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2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村土地制度变迁中“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实证与思考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克强 刘红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16-22,共7页
中国共产党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历史 ,就是“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土地改革 ,建立了农民土地私有制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 ,对社会主义的农村土地制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形成了农民集体所有制 ;改革开放... 中国共产党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历史 ,就是“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土地改革 ,建立了农民土地私有制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 ,对社会主义的农村土地制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形成了农民集体所有制 ;改革开放以来 ,建立了家庭承包制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设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农村土地市场是新时期土地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上述过程中 ,从总体上讲 ,党的政策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但在探索中也出现过结果与理想不符合的现象。在总结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实践基础上 ,就新时期土地制度改革中如何正确理解“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提出了五点想法——阶级性、广泛性、利益的可持续提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制度变迁 “三个代表 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实证分析——以农村土地制度变迁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克强 刘红梅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1-43,共3页
中国共产党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历史,就是“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土地改革,建立了农民土地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对社会主义的农村土地制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形成了农民集体所有制;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共产党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历史,就是“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土地改革,建立了农民土地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对社会主义的农村土地制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形成了农民集体所有制;改革开放以来,建立了家庭承包制;随着市场经济的建设,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农村土地市场是新时期土地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从总体上讲,党领导下的土地制度变迁过程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但在探索中也出现过曲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人民根本利益 实证分析 农村 土地制度 '三个代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益整合: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现实课题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彦坤 王会敏 《河北学刊》 2002年第6期18-20,共3页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 ,我国社会结构发生剧烈变化并引发社会利益多样化。进行社会利益整合 ,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面临的重大现实课题。圆满解决这个课题 ,必须坚持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 ,我国社会结构发生剧烈变化并引发社会利益多样化。进行社会利益整合 ,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面临的重大现实课题。圆满解决这个课题 ,必须坚持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社会绝大多数人谋利益、从先富到共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统筹兼顾等基本原则 ,必须完成增加社会财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调节社会收入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利益 多样化 中国共产党 代表最广大人民 根本利益 利益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保持党的先进性
4
作者 刘耀吾 《湖湘论坛》 2002年第3期25-25,共1页
关键词 人民根本利益 中国共产党 先进性 三个代表 首创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我见
5
作者 王晓岚 《理论月刊》 2003年第3期23-24,共2页
本文论述了“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现实合理性,对新时期我党如何更好地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 三个代表 “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研究 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哲学思考
6
作者 张长明 王飞 《湖湘论坛》 2005年第5期80-81,共2页
在世纪之交,江泽民站在时代的高度提出“三个代表”的科学论断,这充分体现了党的先进性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贯穿其中的精神主线就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党始终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 在世纪之交,江泽民站在时代的高度提出“三个代表”的科学论断,这充分体现了党的先进性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贯穿其中的精神主线就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党始终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一命题的科学内涵,对于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个代表 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哲学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奋斗历程及其哲学思考
7
作者 左明贵 余明徽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2期76-78,共3页
作者从党的领导与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奋斗历程进行回顾,阐述二者辩证关系。认识到当前加强党自身的 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对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具有极端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关键词 党的领导 党的先进性 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8
作者 石本惠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2-35,共4页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反映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新的历史时期 ,广大人民的利益体现不够 ,甚至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 ,党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代表好人民的根本利益 ,才能从人民中获得不竭的力量源泉。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代表 人民根本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个代表"的根本是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9
作者 邓辉煌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84-87,共4页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三个方面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它们互相联系、互相促进。其根本点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它不仅是我党一贯倡导的根本宗旨,也是我党永葆...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三个方面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它们互相联系、互相促进。其根本点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它不仅是我党一贯倡导的根本宗旨,也是我党永葆青春活力的法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个代表 根本 人民根本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哲学解读
10
作者 吕安兴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23-25,共3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基础上的。具体表现为 :一是对历史唯物主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基础上的。具体表现为 :一是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创造性运用和阐发 ,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价值观的统一 ;二是体现了“三个代表”是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整体 ;三是正确处理了各种具体的利益关系和内部矛盾 ,贯穿了辩证法的全面性原则 ;四是体现了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内在要求 ,也是解决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人民 根本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要善于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被引量:1
11
作者 侯超英 《湖湘论坛》 2003年第1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代表 实践“三个代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党的先进性 执政为民 江泽民同志 坚持 新成果 与时俱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要努力成为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
12
作者 郭华茹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6-38,共3页
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问题 ,是一个关系党群关系的政治问题。全面理解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丰富内涵 ;制定和执行正确的决策 ,是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人民利益的根本条件 ;充分发展人民民主、党内民主、党际民主 ;坚持不懈地... 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问题 ,是一个关系党群关系的政治问题。全面理解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丰富内涵 ;制定和执行正确的决策 ,是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人民利益的根本条件 ;充分发展人民民主、党内民主、党际民主 ;坚持不懈地开展反腐败斗争 ,进一步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忠实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忠实人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导者的责、权、利与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翠群 《湖湘论坛》 2002年第2期75-76,共2页
关键词 最广大人民群众 根本利益 党的纲领 “三个代表 党员 体现 落实 领导者 归宿 行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三个代表”的核心 被引量:1
14
作者 曾成贵 《理论月刊》 2000年第7期3-5,共3页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论述,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整体,对党的性质、宗旨、根本任务及其相互关系作了新概括。作者认为,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三个代表”的核心。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实践党的宗旨的必然要求,是...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论述,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整体,对党的性质、宗旨、根本任务及其相互关系作了新概括。作者认为,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三个代表”的核心。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实践党的宗旨的必然要求,是党执政的基础。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必须对党风廉政建设常抓不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 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 核心 执政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决策的制定和执行必须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5
作者 刘全刚 《学习论坛》 2000年第10期35-36,共2页
关键词 最广大人民 根本利益 代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高考对公平的追求与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16
作者 鄢明明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1年第13期55-57,共3页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追求的公平是竞争的公平,是受教育机会的均等。建国50多年来,特别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高等学校的招生考试对公平的追求一个阶级一个阶段地升华。愈来愈深刻地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追求的公平是竞争的公平,是受教育机会的均等。建国50多年来,特别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高等学校的招生考试对公平的追求一个阶级一个阶段地升华。愈来愈深刻地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广大人民群众 代表 根本利益 公平 阶级 追求 政府 高考 受教育机会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的宗旨在新时期的根本要求──学习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三
17
作者 王振廷 《学习论坛》 2000年第8期8-9,共2页
关键词 中共 江泽民 "三个代表" 人民根本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科学内涵
18
作者 林亚兴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24-25,共2页
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也是党自身发展的立足点。本文认为,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这一思想的科学内涵,必须要站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从理论上加深认识“人民”的整体性、... 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也是党自身发展的立足点。本文认为,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这一思想的科学内涵,必须要站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从理论上加深认识“人民”的整体性、“利益”的全面性、“主体”的自觉性、“代表”的动态性以及“服务”的层次性,以增强实践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广大人民群众 根本利益 科学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9
作者 西南师范大学党委理论调研组 陈跃 陶举虎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7-21,共5页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一 ,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质特征的集中体现 ,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根本要求。其基本内涵是 :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 ,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一 ,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质特征的集中体现 ,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根本要求。其基本内涵是 :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 ,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 ,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 ,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这既是历史和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三个代表" 根本利益 人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做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
20
作者 赵晓呼 毛军吉 《湖湘论坛》 2001年第3期28-30,共3页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三个代表" 江泽民 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先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