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奥法妥木单抗治疗高龄难治性抗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脑炎的药学监护
1
作者 高玲娜 朱小丽 +1 位作者 杜雪亭 韩敬哲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6-120,共5页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奥法妥木单抗治疗高龄难治性抗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mGluR5)脑炎患者的药学监护,为难治性自身免疫性脑炎(AE)患者的治疗和药学监护提供参考。方法一线免疫治疗效果不佳的抗mGluR5脑炎患者1例,81岁,临床药师结合患者...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奥法妥木单抗治疗高龄难治性抗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mGluR5)脑炎患者的药学监护,为难治性自身免疫性脑炎(AE)患者的治疗和药学监护提供参考。方法一线免疫治疗效果不佳的抗mGluR5脑炎患者1例,81岁,临床药师结合患者病情及治疗药物特点确定药学监护要点,对奥法妥木单抗的选用、给药方式、药物相互作用、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等方面提出药学相关建议,同时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用药指导和出院教育,并对其进行定期随访。结果临床药师与医师相互配合,为患者提供全程药学服务,患者病情好转,随访情况良好。结论临床药师关注患者使用奥法妥木单抗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开展全程个体化药学监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法妥木单抗 代谢谷氨酸受体5脑炎 高龄 药学监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生后早期代谢型谷氨酸受体4在小鼠耳蜗毛细胞中的表达特征
2
作者 陈知己 刘雪莱 +5 位作者 周小清 佘雨婷 冯梦龙 邝韶景 方红雁 袁伟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227-1234,共8页
目的探究代谢型谷氨酸受体4(metab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 4,mGluR4)在小鼠耳蜗基底膜的表达定位,及其从出生后至毛细胞突触成熟的表达变化。方法10只健康的3月龄C57BJ/6L野生型小鼠(5只雄鼠,5只雌鼠,体质量25~35 g)配对繁殖,分别... 目的探究代谢型谷氨酸受体4(metab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 4,mGluR4)在小鼠耳蜗基底膜的表达定位,及其从出生后至毛细胞突触成熟的表达变化。方法10只健康的3月龄C57BJ/6L野生型小鼠(5只雄鼠,5只雌鼠,体质量25~35 g)配对繁殖,分别选取出生后P1~P30不同日龄的小鼠,采用分频听觉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检测P12、P14、P16、P21、P30日龄小鼠在45.2、32.0、22.6、16.0、11.3、8.0、5.6和4.0 kHz的听反应阈,用免疫荧光标记联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扫描耳蜗基底膜铺片。观察mGluR4与突触相关蛋白Ctbp2和Snap25的表达定位关系,以及统计随突触成熟发生的荧光斑数量变化。结果在小鼠ABR检测中发现,P12日龄小鼠在所有频率最大刺激声强度下均未能诱发出分化良好的波形,70%的P14日龄小鼠能够被至少1个频率的刺激声诱发出分化良好的Ⅰ波。在P14、P16、P21、P30日龄小鼠ABR测试中,50%的小鼠无法被45.2 kHz刺激声诱发出ABR波形,87.5%的小鼠无法被32.0 kHz刺激声诱发出ABR波形,其他频率的听反应阈随小鼠日龄增加逐步降低。在基底膜铺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中发现,mGluR4表达于出生后的小鼠耳蜗基底膜,其荧光强度在内毛细胞(inner hair cell,IHC)强于外毛细胞(outer hair cell,OHC)。在P11小鼠的IHC中即能够检测到清晰明显的mGluR4荧光斑点,其存在于细胞表达Snap25的突触囊泡胞吐活性区,但与突触蛋白Ctbp2无明显共标。在突触区mGluR4的荧光斑点信号统计中,P30小鼠荧光斑点数量多于P14小鼠(P<0.05)。结论在小鼠出生后早期,mGluR4在IHC突触区表达逐渐增加。随着突触功能成熟其可能参与囊泡胞吐调控,并可能通过自身药理特性抑制谷氨酸递质释放,影响突触可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谷氨酸受体4 内毛细胞 耳蜗 突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和5激动剂改善阿霉素诱导的小鼠肾损伤 被引量:2
3
作者 陶花 顾乐怡 +3 位作者 王丽华 严玉澄 倪兆慧 钱家麒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283-1287,共5页
目的研究选择性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和5(mGluR1/5)激动剂3,5-二羟基苯甘氨酸(DHPG)对阿霉素(ADR)肾病小鼠模型的作用。方法 18只6周龄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DR组(经尾静脉注射阿霉素建立阿霉素肾病小鼠模型)和ADR+DHPG组(建模前预... 目的研究选择性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和5(mGluR1/5)激动剂3,5-二羟基苯甘氨酸(DHPG)对阿霉素(ADR)肾病小鼠模型的作用。方法 18只6周龄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DR组(经尾静脉注射阿霉素建立阿霉素肾病小鼠模型)和ADR+DHPG组(建模前预先注射DHPG),每组6只。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小鼠24 h尿白蛋白水平,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足细胞足突形态和宽度;免疫荧光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足细胞标志蛋白nephrin和损伤标志蛋白desmin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小球WT-1表达;TUNEL染色检测足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在对照组、ADR组和ADR+DHPG组24 h尿白蛋白分别为(1.67±0.22)、(22.55±2.34)和(8.23±2.74)mg,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ADR组比较,ADR+DHPG组小鼠足细胞的足突宽度缩短,desmin表达减少,而nephrin表达增加。肾小球中WT-1阳性细胞数与凋亡细胞数呈显著负相关(R2=0.8 482,P<0.05);ADR+DHPG组足细胞凋亡数显著少于ADR组(P<0.01)。结论选择性mGluR1/5激动剂DHPG可抑制ADR诱导的足细胞足突融合、nephrin表达减少和细胞凋亡,减少阿霉素肾病小鼠的白蛋白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5 白蛋白尿 足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负向变构剂JNJ16259685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张程 谢荣霞 +1 位作者 孙保亮 张宗勇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578-583,共6页
目的探讨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m GluR1)的负向变构剂JNJ16259685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取SPF级SD雄性大鼠90只,完全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8只)、SAH+安慰剂组(36只)、SAH+JNJ16259685组(36只),采用血管... 目的探讨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m GluR1)的负向变构剂JNJ16259685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取SPF级SD雄性大鼠90只,完全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8只)、SAH+安慰剂组(36只)、SAH+JNJ16259685组(36只),采用血管内穿刺法制作SAH模型。术后2、24、48 h,SAH+安慰剂组腹腔注射含5%二甲基亚砜(DMSO)的无菌水,SAH+JNJ组腹腔注射1 mg/kg JNJ16259685(溶解于5%DMSO的无菌水)。SAH后72 h,采用Garcia评分标准评估神经功能缺损,干湿重法检测脑水肿,伊文思蓝法评估血-脑屏障通透性,利用钙测定试剂盒检测线粒体钙离子浓度,免疫荧光观察神经元凋亡。采用Graph Pad 7. 0软件对3组间各指标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SAH+安慰剂组的Garcia评分[(11. 0±0. 4)分]降低,左右脑半球脑组织水含量[分别为(80. 5±0. 1)%、(80. 3±0. 2)%]、伊文思蓝溢出量(2. 8±0. 2)、基底皮质线粒体钙离子浓度(2. 5±0. 3)、基底皮质和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活性caspase-3/Neu N阳性细胞数分别为(300±30)个/mm^2、(20±2)个/mm]均增加(均P <0. 05);而SAH+JNJ组Garcia评分[(13. 0±0. 5)分]显著高于SAH+安慰剂组,左右脑半球脑组织水含量[分别为(79. 8±0. 2)%、(79. 3±0. 1)%]、伊文思蓝溢出量(1. 8±0. 2)、基底皮质线粒体钙离子浓度(1. 7±0. 1)、基底皮质和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数目[活性caspase-3/Neu N阳性细胞数分别为(180±10)个/mm^2、(12±2)个/mm]均较SAH+安慰剂组减少(均P <0. 05)。结论 SAH后,JNJ16259685减轻脑水肿及降低血-脑屏障通透性,抑制皮质线粒体钙离子浓度增加,减少神经元凋亡,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神经元 代谢谷氨酸受体1 JNJ1625968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性谷氨酸受体亚型5对骨癌痛小鼠痛行为及脊髓水平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任炳旭 季永 +6 位作者 孙大鹏 金琳芳 肖寒 李国君 唐季春 惠夏 杨定清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0-33,共4页
目的:探讨鞘内注射mGluR5拮抗剂MTEP对骨癌痛小鼠热痛觉过敏及脊髓水平IL-1β、IL-6、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C3H/HeNCrlVr雄性小鼠60只,随机分为:①MTEP+Tumor组:癌痛组从第14 d开始鞘内注射MTEP150nmol,qd,共7次;②生理盐水+Tumor组... 目的:探讨鞘内注射mGluR5拮抗剂MTEP对骨癌痛小鼠热痛觉过敏及脊髓水平IL-1β、IL-6、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C3H/HeNCrlVr雄性小鼠60只,随机分为:①MTEP+Tumor组:癌痛组从第14 d开始鞘内注射MTEP150nmol,qd,共7次;②生理盐水+Tumor组:以等体积的生理盐水代替MTEP;③MTEP+Sham组:用等剂量MTEP给予假手术组;④生理盐水+Sham组:用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给予假手术组;⑤正常组:正常饲养21d。应用热辐射刺激仪测定缩足潜伏期(PWL)。应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mRNA表达。结果:各组小鼠术前基础PW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 d,与正常组相比,骨癌痛组PWL明显降低(P<0.05),假手术组PW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1 d,和正常组相比,MTEP+Sham组、生理盐水+Sham组PWL和脊髓IL-1β、IL-6、TNF-α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理盐水+Tumor组PWL(6.18±1.29)s明显低于正常组(15.91±1.65)s(P<0.05),脊髓IL-1β、IL-6、TNF-α表达则高于正常组;MTEP+Tumor组(9.39±1.94)s PWL高于生理盐水+Tumor组,脊髓IL-1β、IL-6、TNF-α表达则低于生理盐水+Tumor组(P<0.05)。结论:鞘内注射mGluR5拮抗剂抑制脊髓水平表达释放炎症因子IL-1β、IL-6和TNF-α可能是其抗癌痛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癌痛 脊髓 代谢谷氨酸受体5 白介素-lβ白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病理性疼痛中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型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2
6
作者 闫洪彦 王波 +3 位作者 王艳姝 田亚萍 虞雪融 黄宇光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1-116,共6页
目的研究神经病理性疼痛形成过程中脊髓背角和背根神经节(DRG)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型(mGluR5)表达的改变。方法雄性SD大鼠84只随机分为7组(n=12)Con组为空白对照组;S3、S7、S14组分别为假手术后3、7、14d测痛阈取标本;C3、C7、C14组分别... 目的研究神经病理性疼痛形成过程中脊髓背角和背根神经节(DRG)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型(mGluR5)表达的改变。方法雄性SD大鼠84只随机分为7组(n=12)Con组为空白对照组;S3、S7、S14组分别为假手术后3、7、14d测痛阈取标本;C3、C7、C14组分别为慢性坐骨神经紧缩性神经病理性疼痛(CCI)模型术后3、7、14d测痛阈取标本。术后3、7、14d分别用VonFrey细丝测量机械性痛阈后处死大鼠,取腰膨大脊髓背角和DRG的标本,用RT-PCR和免疫蛋白印迹方法从转录和翻译水平研究mGluR5的表达变化。结果CCI手术组的术后痛阈均显著低于Con组和同时间段的假手术组(P<0.05)。CCI术后3d脊髓背角水平mGluR5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显著高于假手术3d组和Con组(P<0.05),而术后7和14d时CCI组与假手术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DRG水平,mGluR5的表达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脊髓水平的mGluR5在CCI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早期表达明显升高,提示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谷氨酸受体5 神经病理性疼痛 慢性坐骨神经紧缩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在大鼠颞下颌关节疼痛中的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波 卢利 +3 位作者 谭学新 刘纯义 易新 刘焱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12-914,共3页
目的探讨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在甲醛诱导大鼠颞下颌关节疼痛中的作用。方法 SD大鼠36只,随机均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生理盐水组(右侧颞下颌关节内注射50μL生理盐水)、甲醛组(右侧颞下颌关节内注射50μL5%甲醛)、MPEP-1组[2... 目的探讨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在甲醛诱导大鼠颞下颌关节疼痛中的作用。方法 SD大鼠36只,随机均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生理盐水组(右侧颞下颌关节内注射50μL生理盐水)、甲醛组(右侧颞下颌关节内注射50μL5%甲醛)、MPEP-1组[25μL MPEP(1 mmoL/L)+50μL 5%甲醛]、MPEP-2组[25μL MPEP(2.5 mmoL/L)+50μL 5%甲醛]、MPEP-3组[25μL MPEP(5 mmoL/L)+50μL 5%甲醛]。将5%甲醛注入右侧颞下颌关节腔内,诱导大鼠颞下颌关节疼痛,计数各组大鼠60 min内伤害性行为反应(包括刮擦头面部及缩头),分光光度计测量颞下颌关节内Evan′s蓝结合血浆蛋白渗出量的变化。结果甲醛组大鼠搔刮头面部及缩头反应持续时间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生理盐水组(P<0.05),MPEP-3组大鼠搔刮头面部及缩头等伤害性行为反应明显低于甲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醛组颞下颌关节内Evan′s蓝结合血浆蛋白渗出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生理盐水组(P<0.001),MPEP-3组大鼠颞下颌关节内Evan′s蓝结合血浆蛋白渗出量明显低于甲醛组(P<0.05)。结论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介导甲醛诱导大鼠颞下颌关节痛,其拮抗剂能减轻甲醛引起的颞下颌关节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谷氨酸受体5 疼痛 颞下颌关节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Ⅱ、Ⅲ组亲代谢型谷氨酸受体激动剂逆转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抑制星形胶质细胞摄取谷氨酸 被引量:2
8
作者 王芳 姚红红 胡刚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4年第5期485-489,共5页
目的 :探讨Ⅱ、Ⅲ组亲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etabotropicglutamatereceptors ,mGluRs)激动剂对 1 甲基 4 苯基吡啶离子 (1 methyl 4 phenylpyridinium ,MPP+ )抑制星形胶质细胞摄取谷氨酸 (Glu)的影响。方法 :应用同位素标记法测定星形... 目的 :探讨Ⅱ、Ⅲ组亲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etabotropicglutamatereceptors ,mGluRs)激动剂对 1 甲基 4 苯基吡啶离子 (1 methyl 4 phenylpyridinium ,MPP+ )抑制星形胶质细胞摄取谷氨酸 (Glu)的影响。方法 :应用同位素标记法测定星形胶质细胞对培养液中 [3 H] D ,L 谷氨酸的摄取 ,应用四氮唑 (MTT)比色法检测星形胶质细胞的活性。结果 :MPP+ 15 0、2 0 0 μmol·L-1可以明显抑制星形胶质细胞摄取Glu ,抑制率达 5 8.3%和 70 .1% ,但并不影响细胞活性 ;Ⅱ组mGluRs激动剂 (2S ,2’R ,3’R) 2 (2’ ,3’ dicar boxycyclopropyl)glycine (DCG IV ) 0 .1、 1、 10 ,10 0 μmol·L-1和Ⅲ组mGluRs激动剂L(+) 2 amino 4 phosphonobutyricacid (L AP4 ) 1、10、10 0 μmol·L-1可以逆转MPP+ 对星形胶质细胞摄取Glu的抑制作用。结论 :MPP+ 抑制星形胶质细胞摄取Glu可能与直接影响谷氨酸转运体 (GluTs)的功能有关 ,激活星形胶质细胞上的Ⅱ、Ⅲ组mGluRs可以通过促进GluTs摄取Glu、进而降低细胞外液的Glu浓度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谷氨酸受体 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 星形胶质细胞 谷氨酸摄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脊髓背角内第5型代谢型谷氨酸受体免疫组织化学特征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宏莲 王小丽 +1 位作者 张亦农 李和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6-18,F003,共4页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在光镜下观察到 ,大鼠脊髓内第 5型代谢型谷氨酸受体 (m Glu R5 )主要分布在背角 ~ 层内 ;行单侧背根 (L1~ L6 )切断术后 ,未见术侧 m Glu R5免疫反应性明显变化 ;脊神经节内仅见极少数神经元呈 m Glu R5免疫反...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在光镜下观察到 ,大鼠脊髓内第 5型代谢型谷氨酸受体 (m Glu R5 )主要分布在背角 ~ 层内 ;行单侧背根 (L1~ L6 )切断术后 ,未见术侧 m Glu R5免疫反应性明显变化 ;脊神经节内仅见极少数神经元呈 m Glu R5免疫反应弱阳性。由此提示 ,脊髓背角内 m Glu R5的主要来源为非一级传入神经元。免疫电镜研究显示 ,在脊髓背角浅层内 ,m Glu R5主要定位在部分神经元胞体和大量树突内 ,并常见部分含 m Glu R5的树突与具有一级传入C纤维终末形态特征的轴突终末构成突触小球。 m Glu R5在脊髓背角浅层内的超微定位特征表明 ,脊髓背角内的m Glu R5可能主要作为突触后受体介导或调节谷氨酸传递一级感觉 (包括痛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谷氨酸受体 脊髓背角 C纤维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4通过Rab5抑制神经病理性痛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锐 王华 江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9-143,共5页
目的探讨代谢型谷氨酸受体4(mGluR4)激活后抑制神经病理性痛的机制。方法首先取24只SD大鼠,鞘内置管后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6)、假手术组(n=6)和脊神经根结扎(SNL)组(n=12)。空白对照组只行鞘内置管术,其余大鼠均于术前和... 目的探讨代谢型谷氨酸受体4(mGluR4)激活后抑制神经病理性痛的机制。方法首先取24只SD大鼠,鞘内置管后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6)、假手术组(n=6)和脊神经根结扎(SNL)组(n=12)。空白对照组只行鞘内置管术,其余大鼠均于术前和术后第1~6日测量50%机械缩足阈值(50%PWT);其次,将SNL组大鼠于术后第7日起,随机分为SNL+生理盐水组(n=6)和SNL+VU0155041组(n=6),分别予以鞘内注射生理盐水和VU0155041(500nm01)10μL,2次/d×7d,注药前和注药后30min测量其50%PWT。最后,末次给药后1h取空白对照组、SNL+生理盐水组和SNL+VU0155041组大鼠左侧脊髓腰膨大处送检基因芯片并利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mGluR4及Rab5各亚型的表达变化。结果SNL大鼠术后1~6d其手术同侧后肢50%PwT较空白对照组及假手术组明显降低(P〈0.01);SNL+VU0155041组大鼠手术同侧后肢50%PwT与SNL+生理盐水组相比自给药第4日起逐渐升高(P〈0.01);Agilent表达谱基因芯片结果显示:SNL+生理盐水组的Rab5含量高于空白对照组,而空白对照组和SNL+VU0t55041组相比无明显差异;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SNL+生理盐水组的mGluR4表达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和SNL+VU0155041组(P〈0.05),而Rab5A和Rab5C的表达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和SNL+VU0155041组(P〈0.05),Rab5B在3组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GluR4激活后可能是通过Rab5A和Rab5C调控突触囊泡递质释放从而影响神经病理性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谷氨酸受体4 Rab5 神经病理性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组亲代谢型谷氨酸受体配基不影响6-羟基多巴胺诱导的PC12细胞死亡及谷氨酸的释放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皓 丁建花 胡刚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74-476,共3页
关键词 帕金森病 代谢谷氨酸受体 配基 6-羟基多巴胺 PC12细胞 谷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匹罗卡品诱导颞叶癫癎大鼠海马CA1区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4、7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陆钦池 蔡国恩 陈生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94-398,共5页
目的观察匹罗卡品诱导的颞叶癫癎大鼠海马CA1区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GluR)1、4、7的表达变化。方法 5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癫癎状态(SE)2 h组、SE 12 h组、SE 24 h组、SE 72 h组、SE 7 d组和SE 14 d组,每组8只。SE各组腹腔注射325 mg... 目的观察匹罗卡品诱导的颞叶癫癎大鼠海马CA1区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GluR)1、4、7的表达变化。方法 5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癫癎状态(SE)2 h组、SE 12 h组、SE 24 h组、SE 72 h组、SE 7 d组和SE 14 d组,每组8只。SE各组腹腔注射325 mg/kg匹罗卡品建立癫癎模型,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采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CA1区mGluR1、4、7 mRNA和mGluR1蛋白的表达。结果 RT-PCR检测显示,SE 24 h组mGluR1 mRNA表达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而SE 7d组则显著增加(P<0.05);SE各组mGluR4 mRNA表达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E 12 h组、SE 24 h组、SE72 h组和SE 14 d组mGluR7 mRNA表达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mGluR1蛋白主要存在于细胞膜上,其表达变化规律与mGluR1 mRNA一致。结论 mGluR1、4、7可能参与难治性癫癎的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谷氨酸受体 匹罗卡品 mRNA 癫癎动物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背根神经节内代谢型谷氨酸受体2与酸敏感性离子通道3和辣椒素受体1的共存研究(英文)
13
作者 张婷 王旭翾 +3 位作者 张靖 史娟 李会莉 李云庆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75-580,共6页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GluR)2/3在伤害性信息从外周向脊髓传递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往研究证明在大鼠中mGluR2参与了机械性超敏和热超敏的形成,因此本研究拟采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揭示背根节(DRG)中mGluR2和酸敏感性离子通道3...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GluR)2/3在伤害性信息从外周向脊髓传递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往研究证明在大鼠中mGluR2参与了机械性超敏和热超敏的形成,因此本研究拟采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揭示背根节(DRG)中mGluR2和酸敏感性离子通道3(ASIC3),一个多觉机械性感受器,或者和热伤害性感受器辣椒素受体(TRPV1)的共存情况。结果显示:mGluR2主要存在于DRG神经元的胞浆中。计数结果显示DRG中35.85%的神经元呈mGluR2免疫阳性。在这些阳性神经元中,82.61%为小细胞(直径小于30μm);5.79%为中等细胞(直径为30~50μm);11.59%为大细胞(直径大于50μm)。进一步在免疫荧光双重标记切片上可观察到分别有42.45%和79.78%的小型mGluR2阳性神经元同时表达ASIC3或TRPV1免疫阳性。以上结果提示mGluR2主要存在于DRG中的小神经元中,这些神经元通常被认为是外周Aδ-或C-纤维传入的伤害性感觉神经元,在这类神经元中mGluR2与ASIC3或TRPV1均有大量共存,提示这些共存可能与机械性或热超敏的产生或者维持有着重要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谷氨酸受体2 酸敏感性离子通道3 辣椒素受体1 背根节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G蛋白表达在代谢型谷氨酸5受体参与吗啡耐受形成中的作用
14
作者 陈默曦 许涛 +2 位作者 周全红 薛瑛 江伟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67-371,共5页
目的:研究鞘内注射代谢型谷氨酸5受体(metab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 5,mGluR5)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oligodeoxynucleotide,ODN)时大鼠吗啡耐受发生情况及其对脊髓内G蛋白各亚型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 目的:研究鞘内注射代谢型谷氨酸5受体(metab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 5,mGluR5)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oligodeoxynucleotide,ODN)时大鼠吗啡耐受发生情况及其对脊髓内G蛋白各亚型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S组,n=14),反义链组(ANT组,n=6),错义链组(MIS组,n=6),吗啡耐受组(M组,n=6),反义链吗啡合用组(AM组,n=8)和错义链吗啡合用组(MM组,n=8)。采用鞘内给药方式注射寡聚核苷酸、吗啡和生理盐水。以5μl含30 nM的寡聚核苷酸(ANT组,MIS组,AM组和MM组)或0.9%生理盐水(S组和M组)每日给药2次,连续5天。于第6天取6只S组及ANT组和MIS组大鼠L4/5脊髓行real-time PCR,观察其mGluR5的mRNA表达。其余大鼠于第6天起连续3天每日给吗啡2次,每次15μg,S组以5μl0.9%生理盐水代替。给药后以热板试验测定其热痛阈,以缩爪阈值作为机械痛阈指标,并计算最大效应分数(maximum percent effect,MPE)进行比较。采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并比较各组L4/5脊髓中G蛋白各亚型(Gαi,Gαo,Gαq和Gβ)的表达。结果:ANT组中mGluR5含量比S组下降48.2%(P〈0.05),MIS组无此效果。M组和MM组大鼠MPE%在第8天与S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M组大鼠MPE%在第8天仍高于S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AM组大鼠MPE%在第7~8天即显著高于M组(P〈0.05)。第9天M组和MM组大鼠Gαi,Gαo,Gαq和Gβ的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S组(P〈0.05)。而AM组大鼠G蛋白各亚型表达量均与S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M组相比显著下调(P〈0.05)。结论:大鼠吗啡耐受发生时,大鼠腰段脊髓G蛋白各亚型表达均明显升高。鞘内注射mGluR5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能显著抑制大鼠吗啡耐受的发生并抑制G蛋白各亚型的表达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耐受 寡聚脱氧核苷酸 代谢谷氨酸受体5 G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高辛精标记大鼠代谢型谷氨酸受体第5亚型RNA探针的制备研究
15
作者 秦丽华 于恩华 徐群渊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7-160,共4页
为制备用地高辛精标记的大鼠代谢型谷氨酸受体第 5亚型 c RNA探针 ,本实验用分子生物学技术重组质粒 p GEMm Glu R5 ,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 ,证实其确有 m Glu R5基因片段插入且方向正确。将此质粒再经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得到线性DNA片... 为制备用地高辛精标记的大鼠代谢型谷氨酸受体第 5亚型 c RNA探针 ,本实验用分子生物学技术重组质粒 p GEMm Glu R5 ,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 ,证实其确有 m Glu R5基因片段插入且方向正确。将此质粒再经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得到线性DNA片段 ,用 T7RNA聚合酶体外转录合成带有地高辛精标记的高比活性的单链 RNA探针 ;经斑点杂交实验证实该探针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可靠性 ,可用于代谢型谷氨酸受体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谷氨酸受体5 质粒pGEMmGluR5 地高辛精标记RNA探针 斑点杂交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Ⅱ、Ⅲ组亲代谢型谷氨酸受体激动剂逆转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抑制C6胶质瘤细胞摄取谷氨酸
16
作者 王芳 姚红红 胡刚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5年第10期1096-1099,共4页
目的:探讨Ⅱ、Ⅲ组亲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etab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s,mGluRs)激动剂对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1-metyl-4-phenylpyridinium,MPP^+)抑制C6胶质瘤细胞摄取谷氨酸(glutamate,Glu)的影响。方法:应用同位素标记法测... 目的:探讨Ⅱ、Ⅲ组亲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etab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s,mGluRs)激动剂对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1-metyl-4-phenylpyridinium,MPP^+)抑制C6胶质瘤细胞摄取谷氨酸(glutamate,Glu)的影响。方法:应用同位素标记法测定C6胶质瘤细胞对培养液中[~3H]-D,L-谷氨酸的摄取。结果:Ⅱ组mGluRs激动剂(2S,2’R,3’R)-2-(2’,3’-di-carboxycyclopropyl)glycine(DCG-Ⅳ)和Ⅲ组mGluRs激动刺L(+)-2-amino-4-phosphonobutyric acid(LAP4)100μmol·L^(-1)可以逆转MPP^+抑制C6胶质瘤细胞摄取Glu的作用,而Ⅱ组mGluRs拮抗剂(RS)-1-Amino-5-phosphonoinan-1-carboxylic acid(APICA)和Ⅲ组mGluRs拮抗剂(RS)-α-methvlserine-O-phosphate(MSOP)可以完全阻断其激动剂的逆转作用。 结论:激活C6胶质瘤细胞上的Ⅱ、Ⅲ组mGluRs可以通过促进谷氨酸转运体摄取Glu、进而降低细胞外液的Glu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谷氨酸受体 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 C6胶质瘤细胞 谷氨酸摄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与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的关系及其在疾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黄敏 许涛 江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25-828,共4页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metab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 5,mGluR5)和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MDAR)分别属于代谢型和离子型谷氨酸受体家族。近年来,这2类谷氨酸受体在神经及精神类疾病中的研究较受关注。...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metab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 5,mGluR5)和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MDAR)分别属于代谢型和离子型谷氨酸受体家族。近年来,这2类谷氨酸受体在神经及精神类疾病中的研究较受关注。该文主要就2类谷氨酸受体之间的联系及其与疾病关系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回顾与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谷氨酸受体5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 SH3和多锚蛋白重复结构域3 Homer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8
作者 朱恩妮 吴超然 廖红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51-758,共8页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metab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 5,mGluR5)是中枢谷氨酸能系统的重要受体之一,其广泛参与调控突触传递、突触可塑性、神经兴奋性/抑制性平衡等生理过程。多项研究发现,mGluR5参与介导不同神经和精神疾病的发生发展...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metab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 5,mGluR5)是中枢谷氨酸能系统的重要受体之一,其广泛参与调控突触传递、突触可塑性、神经兴奋性/抑制性平衡等生理过程。多项研究发现,mGluR5参与介导不同神经和精神疾病的发生发展,因此其作为神经和精神疾病的潜在药物靶标日益受到关注。本文对mGluR5的结构、分布、正常生理功能、mGluR5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以及mGluR5药物研发现状进行概述,以期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谷氨酸受体5 生理功能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药物研发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与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晓丹 张雪 +1 位作者 孙灏 陈克平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0-137,共8页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mGluR5)作为重要的mGluR之一,通过第二信使发挥生物学效应。mGluR5以二聚体形式主要分布于大脑皮质、海马和纹状体等区域,通过激活磷脂酶C-肌醇1,4,5-三磷酸-甘油二酯-Ca2+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mGluR5)作为重要的mGluR之一,通过第二信使发挥生物学效应。mGluR5以二聚体形式主要分布于大脑皮质、海马和纹状体等区域,通过激活磷脂酶C-肌醇1,4,5-三磷酸-甘油二酯-Ca2+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等信号通路,参与神经兴奋性网络调节、神经发生以及与学习记忆相关的突触可塑性形成。近来研究证实,mGluR5在神经性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mGluR5的过度激活或抑制与多种神经性疾病的病理过程密切相关。多种选择性激活或抑制mGluR5活性的药物已被应用于神经性疾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谷氨酸受体5 信号转导 神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胎端脑额叶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的发育性表达及细胞定位
20
作者 解武玲 杨蓬勃 +5 位作者 张军峰 肖新莉 靳辉 石秦东 徐曦 刘勇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43-448,共6页
目的探讨人类胚胎期大脑额叶、脑室区(VZ)和脑室下区(SVZ)内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mGluR5)的表达规律及细胞分布。方法将收集的引产胎儿按胎龄分为4组:9~11周,14~16周,22~24周和32~36周。切取额叶及含VZ、SVZ的脑组织固定后切片,免... 目的探讨人类胚胎期大脑额叶、脑室区(VZ)和脑室下区(SVZ)内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mGluR5)的表达规律及细胞分布。方法将收集的引产胎儿按胎龄分为4组:9~11周,14~16周,22~24周和32~36周。切取额叶及含VZ、SVZ的脑组织固定后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观察额叶、VZ和SVZ内mGuR5的表达及其细胞定位。结果 9~36周的胚胎额叶及VZ、SVZ都有mGluR5表达,边缘带和皮质板内的免疫反应程度强于VZ和SVZ,阳性产物主要位于细胞膜。表达mGluR5的细胞主要为VZ和SVZ内的神经干/祖细胞、边缘带和VZ内的成熟前神经元及皮质板内的大量成熟神经元。结论人类胚胎额叶、VZ和SVZ内均有mGluR5表达,提示mGluR5可能参与了人类大脑皮质发生的调节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谷氨酸受体5 神经干/祖细胞 大脑皮质 人类胚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