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教授团队与钱鹏旭研究员团队合作绘制小鼠造血系统衰老代谢图谱并鉴定抗衰老代谢物
1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6-426,共1页
2024年7月17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良渚实验室黄河教授团队与浙江大学医学院/良渚实验室钱鹏旭研究员团队合作在《自然·衰老》(Nature Aging)在线发表了题为“A metabolic atlas of blood cells in young and aged miceid... 2024年7月17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良渚实验室黄河教授团队与浙江大学医学院/良渚实验室钱鹏旭研究员团队合作在《自然·衰老》(Nature Aging)在线发表了题为“A metabolic atlas of blood cells in young and aged miceidentifies uridine as a metabolite to rejuvenate aged hematopoietic stem cells”的研究论文(DOI:10.1038/s43587-024-00669-1)。该研究绘制了小鼠造血系统衰老代谢图谱并鉴定尿苷为关键的抗衰老代谢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大学医学院 造血系统 抗衰老 团队合作 代谢图谱 钱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Q-TOF MS^E的凝固型酸奶的代谢图谱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王越男 席晓敏 +1 位作者 米智慧 孙天松 《中国乳品工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7,13,共5页
将益生菌L.Plantarum P-8与传统酸奶发酵剂YC-X11共同接种进行发酵乳制备,采用UPLC-Q-TOF MSE代谢组学技术分析凝固型酸奶的代谢图谱。结果表明:L.Plantarum P-8和YC-X11共同发酵的酸奶和传统酸奶的的BPI基峰图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发酵... 将益生菌L.Plantarum P-8与传统酸奶发酵剂YC-X11共同接种进行发酵乳制备,采用UPLC-Q-TOF MSE代谢组学技术分析凝固型酸奶的代谢图谱。结果表明:L.Plantarum P-8和YC-X11共同发酵的酸奶和传统酸奶的的BPI基峰图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发酵剂发酵的凝固型酸奶中,共鉴定亮氨酸、甲硫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脯氨酸、缬氨酸、4-羟基苯乳酸、泛酸、4-吡哆酸、柠檬酸、胆碱、乙酰胆碱、His-Val、Trp-Ser等43个代谢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奶 代谢图谱 UPLC-Q-TOF MS E 代谢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空气暴露对猪粪悬液中菌群及代谢物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孙静 陈奕龄 +1 位作者 丁玉春 葛良鹏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06-617,共12页
目的研究环境空气暴露对制备的粪悬液中微生物及代谢物的影响。方法收集无特定病原体级巴马小型猪粪便:(1)未处理组(C组);(2)有氧暴露处理组(T1组);(3)厌氧暴露处理组(T2组)。利用扩增子测序技术和非靶向代谢组比较各组粪样的微生物群... 目的研究环境空气暴露对制备的粪悬液中微生物及代谢物的影响。方法收集无特定病原体级巴马小型猪粪便:(1)未处理组(C组);(2)有氧暴露处理组(T1组);(3)厌氧暴露处理组(T2组)。利用扩增子测序技术和非靶向代谢组比较各组粪样的微生物群落组成及代谢产物。结果(1)T1和T2组粪悬液制备操作均保存了新鲜粪便中(C组)的全部细菌门,仍以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细菌为主,但显著降低了密螺旋体属细菌的丰度;(2)猪粪便中以子囊菌门、担子菌门真菌为主,粪悬液制备显著提高了猪粪便中子囊菌门真菌的丰度;有氧暴露处理去除了猪粪便中节单菌属真菌。(3)LC-MS结果显示:正负离子模式下各识别出402、195种代谢物,其中T1∶C代谢集、T2:C代谢集的差异代谢物分别为155和201个。结论猪粪悬液制备时间虽然不长,但有氧暴露对样本中真菌群落丰度的影响高于厌氧暴露,都显著地降低Treponema和Spirochaetes等有害菌群和相关代谢产物的丰度,提高了FMT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氧暴露 厌氧暴露 粪悬液制备 SPF猪 粪便菌群 代谢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1核磁共振的临床和亚临床酮病奶牛血浆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Sun L W 武江利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73-73,共1页
试验旨在评估临床和亚临床酮病奶牛的血浆代谢组学,根据临床症状和血浆中羟基丁酸水平,选择81头产犊后7~21d的经产荷斯坦牛,随机分为3组:临床酮病奶牛组、亚临床酮病奶牛组和健康奶牛组。利用基于代谢组学的H-1核磁共振技术分析3组奶牛... 试验旨在评估临床和亚临床酮病奶牛的血浆代谢组学,根据临床症状和血浆中羟基丁酸水平,选择81头产犊后7~21d的经产荷斯坦牛,随机分为3组:临床酮病奶牛组、亚临床酮病奶牛组和健康奶牛组。利用基于代谢组学的H-1核磁共振技术分析3组奶牛血浆代谢谱,使用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处理图谱数据,并观察3组奶牛体内代谢产物的变化。结果表明,3组血浆样品的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模型间有区别,模型预测临床酮病的特异性、敏感性均为100%,在亚临床酮病的情况下,模型的特异性、敏感性分别为97.0%、95.7%。3组间25种代谢产物(包括乙酰乙酸、丙酮、乳酸、葡萄糖、胆碱、谷氨酸、谷氨酸盐等)也有区别,25种代谢物中,4种表达上调,7种表达下调,14种均有表达上调和表达下调。综上所述,基于代谢组学的H-1核磁共振技术和模式识别处理,不仅能特异性和敏感性地从健康奶牛对照组中区分出临床和亚临床酮病,也有可能发展成为一种临床上有用的诊断工具,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疾病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1核磁共振 临床酮病 亚临床酮病 代谢图谱 氨基酸代谢 代谢组学 血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菌发酵液中有机酸的毛细管电泳法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刘海玉 韩北忠 +2 位作者 陈晶瑜 吴小禾 张世湘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15-117,共3页
通过试验确定了毛细管电泳法分离检测乳酸、柠檬酸、丙酮酸、异柠檬酸、苹果酸、α-酮戊二酸、富马酸和草酸等8种有机酸的分析条件。优化后的缓冲液组成为:300 mmol/L磷酸盐、0.5 mmol/L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18%(vol)甲醇,缓冲... 通过试验确定了毛细管电泳法分离检测乳酸、柠檬酸、丙酮酸、异柠檬酸、苹果酸、α-酮戊二酸、富马酸和草酸等8种有机酸的分析条件。优化后的缓冲液组成为:300 mmol/L磷酸盐、0.5 mmol/L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18%(vol)甲醇,缓冲液pH值为8.0;毛细管电泳采用50 mbar、50 s压力进样,分离电压-15 kV,检测波长200 nm,检测温度20℃。迁移时间和峰面积相对标准差分别小于0.5%和10%,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1.4%~108.5%,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乳酸菌发酵过程中有机酸代谢图谱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有机酸 代谢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