮游动物代谢活动释放和产生的DO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有机物 水母 代谢过程 三维荧光光谱 平行因子分析 浮游动物源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体素和β-胡萝卜素在肉鸡消化道吸收和代谢过程中的相互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陈波 周光宏 +1 位作者 邹思湘 陈伟华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6-49,共4页
利用瘘管技术研究黄体素 (lutein)和 β 胡萝卜素 (βc)在肉鸡消化道吸收、代谢过程中的相互影响。实验分为两大组 :Ⅰ组为研究 βc对肉鸡肠道吸收、代谢lutein的影响 ,lutein与 βc的质量比分别为 4 0 0∶0 (对照组 )、4 0 0∶2 0 0、4... 利用瘘管技术研究黄体素 (lutein)和 β 胡萝卜素 (βc)在肉鸡消化道吸收、代谢过程中的相互影响。实验分为两大组 :Ⅰ组为研究 βc对肉鸡肠道吸收、代谢lutein的影响 ,lutein与 βc的质量比分别为 4 0 0∶0 (对照组 )、4 0 0∶2 0 0、4 0 0∶4 0 0 ;Ⅱ组为研究lutein对肉鸡肠道吸收、代谢 βc的影响 ,lutein与 βc的质量比分别为 0∶4 0 0 (对照组 )、 2 0 0∶4 0 0、 4 0 0∶4 0 0。结果发现在肠道吸收过程中lutein和 βc没有相互影响 ;lutein在黏膜细胞中的滞留量随灌注液中 βc含量的增加而提高 ,并在 βc添加量为 4 0 0 μg时达到显著水平 (P <0 0 5 ) ;添加lutein后 ,黏膜细胞中 βc的含量极显著提高 (P <0 0 1) ,维生素A的水平极显著下降 (P <0 0 1) ;βc的添加使血浆中lutein的水平极显著降低 (P <0 0 1) ;同样血浆中 βc和维生素A的含量因lutein的添加而极显著下降 (P <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体素 Β-胡萝卜素 肉鸡 消化道 代谢过程 吸收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性甲基供体对脱氮假单胞杆菌代谢过程的氧调控作用 被引量:3
6
作者 周佳 程新 +2 位作者 彭志远 彭卫福 李昆太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62-164,168,共4页
本文在7L发酵罐中分别以甜菜碱和氯化胆碱作为合成维生素B_(12)的甲基供体,分别考察了二者对脱氮假单胞杆菌代谢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氯化胆碱的罐批出现了溶氧过早回升、pH剧烈下降等异常的代谢现象,致使发酵过程的菌体生长缓慢... 本文在7L发酵罐中分别以甜菜碱和氯化胆碱作为合成维生素B_(12)的甲基供体,分别考察了二者对脱氮假单胞杆菌代谢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氯化胆碱的罐批出现了溶氧过早回升、pH剧烈下降等异常的代谢现象,致使发酵过程的菌体生长缓慢且维生素B_(12)合成量低;而使用甜菜碱作为甲基供体时,其菌体代谢活力要明显优于使用氯化胆碱的罐批,整个发酵过程的pH和溶氧均能保持在稳定且合适的水平,最终的菌体量和维生素B_(12)产量也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氮假单胞杆菌 维生素B12 甲基供体 代谢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元素铜在动物体内的转运代谢过程 被引量:10
7
作者 付世新 王哲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3年第2期15-17,共3页
铜是所有生物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在生物体的生长和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功能。为进一步研究铜在机体内的转运代谢过程,本文就微量元素铜在血液、细胞膜、细胞内的运输及其排泄途径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微量元素 代谢过程 动物体内 转运 Ctr蛋白 铜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噬介导运动调控机体脂质代谢过程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周晓勐 刘效磊 +2 位作者 牛燕媚 袁海瑞 傅力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56-260,共5页
肥胖作为诱发机体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T2DM)等一系列代谢性疾病的主要诱因之一.已成为人类健康的巨大威胁。近年来,自噬(Autophagy)这一真核细胞特有的高度保守且被精密调控的机制引起了... 肥胖作为诱发机体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T2DM)等一系列代谢性疾病的主要诱因之一.已成为人类健康的巨大威胁。近年来,自噬(Autophagy)这一真核细胞特有的高度保守且被精密调控的机制引起了研究者的极大兴趣。最新研究显示.自噬对于调节机体脂肪代谢的平衡至关重要…。自噬主要通过作用于机体肝脏和脂肪组织.对脂代谢产生调控作用。而运动作为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被证实可以通过调节多种信号通路的活性而促进骨骼肌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增加机体脂质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调控 脂质代谢 机体 自噬 代谢过程 介导 健康生活方式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氮源对脱氮假单胞杆菌产维生素B_(12)代谢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彭卫福 陈未 +2 位作者 周佳 程新 李昆太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178-181,共4页
通过摇瓶培养的方式研究了无机氮源对脱氮假单胞杆菌发酵产维生素B12的代谢调控作用。首先考察了硫酸铵、硝酸铵、硝酸钠、磷酸氢二铵和氯化铵等5种不同无机氮源对脱氮假单胞杆菌代谢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酸铵是维生素B12发酵较为适... 通过摇瓶培养的方式研究了无机氮源对脱氮假单胞杆菌发酵产维生素B12的代谢调控作用。首先考察了硫酸铵、硝酸铵、硝酸钠、磷酸氢二铵和氯化铵等5种不同无机氮源对脱氮假单胞杆菌代谢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酸铵是维生素B12发酵较为适宜的无机氮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NH4+浓度对脱氮假单胞杆菌发酵过程的影响,结果发现高浓度的NH4+能明显促进菌体的生长,但是会对维生素B12的合成产生一定的负作用;基于此,提出了脱氮假单胞杆菌摇瓶发酵过程的NH4+限制性补加策略,以克服NH4+在菌体生长与维生素B12合成上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氮假单胞杆菌 维生素B12 无机氮源 代谢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油微生物的代谢过程 被引量:2
10
作者 包木太 牟伯中 王修林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55-557,共3页
The metabolic process of microorganisms (B05)utilizing hydrocarbons as the sole carbonsource at 73℃ was studi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rude oil were degraded by Microorganism B05 and produced the main metabolit... The metabolic process of microorganisms (B05)utilizing hydrocarbons as the sole carbonsource at 73℃ was studi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rude oil were degraded by Microorganism B05 and produced the main metabolites of organic acids,biosurfactants,and gases.The fluid properties of the crude oil and recovery could be improved through the effect of microbial metabolism and metabolites on oil/rock/wa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采油 代谢过程 采油率 驱油机理 菌体 生物表面活性剂 原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脂蛋白E及其受体在淀粉样前体蛋白代谢过程中的作用
11
作者 孙晓川 周帅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7,共3页
随着对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E,APOE)(APOE表示其基因,apoE表示其编码蛋白)研究的逐渐深入,研究者发现APOE多态性在介导中枢神经系统脂质代谢平衡、突触可塑性、细胞损伤、神经炎症反应、淀粉样前体蛋白(amyloidpre—cursorp... 随着对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E,APOE)(APOE表示其基因,apoE表示其编码蛋白)研究的逐渐深入,研究者发现APOE多态性在介导中枢神经系统脂质代谢平衡、突触可塑性、细胞损伤、神经炎症反应、淀粉样前体蛋白(amyloidpre—cursorprotein,APP)代谢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apoE及其受体在APP代谢过程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样前体蛋白 载脂蛋白E 代谢过程 受体 中枢神经系统 APOE 突触可塑性 编码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宏转录组学解析不同贮藏时期冷鲜滩羊肉微生物代谢过程 被引量:6
12
作者 赵珺怡 杨波 +4 位作者 罗瑞明 张赫宇 苏春霞 胡倩倩 赵晓策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11-119,共9页
以托盘密封包装的冷鲜滩羊肉表面微生物为研究对象,利用宏转录组学技术解析0、4、8 d三个贮藏时期微生物基因组差异转录、代谢途径与3个贮藏时期微生物群落演替的关系。结果表明:3个贮藏时期的冷鲜滩羊肉微生物差异表达基因数分别为429... 以托盘密封包装的冷鲜滩羊肉表面微生物为研究对象,利用宏转录组学技术解析0、4、8 d三个贮藏时期微生物基因组差异转录、代谢途径与3个贮藏时期微生物群落演替的关系。结果表明:3个贮藏时期的冷鲜滩羊肉微生物差异表达基因数分别为429、15、1 529个。通过对这些微生物差异表达基因进行KEGG代谢途径富集分析发现,参与核苷酸代谢、脂质代谢、能量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以及氨基酸代谢相关过程的差异表达基因显著富集,说明这几种代谢途径在滩羊肉微生物的演替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在3个贮藏时期,变形菌门都是优势微生物,变形菌门下的假单胞菌属和肠杆菌科利用贮藏环境中的氧气与滩羊肉中的葡萄糖为碳源,迅速生长繁殖,成为最主要的优势微生物。随贮藏时间延长,氧气被消耗殆尽,且滩羊肉的pH值降低,使得乳酸菌迅速生长,成为仅次于假单胞菌、肠杆菌的优势微生物。研究结果可以为冷鲜滩羊肉贮藏期间微生物及肉品质量预报、控制技术研发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羊肉 微生物群落 宏转录组学 代谢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建筑单体代谢过程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艳华 胡聃 徐文修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4期7576-7578,共3页
以某城镇的建筑单体为研究对象,根据城市代谢理论与方法对建筑物施工阶段进行代谢过程跟踪研究。通过系统调查建筑施工阶段物质流过程,对比分析了不同结构体系的建筑材料消耗量,建立了单体建筑的代谢模型,并剖析了建筑物施工阶段代谢过... 以某城镇的建筑单体为研究对象,根据城市代谢理论与方法对建筑物施工阶段进行代谢过程跟踪研究。通过系统调查建筑施工阶段物质流过程,对比分析了不同结构体系的建筑材料消耗量,建立了单体建筑的代谢模型,并剖析了建筑物施工阶段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建筑物 代谢过程 环境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酱香型白酒酿造过程中微生物多样性及代谢过程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4
作者 刘正 秦培军 +4 位作者 卢延想 吴知非 张长霞 李细芬 梁慧珍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11,共6页
在酱香型白酒酿造过程中,功能微生物动态变化及代谢产物对酒体香气组分有着重要作用,与酒质密切相关。根据近年来酱香型白酒酿造过程中相关微生物研究报道,该文分别阐述了酿酒各个环节中细菌、酵母菌、霉菌和放线菌的主要作用、多样性... 在酱香型白酒酿造过程中,功能微生物动态变化及代谢产物对酒体香气组分有着重要作用,与酒质密切相关。根据近年来酱香型白酒酿造过程中相关微生物研究报道,该文分别阐述了酿酒各个环节中细菌、酵母菌、霉菌和放线菌的主要作用、多样性及代谢过程。旨在为酱香型白酒功能微生物与酒体风味物质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香型白酒 微生物 多样性 代谢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固酒窖泥微生物多样性及糖代谢过程分析
15
作者 陈国伟 解修超 +3 位作者 宋玉 邓百万 胥彦明 田国强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6-37,共12页
采用传统培养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城固酒窖泥微生物多样性及糖代谢过程。结果表明:窖泥中细菌可划分为68属,核心菌群为Petrimonas、Bacillus、Sedimentibacter、Clostridium;真菌可划分为149属,核心菌群为Issatchenkia、Debaryomyces、... 采用传统培养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城固酒窖泥微生物多样性及糖代谢过程。结果表明:窖泥中细菌可划分为68属,核心菌群为Petrimonas、Bacillus、Sedimentibacter、Clostridium;真菌可划分为149属,核心菌群为Issatchenkia、Debaryomyces、Pichia、Aureobasidium。KEGG数据库共注释到236022个unigene,碳水化合物代谢为主要代谢活动,以丙酮酸代谢为主。CAzY、COG数据库分别注释了23个功能大类和210个主要的碳水化合物酶类,其中未知功能的预测蛋白质数量最多,糖苷水解酶和糖基转移酶数量占预测蛋白质序列的31%、碳水化合物活性酶的74%。在糖代谢途径中,不同糖类转运蛋白系统共有3种,具备磷酸化糖类的关键酶基因,可将其转化为糖酵解中间产物,其中甘露糖转运蛋白系统控制基因最多为477个,表明对甘露糖转运能力最强。研究了城固酒窖泥中优势微生物菌群及相关糖代谢通路,为城固酒品质的改善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固酒 窖泥 微生物多样性 代谢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兽药在动物体内的代谢过程 被引量:2
16
作者 许宏 《养殖技术顾问》 2013年第11期176-176,共1页
包括吸收(由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分布(由血液进入全身各组织器官)、转化(指药物在体内化学结构改变)和排泄(原形成代谢物从体内排出)等过程,转化与排泄在药动学上统称消除。
关键词 动物体内 代谢过程 兽药 血液循环 组织器官 结构改变 代谢 药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记忆型CD8阳性T淋巴细胞快速发挥效应功能需要早期代谢过程向糖酵解转变
17
作者 吕思霖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2-92,共1页
接触过抗原的记忆型T细胞通过固有的动力学获得效应功能;但是,这些细胞的代谢需求并不清楚。本文作者发现效应性记忆型(effector memory,EM)T细胞能够快速产生IFN—gamma,是通过T细胞抗原受体(T cell antigen receptor,TCR)和... 接触过抗原的记忆型T细胞通过固有的动力学获得效应功能;但是,这些细胞的代谢需求并不清楚。本文作者发现效应性记忆型(effector memory,EM)T细胞能够快速产生IFN—gamma,是通过T细胞抗原受体(T cell antigen receptor,TCR)和共刺激分子CD28的激活,或者是类似的作用方式,而这种激活过程与糖酵解的增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细胞 代谢过程 糖酵解 记忆 功能 CD8 早期 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常见营养代谢病的防治
18
作者 何勇成 《吉林畜牧兽医》 2024年第11期25-27,共3页
猪只生长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都有个基本需要量和耐受量,如一种或者多种营养物质摄取量比例不合理,或代谢过程中发生了障碍,都将导致营养代谢疾病发生,对机体生长发育产生一定影响,严重时会危害生命。1猪常见营养代谢病猪的营养代谢病... 猪只生长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都有个基本需要量和耐受量,如一种或者多种营养物质摄取量比例不合理,或代谢过程中发生了障碍,都将导致营养代谢疾病发生,对机体生长发育产生一定影响,严重时会危害生命。1猪常见营养代谢病猪的营养代谢病往往是由营养物质的不均衡引起,猪机体对各类营养物质的基本需要量、最大和最小允许量、耐受量摄入不足、过多或比例不当,或者中间代谢中某一环节出现障碍时,就会引发此类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代谢 营养代谢疾病 营养物质 耐受量 中间代谢 摄取量 代谢过程 需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槐苷在大鼠肝匀浆中的代谢 被引量:31
19
作者 陈聪颖 周金娥 +3 位作者 严国锋 张健 杜宁 陆阳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32-234,共3页
目的为阐明槐苷在大鼠肝中的代谢产物及其代谢过程,对槐苷进行体外代谢研究。方法应用HPLC测定槐苷在大鼠肝匀浆中主要代谢产物的含量,并测定其动力学参数。结果槐苷在大鼠肝匀浆中孵育4h后总回收率大于78%(槐苷+苷元),主要代谢产物为... 目的为阐明槐苷在大鼠肝中的代谢产物及其代谢过程,对槐苷进行体外代谢研究。方法应用HPLC测定槐苷在大鼠肝匀浆中主要代谢产物的含量,并测定其动力学参数。结果槐苷在大鼠肝匀浆中孵育4h后总回收率大于78%(槐苷+苷元),主要代谢产物为其苷元。Km为(334.27±15.28)μmol/L。结论槐苷在大鼠肝匀浆中主要通过水解得到活性代谢产物苷元,对其充分发挥活性作用具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肝 大鼠 活性代谢产物 体外 HPLC测定 含量 用具 分发 孵育 代谢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平原玉米叶片光合及呼吸过程对实验增温的适应性 被引量:9
20
作者 郑云普 党承华 +2 位作者 郝立华 程东娟 徐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5236-5246,共11页
利用典型农田生态系统的原位实验增温平台,探讨我国华北平原重要农作物玉米叶片光合及呼吸过程对实验增温的适应性,并深入分析其产生适应性的原因和机理。研究结果显示,实验增温使玉米叶片净光合速率(A_n)显著升高(P<0.001),同时增... 利用典型农田生态系统的原位实验增温平台,探讨我国华北平原重要农作物玉米叶片光合及呼吸过程对实验增温的适应性,并深入分析其产生适应性的原因和机理。研究结果显示,实验增温使玉米叶片净光合速率(A_n)显著升高(P<0.001),同时增温也导致A_n的最适温度(T_(opt))升高1.56℃;相似地,实验增温也同样导致了光合作用过程中最大电子传递速率(J_(max))显著增加(P<0.001),并且其最适温度(T_(opt))升高了1.45℃,但并没有对最大羧化反应速率(V_(cmax))及其温度敏感性(Q_(10))产生显著的影响(P>0.05)。然而,实验增温却显著降低了玉米叶片的暗呼吸速率(R_d)及其Q_(10)值(P<0.05)。另外,研究结果还显示实验增温没有对R_d/A_g和J_(max)/V_(cmax)产生显著的影响(P>0.05)。此外,尽管实验增温显著提高了玉米叶片的蒸腾速率(T_r),但却并没有显著改变叶片的气孔导度(G_s)及水分利用效率(WUE)。研究结果表明,玉米可以通过调控叶片光合及呼吸等关键生理过程的最适温度对增温产生一定的适应性。然而,尽管玉米能够在叶片尺度上做出调整来适应增温环境,但这种适应能力却十分有限,以至于未来气候变暖仍可能会对华北平原玉米的生长发育过程和粮食产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暖 玉米 适应性 生理代谢过程 华北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