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清代弹词的文体分化过程及其特点 被引量:3
1
作者 盛志梅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2-71,共10页
文学文体作为作品语言的存在体,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体裁归类问题,它更多的涵义是包括以"体"来表述作家的个性风格、流派或作品的时代风格特征等。弹词的"文体分化"是指代言体弹词在书场和书斋两个不同的生存领域里... 文学文体作为作品语言的存在体,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体裁归类问题,它更多的涵义是包括以"体"来表述作家的个性风格、流派或作品的时代风格特征等。弹词的"文体分化"是指代言体弹词在书场和书斋两个不同的生存领域里,从叙事体弹词中逐渐分化出来,成长为书场弹词主要的讲唱、创作方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考察弹词体裁的变化,还包涵了对弹词作者的创作风格、作品叙事体制、演出市场、时代风尚等诸因素的综合考量。总之,清代弹词的文体分化趋势,是文体随着整体文化的成熟而不断向精致化的方向发展的必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词 文体分化 代言体弹词 文化成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弹词研究
2
作者 盛志梅 齐森华 《中文自学指导》 2003年第1期46-46,共1页
论文以史论结合的方式,既梳理了清代弹词的发展轨迹,又对几个突出问题进行了专门论述。论文认为弹词的直接渊源是宋代的陶真,提出了弹词渊源于“瞽人诵诗”的假说。清代弹词形成叙事体和代言体两类。清代弹词存在着一个由书场曲艺渐变... 论文以史论结合的方式,既梳理了清代弹词的发展轨迹,又对几个突出问题进行了专门论述。论文认为弹词的直接渊源是宋代的陶真,提出了弹词渊源于“瞽人诵诗”的假说。清代弹词形成叙事体和代言体两类。清代弹词存在着一个由书场曲艺渐变为案头文学的雅化历程。这个过程是随着书场弹词、书坊弹词、书斋弹词三部分的雅化趋势及相互消长的态势完成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弹词本是一种以娱乐为主的雅俗共赏的通俗文学,过多的赋予其教化使命或者一味的追求商业利益,都会葬送弹词的文学生命。文体分化使代言体弹词占了书场说唱的主流、叙事体弹词在书斋里的主导地位则始终未被撼动。两种文体的不同归宿说明了适者生存的文学生态原则。另外,作为文体分化的副产品。弹词的案头化最终导致了弹词文学的消亡。清代女性弹词中出现女扮男装现象。论文认为,文人“女性化心态”的历史符号学、文学创作思潮中的女性“士人化”及清代中叶兴起的才女文化热潮,是女扮男装文学现象文化的、文学的、社会的大背景,而封建礼教对女性的压抑和束缚则是易妆的直接诱因,挑战现存秩序成为易妆现象最突出的文化表征。女性写作最普遍的弱点是对男性世界的陌生,这一点直接导致了作品中易妆女性不被读者信任的命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盛志梅 发展历史 陶真 渊源 代言体弹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