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位代表候选人的非典型经历
1
作者 陶卫华 《小康》 2008年第3期46-47,共2页
被400多位选民联名推荐为代表候选人,却因不符合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或非党员的候选条件而被拒之门外——对此,政治教师潘中林选择了诉诸法律,他把石河子市选举委员会告上了法院。很难说潘中林是在同法律较真,还是在以个人之力,与长期沿... 被400多位选民联名推荐为代表候选人,却因不符合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或非党员的候选条件而被拒之门外——对此,政治教师潘中林选择了诉诸法律,他把石河子市选举委员会告上了法院。很难说潘中林是在同法律较真,还是在以个人之力,与长期沿袭的人大代表选举体制惯性做抗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表候选人 非典型经历 人大代表选举 选举委员会 领导干部 政治教师 石河子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人大代表候选人的资格 被引量:1
2
作者 何榕晖 《福建轻纺》 2005年第7期23-26,共4页
现代中国,政治民主进程稳步推进,作为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需要具备比一般人更加严格的条件,才有可能切实充分地行使权力,保障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通过对选举法中增加人大代表候选人资格限制规定的探讨,明确代表资格... 现代中国,政治民主进程稳步推进,作为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需要具备比一般人更加严格的条件,才有可能切实充分地行使权力,保障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通过对选举法中增加人大代表候选人资格限制规定的探讨,明确代表资格限制的意义,为完善我国的选举制度尽一些绵薄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举法 人大代表候选人 资格限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选举制度和代表制度的完善 被引量:3
3
作者 马全江 《滨州师专学报》 2004年第3期13-16,共4页
选举制度和代表制度作为我国人大制度的基本制度,需要随着民主的发展不断健全和完善,包括代表候选人申请、提名制度,保障选举的自由,扩大直选范围,代表结构和构成的完善,代表专职化以及代表竞选制等。
关键词 选举制度 代表制度 人大制度 代表候选人 选民 提名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七大代表选举面扩大
4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3期18-18,共1页
2006年11月12日,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党的十七大代表选举工作的通知》,对党的十七大代表选举工作作出全面部署。《通知》亮点很多,尤其值得关注的是,《通知》明确提出,省、自治区、直辖市在确定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之前要向民主党... 2006年11月12日,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党的十七大代表选举工作的通知》,对党的十七大代表选举工作作出全面部署。《通知》亮点很多,尤其值得关注的是,《通知》明确提出,省、自治区、直辖市在确定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之前要向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通报并听取意见;要积极地把新经济社会力量吸纳进党内,省、自治区、直辖市要有适当数量的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的党员代表。这是两条全新的规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新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组织建设工作又有了重大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表选举工作 新经济组织 组织建设工作 社会历史发展 《通知》 代表候选人 无党派人士 新社会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问答:关于十七大代表选举工作
5
《中国报道》 2007年第9期34-35,共2页
问:十七大代表选举的起止时间?答:十七大代表选举工作从2006年10月开始,到2007年6月顺利完成。问:十七大共有多少党代表?答:全国38个选举单位分别召开党代表大会或党代表会议,选举产生了2217名出席党的十七大的代表。
关键词 十七大 党员 党组织 代表会议 代表大会 党的组织 代表选举 特邀代表 代表候选人 十六大 推荐提名 知识问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式理性视角下的人大选举提名制度研究——以辽宁贿选案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杰 庞鹏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Z期52-55,共4页
形式理性通过法律条文设计、具体情势应用、逻辑方法推导、程序融合等特征,体现出较高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选举法》等法律对人大选举提名制度做了具体规定。辽宁贿选案暴露出在人大提名制度中,存在党组织提名无规范、提名主持机构... 形式理性通过法律条文设计、具体情势应用、逻辑方法推导、程序融合等特征,体现出较高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选举法》等法律对人大选举提名制度做了具体规定。辽宁贿选案暴露出在人大提名制度中,存在党组织提名无规范、提名主持机构不中立、正式代表候选人未明确、代表候选人资格未要求诸多问题。人大选举提名制度应该迁移形式理性特征,在选举提名制度的细则性规定、选举主持机构的改革、代表提名比例的调整和救济机制的补充等方面进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式理性 选举 提名 代表候选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选举制度的改革与基层政权建设
7
作者 陈荷夫 《社会主义研究》 1985年第2期22-27,共6页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是在经济上通过经济体制改革,迅速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在条件成熟以后还必须在政治体制方面进行必要的改革。当然这种改革是通过社会主义制度...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是在经济上通过经济体制改革,迅速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在条件成熟以后还必须在政治体制方面进行必要的改革。当然这种改革是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有领导、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的,是在肯定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那些方面的基础上改革那些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东西。改革各种体制将会使我国社会主义各项制度更加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改革无疑是一场深刻的革命,但它不是采取阶级斗争的方法去进行,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不断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中,使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逐步达到更加完善的地步。要胜利地实现上述两方面的体制改革,在组织上也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措施,进行必要的改革则是不言而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民 代表候选人名单 选举制度的改革 基层政权建设 推荐名单 基层选举 人民代表 选区 政治体制改革 选举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全完善选举制度三议
8
作者 梁琼芳 《社会主义研究》 1988年第4期17-18,共2页
在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中,民主选举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选举制度的健全与否,又直接关系到能否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关系到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但是目前我国选举制度和选举过程中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其一,在提名和确定代表候选人过程中... 在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中,民主选举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选举制度的健全与否,又直接关系到能否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关系到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但是目前我国选举制度和选举过程中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其一,在提名和确定代表候选人过程中,不能正确对待选民意志,挫伤选民的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举制度 政治体制改革 社会主义民主 代表候选人 民主选举 选民 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代表 意志 直接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选举制度十年改革述评及设想
9
作者 王新学 《社会主义研究》 1988年第6期26-29,共4页
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至今已整整十年了。这十年的历史是改革的历史。改革触及到了我国社会的各个领域。应该承认,我国选举制度的这十年历史也是改革的历史。但问题在于,选举制度的改革与其它改革的步子是否合拍?改革的速度是否适... 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至今已整整十年了。这十年的历史是改革的历史。改革触及到了我国社会的各个领域。应该承认,我国选举制度的这十年历史也是改革的历史。但问题在于,选举制度的改革与其它改革的步子是否合拍?改革的速度是否适中?怎样评价这十年的得与失?经验和教训在哪里?今后的路怎么走?本文拟略述其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举制度 选举法 代表候选人 直接选举 候选人提名 人民代表大会 社会 差额选举 述评 选举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来稿摘登
10
《社会主义研究》 1987年第5期56-57,共2页
根据我国现阶段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和经济利益关系的状况,认为我国有以下几个阶级.(1)工人阶级,其特征一是没有私有的生产资料,二是靠自己劳动取得的工资作为自己的主要生活来源。(2)农民阶级。其经济特征有①基本生产资料——土地属集... 根据我国现阶段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和经济利益关系的状况,认为我国有以下几个阶级.(1)工人阶级,其特征一是没有私有的生产资料,二是靠自己劳动取得的工资作为自己的主要生活来源。(2)农民阶级。其经济特征有①基本生产资料——土地属集体所有,队由村政权管理;②水利设施等大的基本建设由集体兴办和管理;③牲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民 工人阶级 国家资本主义 代表候选人 人民民主 民主建设 农民阶级 知识分子 政党 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程序优化与技术改进完善人大制度
11
作者 桑玉成 马天航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0-20,共1页
基于《宪法》《选举法》的精神,对人大代表的选举有必要在程序优化与技术改进方面做一些探索性的工作,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要点入手:第一,将人大代表候选人的产生与干部选拔任用分开。
关键词 人大制度 技术改进 程序优化 《选举法》 干部选拔任用 代表候选人 《宪法》 人大代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