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孙中山移植西方代议民主制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5
1
作者 刘曼容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8-85,共8页
孙中山移植西方代议民主制于中国的理论与实践,经历了从移植、改造到超越的三个阶梯式的发展历程,即:第一个阶梯——移植代议民主制,推翻封建君主制;第二个阶梯——改造代议民主制,采用直接民主制;第三个阶梯——超越代议民主制,倡行复... 孙中山移植西方代议民主制于中国的理论与实践,经历了从移植、改造到超越的三个阶梯式的发展历程,即:第一个阶梯——移植代议民主制,推翻封建君主制;第二个阶梯——改造代议民主制,采用直接民主制;第三个阶梯——超越代议民主制,倡行复合民主制。孙中山在移植西方代议民主制于中国的进程中形成了自己的价值取向:既主张以直接民主制弥补代议民主制的缺陷,又主张以直接民主制与间接民主制相结合的复合民主制来超越代议民主制;对于代议民主制的弊端,不仅采用扩大民主的直接民主制的措施,同时又采用加强集权的"万能政府"的手段予以纠正。这些为后发展国家的民主制度模式提供了宝贵的探索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中山 西方代议民主制 移植 改造 超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民参与的深度扩展:从代议民主制下的传统政府管理到治理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斌 《理论与改革》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1-14,共4页
公民对公共政治生活的平等参与是民主政治的首要基准。在代议民主制下公民政治参与的主要形式有:选举、个人或者集体形式同政府的接触、少量的直接民主等。公民通过政治参与对公共政策发挥重要影响,但传统政府管理的某些结构性缺陷也制... 公民对公共政治生活的平等参与是民主政治的首要基准。在代议民主制下公民政治参与的主要形式有:选举、个人或者集体形式同政府的接触、少量的直接民主等。公民通过政治参与对公共政策发挥重要影响,但传统政府管理的某些结构性缺陷也制约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有效性。与之相对照,在近年兴起的治理实践中,公民被赋予了积极的治理主体资格,因而能够在公共生活中进行更有效的深度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 参与 代议民主制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民主体角色的嬗变:从代议民主制下的传统政府管理到治理
3
作者 李斌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5-19,共5页
在代议民主制下的传统政府管理中,公民所扮演的是旨在影响政府决策而非以政治为业的政治参与角色。公民的此项角色为政府管理的顺利进行所不可或缺,但因其较为间接性的特征阻碍了公民影响力的充分发挥。而在新兴的治理实践中,公民对合... 在代议民主制下的传统政府管理中,公民所扮演的是旨在影响政府决策而非以政治为业的政治参与角色。公民的此项角色为政府管理的顺利进行所不可或缺,但因其较为间接性的特征阻碍了公民影响力的充分发挥。而在新兴的治理实践中,公民对合作治理的深度参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调,公民因之被赋予积极的治理主体资格。这无疑将有助于公民意愿的更好实现,也有利于提升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因此可被视为对代议民主制的重大改革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 主体 代议民主制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民主能重塑民主治理吗?——对现代民主制三种形式的解读 被引量:12
4
作者 唐丽萍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5-89,共5页
以代议制形式存在的现代民主制经历了从传统的代议民主制到行政集权民主制的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西方社会进入信息社会以来,代议民主制遭遇到严重的政治危机,网络民主被视为挽救代议制政治危机的一种补救办法。然而,网络民主制只是在... 以代议制形式存在的现代民主制经历了从传统的代议民主制到行政集权民主制的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西方社会进入信息社会以来,代议民主制遭遇到严重的政治危机,网络民主被视为挽救代议制政治危机的一种补救办法。然而,网络民主制只是在某些方面改变了代议民主制的功能和运作方式,部分地取代了代议制民主的功能,而不可能成为国家形态层面上的民主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代议民主制 行政集权民主 参与式民主 网络民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现代政党制度与我国政党制度的比较分析
5
作者 周俊华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161-162,共2页
政党和政党制度是现代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普遍现象,政党制度和政党政治是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西政党体制进行比较研究,借鉴西方政党制度,对我国的现代国家建设无疑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关键词 西方政党 政党政治 代议民主制 政党体 国家政治生活 现代 民主政治 政治斗争 重要组成部分 西方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民粹主义的美国起源、当代发展及制度逻辑 被引量:2
6
作者 柳亦博 王若彤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4-95,共12页
从纷繁的现象和复杂的定义中很难把握民粹主义,想要理解民粹的制度逻辑,必须从源头出发考察其发展演变。当代民粹主义的源头是19世纪末美国的人民党,在其诞生后的一个多世纪中,民粹主义在美国的发展大致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民权运动之... 从纷繁的现象和复杂的定义中很难把握民粹主义,想要理解民粹的制度逻辑,必须从源头出发考察其发展演变。当代民粹主义的源头是19世纪末美国的人民党,在其诞生后的一个多世纪中,民粹主义在美国的发展大致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民权运动之前的左翼民粹主义阶段,民权运动之后的右翼民粹主义阶段,以及后特朗普时期的无领袖民粹主义阶段。民粹主义在美国社会中间歇性的爆发,缘于民粹主义已深深扎根在其民主制度中,它通过与自由主义、资本主义、身份政治和代议制的联结,形成了一种“民主-民粹”的共生态。美国只有通过民主制度的自我革新,才有可能摆脱民粹主义的纠缠,否则只能在民粹主义的斜坡上不断滑向深渊,从现代国际秩序的“缔造者”变成国际社会最大的不稳定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粹主义 美国 代议民主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主行政的建构逻辑 被引量:1
7
作者 孔凡宏 胡伟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3期67-74,101,共9页
民主行政是民主与行政的耦合,是一直拘囿于政治领域的民主价值在行政领域的拓展与渗透,它是学者们对代议制的立法权衰落、责任脱节、参与不足以及官僚制的行政权扩张、责任缺失、排斥参与的回应。民主行政的建构切入点有组织制度、伦理... 民主行政是民主与行政的耦合,是一直拘囿于政治领域的民主价值在行政领域的拓展与渗透,它是学者们对代议制的立法权衰落、责任脱节、参与不足以及官僚制的行政权扩张、责任缺失、排斥参与的回应。民主行政的建构切入点有组织制度、伦理责任、行为活动三个层面,形成了以行政权的分立与制衡、竞争与合作机制的分权视角,以官僚机构承担宪法、公益、公平、代表性等伦理责任的责任视角,以公民和下级官僚直接参与公共事务决策活动的参与视角。三个视角之间既有差异,也有共识,共同致力于解决代议制和官僚制的双重困境与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行政官僚行政代议分权责任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发展的最终目标和阶段 被引量:7
8
作者 李元书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79-85,共7页
明确目标是制订政治发展的基础。政治发展的最终目标:一是指政治发展的终极目的,即是人在政治上的全面发展,它包括人的政治素质的提高、人的政治能力的提高和潜能的发挥、人在政治上的彻底解放、人的社会政治价值的全面实现;二是指政治... 明确目标是制订政治发展的基础。政治发展的最终目标:一是指政治发展的终极目的,即是人在政治上的全面发展,它包括人的政治素质的提高、人的政治能力的提高和潜能的发挥、人在政治上的彻底解放、人的社会政治价值的全面实现;二是指政治发展的最高目的,即是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自由人联合体”。历史过程中出现的若干中心点可以作为社会政治发展的起点。近现代政治发展的起点是民族国家的建立。从结束前民族国家状态到实现自由人联合体的最高目标,这中间大致要经历七个发展阶段:建立统一的独立的民族国家,集权政治,低级代议民主制,高级代议民主制,半直接民主与代议民主相结合,人民自治,社会自治。每一个阶段都有相对独立的政治发展的分目标,从第一个目标到最高目标呈阶梯式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发展 民族国家 民主政治 终目标 社会发展 代议民主制 人的全面发展 集权政治 “自由人联合体” 直接民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启示 被引量:3
9
作者 谢永豪 谢卫东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5期10-12,共3页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启示谢永豪,谢卫东社会与国家的关系是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理论爆破点之一。马克思的整个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建立首先是从批判黑格尔的国家理论,研究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的相互关系开始的。社会与国家的...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启示谢永豪,谢卫东社会与国家的关系是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理论爆破点之一。马克思的整个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建立首先是从批判黑格尔的国家理论,研究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的相互关系开始的。社会与国家的关系问题无论在当前理论形态上还是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民社会理论 政治国家 马克思 代议民主制 私人利益 资本主义 中国市民社会 公共利益 精神文明 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高校学报之窗
10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4-124,共1页
赵海月在《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发表《制度理念与操作:民主政治建设的一种考量》一文认为,民主政治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它的设计理念主要有:以人为本、主权在民、宪法至上、人权至尊、权力制约等。然而历史发展的实践表明... 赵海月在《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发表《制度理念与操作:民主政治建设的一种考量》一文认为,民主政治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它的设计理念主要有:以人为本、主权在民、宪法至上、人权至尊、权力制约等。然而历史发展的实践表明,在现实的复杂的政治生活中,要让一个国家的全体公民都参与国家的公共事务,这在操作层面上是匪夷所思的。于是具有可操作性的代议民主的制度设计就成为必然选择。在制度理念与操作上,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应将公民素质的提高与具体制度的完善、代议民主制与直接民主制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人-制”格局的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经济学院 高校学报 民主政治建设 代议民主制 操作层面 度理念 设计理念 公民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