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茶橙瘿螨初期侵染不同抗性茶树品种的代谢组分析
1
作者 张辉 刘丰静 +3 位作者 李慧玲 李良德 王庆森 王定锋 《茶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5-426,共12页
为探究茶橙瘿螨(Acaphylla theae)初期侵染对不同抗性茶树品种的代谢响应机制,以抗螨茶树品种‘梅占’和感螨品种‘福云6号’为材料,分析其在螨害处理24 h后的代谢组变化。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结合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为探究茶橙瘿螨(Acaphylla theae)初期侵染对不同抗性茶树品种的代谢响应机制,以抗螨茶树品种‘梅占’和感螨品种‘福云6号’为材料,分析其在螨害处理24 h后的代谢组变化。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结合生理生化指标测定,比较2个品种的次生代谢产物差异[筛选标准:变量投影重要性(Variable importance in projection,VIP)>1且P≤0.05]。结果表明,螨害胁迫下,抗性品种的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显著高于感螨品种,而氨基酸和游离脂肪酸含量则显著低于感螨品种。代谢组学分析鉴定出370个显著差异代谢物,主要涉及黄酮类、生物碱和脂质物质。KEGG通路富集分析表明,差异代谢物显著富集于黄酮和黄酮醇生物合成途径,其中柚皮素、槲皮素、杨梅素和芹菜素等关键黄酮类物质在抗性品种中显著积累。综上,茶橙瘿螨初期侵染可诱导茶树激活黄酮类代谢途径,而抗性品种通过增强柚皮素、槲皮素等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形成区别于感螨品种的防御响应机制。该研究为解析茶树抗螨的分子机制及抗性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橙瘿螨 茶树 抗性 代谢组分析 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亲水作用色谱/质谱联用方法用于大肠杆菌代谢组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希越 高鹏 许国旺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84-1093,共10页
建立了两性离子亲水作用色谱/质谱联用方法用于大肠杆菌胞内极性代谢物的分离分析。选取52个代表性极性物质对方法进行考察,发现此方法有较好的线性范围,且大部分物质最低检测限均在 ng/mL 数量级。平行制备6份样品进行分析,结果显... 建立了两性离子亲水作用色谱/质谱联用方法用于大肠杆菌胞内极性代谢物的分离分析。选取52个代表性极性物质对方法进行考察,发现此方法有较好的线性范围,且大部分物质最低检测限均在 ng/mL 数量级。平行制备6份样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85%以上代谢物峰面积的 RSD值小于30%。6个内标物质在低、中、高3个浓度下的日内精密度( RSD)均小于20%,大部分物质的相对回收率都在可接受的范围内(70%~130%)。把此方法用于yfcC基因改造的3株大肠杆菌代谢组分析,发现一些小肽、氨基酸、核苷、有机酸、磷脂等物质在基因改造后发生明显变化。此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两性离子亲水作用色谱/质谱方法检测到的物质化学性质分布广,跨越了极性磷脂到小肽的各个范围,且具有良好的重复性、稳定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亲水作用色谱/质谱 极性物质 大肠杆菌 代谢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抗应激反应能力克氏原螯虾肝胰腺的代谢组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栋 毛斌 王玉凤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211-1219,共9页
为探讨不同抗应激反应能力克氏原螯虾体内代谢物的差异,研究通过运输应激和温度应激处理后,选取抗应激反应能力强(SSR)和抗应激反应能力弱(WSR)的克氏原螯虾,取肝胰腺,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质谱(LC-MS/MS)进行代谢组学分析。质谱共检测到1... 为探讨不同抗应激反应能力克氏原螯虾体内代谢物的差异,研究通过运输应激和温度应激处理后,选取抗应激反应能力强(SSR)和抗应激反应能力弱(WSR)的克氏原螯虾,取肝胰腺,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质谱(LC-MS/MS)进行代谢组学分析。质谱共检测到10292个离子,从中筛选、鉴定出了464个显著差异的代谢物(差异倍数>1.20或<0.83,P<0.05,且VIP>1.0),其中与WSR相比,在SSR中下调的代谢物227个,上调代谢物237个。KEGG分析显示,这些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在氨基酸代谢通路,包括组氨酸代谢、牛磺酸和亚牛磺酸代谢、赖氨酸降解、缬氨酸和亮氨酸及异亮氨酸生物合成、谷胱甘肽代谢等,同时也富集到抗坏血酸和醛酸盐代谢途径、碳水化合物代谢途径(戊糖和葡萄糖醛酸相互转化)和脂肪酸代谢途径(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等。这些结果表明,克氏原螯虾在应对运输和温度应激时存在广泛的代谢应答,其中一些与抗氧化应激和增强免疫力相关的代谢物,如γ-L-谷氨酰-L-半胱氨酸、牛磺酸和油酸等可能在抗应激反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不仅可为动物抗逆境机制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而且在克氏原螯虾优良品种的培育及寻找应对克氏原螯虾应激反应的策略等方面也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应激反应 肝胰腺 代谢组分析 克氏原螯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组-代谢组分析方法及其在药物作用机理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金玉 李赫健 冯成强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68-76,共9页
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目前高通量整合分析技术是获取最终生物学信息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是对传统药物作用机理研究方法的一次革命性变革。转录组学、代谢组学及二者联合应用是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广泛应用在药物作用... 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目前高通量整合分析技术是获取最终生物学信息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是对传统药物作用机理研究方法的一次革命性变革。转录组学、代谢组学及二者联合应用是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广泛应用在药物作用机理研究相关的各个领域,如新药开发、提高药效和评价药物毒性、指导药物联合治疗等方面,已成为研究药物作用机理中不可或缺的筛选阶段。同时对转录组学、代谢组学、四种转录组-代谢组联合分析方法进行了综述,对不同联合分析方法的优缺点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阐述了近几年两组学联合分析方法在药物作用机理研究中的应用,展望其下一步的发展前景与挑战,以期探讨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及其二者联合应用在药物作用机制研究中的策略,为今后药物作用的分子机理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进而基于现有研究基础发掘新的研究方法与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 代谢 转录-代谢联合分析方法 药物作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油蟠9号’桃套袋果实花色苷合成的转录组-代谢组联合分析
5
作者 丁体玉 马欣欣 +3 位作者 于雪丽 周瑞金 王力荣 赵亚林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17-829,共13页
油蟠桃‘中油蟠9号’果实套袋后外果皮有花色苷合成呈现色泽微红,此类型桃适宜套袋栽培,满足消费者对色泽品相的追求。本研究以‘中油蟠9号’盛花后89 d和102 d套袋果实外果皮为试验材料,对‘中油蟠9号’果实套袋后色泽形成原因进行转... 油蟠桃‘中油蟠9号’果实套袋后外果皮有花色苷合成呈现色泽微红,此类型桃适宜套袋栽培,满足消费者对色泽品相的追求。本研究以‘中油蟠9号’盛花后89 d和102 d套袋果实外果皮为试验材料,对‘中油蟠9号’果实套袋后色泽形成原因进行转录组、代谢组以及双组学联合分析。结果表明,转录组分析共鉴定2652个显著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与花色苷合成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有16个,如花色苷合成途径早期结构基因PpPAL,PpC4H,Pp4CLs,PpCHSs,PtpCHIs,PpF3H,PpF3′H,花色苷合成途径晚期结构基因PpDFR,PpANS,PpUFGT,PpGST,以及56个特异性上调表达的转录因子和光受体基因PpCRY3和PpUVR8.3,这些基因均上调表达,表达模式与花色苷含量相关。利用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法检测发育阶段外果皮中类黄酮代谢物的相对含量变化,共检测到112种显著差异代谢物,其中矢车菊素-3,5-二-O-葡萄糖苷显著上调,Log2FC差异倍数最高为16.8。矢车菊素-3,5-O-葡萄糖苷是‘中油蟠9号’套袋果实外果皮呈现红色的主要代谢物。结合双组学联合分析和转录因子结果,推测套袋遮光下PpBL、PpNAC1上调表达激活花色苷调节基因PpMYB10.1的表达,促进花色苷结构基因催化合成矢车菊素-3,5-二-O-葡萄糖苷,使‘中油蟠9号’外果皮呈现红色。研究结果有助于分析遮光下桃果实花色苷合成模式,为筛选更多适宜套袋栽培的优质蟠桃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袋 ‘中油蟠9号’ 花色苷 转录-代谢联合分析 Q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代谢组学的‘黑皇’葡萄双季果挥发性差异代谢物分析
6
作者 黄桂媛 郭荣荣 +5 位作者 程昌富 时晓芳 盘丰平 韩佳宇 林玲 张瑛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9-86,共8页
为研究葡萄一年两收栽培模式下,夏季果实(SF)和冬季果实(WF)挥发性香气代谢物的差异,本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基于SIM模式对‘黑皇’葡萄挥发性香气代谢物进行了分析。本研究中两季果共检测到602种挥发性化合物... 为研究葡萄一年两收栽培模式下,夏季果实(SF)和冬季果实(WF)挥发性香气代谢物的差异,本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基于SIM模式对‘黑皇’葡萄挥发性香气代谢物进行了分析。本研究中两季果共检测到602种挥发性化合物,其中主要为萜类化合物,其次是酯类、杂环等化合物。WF与SF间萜类、酮类和烃类化合物的含量差异较大,显著差异代谢物有21种,其中上调表达的代谢物10种,下调表达11种。SF比WF积累了更高浓度的萜类物质,表明‘黑皇’葡萄中萜类物质的代谢对气候条件的响应表现出其品种特异性。该研究风味组学分析显示,果香和甜味是‘黑皇’葡萄果实最关键的香气风味,相关物质为(Z)-3-己烯醛、苯甲醛、香茅醛、1-(2,6,6-三甲基-1-环己烯-1-基)-2-丁烯-1-酮、1-(4-甲氧基苯基)-2-丙烷酮。本研究丰富了双季葡萄挥发性香气物质代谢理论,为选择适合一年两收栽培的香气品种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皇’葡萄 一年两收栽培 代谢分析 香气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态白酒多菌种混合发酵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
7
作者 宁欣强 彭微 +5 位作者 兰露聆 李华志 唐棠 罗惠波 郑佳 甘元甲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269-279,共11页
为探究液态白酒多菌种混合发酵过程代谢差异性,采用均匀设计实验对多菌种混合发酵液态白酒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对液态白酒发酵液中胞外差异代谢产物进行分析。均匀实验结果表明,酿酒酵母添加量∶毕赤酵母添加量=5.3∶1... 为探究液态白酒多菌种混合发酵过程代谢差异性,采用均匀设计实验对多菌种混合发酵液态白酒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对液态白酒发酵液中胞外差异代谢产物进行分析。均匀实验结果表明,酿酒酵母添加量∶毕赤酵母添加量=5.3∶1、酿酒酵母接种量为0.0065 g/g、干酪乳酪杆菌接种量1.9%、酵母接种时间23.5 h、干酪乳酪杆菌在发酵开始时加入原料中为液态白酒多菌种混合发酵最优产酯工艺条件参数组合。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结果表明,在实验组(均匀设计实验所得最优条件组,ZY组)及对照组(只添加酿酒酵母组,JM组)中检测到的差异代谢物共计1261个,在KEGG数据库中共注释到82种代谢化合物,主要包含脂质类30种、核酸类12种,肽类11种,碳水化合物4种等。在HMDB数据库中共注释到1179个代谢化合物,主要包括有机酸及其衍生物324种,脂质和类脂分子270种,有机杂环化合物156种,有机氧化合物92种。ZY组中天冬氨酸、L-天门冬酰胺、腺嘌呤、脱氧腺苷、鸟嘌呤、鸟嘌呤、L-丝氨酸、牛磺胆酸等与风味相关的关键代谢产物含量相较于JM组有所上升,表明多菌种混合发酵对提高液态白酒中主要风味物质有促进作用。均匀设计实验与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为多菌种混合发酵提升液态白酒品质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态白酒 混菌发酵 毕赤酵母 干酪乳酪杆菌 均匀设计实验 非靶向代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和代谢组学筛选奶牛体细胞数性状关键基因
8
作者 罗忠泽 张宁玥 +2 位作者 李瑞瑞 马云 李新海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8-165,共8页
体细胞数性状是奶牛生产及育种中的重要经济性状之一,筛选该性状相关的重要功能基因、挖掘关键分子标记,对奶牛体细胞数性状的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和代谢组学联合分析筛选影响体细胞数性状的重要基... 体细胞数性状是奶牛生产及育种中的重要经济性状之一,筛选该性状相关的重要功能基因、挖掘关键分子标记,对奶牛体细胞数性状的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和代谢组学联合分析筛选影响体细胞数性状的重要基因及关键代谢物。首先,使用Illumina Bovine 50K SNP芯片鉴定2709头荷斯坦奶牛的基因型,利用奶牛体细胞数性状的基因组估计育种值(genomic estimated breeding value,GEBV)进行GWAS,筛选到NPFFR2、ZNF831、SLC4A4、SLMO2、SKAP1和CBX1六个候选基因;KEGG通路分析发现,候选基因主要富集在神经活性配体与受体的相互作用、胰腺分泌、胆汁分泌、近端小管碳酸氢盐再生和Rap1信号通路等生物过程。其次,选择高体细胞数(Hscc)和低体细胞数(Lscc)两种极端表型的奶牛,基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进行血浆代谢组学分析,筛选出71种血浆显著差异代谢物;相较于Hscc组,Lscc组有皮质醇、醛固酮和桂皮酸乙酯等57种差异代谢物表达量上调,牛磺脱氧胆酸、相酸等14种差异代谢物表达量下调;KEGG富集分析发现显著差异代谢物主要在醛固酮调节的钠重吸收、胆汁分泌、乙醛酸盐和二羧酸盐代谢、酮体的合成与降解等通路显著富集。GWAS与代谢组学联合分析表明,胆汁分泌是调控体细胞数性状的重要通路,影响胆汁分泌过程的SLC4A4基因与胆汁分泌代谢物皮质醇可作为影响奶牛体细胞数性状的关键基因和代谢物。本研究结果可为奶牛体细胞数性状的遗传改良提供重要候选基因和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体细胞数 SLC4A4基因 全基因关联分析 代谢分析 血浆差异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泛靶向代谢组学分析红花羊蹄甲不同部位挥发性成分差异 被引量:1
9
作者 杨芳 江冰冰 +5 位作者 雷金梅 郭存武 吴亚敏 李宏胥 王兴华 王白娟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845-1854,1919,共11页
红花羊蹄甲(Bauhinia blakeana Dunn.)兼具园林观赏及药用价值。为进一步探究红花羊蹄甲不同部位挥发性成分的差异,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广泛靶向代谢组学技术鉴定并分析叶片与花朵的挥发性成分差异。结果表明,在叶片和花朵中共鉴定... 红花羊蹄甲(Bauhinia blakeana Dunn.)兼具园林观赏及药用价值。为进一步探究红花羊蹄甲不同部位挥发性成分的差异,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广泛靶向代谢组学技术鉴定并分析叶片与花朵的挥发性成分差异。结果表明,在叶片和花朵中共鉴定到840个挥发性成分,分为萜类、酯、杂环化合物等16类化合物。差异代谢物在倍半萜和三萜生物合成通路中显著富集。PCA结果表明,红花羊蹄甲不同部位的挥发性成分之间存在差异。聚类热图结果表明,大多数代谢物在花朵中的富集量相对较高。不同部位显著差异代谢物有90种,红花羊蹄甲叶片中代谢物种类含量较高的是酮、醛类;花朵中代谢物种类含量较高的是萜类、酯类。本研究通过对红花羊蹄甲不同部位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全面分析和鉴定,为后续深入挖掘和利用红花羊蹄甲中多样化的挥发性成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羊蹄甲 差异代谢 代谢分析 挥发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遮荫处理的红花龙胆代谢组学研究
10
作者 叶青青 吴之坤 任得强 《耕作与栽培》 2025年第2期19-23,30,共6页
通过研究不同光照处理下红花龙胆代谢物变化,分析其主要代谢路径,并筛选参与光照胁迫的关键差异代谢物。结果表明,共检测到1298个代谢物,其中MS45 vs MS0中共检测到196个差异表达成分,53个表达上调,143个表达下调;MS90 vs MS0中检测到16... 通过研究不同光照处理下红花龙胆代谢物变化,分析其主要代谢路径,并筛选参与光照胁迫的关键差异代谢物。结果表明,共检测到1298个代谢物,其中MS45 vs MS0中共检测到196个差异表达成分,53个表达上调,143个表达下调;MS90 vs MS0中检测到165个差异表达成分,59个表达上调,106个表达下调;MS90 vs MS45中共检测到90个差异表达成分,57个表达上调,33个表达下调。富集分析显示,三个比较组共经过6条相同的富集通路,4条显著富集。黄酮类化合物占所检测到总代谢物的48%,黄酮和黄酮醇类占黄酮类化合物的67.4%,黄酮和黄酮醇类是光照胁迫响应中的重要差异代谢物;KEGG富集分析表明,不同光照处理的红花龙胆代谢物数量差异显著,主要受黄酮和黄酮醇类向上积累模式的影响,是参与红花龙胆对强光照胁迫响应的关键物质。代谢组学方法能够快速且有效地分析不同遮荫处理的红花龙胆体内代谢物变化,其代谢物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红花龙胆在不同光照处理代谢物变化的规律和生理生态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龙胆 代谢组分析 黄酮和黄酮醇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分析初步探讨苯并(k)荧蒽致小鼠生殖损伤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雅文 王丹丹 +3 位作者 王芙蓉 周妮娅 王大朋 曹佳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523-1534,共12页
目的通过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探究苯并(k)荧蒽[Benzo(k)fluoranthene,BkF]对雄性小鼠生殖损伤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只健康清洁级6周龄雄性昆明小鼠[体质量(18±2)g],按完全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低剂量BkF组(7.5 mg/kg)、中剂... 目的通过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探究苯并(k)荧蒽[Benzo(k)fluoranthene,BkF]对雄性小鼠生殖损伤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只健康清洁级6周龄雄性昆明小鼠[体质量(18±2)g],按完全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低剂量BkF组(7.5 mg/kg)、中剂量BkF组(15 mg/kg)、高剂量BkF组(30 mg/kg),每组5只。对照组灌胃给予玉米油,低、中、高剂量BkF组分别给予7.5、15.0、30.0 mg/(kg/d)剂量的BkF,按照10 mL/kg的体积,经口连续灌胃35 d生精周期。每周5 d进行灌胃,连续5周。建模完成后,轻断食10 h进行取材。采用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computer-assisted sperm analysis,CASA)软件检测分析精液参数;HE染色分析睾丸组织病理结构;采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差异蛋白通路;采用火山图分析高剂量BkF组和对照组差异表达前10的蛋白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筛选出差异代谢物;通过KEGG及KEGG信号通路注释分析和GO富集分析差异代谢物。结果与对照组比较,BkF处理的小鼠精子数量和活力有下降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切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BkF处理的小鼠生精小管管腔扩张,生精细胞排列紊乱。蛋白质组学检测睾丸组织蛋白水平,发现Spata46、Rab5b等蛋白水平降低,Zscan21、Aifm2等蛋白水平升高(P<0.01)。蛋白质组学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cl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显示,其主要涉及吞噬体、蛋白质输出、核糖体等通路。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富集分析显示其主要涉及雄性减数分裂Ⅰ、组蛋白乙酰化、p53信号通路的调控、细胞周期的正向调节、细胞死亡的正向调节等信号通路。代谢组学KEGG显示发现氨基糖和核苷酸糖代谢与其他代谢途径联系最为密切。结论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分析结果表明BkF暴露与精子生成、细胞凋亡和周期、DNA损伤、氨基糖和核苷酸糖代谢等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k)荧蒽 雄性生殖损伤 精子生成 蛋白质分析 代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不同产卵频次雌虾卵巢比较代谢组学分析
12
作者 张硕 孔杰 +9 位作者 曹家旺 代平 谭建 罗坤 孟宪红 傅强 陈宝龙 王照欣 隋娟 栾生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22-1531,共10页
为探究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雌虾产卵频次差异的分子机制,以多次产卵和不产卵凡纳滨对虾雌虾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LC-MS)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对成熟发育早期和晚期的雌虾卵巢进行内源性代谢物分析。结果显示... 为探究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雌虾产卵频次差异的分子机制,以多次产卵和不产卵凡纳滨对虾雌虾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LC-MS)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对成熟发育早期和晚期的雌虾卵巢进行内源性代谢物分析。结果显示,卵巢成熟发育早期,检测到156种差异代谢物,主要包括胆固醇、雄烯二酮、磷脂酰胆碱(PC)、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前列腺素E2等脂类相关代谢产物,以及精氨酸、苯丙氨酸、丝氨酸、缬氨酸、亮氨酸等氨基酸,富集在128条代谢通路中,如卵巢类固醇生成、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氨基酸的生物合成等途径。卵巢成熟发育晚期,检测到11种差异代谢物,主要包括左旋肉碱、睾酮、磷脂酰胆碱等,富集在10条代谢通路中,如甘油磷脂代谢和卵巢类固醇生成。结果表明,不同产卵频次雌虾卵巢差异代谢物主要集中在成熟发育的早期阶段,脂类和氨基酸代谢在卵巢成熟发育早期的速度调控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研究结果为凡纳滨对虾产卵频次差异的内部调控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对虾等甲壳动物的繁殖调控技术开发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卵巢 产卵频次 代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原酸干预鸭肠炎病毒感染鸭胚成纤维细胞的代谢组学分析
13
作者 杨芸芸 张黔东 +4 位作者 冯轶 文安林 杨颖 文明 刘江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36-1244,共9页
为探究绿原酸对鸭肠炎病毒(DEV)感染的鸭胚成纤维细胞(DEF)代谢组学的影响,本研究首先通过CCK-8法筛选绿原酸对DEF的最适作用浓度,结果显示绿原酸最佳作用浓度为0.250 mg/mL。将DEF分别设置空白对照组(DEF)、绿原酸对照组(经0.250 mg/m... 为探究绿原酸对鸭肠炎病毒(DEV)感染的鸭胚成纤维细胞(DEF)代谢组学的影响,本研究首先通过CCK-8法筛选绿原酸对DEF的最适作用浓度,结果显示绿原酸最佳作用浓度为0.250 mg/mL。将DEF分别设置空白对照组(DEF)、绿原酸对照组(经0.250 mg/mL绿原酸溶液作用的DEF)、DEV感染组(DEV病毒液感染的DEF)和绿原酸干预组(0.25 mg/mL绿原酸溶液作用DEF后接种DEV病毒液),培养至24 h、36 h和48 h时的各组DEF,经CCK-8检测细胞活性后,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测定各组细胞间的差异代谢物,经MetaX软件筛选各组细胞间显著差异代谢物,KEGG分析显著差异代谢物富集的信号通路,并进一步采用荧光定量RT-PCR检测上述各组细胞中DEV NP基因拷贝数,分析DEV的增殖情况。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绿原酸对照组在3个时间点的细胞活性差异均不显著(P>0.05),而DEV感染组的细胞活性均极显著下降(P<0.01),绿原酸干预组在24 h和36 h时的细胞活性均显著下降(P<0.05),48 h时极显著下降(P<0.01);与DEV感染组相比,绿原酸干预组在3个时间点的差异代谢物分别有28、31和21个,差异代谢物主要是六亚甲基双乙酰胺、S-乳酰谷胱甘肽、L-谷氨酸,L-蛋氨酸、吲哚-3-乙酸、甲酰基-L-蛋酰肽等,富集的信号通路主要有半胱氨酸与蛋氨酸代谢、酪氨酸代谢、苯丙氨酸代谢、色氨酸代谢等代谢通路。荧光定量RT-PCR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DEV感染组DEV NP基因拷贝数在3个时间点均显著上升(P<0.05);与DEV感染组相比,绿原酸干预组DEV NP基因的拷贝数在3个时间点均显著下降(P<0.05)。上述结果表明,绿原酸通过调控DEF细胞半胱氨酸和蛋氨酸等氨基酸代谢通路抑制DEV增殖,该结果为绿原酸在鸭病毒性肠炎等疾病防治中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肠炎病毒 绿原酸 鸭胚成纤维细胞 代谢分析 代谢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代谢组学分析LED光质对山丹组培苗的生长代谢调控
14
作者 邓煜 马正政 +1 位作者 李正潇 侯佳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0-159,共10页
以山丹(Lilium pumilum Redouté)组培苗为试验材料,使用5种不同光质LED灯(R、B、R1B1、R1B2、R2B1)处理,以白炽灯为对照(CK),探究光质影响下山丹组培苗生长发育差异,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与质谱(UHPLC-MS/MS)联用技术对其进行代谢... 以山丹(Lilium pumilum Redouté)组培苗为试验材料,使用5种不同光质LED灯(R、B、R1B1、R1B2、R2B1)处理,以白炽灯为对照(CK),探究光质影响下山丹组培苗生长发育差异,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与质谱(UHPLC-MS/MS)联用技术对其进行代谢组学分析,明确差异代谢物质种类含量和相关通路变化,为山丹组培产业化生产中的光质选择提供重要的科学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不同光质处理对山丹组培苗增殖及生长发育情况有显著影响,其中以R1B2处理综合指标较好,增殖系数为3.14、叶片为4.96张、叶片长度为1.81 cm、鳞茎直径达0.37 cm,叶色嫩绿,叶片粗厚,并有少量粗壮根生成。基于UHPLC-MS/MS非靶向代谢组学,山丹组培苗正负离子模式下共鉴定出1 406种代谢物质;比较组间共33种差异代谢物,包括8种脂类及类脂分子、9种苯丙素和聚酮类化合物、2种有机酸及其衍生物等;KEGG富集分析,比较组间共显著富集到类黄酮生物合成、新陈代谢途径2条通路。本试验阐明了光质不仅影响山丹组培苗的生长发育情况,还调控其代谢物的积累,其中R1B2处理下,山丹组培苗增殖效率更高、生长更为健壮;黄酮类物质为山丹组培苗光质胁迫下的主要差异代谢物,且R2B1处理下影响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丹 培苗 光质 生长发育 代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形鲳鲹应对流速胁迫的代谢组学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静 戴佳玥 +4 位作者 来新昊 刘旭祥 张浩 王学锋 汤保贵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3-63,共11页
流速是深远海养殖的关键环境因子之一。为了深入解析卵形鲳鲹在流速胁迫下的分子调控机制,分别以静水环境、中等流速(54 cm/s)和高流速(90 cm/s)水流对卵形鲳鲹进行胁迫,利用LC/MS的代谢组学技术探究肝脏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寻找差异代... 流速是深远海养殖的关键环境因子之一。为了深入解析卵形鲳鲹在流速胁迫下的分子调控机制,分别以静水环境、中等流速(54 cm/s)和高流速(90 cm/s)水流对卵形鲳鲹进行胁迫,利用LC/MS的代谢组学技术探究肝脏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寻找差异代谢物以及相关的代谢通路。结果表明,与静水组相比,中流速组有51种代谢产物的含量发生显著变化,富集在40条通路中,主要包括半乳糖代谢(galactose metabolism)、糖异生(gluconeogenesis)、不饱和脂肪酸的合成(biosynthesis of unsaturated fatty acids)、花生四烯酸代谢(arachidonic acid metabolism)等;高流速组有40种代谢产物的含量发生显著变化,富集在22条通路中,主要包括饱和脂肪酸的合成(biosynthesis of unsaturated fatty acids)、泛酸和辅酶A的生物合成(pantothenate and CoA biosynthesis)、赖氨酸降解(lysine degradation)、花生四烯酸代谢(arachidonic acid metabolism)、亚油酸代谢(linoleic acid metabolism)等。与中流速组相比,高流速组有31种代谢产物含量发生显著变化,富集在12条通路中,主要包括花生四烯酸代谢(arachidonic acid metabolism)、脂肪细胞因子信号通路(adipocytokine signaling pathway)、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cysteine and methionine metabolism)等。通路分析表明中、高流速胁迫均促进了不饱和脂肪酸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和泛酸的合成,鱼体通过加强代谢来提高游泳能力,中流速组主要显著影响了半乳糖代谢、半胱氨酸和蛋氨酸的代谢,卵形鲳鲹此时产生了更多能量用于运动;高流速组则显著影响了L-赖氨酸、维甲酸的代谢,揭示了在面对高流速胁迫时,鱼体的游泳能力在下降,部分免疫机能触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形鲳鲹 流速胁迫 代谢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酿酒酵母不同培养方式和生长阶段的代谢组差异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孙杰 于欣君 +3 位作者 王微 朱有贵 姜杰 汪钊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54-659,共6页
与液态发酵相比,对固态发酵过程中酵母生长期转换前后的生理状态研究较少.细胞内的代谢物组成变化与生理状态密切相关.研究了酿酒酵母固态和液态发酵状态下,指数生长期和二次生长期菌体的胞内代谢组差异.结果表明生长阶段的转换伴随着... 与液态发酵相比,对固态发酵过程中酵母生长期转换前后的生理状态研究较少.细胞内的代谢物组成变化与生理状态密切相关.研究了酿酒酵母固态和液态发酵状态下,指数生长期和二次生长期菌体的胞内代谢组差异.结果表明生长阶段的转换伴随着中心代谢的复杂变化.液态和固态发酵过程中,分别检测到了131种和117种不同生长阶段的差异代谢物.两个生长阶段的主要代谢差异均反映在蛋白质合成、氨基酸代谢和三羧酸循环等代谢途径上,与培养方式无关.本研究为进一步阐明不同发酵方式下酵母的代谢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酵母 代谢组分析 固态发酵 指数生长 二次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炬松针叶与树皮代谢组比较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曾韦珊 黄林旺 +4 位作者 陈曼钰 毛积鹏 黄少伟 宁华珙 刘天颐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2年第1期51-61,共11页
火炬松Pinus taeda是一种生长迅速、适应性强的针叶用材树种,针对火炬松针叶和树皮组织中的代谢产物的利用开发仍处于初级阶段,因此探究火炬松针叶和树皮组织的代谢产物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研究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技术(UPLC-... 火炬松Pinus taeda是一种生长迅速、适应性强的针叶用材树种,针对火炬松针叶和树皮组织中的代谢产物的利用开发仍处于初级阶段,因此探究火炬松针叶和树皮组织的代谢产物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研究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技术(UPLC-MS/MS)对火炬松的针叶和树皮中的代谢物成分进行鉴定,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分析、聚类和富集分析等方法对火炬松针叶和树皮中的代谢物成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从火炬松的针叶和树皮中共鉴定出523种代谢物成分,主要为氨基酸类、酚酸类、有机酸类、鞣质、脂质类和黄酮类等化合物。火炬松针叶和树皮组织部位之间代谢物成分含量差异显著,其中槲皮素、矢车菊素、原花青素、丁香树脂酚、表儿茶素等物质在树皮组织中的含量显著高于针叶组织,而柚皮素、山姜素、山奈酚、泽兰黄素、秦皮甲素等物质则在火炬松针叶组织中含量更高。此外,302种含量差异显著的代谢物显著富集于类黄酮生物合成通路、黄酮与黄酮醇生物合成通路、氨酰tRNA生物合成通路、氨基酸生物合成通路及淀粉和蔗糖代谢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炬松 UPLC-MS/MS 代谢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独微型块茎低温离体保存的GC/MS代谢组学分析
18
作者 尹明华 邓红根 +4 位作者 蒋妍 万琳 吴丽霞 凌飞 汪金华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38-246,共9页
GC/MS检测方法采用初步探明黄独低温离体保存微型块茎的差异代谢物。与黄独微型块茎25℃离体保存相比较,黄独微型块茎4℃离体保存的差异性代谢物有丙氨酸(Alanine)、儿茶素(Catechin)、N,N-双(2-羟乙基)甲胺(N,N-Di-(2-Hydroxyethyl)-me... GC/MS检测方法采用初步探明黄独低温离体保存微型块茎的差异代谢物。与黄独微型块茎25℃离体保存相比较,黄独微型块茎4℃离体保存的差异性代谢物有丙氨酸(Alanine)、儿茶素(Catechin)、N,N-双(2-羟乙基)甲胺(N,N-Di-(2-Hydroxyethyl)-methanamine)、水杨酸(Salicylic acid)、柠檬酸(Citric acid)和山梨糖(Sorbose)等。在黄独微型块茎4℃离体保存中,丙氨酸(Alanine)参与氰基氨基酸代谢;儿茶素(Catechin)参与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和苯丙素的生物合成;水杨酸(Salicylic acid)参与多环芳烃降解、微生物在不同环境中的代谢、植物激素信号转导、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二恶英降解、苯丙氨酸代谢、芳烃降解、植物激素生物合成、铁载体组非核糖体肽合成和苯丙素的生物合成等。柠檬酸(Citric acid)参与来自鸟氨酸、赖氨酸和烟酸的生物碱生物合成、组氨酸和嘌呤的生物碱生物合成、微生物在不同环境中的代谢、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2-氧代羧酸代谢、萜类和类固醇的生物合成、原核生物固碳途径、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来自莽草酸途径的生物碱生物合成、来自萜类化合物和聚酮的生物碱生物合成、柠檬酸循环(TCA循环)、植物激素生物合成、乙醛酸和二羧酸代谢、双组分系统、苯丙素的生物合成以及来自鸟氨酸,赖氨酸和烟酸的生物碱生物合成等。黄独低温离体保存微型块茎差异代谢物的初步发现为进一步了解其低温离体保存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也为低温离体保存黄独微型块茎的破除休眠以及其后续萌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独 微型块茎 低温离体保存 GC/MS 代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小麦东农冬麦1号在不同温度下的代谢组学差异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包雨卓 杨宁 +7 位作者 苍晶 冯明芳 吕岩 彭瞰看 田宇 张达 王军虹 孟婧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47-655,共9页
为明确东农冬麦1号耐寒越冬的生理机制,对不同温度条件下的东农冬麦1号幼苗分蘖节进行GC-TOF/MS代谢组学检测,并采用SIMCA软件对获得的代谢组学数据进行多元变量模式识别分析。结果表明,对温度变化反应明显的代谢产物有54个,对其进行KEG... 为明确东农冬麦1号耐寒越冬的生理机制,对不同温度条件下的东农冬麦1号幼苗分蘖节进行GC-TOF/MS代谢组学检测,并采用SIMCA软件对获得的代谢组学数据进行多元变量模式识别分析。结果表明,对温度变化反应明显的代谢产物有54个,对其进行KEGG分析发现,变化显著的代谢通路为: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盐代谢;丙酮酸代谢;糖酵解和糖异生以及肌醇磷酸盐代谢。分析不同温度下以上代谢通路中的差异化合物发现,室内培养组中,分蘖节中的γ-氨基丁酸、蔗糖-6-磷酸以及尿素等含量显著提高,使植株保持了较高的氮素含量,揭示了较高温度下(室内)小麦出现徒长的原因。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冬小麦越冬的生理特性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农冬麦1号 大田低温 室内恢复 代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种皮色素合成相关通路的转录组-代谢组学联合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李佳伟 马钰聪 +7 位作者 杨鑫雷 王梅 崔顺立 侯名语 刘立峰 胡梦蝶 蒋晓霞 穆国俊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40-254,共15页
花青素是具有重要生理活性的植物次生代谢产物,而关于花青素合成机制的研究已成为重要的研究热点之一。本研究以花青素类型和含量存在显著差异的紫珍珠、红珍珠、G110和白珍珠为研究材料,取开花后30 d和45 d样品进行转录组、代谢组分析... 花青素是具有重要生理活性的植物次生代谢产物,而关于花青素合成机制的研究已成为重要的研究热点之一。本研究以花青素类型和含量存在显著差异的紫珍珠、红珍珠、G110和白珍珠为研究材料,取开花后30 d和45 d样品进行转录组、代谢组分析以及双组学联合分析。RNA-Seq分析共鉴定出32805个差异表达基因,KEGG富集通量分析表明不同组别具有差异。GO分析结果表明,在氧化还原过程、花色苷化合物生物合成过程和类黄酮生物合成过程中,富集到与种皮颜色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分别为34个、21个和19个。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进行代谢组分析结果表明,差异表达代谢物包括原花青素、矮牵牛素、芍药素、锦葵素、飞燕草素和矢车菊素以及它们的衍生物;原花青素A1、A2、B2、B3,飞燕草素和矢车菊素在各个比较组显著上调,差异倍数为5.82~19.52。差异表达代谢物KEGG分析共富集到2条代谢通路,分别是花青素生物合成途径和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转录组-代谢组的联合分析结果表明,类黄酮生物合成是种皮颜色形成的关键合成通路,飞燕草素和矢车菊素为主要差异表达代谢物。选择6个富集通路中的20个基因进行qRT-PCR验证,开花后30 d的G110相对于白珍珠中有12个基因被验证;开花后30 d的红珍珠相对于白珍珠中有12个基因被验证;开花后30 d的紫珍珠相对于白珍珠中有10个基因被验证;开花后45 d的G110相对于白珍珠中有2个基因被验证;开花后45 d的红珍珠相对于白珍珠中有7个基因被验证;开花后45 d的紫珍珠相对于白珍珠中有4个基因被验证,验证结果与转录组结果趋势一致。本研究结果将为深入研究花生种皮花青素合成的分子机理提供信息基础,同时对选育富含花青素的花生品种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花青素 黄酮类生物合成 转录-代谢学联合分析 Q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