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血管代谢性共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用药特点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郑晓梦 周旋 +3 位作者 孙雨 范苗 金依依 朱素燕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061-1064,1071,共5页
背景心血管代谢性共病(CMM)是不同地区和人群中主要的共病聚集模式之一,具有较高的死亡风险,目前有关CMM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用药特点的研究较少。目的 研究真实世界中CMM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用药规律,为CMM的预防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 背景心血管代谢性共病(CMM)是不同地区和人群中主要的共病聚集模式之一,具有较高的死亡风险,目前有关CMM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用药特点的研究较少。目的 研究真实世界中CMM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用药规律,为CMM的预防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基于回顾性研究的方法,选取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3年1—6月医院信息系统中诊断为CMM的门诊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其疾病诊断与处方基本信息,使用频数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7 059例CMM患者,其中男性患者3 960例(56.1%),女性患者3 099例(43.9%);年龄18~97岁,平均年龄(58.1±13.7)岁。患者用药品种数<5种的3 910例次(占55.4%),用药品种数5~9种的2 740例次(占38.8%),用药品种数≥10种的409例次(占5.8%)。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是CMM的核心疾病,除此之外,又以慢性胃炎、肾功能不全以及高尿酸血症等疾病较常见。CMM药物处方中,以他汀类药物、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二甲双胍、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为核心用药。结论 CMM患者中慢性胃炎、肾功能不全以及高尿酸血症等疾病较常见,应加强对其筛查和预防。CMM药物处方中,以降脂、降压、降糖药物为核心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代谢性心血管综合征 药物处方 多种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十年随访的心血管代谢性危险因素聚集与社区≥55岁人群全因死亡风险关系的队列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马万瑞 马乾凤 +2 位作者 吴竞捷 王立群 王志忠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1703-1708,1715,共7页
背景心血管代谢性危险因素聚集(CRFC)是老年人常见的健康问题,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流行病学分布特征的描述,有关CRFC与人群全因死亡风险的研究鲜有报道。目的探讨CRFC与社区≥55岁人群全因死亡风险的关系,为开展≥55岁人群社区保健... 背景心血管代谢性危险因素聚集(CRFC)是老年人常见的健康问题,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流行病学分布特征的描述,有关CRFC与人群全因死亡风险的研究鲜有报道。目的探讨CRFC与社区≥55岁人群全因死亡风险的关系,为开展≥55岁人群社区保健提供参考。方法于2011年9—11月采用典型抽样法选取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和银川市5个社区的1046名≥55岁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一般情况问卷调查、体格检查、超声检查、实验室检查和CRFC评价〔纳入中心性肥胖、高胆固醇血症、高三酰甘油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共计9项心血管代谢性危险因素后,控制一般情况变量,通过构建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估计各个心血管代谢性危险因素的回归系数β,以回归系数β为权重将所有心血管代谢性危险因素的评分相加得出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危险总评分〕,将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危险总评分按照四分位数分为三组:<P_(50)组,P_(50)~P_(75)组,>P_(75)组;分别于2017年,2019年和2021年通过面访和死因监测系统搜索的方式完成随访。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P_(50)组,P_(50)~P_(75)组,>P_(75)组社区老年人全因死亡的生存曲线,生存曲线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一般情况、各心血管代谢性危险因素、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危险总评分、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危险总评分分组、年龄组分层与社区≥55岁人群全因死亡风险的关系。结果研究对象年龄55~88岁,平均年龄(66.4±6.6)岁。共观察到106例死亡案例,10年累计死亡率为10.13%。随着危险评分的增加,个体预期中位生存时间显著缩短,>P_(75)组累积生存率低于P_(50)~P_(75)组和<P_(50)组;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独居、文化程度可能是社区老年人全因死亡风险的影响因素(P<0.05);控制一般情况后,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危险总评分是社区≥55岁人群全因死亡风险的影响因素〔HR=3.04,95%CI(1.55,5.97),P=0.001〕,且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总评分越高死亡风险亦越高,>P_(75)组全因死亡风险高于<P_(50)组〔HR=2.02,95%CI(1.16,3.50),P=0.013〕;以年龄组分层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65岁年龄组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总评分与社区≥55岁人群全因死亡风险显著关联〔HR=2.79,95%CI(1.36,5.74),P=0.005〕;>P_(75)组全因死亡风险高于<P_(50)组〔HR=1.83,95%CI(1.02,3.28),P=0.042〕。结论CRFC与社区≥55岁人群全因死亡风险显著关联,其聚集程度越高全因死亡风险越高,提示早期评价CRFC并给予干预可能对提高社区≥55岁人群保健效果、降低死亡风险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代谢性心血管综合征 心血管代谢风险因素 死亡原因 心血管代谢性危险因素聚集 全因死亡风险 老年人 队列研究 随访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酰甘油葡萄糖指数与老年人群新发心脏代谢性共病的相关性:前瞻性队列研究
3
作者 陈巧巧 苏萍 +9 位作者 赵颖颖 逄锦宏 施婕 王雅倩 李秋春 何蕊言 王玥 陈学禹 乔俊鹏 迟蔚蔚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2270-2277,共8页
背景现有研究广泛探讨了三酰甘油葡萄糖指数(TyG)与心脏代谢性疾病(CMD)的关联,而忽略了TyG与老年人群发生心脏代谢性共病(CMM)的相关性。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老年人群中TyG与新发CMM的关联。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齐鲁全生命周期... 背景现有研究广泛探讨了三酰甘油葡萄糖指数(TyG)与心脏代谢性疾病(CMD)的关联,而忽略了TyG与老年人群发生心脏代谢性共病(CMM)的相关性。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老年人群中TyG与新发CMM的关联。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齐鲁全生命周期电子健康研究型数据库(Cheeloo LEAD)2016年≥60岁的老年人群。以2016年为基线,研究终点事件为发生CMM或死亡,随访时间截至2022-12-31。根据基线TyG的四分位数将研究对象分为4组:Q1组(5.88≤TyG<8.22)、Q2组(8.22≤TyG<8.53)、Q3组(8.53≤TyG<8.90)、Q4组(8.90≤TyG<11.33)。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TyG对新发CMM风险的影响,并进行亚组分析和敏感性分析。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RCS)曲线探究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共15258例研究对象纳入分析,其中Q1组3875例、Q2组3776例、Q3组3840例、Q4组3767例。平均随访时间为5.63年,共随访85862.48人年,共有1328例(8.70%)新发CMM患者。Q1~Q4组新发CMM累积发病率分别为5.81%、7.65%、9.27%,12.16%,4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300,P<0.001)。完全校正的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显示,与Q1相比,Q2、Q3、Q4组新发CMM的风险分别增加25.4%(HR=1.254,95%CI=1.052~1.494,P<0.05)、42.0%(HR=1.420,95%CI=1.196~1.686,P<0.001)、83.6%(HR=1.836,95%CI=1.535~2.195,P<0.001)。趋势性检验显示,TyG与新发CMM风险呈递增关系,该关联在对性别和BMI进行亚组分析及敏感性分析时持续存在(P<0.05)。RCS显示TyG与新发CMM风险之间呈剂量反应关系(P<0.001,P_(非线性)=0.175)。结论高TyG是老年人群新发CMM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两者之间存在剂量反应关系。随着TyG水平的升高,新发CMM风险递增,高TyG水平显著增加老年人群CMM的发病风险,尤其在男性、MBI较高的群体中更为显著。控制TyG水平对于老年人群的疾病预防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代谢性共病 代谢性心血管综合征 三酰甘油葡萄糖指数 老年人 山东省 队列研究 前瞻性研究 生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