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春大白菜可溶性糖代谢及转运相关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陈熙 程斐 +2 位作者 倪润茂 刘维信 刘倩倩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31,共13页
以春大白菜品种‘吉锦’和‘华耐’为材料,探索了春大白菜从幼苗期到叶球收获期的整个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类的积累变化规律及相关代谢酶和转运蛋白基因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在春大白菜发育过程中,可溶性总糖和葡萄糖在莲座期和结球初... 以春大白菜品种‘吉锦’和‘华耐’为材料,探索了春大白菜从幼苗期到叶球收获期的整个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类的积累变化规律及相关代谢酶和转运蛋白基因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在春大白菜发育过程中,可溶性总糖和葡萄糖在莲座期和结球初期快速积累,葡萄糖积累占优势,果糖则在结球后期结球叶的叶柄中含量快速增加。莲座叶和结球叶的柄部都是可溶性糖积累的重要部位;蔗糖合酶基因BrSUS1与两个品种叶柄中可溶性糖积累密切相关。分解蔗糖的酶基因BrSUS5、BrSUS6、BrCINV2及糖转运蛋白基因BrSUC4、BrTMT1、BrSWEET17、BrERDL6-16均在叶柄部位活跃表达,不同程度参与两个白菜品种的可溶性糖积累和分布。BrERDL6-16在两种白菜结球后期多个部位中的表达量急剧升高,可能在促进大白菜叶球发育中发挥特殊作用。本研究结果可为从分子水平调控大白菜可溶性糖积累分配及产量形成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大白菜 可溶性糖代谢转运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代谢物转运及其在微生物细胞工厂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昌凡 林铭鑫 +3 位作者 卢雪瑶 柳隐芳 顾洋 黄和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32-43,共12页
线粒体是柠檬酸循环、乙醛酸循环和呼吸链反应发生的重要场所,是真核生物不可缺少的细胞器之一。线粒体与细胞质间的物质交换直接影响着细胞的分解和合成代谢,然而线粒体内膜具有高度选择性和不可透性,因此物质交换需要通过线粒体膜上... 线粒体是柠檬酸循环、乙醛酸循环和呼吸链反应发生的重要场所,是真核生物不可缺少的细胞器之一。线粒体与细胞质间的物质交换直接影响着细胞的分解和合成代谢,然而线粒体内膜具有高度选择性和不可透性,因此物质交换需要通过线粒体膜上的底物通道或者载体蛋白协助。作者归纳了在线粒体与细胞质和其他细胞器之间的代谢物交换中的线粒体载体蛋白和代谢物底物通道,包括碳代谢物线粒体载体蛋白、NAD(P)H和NAD(P)^(+)代谢物线粒体底物通道、辅因子载体蛋白、氨基酸载体蛋白和其他一些已鉴定的线粒体载体和底物通道,同时总结了目前线粒体膜载体蛋白工程在微生物代谢改造中的应用,阐明代谢物跨细胞器膜转运机制,将为线粒体载体蛋白工程在设计新的代谢途径、重塑细胞内代谢网络中铺平道路,加深对细胞内代谢的理解,有利于更好地设计微生物细胞工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载体 代谢转运 酿酒酵母 微生物细胞工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多药和有毒化合物排出转运蛋白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吴远双 宋毅豪 +1 位作者 吴宝尧 李昆志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534-1544,共11页
植物在生长及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会吸收很多有益或有害的物质,自身也会产生大量代谢物,植物对这些物质的转运是植物生长发育及适应环境的重要环节,有多种转运蛋白家族参与其中。多药和有毒化合物排出转运蛋白(MATEs)是生物体中重要的转运... 植物在生长及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会吸收很多有益或有害的物质,自身也会产生大量代谢物,植物对这些物质的转运是植物生长发育及适应环境的重要环节,有多种转运蛋白家族参与其中。多药和有毒化合物排出转运蛋白(MATEs)是生物体中重要的转运蛋白家族之一,而植物中MATE基因的丰富程度要远远高于其他生物。根据植物MATEs的蛋白结构,这些基因被分为4个主要的亚家族,即MATE I,MATEⅡ,MATEⅢ和MATE IV。同一亚家族或同一MATE基因簇的基因还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功能。植物MATEs定位于细胞的各种生物膜上,如细胞质膜、液泡膜、高尔基膜及囊泡膜等。此外,一些MATEs的表达还具有组织特异性,它们转运的底物也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使得MATEs呈现出多种生物学功能。它们在外源性物质的排出、次生代谢产物的转运和累积、铁转运、铝脱毒和植物激素信号传递及植物的抗病性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该文对MATEs的发现、基因分类、亚细胞定位及生理功能等方面进行了概述,对深入研究该基因家族提供了思路,对该基因家族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MATEs 基因结构和分类 亚细胞定位 外源物质的排出 次生代谢产物的转运和累积 金属离子的转运 植物激素信号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泡抑制素在家禽养殖中的研究应用
4
作者 唐胜球 董小英 邹晓庭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33-35,共3页
关键词 卵泡抑制素 结构 特性 代谢转运 免疫调节功能 基因免疫 内分泌 家禽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虚痰浊动脉粥样硬化巴马小型猪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基因差异性表达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俊岩 姜钧文 +6 位作者 宋囡 张哲 张会永 陈文娜 徐跃 贾连群 杨关林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532-1536,I0008,共6页
目的:利用PCR array技术检测脾虚痰浊动脉粥样硬化巴马小型猪冠脉应激反应与脂质转运和代谢相关基因变化,探讨脾虚痰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病理机制。方法:随机将10只健康的广西巴马小型猪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每组5只,正常组给予普... 目的:利用PCR array技术检测脾虚痰浊动脉粥样硬化巴马小型猪冠脉应激反应与脂质转运和代谢相关基因变化,探讨脾虚痰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病理机制。方法:随机将10只健康的广西巴马小型猪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每组5只,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饲喂,模型组给予球囊拉伤术联合高脂饮食饲喂进行脾虚痰浊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复制,实验24周后,观察巴马小型猪行为学变化。呼吸机麻醉后取材,分离血清和冠状动脉,测定血清血脂、hs-CRP、IL-6水平,HE染色观察冠状动脉组织形态学变化,对模型进行评价。应用PCR array技术观察巴马小型猪冠脉应激反应与脂质转运和代谢相关基因变化。结果:造模24周后,巴马小型猪出现食少且不欲饮食、神疲乏力、倦怠等明显脾虚证候,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清血脂、hs-CRP、IL-6水平显著升高,HE染色结果表明,模型组小型猪血管内膜损伤严重,提示模型复制成功。PCR array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与应激反应相关的25个基因中,上调11个,下调3个,与脂质转运和代谢相关的15个基因中,上调5个,下调5个。结论:脾虚痰浊巴马小型猪冠脉应激反应与脂质转运和代谢相关基因变化可能是脾虚痰浊冠状动脉硬化发生的病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虚痰浊 巴马小型猪 动脉粥样硬化 应激反应 脂质转运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3)Sm,^(113,117)Sn^m烷基膦酸配合物的表观脂水分配系数及与BSA的结合率 被引量:1
6
作者 杨玉青 罗顺忠 +5 位作者 王关全 何佳恒 邴文增 蒲满飞 魏洪源 王文进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79-183,共5页
测定了NTMP(次氮三亚甲基膦酸),HEDTMP(N (羟乙基)乙二胺基三亚甲基膦酸),DCTMP(1,2 环己二胺四亚甲基膦酸),EDTMP(乙基二胺基四亚甲基膦酸),DTPMP(二乙基三胺基五亚甲基膦酸)的153Sm配合物以及HEDTMP,EDTMP,DTPMP的113,117Snm配合物在... 测定了NTMP(次氮三亚甲基膦酸),HEDTMP(N (羟乙基)乙二胺基三亚甲基膦酸),DCTMP(1,2 环己二胺四亚甲基膦酸),EDTMP(乙基二胺基四亚甲基膦酸),DTPMP(二乙基三胺基五亚甲基膦酸)的153Sm配合物以及HEDTMP,EDTMP,DTPMP的113,117Snm配合物在正辛醇 水中的表观脂水分配系数和在0 5%牛血清白蛋白(BSA)水溶液中与BSA的结合率。结果表明,这些配合物在正辛醇 水中的相对表观脂水分配系数和在BSA水溶液中与BSA的相对结合率呈线性正相关。两者之间的线性关系为这类配合物脂水分配系数的预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同时也表明,在金属配合物与BSA的结合过程中,疏水作用力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转运代谢 钐配合物 锡配合物 脂水分配系数 结合常数 烷基膦酸 正辛醇-水 牛血清白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梨醇在植物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冯小磊 苏旭 +1 位作者 赵治海 王晓明 《河北农业科学》 2014年第3期67-70,共4页
山梨醇是蔷薇科植物主要的光合产物和转运物质,人们对其代谢转运进行了大量研究。山梨醇相关基因转入非蔷薇科植物中,可以提高其抗逆性;在植物离体培养中添加山梨醇可以广泛地、明显地提高愈伤组织的分化和再生能力,但是,对于其促进分... 山梨醇是蔷薇科植物主要的光合产物和转运物质,人们对其代谢转运进行了大量研究。山梨醇相关基因转入非蔷薇科植物中,可以提高其抗逆性;在植物离体培养中添加山梨醇可以广泛地、明显地提高愈伤组织的分化和再生能力,但是,对于其促进分化再生的机理尚不明确。概述了近年来山梨醇在植物研究中取得的进展,以期为认识山梨醇代谢途径、创建高效组培技术以及明确山梨醇在组培中的作用机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梨醇 绿苗分化率 代谢转运 抗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熟期施氮对富士苹果糖含量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李凡 魏桦 +3 位作者 戚建国 孙思敏 邹养军 李明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11-119,共9页
【目的】研究成熟期(采收前20 d)施用氮肥对富士苹果糖酸含量及糖代谢转运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以期为科学施用氮肥和调控果实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陕西杨凌地区15年生富士苹果为试材,设置施用氮肥和对照2个处理,其中施氮处理采... 【目的】研究成熟期(采收前20 d)施用氮肥对富士苹果糖酸含量及糖代谢转运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以期为科学施用氮肥和调控果实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陕西杨凌地区15年生富士苹果为试材,设置施用氮肥和对照2个处理,其中施氮处理采用环状沟施法,以尿素为氮源,每株环状沟内施用尿素1 kg后浇水并覆土;对照不施氮肥,仅浇满与施氮处理相同水量并覆土,于处理后6,13,20 d取样,研究成熟期施用氮肥对果实氮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含水量、可溶性糖酸、总糖、糖酸比、果实糖代谢及转运关键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成熟期施用氮肥能显著提高果实的氮含量,显著降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但果实含水量无显著变化;成熟期施氮对果实糖酸含量有较大影响,其中果糖、葡萄糖、半乳糖和山梨醇含量均有所下降,仅蔗糖和苹果酸含量显著增加,果实糖酸比显著降低;施氮后果实中的蔗糖磷酸合成酶基因(MdSPS1、MdSPS6)、果糖激酶基因(MdFK2、MdFK4)和己糖激酶基因(MdHK1)表达量上调,液泡膜糖转运蛋白基因(MdTST1、MdTST2)表达量总体下调,说明施氮可以促进糖的分解,但会抑制糖向液泡的转运。【结论】苹果树成熟期施用氮肥后,果实的糖代谢和转运相关基因表达量发生了变化,己糖含量降低,改变了果实可溶性糖的组成,导致果实甜度和品质降低,因此苹果成熟期采果前不宜施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士苹果 氮肥 糖含量 代谢转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碳酸钙的人体暴露途径及其潜在健康风险研究
9
作者 严小雨 黎林均 +4 位作者 樊苗苗 朱红瑞 吴道澄 张志强 卢金锁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60-271,共12页
纳米碳酸钙是指粒径在1~100 nm之间的碳酸钙颗粒,它因具有某些特殊性质,如量子尺寸效应、表面效应等而被广泛用于橡胶工业、食品加工业、化妆品及医药领域。随着纳米碳酸钙的生产和使用,它们大量进入生态系统,并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 纳米碳酸钙是指粒径在1~100 nm之间的碳酸钙颗粒,它因具有某些特殊性质,如量子尺寸效应、表面效应等而被广泛用于橡胶工业、食品加工业、化妆品及医药领域。随着纳米碳酸钙的生产和使用,它们大量进入生态系统,并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等途径进入人体,从而引起人们对其潜在健康风险的关注。目前很多研究报道,纳米碳酸钙在细胞水平及动物体内均具有一定的毒性作用,但大多只是针对单一的暴露途径进行分析,毒性机制也各不相同,并没有明确定论。因此,基于碳酸钙这类本身无毒或低毒性纳米颗粒的研究,本综述详细阐述纳米碳酸钙通过不同途径进入体内的转运代谢过程、体内外毒性作用和可能的毒性机制,为评估纳米碳酸钙的生物安全性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碳酸钙 暴露途径 体内转运代谢 纳米毒性 健康风险 毒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理药代动力学模型在创新药物评价中应用及其若干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5
10
作者 周晗 刘晓东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1年第8期889-913,共25页
生理药代动力学模型(PBPK)是建立在机体生理学、解剖学、药物代谢和药物转运特性及其药物理化性质和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等基础上的。PBPK可以定量预测血浆和组织中药物和代谢产物浓度;病理状态下药代动力学;研究特殊人群中药代动力学;... 生理药代动力学模型(PBPK)是建立在机体生理学、解剖学、药物代谢和药物转运特性及其药物理化性质和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等基础上的。PBPK可以定量预测血浆和组织中药物和代谢产物浓度;病理状态下药代动力学;研究特殊人群中药代动力学;基于动物数据预测人体药代动力学;基于体外代谢和转运参数预测在体药代动力学;指导药物制剂评价;基于体外药物转运、代谢和药效学/毒性数据和PBPK-PD预测在体药效和毒性;预测药物相互作用;评估代谢酶和转运体对药物处置贡献等。本文旨在结合案例评述PBPK在创新药物评价中的应用及值得注意的若干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药代动力学模型 药物代谢酶-转运体联盟 体外-体内关联性 药物相互作用 生理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结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剂量维生素C通过减少糖酵解和蛋白质合成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青梅 徐千姿 +3 位作者 魏安怡 陈世硕 张翀 曾玲晖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96-302,共7页
目的:观察大剂量维生素C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及荷瘤小鼠肿瘤生长的影响,并探索其中的机制。方法:以乳腺癌细胞Bcap37和MDA-MB- 453为体外研究对象,分别给予小(0.01 mmol/L)、中(0.10 mmol/L)、大(2.00 mmol/L)剂量的维生素C。采用CCK-8试... 目的:观察大剂量维生素C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及荷瘤小鼠肿瘤生长的影响,并探索其中的机制。方法:以乳腺癌细胞Bcap37和MDA-MB- 453为体外研究对象,分别给予小(0.01 mmol/L)、中(0.10 mmol/L)、大(2.00 mmol/L)剂量的维生素C。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乳酸脱氢酶比色法测定乳酸含量。同时,取10只6周龄雌性BALB/c裸鼠,采用皮下接种乳腺癌Bcap37细胞建立荷瘤小鼠移植瘤模型,取5只小鼠腹腔注射维生素C( 4 g/kg ),观察肿瘤重量和小鼠体质量的变化。结果:体外细胞学实验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大剂量维生素C作用下Bcap37和MDA-MB- 453细胞增殖受到抑制(均 P < 0.01 ),Glut1转运蛋白表达减少(均 P <0.05),乳酸分泌量减少(均 P < 0.01 ),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下调(均 P < 0.05 )。体内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大剂量维生素C组肿瘤重量明显减小( P <0.05),但体质量增长无明显变化。结论:大剂量维生素C可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这一效果可能与大剂量维生素C抑制乳腺癌细胞能量摄取和下调mTOR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病理生理学 抗坏血酸/投药和剂量 葡萄糖转运体1型/代谢 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生物合成 信号传导 乳酸/代谢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