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代表作评价:探索之路与完善之策 被引量:35
1
作者 姜春林 赵宇航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43-148,共6页
在教育部倡导"确立质量第一的评价导向"和"大力推行优秀成果和代表作评价"的背景下,国内部分重点高校在职称评聘工作中试行了代表作评价制度。首先,对代表作评价制度的试行现状与学术界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其... 在教育部倡导"确立质量第一的评价导向"和"大力推行优秀成果和代表作评价"的背景下,国内部分重点高校在职称评聘工作中试行了代表作评价制度。首先,对代表作评价制度的试行现状与学术界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其次,结合代表作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影响代表作评价实施有效性的若干因素,认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自身的复杂性、评审专家的认知偏差、学科划分、同行选择、人情关系等因素共同影响了代表作制的评价效用。最后,从处理好代表作评价中的同行评议与定量评价之间的关系、构建科学的评价治理体系及优化学术环境等角度提出了完善代表作评价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表作评价 同行评议 量化方法 评价治理体系 学术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表作评价制度的要素、困境与完善路径——基于社会学新制度主义的视角 被引量:8
2
作者 张曙光 王红芳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5-122,共8页
代表作评价制度是我国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重点建设内容之一,有助于破“五唯”,立“四新”。研究基于社会学新制度主义的分析框架,厘清代表作评价制度的规制性要素、规范性要素和文化—认知性要素,发现代表作评价制度在构建和实施过程... 代表作评价制度是我国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重点建设内容之一,有助于破“五唯”,立“四新”。研究基于社会学新制度主义的分析框架,厘清代表作评价制度的规制性要素、规范性要素和文化—认知性要素,发现代表作评价制度在构建和实施过程中存在强制性规则缺失、规范性约束缺位及文化性认知束缚的困境。为此,完善法律法规、第三方监督和强化奖惩活动有益于塑造学术评价行动框架;强调社会约束性期待、强化高校内外部和学术共同体规范是代表作评价制度的内在要求;遵循改革规律、破除传统负向文化的影响、以学术思维为导向、推动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建设代表作评价制度的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学新制度主义 代表作 代表作评价制度 规制性要素 规范性要素 文化—认知性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量化为基础以代表作为主的综合化学术评价制度构建——基于S大学的经验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积玉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4-96,共13页
高校学术评价的重点和基础在于科研成果和教学科研人员的评价,而在教学科研人员的评价中专业化技术职务的评聘更为典型和引人注目。S大学多年来坚持人才评价制度改革,已建立并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以量化为基础以代表作为主的综合化评... 高校学术评价的重点和基础在于科研成果和教学科研人员的评价,而在教学科研人员的评价中专业化技术职务的评聘更为典型和引人注目。S大学多年来坚持人才评价制度改革,已建立并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以量化为基础以代表作为主的综合化评价体系,在实践中充分展现出了规范性、公正性和合理性。这一制度以2016年新修的《专业技术职务(教师)评聘工作办法》为主件,以《教师系列职务评审量化办法》等为附件,其内容包括了指导思想和评聘原则、组织机构、工作程序、申报资格及业绩的认定、对特殊人员的聘任等方方面面;其突出特点是评价过程公开透明、量化办法全面合理、坚持同行专家评价、代表作评审严格、注重分类指导与评价、配套制度完善。总结吸收S大学学术人才评价的经验和做法,我们认为构建以量化为基础以代表作为主的学术评价制度,其量化评价应不同于以往以科研为主、以成果数量和项目级别等为主的方法,要既评科研,也评教学,既看数量,也看质量,同时也不忽视思想政治表现与职业道德情操。与量化评价重在全面、客观和准确地揭示教学科研人员的学术水平和学术贡献不同,代表作评价主要在于测度、考量被评人的科研水平和能力。评审代表作,外审专家的遴选至关重要,并应采取措施,尽力排除人际关系等干扰。对于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评价来说,单纯量化的办法存在诸多弊端,而单纯代表作评价亦有不少问题。相较而言,实行以量化为基础以代表作为主的综合化评价制度,不失为保证学术评价科学合理、公平公正且具可操作性的正确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评价 评价制度 量化评价 代表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文社会科学代表性论文评价指标体系建构及其实现机制 被引量:22
4
作者 姜春林 魏庆肖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7-106,共10页
阐述了代表性论文评价的实质;探讨将科学计量方法导入代表作评价的条件性和可能性,对传统科学计量指标、引用位置指标、社会网络指标、替代计量学指标等指标内容与特点进行梳理;认为可以将科学计量方法与同行评议相结合对代表性论文进... 阐述了代表性论文评价的实质;探讨将科学计量方法导入代表作评价的条件性和可能性,对传统科学计量指标、引用位置指标、社会网络指标、替代计量学指标等指标内容与特点进行梳理;认为可以将科学计量方法与同行评议相结合对代表性论文进行评价,并构建了人文社会科学代表性论文评价的指标体系;从组织、运行、监督等三方面对代表性论文评价的实现机制作了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社会科学 代表作评价 指标体系 评价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Z指数模型的药学科研人员代表作评析 被引量:1
5
作者 丁佐奇 李芙蓉 +1 位作者 孙劲楠 郝海平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05-512,共8页
探究一种基于论文学术认可度的代表作筛选方法的可行性。通过比较分析representative法、h指数核心法、职称申报者主观选择结果和本研究建立的学术认可度法(一区期刊-学科领域百分位-学科规范化引文影响力,Q1-PSA-CNCI)的优劣势,将得到... 探究一种基于论文学术认可度的代表作筛选方法的可行性。通过比较分析representative法、h指数核心法、职称申报者主观选择结果和本研究建立的学术认可度法(一区期刊-学科领域百分位-学科规范化引文影响力,Q1-PSA-CNCI)的优劣势,将得到的代表作分别引入Z指数后形成Z_(h)、Z_(r)和Z_(q)指数,并分析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相较于其他方法,Q1-PSACNCI法得到的代表作数量更为合理。各指标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0.05),并且Z_(q)指数在参与评定不同职称的教授中也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表明,Q1-PSA-CNCI法能够帮助筛选代表作且相较于另外两种方法筛选出的代表作数量更为合理,Z_(q)指数可作为代表作评定的指标为论文定性评价提供参考,同行评审采用“小同行”完善评审过程更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表作评价 代表作筛选 Z指数 Z_(q)指数 h指数核心法 Q1-PSA-CNC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学术GDP时代我国高校科技评价范式的转变 被引量:12
6
作者 袁广林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4-41,共8页
量化绩效评价作为科技管理的一种方法,在我国高校追求晋升、报酬、排名和资源的驱使下,催生了学术GDP主义。它虽然带来学术生产的繁荣,但却付出了扭曲科研真正目的的代价;不仅原创性成果少,而且造成了产学研的脱节、科技与经济"两... 量化绩效评价作为科技管理的一种方法,在我国高校追求晋升、报酬、排名和资源的驱使下,催生了学术GDP主义。它虽然带来学术生产的繁荣,但却付出了扭曲科研真正目的的代价;不仅原创性成果少,而且造成了产学研的脱节、科技与经济"两张皮",同时还滋生了急功近利的研究态度和弄虚作假的研究风气。因此,必须破除学术GDP崇拜,以创新质量和贡献的指向为标准,建立以量化为基础的代表作评价制度,推动科技评价范式的转变。这不仅是服务科技强国建设的需要,也是中国科技走向世界的客观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科技评价 学术GDP主义 范式 代表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西兰研究基金项目中的同行评价
7
作者 杨旭婷 乔刚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6-86,I0006,共12页
在科学研究领域,同行评价是由从事特定研究领域的专家来评判研究者或研究成果的学术水平的一种评价方式。同行评价活动的有效展开,需要配备系统的实施办法和制度安排。新西兰基于绩效的研究基金项目采取同行评价来考察全国高等教育机构... 在科学研究领域,同行评价是由从事特定研究领域的专家来评判研究者或研究成果的学术水平的一种评价方式。同行评价活动的有效展开,需要配备系统的实施办法和制度安排。新西兰基于绩效的研究基金项目采取同行评价来考察全国高等教育机构的研究质量。在同行评价的实施策略层面,其项目在同行推荐基础上遴选评价专家,基于广泛评价内容进行代表作评价,针对不同研究领域开展分类评价,通过多人、多轮计分形成评价结果。在同行评价的制度保障层面,项目以评估材料审查制度、利益相关者回避制度、评价全过程审核制度和保密与申诉制度来规范评价行为,保障各方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西兰 同行评价 科研绩效评价 代表作评价 分类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式评价与学术市场:彻底解放学者的创造力 被引量:17
8
作者 刘益东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7-26,共10页
大学者,有大师之谓也;一流学科,有一流学者之谓也。前沿学者就是一流学者和学术带头人,是因作出突破性成果而在学术前沿占有一席之地的学者。在互联网上规范展示他们的突破性成果及突破点四要素即可让他们及时胜出。前沿学者因特征鲜明... 大学者,有大师之谓也;一流学科,有一流学者之谓也。前沿学者就是一流学者和学术带头人,是因作出突破性成果而在学术前沿占有一席之地的学者。在互联网上规范展示他们的突破性成果及突破点四要素即可让他们及时胜出。前沿学者因特征鲜明并辅以开放式评价而使非同行的专家学者及具备较高知识水平的用户也可以评鉴,因此形成真正的学术市场。在学术市场中,前沿学者自立门户、自主创业,拥有自由宽松、平台高阔的工作环境,拥有科研、人事、财务和管理的自主权,成为全球学术研究网络的节点,并且因自己的独特竞争优势而获得研究经费和成果回报,实现工作自由和财务自由。开放式评价和学术市场可以促发学者创造力的大解放,同时也事半功倍地实现科研资源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建设基于学术市场的网络/平台式科教体系与建设"双一流"并重,可以多管齐下,在我国建成世界一流的高等教育体系与科研创新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沿学者 开放式评价 学术市场 开放评价代表作制度 网络/平台式科教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