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枸杞体细胞胚发生过程中内源多胺代谢动态的研究
被引量:
10
1
作者
邢更妹
黄惠英
王亚馥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84-89,T001,共7页
完全脱分化的枸杞继代愈伤组织在转入分化培养后第 1天就开始启动分化 ,接着体细胞转变为胚性细胞 ,继而分裂形成多细胞原胚、球形胚和成熟胚等。与此同时 ,Put含量迅速上升形成第 1个峰值 ,随后有所下降 ,但到多细胞原胚期 Put含量又上...
完全脱分化的枸杞继代愈伤组织在转入分化培养后第 1天就开始启动分化 ,接着体细胞转变为胚性细胞 ,继而分裂形成多细胞原胚、球形胚和成熟胚等。与此同时 ,Put含量迅速上升形成第 1个峰值 ,随后有所下降 ,但到多细胞原胚期 Put含量又上升 ,并达到最高峰 ,为对照的 6倍。 Spd只在胚性细胞分化早期出现 ,Spm仅在体细胞胚发育晚期存在。外源 Put不仅可提高体细胞胚发生频率 ,而且使 3种内源多胺含量均有所提高。加入多胺生物合成抑制剂 DFMA后 ,多胺水平下降 ,体细胞胚发生几乎完全被抑制。补充外源 Put后 ,多胺的生物合成得到部分恢复 ,DFMA对体细胞胚发生的抑制效应也被部分解除。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体细胞胚发生
内源多胺
代谢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设施油桃根系的生理生化代谢动态
被引量:
3
2
作者
毕彦勇
高东升
+1 位作者
王晓英
李宪利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7-69,共3页
研究了设施栽培条件下曙光油桃根系的碳氮物质代谢、POD和SOD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新根的生长季节,根系中可溶性糖、蛋白质含量、游离氨基酸总量、POD、SOD活性的变化与新根的生长具有相同的趋势,淀粉则相反。粗根的淀粉、可溶...
研究了设施栽培条件下曙光油桃根系的碳氮物质代谢、POD和SOD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新根的生长季节,根系中可溶性糖、蛋白质含量、游离氨基酸总量、POD、SOD活性的变化与新根的生长具有相同的趋势,淀粉则相反。粗根的淀粉、可溶性糖含量、POD活性高于细根,而蛋白质含量、游离氨基酸总量和SOD活性则变化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栽培
油桃
根系
生理生化
代谢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鸡蛋中洛克沙胂的检测方法及动态代谢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
5
3
作者
周艳明
于娜
赵英博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498-502,共5页
建立了检测鸡蛋中洛克沙胂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并对鸡蛋中的洛克沙胂的动态残留进行了研究。鸡蛋经冷冻干燥后用甲醇+冰乙酸(9+1)提取剂提取,Diamond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冰乙酸+三乙胺+甲醇,流速0.8ml/min,柱温30℃,进样量10μl...
建立了检测鸡蛋中洛克沙胂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并对鸡蛋中的洛克沙胂的动态残留进行了研究。鸡蛋经冷冻干燥后用甲醇+冰乙酸(9+1)提取剂提取,Diamond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冰乙酸+三乙胺+甲醇,流速0.8ml/min,柱温30℃,进样量10μl,检测波长264nm。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50~10.0μg/ml,相关系数R2=0.9959,在三个添加浓度水平上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5.81%、85.61%和87.46%,检出限为0.1μg/ml,三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1%(分别为0.35%、0.59%、0.95%)。初步得到了洛克沙胂在鸡蛋中的动态残留规律:鸡蛋中的洛克沙胂的残留量随着饲料中的洛克沙胂的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最大值出现的时间也有所提前;停药后鸡蛋中的洛克沙胂的残留量显著减少,随着添加量的减少未检出的时间相应提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蛋
洛克沙胂
检测
动态
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Verhulst动态新陈代谢的邻近铁路基坑变形预测
被引量:
8
4
作者
李昂
王旭
蒋代军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39-744,共6页
为了掌握邻近铁路基坑变形趋势,提高预测精度,保证基坑施工顺利进行和铁路运营安全,针对灰色预测模型存在的不足,提出对常规Verhulst新陈代谢模型加以改进,构建Verhulst动态新陈代谢模型,对邻近铁路基坑变形进行预测,并与灰色GM(1,1)模...
为了掌握邻近铁路基坑变形趋势,提高预测精度,保证基坑施工顺利进行和铁路运营安全,针对灰色预测模型存在的不足,提出对常规Verhulst新陈代谢模型加以改进,构建Verhulst动态新陈代谢模型,对邻近铁路基坑变形进行预测,并与灰色GM(1,1)模型、灰色Verhulst模型和常规Verhulst新陈代谢模型的预测精度对比。研究结果表明,Verhulst动态新陈代谢模型的预测精度更高。并且随着新信息的引入和旧信息的剔除,预测更加接近最新变化趋势。Verhulst动态新陈代谢模型为此类基坑的变形预测提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
新陈
代谢
VERHULST模型
基坑
变形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花生四烯酸发酵动态代谢通量分析模型
被引量:
1
5
作者
金明杰
黄和
+2 位作者
刘欣
任路静
张昆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7年第6期41-44,共4页
分析了高山被孢霉发酵生产花生四烯酸的动力学特征,建立了氮源与葡萄糖双底物限制动力学模型,并结合代谢流分析理论提出了花生四烯酸发酵动态代谢通量分析模型,通过非线性最小二乘法优化拟合获得参数。进一步实验表明这个模型具有较高...
分析了高山被孢霉发酵生产花生四烯酸的动力学特征,建立了氮源与葡萄糖双底物限制动力学模型,并结合代谢流分析理论提出了花生四烯酸发酵动态代谢通量分析模型,通过非线性最小二乘法优化拟合获得参数。进一步实验表明这个模型具有较高的精确度,能很好地模拟发酵过程,并能很容易地获得不同发酵时间的代谢流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
代谢
通量分析
动力学模型
发酵
花生四烯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动态代谢通量分析的发酵过程多目标优化
被引量:
6
6
作者
高岩
赵忠盖
刘飞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594-2602,共9页
通过动态代谢通量分析方法建立发酵过程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微观代谢信息的发酵过程多目标优化策略,该策略基于所建微观模型,根据动态特性将发酵过程分为菌体生长和产物合成两个阶段,进行特征分析并从微观通量层面分别设计优化目标与约...
通过动态代谢通量分析方法建立发酵过程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微观代谢信息的发酵过程多目标优化策略,该策略基于所建微观模型,根据动态特性将发酵过程分为菌体生长和产物合成两个阶段,进行特征分析并从微观通量层面分别设计优化目标与约束条件,采用多目标粒子群算法求得最优解。该方法用于青霉素发酵过程底物流加速率和p H的操作轨迹优化,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基于微观通量的多目标优化策略能够提高产物终端浓度,表明优化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
代谢
通量分析
代谢
优化
多目标粒子群算法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合成生物学中动态代谢途径调控策略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7
作者
周萍萍
叶丽丹
于洪巍
《生物产业技术》
2019年第1期55-61,共7页
随着合成生物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天然高附加值化学品和大宗化学品可以通过在微生物底盘细胞中构建人工合成途径来进行生产。然而外源途径基因的不平衡表达以及有毒中间代谢产物的积累往往会影响宿主细胞的正常生长,这也是合成生物学研...
随着合成生物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天然高附加值化学品和大宗化学品可以通过在微生物底盘细胞中构建人工合成途径来进行生产。然而外源途径基因的不平衡表达以及有毒中间代谢产物的积累往往会影响宿主细胞的正常生长,这也是合成生物学研究中的一个共性难题。因此设计可控的基因表达系统,在特定时刻启动或者关闭人工合成途径,对于避免细胞生长和产物合成之间的相互干扰至关重要。重点介绍了最新的动态代谢调控策略及其在代谢途径调控中的应用,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生物学
人工合成途径
不平衡表达
动态
代谢
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动态代谢组学数据通路信息校正的混合效应模型建立及模拟研究
8
作者
田伟
张秋菊
+4 位作者
侯小文
李称
丛雨欣
赵敏
刘美娜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78-681,686,共5页
目的建立基于代谢通路信息校正的混合效应模型,通过模拟实验评价模型筛选动态代谢标志物的效果,为动态代谢组学生物标志物筛选提供方法。方法通过条件自回归模型,利用代谢物在通路中的位置关系,结合一阶自回归模型,建立基于代谢通路信...
目的建立基于代谢通路信息校正的混合效应模型,通过模拟实验评价模型筛选动态代谢标志物的效果,为动态代谢组学生物标志物筛选提供方法。方法通过条件自回归模型,利用代谢物在通路中的位置关系,结合一阶自回归模型,建立基于代谢通路信息校正的混合效应模型并进行模拟研究;利用模型实现代谢标志物相关关系和时间因素的拟合,结合处理因素回归系数的95%可信区间获得动态代谢标志物。结果建立了基于代谢通路信息校正的混合效应模型;在各种模拟条件下,模型对动态代谢标志物的筛选均有较高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率;动态时间点数和代谢物自身噪声水平对模型的灵敏度有较大影响;通过模拟实验发现时间点数大于5时模型已有较高的拟合精度;样本量是影响模型拟合效果的重要因素,当样本量大于30时,模型筛选差异标志物的灵敏度已大于90%。结论基于通路信息校正的混合效应模型,能够很好地应对动态代谢组学数据分析的各种复杂情况,是动态代谢组生物标志物筛选研究的可选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
代谢
组学
混合效应模型
代谢
通路
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野生玫瑰与栽培玫瑰根系生理生化特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
7
9
作者
孙曰波
张文静
+1 位作者
赵从凯
赵兰勇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3-57,共5页
为了探究玫瑰根系生理生化代谢的年变化动态,以玫瑰新根为试材,测定了玫瑰根系的可溶性糖、淀粉、游离氨基酸、蛋白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6个生理生化指标值。结果表明:玫瑰根系中的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在春季形成了...
为了探究玫瑰根系生理生化代谢的年变化动态,以玫瑰新根为试材,测定了玫瑰根系的可溶性糖、淀粉、游离氨基酸、蛋白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6个生理生化指标值。结果表明:玫瑰根系中的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在春季形成了1次吸收高峰后总体呈下降趋势,生长后期则随其生长而缓慢积累;游离氨基酸含量随着地上部分的快速生长而增加,春、夏季其含量形成了3次高峰值,秋季随着温度的下降而急剧上升,蛋白质含量的变化趋势与之相反;SOD和POD活性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春、夏季其含量形成了3次高峰值,秋季随着地上部分的生长停止而呈上升趋势,但变化幅度不大。春、夏季节野生玫瑰根系中的淀粉、游离氨基酸、蛋白质含量和SOD、POD活性均明显高于栽培玫瑰,但秋季随着生长的停止,栽培玫瑰高于野生玫瑰;野生玫瑰的可溶性糖含量一直高于栽培玫瑰。不同时期碳、氮物质含量和SOD、POD活性的不同也影响着野生玫瑰与栽培玫瑰的抗性及进入休眠期的早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玫瑰
栽培玫瑰
根系
生理生化
代谢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细胞分裂素对蝴蝶兰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被引量:
4
10
作者
刘福平
陈移亮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8年第1期42-46,共5页
分别以6-Benzylaminopurine(6-BA)和2,4-Dichloro phenoxyacetic acid(2,4-D)诱导蝴蝶兰外植体。6-BA从嫩茎切块诱导出胚性愈伤组织,细胞富含淀粉粒,而2,4-D得到的愈伤组织不能分化。6-BA易于从嫩叶切片诱导胚性愈伤组织,进行体细胞胚...
分别以6-Benzylaminopurine(6-BA)和2,4-Dichloro phenoxyacetic acid(2,4-D)诱导蝴蝶兰外植体。6-BA从嫩茎切块诱导出胚性愈伤组织,细胞富含淀粉粒,而2,4-D得到的愈伤组织不能分化。6-BA易于从嫩叶切片诱导胚性愈伤组织,进行体细胞胚发生过程的显微观察和代谢分析。6-BA诱导期间,DNA含量上升伴随胚性愈伤组织生长,水溶性蛋白变化稍延缓于RNA含量变化。培养第11天新出现12.13,13.08,66.30,97.25,104.31ku蛋白质,可能与胚性细胞出现有关,第25天新出现40.87ku蛋白质,与体细胞胚形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蝴蝶兰
细胞分裂素
胚性愈伤组织
大分子
代谢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合成生物学研究中的微生物启动子工程策略
被引量:
12
11
作者
于慧敏
郑煜堃
+2 位作者
杜岩
王苗苗
梁有向
《合成生物学》
CSCD
2021年第4期598-611,共14页
合成生物学研究对于我国绿色生物制造产业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至关重要。启动子是合成生物学核心元件,是在转录水平上实现基因高效、精准表达调控的最关键因素之一。本文重点对原核微生物启动子工程研究的基本内容、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进...
合成生物学研究对于我国绿色生物制造产业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至关重要。启动子是合成生物学核心元件,是在转录水平上实现基因高效、精准表达调控的最关键因素之一。本文重点对原核微生物启动子工程研究的基本内容、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首先概述了启动子序列基本特征及其受RNA聚合酶σ因子识别调控的一般规律;并以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为例简要介绍了诱导型启动子的负调控与正调控诱导机制。其次,分别从对靶基因自身内源启动子进行突变改造以及采用高效外源启动子进行替换改造这两个方面入手,阐述了启动子改造的常用策略。进一步对近年来公开报道的不同类型诱导型启动子进行了梳理,小结了代表性化学分子诱导剂以及物理信号诱导方式的种类及基本特征。简述了非模式和模式微生物组成型启动子的研究进展及研究侧重点。结合动态代谢调控技术及人工智能工具的突破性发展,提出具有动态调控功能的特殊启动子的发现与改造、全新性能启动子元件的人工智能设计与改造等将成为启动子工程研究的新方向与新前沿。最后分析了启动子工程领域存在的挑战性问题,展望了今后的研究重点,并结合合成生物学的发展,进一步强调了微生物启动子工程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生物学
启动子工程
调控机制
改造策略
诱导信号
动态
代谢
调控
人工智能从头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析发热黄疸型牛病的防治措施
被引量:
2
12
作者
代立平
《山东畜牧兽医》
2019年第5期24-25,共2页
在牛养殖过程中,为了科学预防牛病发生,要加强对于牛病的认识,要提高对于牛病的治疗能力,本文充分研究了发热黄疸型牛病的诊治策略。1 牛黄疸的发病机理当机体内出现胆红素代谢问题时,会诱发黄疸疾病。当机体处于正常健康状态时,可保证...
在牛养殖过程中,为了科学预防牛病发生,要加强对于牛病的认识,要提高对于牛病的治疗能力,本文充分研究了发热黄疸型牛病的诊治策略。1 牛黄疸的发病机理当机体内出现胆红素代谢问题时,会诱发黄疸疾病。当机体处于正常健康状态时,可保证平衡的代谢动态维持胆红素值正常。在常规检查中可保证血清胆红在一定范围内并切恒定。而机体发病时,当胆红素出现紊乱平衡状态下,血清浓度上升,导致牛体黏膜、尿液、皮肤、泪液等呈现黄色状态,此类疾病称之为黄疸。在病牛体内黄疸通常又包括:肝前性黄疸、肝性黄疸、肝后性黄疸,肝前性黄疸和肝性黄疸极易诱发发热型病症,肝后性则不易产生发热。当感染肝性黄疸时会导致大量红细胞死亡、出现药物中毒时可加重肝损伤、导致肝内感染寄生虫等。发热性黄疸牛病的诱因较多,但整个黄疸具有基本相似的发生机理[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性
牛病
防治
肝损伤
发病机理
代谢动态
平衡状态
血清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补液疗法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
被引量:
1
13
作者
龚淑英
木魁
《云南畜牧兽医》
2010年第2期38-38,共1页
关键词
补液疗法
兽医临床
应用
血液循环
代谢动态
解毒能力
微循环
肾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补液疗法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
14
作者
龚淑英
木魁
《中国畜禽种业》
2009年第11期92-93,共2页
补液适用于腹泻、大出汗、大出血以后,因脱水、失盐引起的血液浓缩,微循环瘀血、脑心灌注不足时,用以补充循环血液量,改善血液循环;在心、肺、肾功能发生改变时,用以调节心、肺、肾功能增强机体保水力促进水盐代谢动态平衡;在脱水疾病...
补液适用于腹泻、大出汗、大出血以后,因脱水、失盐引起的血液浓缩,微循环瘀血、脑心灌注不足时,用以补充循环血液量,改善血液循环;在心、肺、肾功能发生改变时,用以调节心、肺、肾功能增强机体保水力促进水盐代谢动态平衡;在脱水疾病因丢失电解质,渗透压发生改变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液疗法
兽医临床
应用
血液循环
代谢动态
功能增强
微循环
肾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枸杞体细胞胚发生过程中内源多胺代谢动态的研究
被引量:
10
1
作者
邢更妹
黄惠英
王亚馥
机构
兰州大学干旱农业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甘肃农业大学农学系
出处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84-89,T001,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391 70 393
39770 375 )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ZR970 2 0 )
文摘
完全脱分化的枸杞继代愈伤组织在转入分化培养后第 1天就开始启动分化 ,接着体细胞转变为胚性细胞 ,继而分裂形成多细胞原胚、球形胚和成熟胚等。与此同时 ,Put含量迅速上升形成第 1个峰值 ,随后有所下降 ,但到多细胞原胚期 Put含量又上升 ,并达到最高峰 ,为对照的 6倍。 Spd只在胚性细胞分化早期出现 ,Spm仅在体细胞胚发育晚期存在。外源 Put不仅可提高体细胞胚发生频率 ,而且使 3种内源多胺含量均有所提高。加入多胺生物合成抑制剂 DFMA后 ,多胺水平下降 ,体细胞胚发生几乎完全被抑制。补充外源 Put后 ,多胺的生物合成得到部分恢复 ,DFMA对体细胞胚发生的抑制效应也被部分解除。结果表明 。
关键词
枸杞
体细胞胚发生
内源多胺
代谢动态
Keywords
Lycium barbarum L.
somatic embryogenesis
endogenous polyamine
分类号
Q943.1 [生物学—植物学]
Q946.885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设施油桃根系的生理生化代谢动态
被引量:
3
2
作者
毕彦勇
高东升
王晓英
李宪利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沈阳农业大学果树学博士后流动站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
出处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7-69,共3页
基金
国家863计划项目(2001AA247041)
国家博士后基金资助项目
文摘
研究了设施栽培条件下曙光油桃根系的碳氮物质代谢、POD和SOD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新根的生长季节,根系中可溶性糖、蛋白质含量、游离氨基酸总量、POD、SOD活性的变化与新根的生长具有相同的趋势,淀粉则相反。粗根的淀粉、可溶性糖含量、POD活性高于细根,而蛋白质含量、游离氨基酸总量和SOD活性则变化较大。
关键词
设施栽培
油桃
根系
生理生化
代谢动态
Keywords
Protected cultivation
Nectarine
Root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metabolism
Dynamic s
分类号
S662.1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鸡蛋中洛克沙胂的检测方法及动态代谢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
5
3
作者
周艳明
于娜
赵英博
机构
沈阳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498-502,共5页
文摘
建立了检测鸡蛋中洛克沙胂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并对鸡蛋中的洛克沙胂的动态残留进行了研究。鸡蛋经冷冻干燥后用甲醇+冰乙酸(9+1)提取剂提取,Diamond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冰乙酸+三乙胺+甲醇,流速0.8ml/min,柱温30℃,进样量10μl,检测波长264nm。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50~10.0μg/ml,相关系数R2=0.9959,在三个添加浓度水平上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5.81%、85.61%和87.46%,检出限为0.1μg/ml,三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1%(分别为0.35%、0.59%、0.95%)。初步得到了洛克沙胂在鸡蛋中的动态残留规律:鸡蛋中的洛克沙胂的残留量随着饲料中的洛克沙胂的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最大值出现的时间也有所提前;停药后鸡蛋中的洛克沙胂的残留量显著减少,随着添加量的减少未检出的时间相应提前。
关键词
鸡蛋
洛克沙胂
检测
动态
代谢
Keywords
egg
roxarsone
detection
dynamic metabolism
分类号
TS201.21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Verhulst动态新陈代谢的邻近铁路基坑变形预测
被引量:
8
4
作者
李昂
王旭
蒋代军
机构
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出处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39-744,共6页
基金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项目(IRT1139)
中国中铁重点课题(302566)
文摘
为了掌握邻近铁路基坑变形趋势,提高预测精度,保证基坑施工顺利进行和铁路运营安全,针对灰色预测模型存在的不足,提出对常规Verhulst新陈代谢模型加以改进,构建Verhulst动态新陈代谢模型,对邻近铁路基坑变形进行预测,并与灰色GM(1,1)模型、灰色Verhulst模型和常规Verhulst新陈代谢模型的预测精度对比。研究结果表明,Verhulst动态新陈代谢模型的预测精度更高。并且随着新信息的引入和旧信息的剔除,预测更加接近最新变化趋势。Verhulst动态新陈代谢模型为此类基坑的变形预测提供方法。
关键词
动态
新陈
代谢
VERHULST模型
基坑
变形预测
Keywords
dynamic metabolic
Verhulst model
foundation pit
deformation prediction
分类号
TU47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花生四烯酸发酵动态代谢通量分析模型
被引量:
1
5
作者
金明杰
黄和
刘欣
任路静
张昆
机构
南京工业大学制药与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7年第6期41-44,共4页
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BK2005114)
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
文摘
分析了高山被孢霉发酵生产花生四烯酸的动力学特征,建立了氮源与葡萄糖双底物限制动力学模型,并结合代谢流分析理论提出了花生四烯酸发酵动态代谢通量分析模型,通过非线性最小二乘法优化拟合获得参数。进一步实验表明这个模型具有较高的精确度,能很好地模拟发酵过程,并能很容易地获得不同发酵时间的代谢流分布。
关键词
动态
代谢
通量分析
动力学模型
发酵
花生四烯酸
Keywords
dynamic flux analysis
kinetic model
fermentation
arachidonic acid
分类号
TQ920.1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动态代谢通量分析的发酵过程多目标优化
被引量:
6
6
作者
高岩
赵忠盖
刘飞
机构
江南大学轻工过程先进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594-2602,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573169)
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PAL-N201502)~~
文摘
通过动态代谢通量分析方法建立发酵过程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微观代谢信息的发酵过程多目标优化策略,该策略基于所建微观模型,根据动态特性将发酵过程分为菌体生长和产物合成两个阶段,进行特征分析并从微观通量层面分别设计优化目标与约束条件,采用多目标粒子群算法求得最优解。该方法用于青霉素发酵过程底物流加速率和p H的操作轨迹优化,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基于微观通量的多目标优化策略能够提高产物终端浓度,表明优化策略的有效性。
关键词
动态
代谢
通量分析
代谢
优化
多目标粒子群算法
发酵
Keywords
dynamic metabolic flux analysis
metabolism
optimization
multi-objectiv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fermentation
分类号
TQ920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合成生物学中动态代谢途径调控策略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7
作者
周萍萍
叶丽丹
于洪巍
机构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
出处
《生物产业技术》
2019年第1期55-61,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1576234
21776244)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一般项目(LY18B060001)
文摘
随着合成生物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天然高附加值化学品和大宗化学品可以通过在微生物底盘细胞中构建人工合成途径来进行生产。然而外源途径基因的不平衡表达以及有毒中间代谢产物的积累往往会影响宿主细胞的正常生长,这也是合成生物学研究中的一个共性难题。因此设计可控的基因表达系统,在特定时刻启动或者关闭人工合成途径,对于避免细胞生长和产物合成之间的相互干扰至关重要。重点介绍了最新的动态代谢调控策略及其在代谢途径调控中的应用,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合成生物学
人工合成途径
不平衡表达
动态
代谢
调控
Keywords
synthetic biology
synthetic pathway
unbalanced expression
dynamic metabolic control
分类号
Q81 [生物学—生物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动态代谢组学数据通路信息校正的混合效应模型建立及模拟研究
8
作者
田伟
张秋菊
侯小文
李称
丛雨欣
赵敏
刘美娜
机构
哈尔滨医科大学卫生统计学教研室
出处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78-681,686,共5页
基金
国家重大专项课题(2016ZX08011005)
国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81502889)。
文摘
目的建立基于代谢通路信息校正的混合效应模型,通过模拟实验评价模型筛选动态代谢标志物的效果,为动态代谢组学生物标志物筛选提供方法。方法通过条件自回归模型,利用代谢物在通路中的位置关系,结合一阶自回归模型,建立基于代谢通路信息校正的混合效应模型并进行模拟研究;利用模型实现代谢标志物相关关系和时间因素的拟合,结合处理因素回归系数的95%可信区间获得动态代谢标志物。结果建立了基于代谢通路信息校正的混合效应模型;在各种模拟条件下,模型对动态代谢标志物的筛选均有较高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率;动态时间点数和代谢物自身噪声水平对模型的灵敏度有较大影响;通过模拟实验发现时间点数大于5时模型已有较高的拟合精度;样本量是影响模型拟合效果的重要因素,当样本量大于30时,模型筛选差异标志物的灵敏度已大于90%。结论基于通路信息校正的混合效应模型,能够很好地应对动态代谢组学数据分析的各种复杂情况,是动态代谢组生物标志物筛选研究的可选方法之一。
关键词
动态
代谢
组学
混合效应模型
代谢
通路
标志物
Keywords
Dynamic metabolomics
Mixed effect model
Metabolic pathway
Biomarker
分类号
C81 [社会学—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野生玫瑰与栽培玫瑰根系生理生化特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
7
9
作者
孙曰波
张文静
赵从凯
赵兰勇
机构
潍坊职业学院
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
出处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3-57,共5页
基金
山东省良种产业化资助项目"玫瑰种质资源收集
研究与创新利用"(鲁科字〔2002〕228号)
文摘
为了探究玫瑰根系生理生化代谢的年变化动态,以玫瑰新根为试材,测定了玫瑰根系的可溶性糖、淀粉、游离氨基酸、蛋白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6个生理生化指标值。结果表明:玫瑰根系中的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在春季形成了1次吸收高峰后总体呈下降趋势,生长后期则随其生长而缓慢积累;游离氨基酸含量随着地上部分的快速生长而增加,春、夏季其含量形成了3次高峰值,秋季随着温度的下降而急剧上升,蛋白质含量的变化趋势与之相反;SOD和POD活性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春、夏季其含量形成了3次高峰值,秋季随着地上部分的生长停止而呈上升趋势,但变化幅度不大。春、夏季节野生玫瑰根系中的淀粉、游离氨基酸、蛋白质含量和SOD、POD活性均明显高于栽培玫瑰,但秋季随着生长的停止,栽培玫瑰高于野生玫瑰;野生玫瑰的可溶性糖含量一直高于栽培玫瑰。不同时期碳、氮物质含量和SOD、POD活性的不同也影响着野生玫瑰与栽培玫瑰的抗性及进入休眠期的早晚。
关键词
野生玫瑰
栽培玫瑰
根系
生理生化
代谢动态
Keywords
wild rose
rose cultivar
root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
metabolism dynamics
分类号
S685.12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细胞分裂素对蝴蝶兰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被引量:
4
10
作者
刘福平
陈移亮
机构
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
出处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8年第1期42-46,共5页
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0410040)资助
文摘
分别以6-Benzylaminopurine(6-BA)和2,4-Dichloro phenoxyacetic acid(2,4-D)诱导蝴蝶兰外植体。6-BA从嫩茎切块诱导出胚性愈伤组织,细胞富含淀粉粒,而2,4-D得到的愈伤组织不能分化。6-BA易于从嫩叶切片诱导胚性愈伤组织,进行体细胞胚发生过程的显微观察和代谢分析。6-BA诱导期间,DNA含量上升伴随胚性愈伤组织生长,水溶性蛋白变化稍延缓于RNA含量变化。培养第11天新出现12.13,13.08,66.30,97.25,104.31ku蛋白质,可能与胚性细胞出现有关,第25天新出现40.87ku蛋白质,与体细胞胚形成有关。
关键词
蝴蝶兰
细胞分裂素
胚性愈伤组织
大分子
代谢动态
Keywords
Phalaenopsissp
cytokinin
embryogenic callus
macromolecule metabolic kinesis
分类号
S682.31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Q813.12 [生物学—生物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合成生物学研究中的微生物启动子工程策略
被引量:
12
11
作者
于慧敏
郑煜堃
杜岩
王苗苗
梁有向
机构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
出处
《合成生物学》
CSCD
2021年第4期598-611,共14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A09022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1776157,22078173)。
文摘
合成生物学研究对于我国绿色生物制造产业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至关重要。启动子是合成生物学核心元件,是在转录水平上实现基因高效、精准表达调控的最关键因素之一。本文重点对原核微生物启动子工程研究的基本内容、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首先概述了启动子序列基本特征及其受RNA聚合酶σ因子识别调控的一般规律;并以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为例简要介绍了诱导型启动子的负调控与正调控诱导机制。其次,分别从对靶基因自身内源启动子进行突变改造以及采用高效外源启动子进行替换改造这两个方面入手,阐述了启动子改造的常用策略。进一步对近年来公开报道的不同类型诱导型启动子进行了梳理,小结了代表性化学分子诱导剂以及物理信号诱导方式的种类及基本特征。简述了非模式和模式微生物组成型启动子的研究进展及研究侧重点。结合动态代谢调控技术及人工智能工具的突破性发展,提出具有动态调控功能的特殊启动子的发现与改造、全新性能启动子元件的人工智能设计与改造等将成为启动子工程研究的新方向与新前沿。最后分析了启动子工程领域存在的挑战性问题,展望了今后的研究重点,并结合合成生物学的发展,进一步强调了微生物启动子工程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合成生物学
启动子工程
调控机制
改造策略
诱导信号
动态
代谢
调控
人工智能从头设计
Keywords
synthetic biology
promoter engineering
regulation mechanism
evolution strategies
induction signals
dynamic metabolic regulation
AI de novo design
分类号
Q812 [生物学—生物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析发热黄疸型牛病的防治措施
被引量:
2
12
作者
代立平
机构
河北省遵化市农业农村局
出处
《山东畜牧兽医》
2019年第5期24-25,共2页
文摘
在牛养殖过程中,为了科学预防牛病发生,要加强对于牛病的认识,要提高对于牛病的治疗能力,本文充分研究了发热黄疸型牛病的诊治策略。1 牛黄疸的发病机理当机体内出现胆红素代谢问题时,会诱发黄疸疾病。当机体处于正常健康状态时,可保证平衡的代谢动态维持胆红素值正常。在常规检查中可保证血清胆红在一定范围内并切恒定。而机体发病时,当胆红素出现紊乱平衡状态下,血清浓度上升,导致牛体黏膜、尿液、皮肤、泪液等呈现黄色状态,此类疾病称之为黄疸。在病牛体内黄疸通常又包括:肝前性黄疸、肝性黄疸、肝后性黄疸,肝前性黄疸和肝性黄疸极易诱发发热型病症,肝后性则不易产生发热。当感染肝性黄疸时会导致大量红细胞死亡、出现药物中毒时可加重肝损伤、导致肝内感染寄生虫等。发热性黄疸牛病的诱因较多,但整个黄疸具有基本相似的发生机理[1]。
关键词
发热性
牛病
防治
肝损伤
发病机理
代谢动态
平衡状态
血清浓度
分类号
S858.23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补液疗法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
被引量:
1
13
作者
龚淑英
木魁
机构
丽江市古城区畜牧兽医站
丽江市畜牧兽医站
出处
《云南畜牧兽医》
2010年第2期38-38,共1页
关键词
补液疗法
兽医临床
应用
血液循环
代谢动态
解毒能力
微循环
肾功能
分类号
S854.59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补液疗法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
14
作者
龚淑英
木魁
机构
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畜牧兽医站
云南省丽江市畜牧兽医站
出处
《中国畜禽种业》
2009年第11期92-93,共2页
文摘
补液适用于腹泻、大出汗、大出血以后,因脱水、失盐引起的血液浓缩,微循环瘀血、脑心灌注不足时,用以补充循环血液量,改善血液循环;在心、肺、肾功能发生改变时,用以调节心、肺、肾功能增强机体保水力促进水盐代谢动态平衡;在脱水疾病因丢失电解质,渗透压发生改变时,
关键词
补液疗法
兽医临床
应用
血液循环
代谢动态
功能增强
微循环
肾功能
分类号
S854.5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枸杞体细胞胚发生过程中内源多胺代谢动态的研究
邢更妹
黄惠英
王亚馥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2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设施油桃根系的生理生化代谢动态
毕彦勇
高东升
王晓英
李宪利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鸡蛋中洛克沙胂的检测方法及动态代谢规律的研究
周艳明
于娜
赵英博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于Verhulst动态新陈代谢的邻近铁路基坑变形预测
李昂
王旭
蒋代军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花生四烯酸发酵动态代谢通量分析模型
金明杰
黄和
刘欣
任路静
张昆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基于动态代谢通量分析的发酵过程多目标优化
高岩
赵忠盖
刘飞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合成生物学中动态代谢途径调控策略的研究进展
周萍萍
叶丽丹
于洪巍
《生物产业技术》
201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基于动态代谢组学数据通路信息校正的混合效应模型建立及模拟研究
田伟
张秋菊
侯小文
李称
丛雨欣
赵敏
刘美娜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野生玫瑰与栽培玫瑰根系生理生化特性的比较研究
孙曰波
张文静
赵从凯
赵兰勇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3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细胞分裂素对蝴蝶兰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刘福平
陈移亮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合成生物学研究中的微生物启动子工程策略
于慧敏
郑煜堃
杜岩
王苗苗
梁有向
《合成生物学》
CSCD
2021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浅析发热黄疸型牛病的防治措施
代立平
《山东畜牧兽医》
201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补液疗法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
龚淑英
木魁
《云南畜牧兽医》
201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补液疗法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
龚淑英
木魁
《中国畜禽种业》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