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源地区优云湖相地层环境代用指标反映的古环境变化 被引量:3
1
作者 韩建恩 朱大岗 +5 位作者 邵兆刚 余佳 贺承广 钱程 孟宪刚 王艳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69-277,共9页
通过对黄河源地区优云湖相地层剖面的研究,综合分析了剖面的粒度、碳酸盐含量、磁化率、TOC、N和C/N比值环境代用指标,获得了这一地区中更新世中晚期古湖泊环境变化记录。结果显示该古湖泊465~219 kaB.P.期间可能经历了深湖-滨浅湖-深... 通过对黄河源地区优云湖相地层剖面的研究,综合分析了剖面的粒度、碳酸盐含量、磁化率、TOC、N和C/N比值环境代用指标,获得了这一地区中更新世中晚期古湖泊环境变化记录。结果显示该古湖泊465~219 kaB.P.期间可能经历了深湖-滨浅湖-深湖-浅湖-深湖5个湖泊演化过程。465~435.2 kaB.P.期间,降水量较多,入湖径流多,气候比较冷湿,为深湖环境;435.2~367.3 kaB.P.期间,入湖径流减少,湖水水动力减弱,环境温度较低,湖泊营养状态较差,有机物主要是陆源物质,为浅湖环境;367.3~284.6 kaB.P.期间,环境温度逐渐增高,湖泊的营养状态好转,湖泊水体体积逐渐增大,为深湖环境;284.6~228.2 kaB.P.期间湖泊为浅水环境,但环境温度低,湖泊的营养状态差,湖泊水体体积逐渐增加,后期向深湖转变;228.2~219.0 kaB.P.期间,环境温度低,湖泊的营养状态差,湖泊水体体积逐渐增加,为深湖环境。优云地区中更新世中晚期的环境代用指标在约370 kaB.P.和约250 kaB.P.发生突变,这两次突变分别与深海氧同位素曲线MIS11向MIS10转变时期和MIS8向MIS7转变时期相对应,反映该区及青藏高原东北部的气候环境演变特征具有全球变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源 湖相地层 环境代用指标 古环境变化 青藏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锶的生物矿化与地球化学代用指标在古环境重构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刘明学 黄婷 +3 位作者 刘媛媛 孙仕勇 亢武 董发勤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07-612,共6页
锶是自然界广泛分布的微量元素,与钙原子大小接近、化学性质相似。在钙的矿化中锶通过类质替换进入生物矿化体中,从而使生物体尤其是化石具有锶元素蕴含的地球化学信息。本文首先介绍了锶的生物矿化及其机制,然后着重从锶在古环境重构... 锶是自然界广泛分布的微量元素,与钙原子大小接近、化学性质相似。在钙的矿化中锶通过类质替换进入生物矿化体中,从而使生物体尤其是化石具有锶元素蕴含的地球化学信息。本文首先介绍了锶的生物矿化及其机制,然后着重从锶在古环境重构中地球化学代用指标作用、影响锶地球化学代用指标的因素及机制等方面分析了锶的生物矿化行为所蕴含的地球化学信息和应用现状,为今后更好地利用锶地球化学信息进行古环境重构,开展锶生物矿化的环境修复、医学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矿化 地球化学代用指标 古环境重构 生命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气候代用指标的R/S分析及其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杨桂芳 李长安 殷鸿福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94-396,共3页
以兰州红咀寺剖面为例 ,根据有机碳同位素和碳酸钙含量资料 ,应用R/S分析方法 ,探讨了气候代用指标的可靠性和兰州地区古气候变迁的周期规律特征 .研究结果表明 ,应用该方法可以判断气候演变过程的持续性或周期性存在与否 ,为古气候重... 以兰州红咀寺剖面为例 ,根据有机碳同位素和碳酸钙含量资料 ,应用R/S分析方法 ,探讨了气候代用指标的可靠性和兰州地区古气候变迁的周期规律特征 .研究结果表明 ,应用该方法可以判断气候演变过程的持续性或周期性存在与否 ,为古气候重建和环境预测提供一定的依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代用指标 兰州 古气候 R/S分析 有机碳同位素 CaCO3含量 环境演化 气候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黄土-古土壤序列古气候代用指标综述 被引量:8
4
作者 杜青松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1年第2期177-185,共9页
黄土高原黄土-古土壤序列是古气候演化在陆相地层中的反映,已经成为认识第四纪地球气候与环境变化的3个重要信息载体之一,可用来探讨东亚季风气候的形成演化和受控机制、气候突变事件的记录乃至反演我国内陆干旱化历史。稳定同位素、磁... 黄土高原黄土-古土壤序列是古气候演化在陆相地层中的反映,已经成为认识第四纪地球气候与环境变化的3个重要信息载体之一,可用来探讨东亚季风气候的形成演化和受控机制、气候突变事件的记录乃至反演我国内陆干旱化历史。稳定同位素、磁化率和孢粉等气候代用指标的地球化学、物理学以及生物学分析为提取黄土-古土壤序列中蕴藏的古气候环境信息提供了新的途径。随着定量重建古气候方法的不断引进,运用替代指标研究的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度也在不断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古土壤序列 古气候代用指标 对比分析 成壤强度 东亚季风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带海洋环境研究的新代用指标——造礁珊瑚^(14)C记录
5
作者 施祺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7-29,共3页
关键词 热带海洋 环境研究 代用指标 造礁珊瑚 ^14C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源3-羟基脂肪酸作为环境变化代用指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孙棋棋 宋金明 +1 位作者 袁华茂 李学刚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8-108,共11页
细菌源3-羟基脂肪酸(C10-C18)作为环境变化指示指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相关研究还很不系统,在海洋环境中的应用刚刚起步。3-羟基脂肪酸主要用于环境中pH和温度的重建,通过其支链比(异构和反异构3-羟基脂肪酸之和/正构3-羟基脂肪酸之... 细菌源3-羟基脂肪酸(C10-C18)作为环境变化指示指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相关研究还很不系统,在海洋环境中的应用刚刚起步。3-羟基脂肪酸主要用于环境中pH和温度的重建,通过其支链比(异构和反异构3-羟基脂肪酸之和/正构3-羟基脂肪酸之和)与pH的显著正相关关系反演环境中的pH,通过其C15和C17同系物的反异构/正构比(RAN15和RAN17)与大气年均温的显著负相关关系反演环境中的温度,相比基于甘油二烷基甘油四醚类化合物或其他生物标志物的环境代用指标具有明显的优势。然而,陆地生态系统中基于3-羟基脂肪酸的环境指标不适用于海洋环境,最新研究提出了基于3-羟基脂肪酸的新的海洋温度指标(RAN13),而3-羟基脂肪酸作为海洋环境中pH替代指标的成功应用尚未见报道。3-羟基脂肪酸与特定细菌群落的空间耦合或菌株培养实验显示含有3-羟基脂肪酸的细菌可能主要是变形菌、蓝细菌等。分析表明,3-羟基脂肪酸作为全球环境演变有效的替代指标需要更多的数据和证据支持,未来可从海洋适用性、新指标体系和微生物来源几个方面展开继续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羟基脂肪酸 革兰氏阴性细菌 环境变化代用指标 温度 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古湖沼学与古气候学研究中存在的基础科学问题初探
7
作者 侯居峙 《地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33-940,共8页
湖泊沉积物蕴含有丰富的气候环境变化信息,是研究末次冰消期以来气候环境变化的理想介质。本文采用青藏高原典型湖泊的古湖沼学记录,举例说明研究过程中通常被忽略的一些基础科学问题,如湖泊分类、代用指标指示意义、湖泊状态转变历史... 湖泊沉积物蕴含有丰富的气候环境变化信息,是研究末次冰消期以来气候环境变化的理想介质。本文采用青藏高原典型湖泊的古湖沼学记录,举例说明研究过程中通常被忽略的一些基础科学问题,如湖泊分类、代用指标指示意义、湖泊状态转变历史等如何影响不同代用指标记录的解释。对湖泊基础科学问题的深入理解,不仅有助于合理地解释代用指标记录,正确重建过去湖泊过程与气候环境变化,对深入理解气候环境变化过程及机制也大有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湖泊 古湖沼学研究 湖泊基础信息 代用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泊记录中的古气候和古环境指标及其地质灾害信息 被引量:8
8
作者 段丽萍 王兰生 董孝璧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1期40-45,共6页
笔者在简略论述反映古气候、古环境的多种代用指标的基础上,讨论其在揭示地质灾害信息方面的意义,并分析从中提取地质灾害信息的方法和思路。认为在沉积物粒度判别基础上,沉积物表现出的较低δ18O值,较低δ13C值和较低碳酸盐含量以及较... 笔者在简略论述反映古气候、古环境的多种代用指标的基础上,讨论其在揭示地质灾害信息方面的意义,并分析从中提取地质灾害信息的方法和思路。认为在沉积物粒度判别基础上,沉积物表现出的较低δ18O值,较低δ13C值和较低碳酸盐含量以及较高的有机质含量特征可能指示了地质灾害方面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气候 古环境 多种代用指标 地质灾害信息 湖泊记录 沉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托素湖不同位置岩芯沉积物指标对比及其环境意义 被引量:6
9
作者 丁宗艳 张家武 +2 位作者 杨盼盼 周姗 张玉枝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59-270,共12页
湖泊不同位置岩芯沉积物相同代用指标的变化是否一致对于重建可靠的区域气候变化历史至关重要.目前多数研究仅利用深水区单一的沉积岩芯来反演区域的气候环境变化,对于不同位置岩芯重建结果的异同尚缺乏研究.本文选择托素湖不同位置、... 湖泊不同位置岩芯沉积物相同代用指标的变化是否一致对于重建可靠的区域气候变化历史至关重要.目前多数研究仅利用深水区单一的沉积岩芯来反演区域的气候环境变化,对于不同位置岩芯重建结果的异同尚缺乏研究.本文选择托素湖不同位置、不同水深的4根短钻岩芯沉积物,在放射性核素(210 Pb和137 Cs)定年的基础上,对比分析各岩芯沉积物粒度、碳酸盐含量等代用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湖泊内相近的沉积岩芯沉积物粒度变化相似,但相距较远的岩芯之间粒度变化差异较大;浅水区的沉积物粒度(粒径或组分含量)在短时间尺度上变化很大,而深水区的沉积环境比较稳定,在百年尺度上的变化不明显;有机质与碳酸盐含量总体变化趋势一致且有较好的相关性,表明碳酸盐可能受到湖泊生产力的影响.碳酸盐含量、碳酸盐氧同位素(δ18 O)和TL06孔孢粉的A/C比值变化基本一致,反映的有效湿度变化与同期气象记录的相对湿度一致,但与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变化不一致.因此,托素湖粒度指标仅指示不同位置钻孔沉积环境状况,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并不明显,用碳酸盐及其同位素等地球化学指标恢复区域气候变化历史更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均粒径 碳酸盐含量 有机质 代用指标 托素湖 柴达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牟尼沟钙华剖面特征及其环境指示意义
10
作者 何靓雯 代群威 +6 位作者 徐荣林 崔杰 安德军 杜伟旗 张婷 蒋瑞阳 冉玥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75-584,共10页
钙华沉积物记录着重要物理、化学和生物信息,被认为是指示环境变化的重要信息载体。文章选择四川牟尼沟钙华剖面为研究对象,测定钙华沉积物中的有机质、总氮(TN)、总磷(TP)和其他化学元素,综合分析牟尼沟钙华剖面特征和环境指示意义。... 钙华沉积物记录着重要物理、化学和生物信息,被认为是指示环境变化的重要信息载体。文章选择四川牟尼沟钙华剖面为研究对象,测定钙华沉积物中的有机质、总氮(TN)、总磷(TP)和其他化学元素,综合分析牟尼沟钙华剖面特征和环境指示意义。结果表明:有机质、TN、TP含量为294.66~2366.52 g·kg^(-1),0~0.89 g·kg^(-1),0.03~0.25 g·kg^(-1),在元素含量方面,黑色泥质钙华以SiO_(2)为主,白色钙华、黄色钙华、灰色钙华均以CaO为主,推测黑色泥质钙华沉积于雨季,降水充沛,气候较湿润,而灰色钙华、白色钙华和黄色钙华形成于旱季,降水较少,气候较干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牟尼沟 钙华剖面 环境代用指标 沉积环境 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泊沉积物中元素相态的连续提取分析——以岱海为例 被引量:14
11
作者 金章东 邹成娟 +3 位作者 李福春 王苏民 沈吉 梁文波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7-53,共7页
如何利用湖泊/海洋沉积物地球化学代用指标有效地指示环境很大程度取决于元素的来源及其在沉积物中赋存形态的确定.对位于半干旱区的内蒙古岱海14个沉积物样品的连续提取实验及18个元素在水可溶态、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 如何利用湖泊/海洋沉积物地球化学代用指标有效地指示环境很大程度取决于元素的来源及其在沉积物中赋存形态的确定.对位于半干旱区的内蒙古岱海14个沉积物样品的连续提取实验及18个元素在水可溶态、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物结合态及残留态等六种赋存相态中含量变化进行了测试和研究,结合沉积物的矿物组成,结果表明在岱海流域内只经历了较弱的化学风化过程,除了Ca和Sr外,其他元素主要赋存于残留态中,只发生了很小程度的活化溶解.受元素亲合性和湖水物理化学状态的制约,出溶的Sr与Ca的赋存相态基本一致,而出溶的Pb、Be、Co、Cu、K、Mn、Fe等元素则与自生碳酸盐、有机质表现出一定的亲合性.元素在不同赋存相态中分布为地球化学环境代用指标的提取和解释提供了机理性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合态 代用指标 出溶 岱海 赋存 湖泊沉积物 地球化学 亲合性 残留 半干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与黄河河口沉积物磁性特征对比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9
12
作者 王永红 沈焕庭 张卫国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58-663,共6页
根据2001年8月和9月分别采自黄河与长江河口沉积物样品的磁性测量和粒度分析,探讨长江和黄河河口沉积物的磁性特征及其差异。长江河口沉积物中亚铁磁性物质的含量高于黄河口,但长江口与黄河口沉积物中都是亚铁磁性矿物主导了样品磁性特... 根据2001年8月和9月分别采自黄河与长江河口沉积物样品的磁性测量和粒度分析,探讨长江和黄河河口沉积物的磁性特征及其差异。长江河口沉积物中亚铁磁性物质的含量高于黄河口,但长江口与黄河口沉积物中都是亚铁磁性矿物主导了样品磁性特征,亚铁磁性矿物晶粒都以假单畴-多畴为主。相比黄河口沉积物,长江口沉积物不完整反铁磁性物质对磁性特征的的贡献较小。长江与黄河河口的这种磁性特征主要反映了不同的沉积物来源的控制影响。此外,无论是长江口还是黄河口沉积物,磁性参数χARM、χfd%与沉积物细粒级组分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表明这两个参数作为粒度的代用指标具有普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特征 沉积物来源 黄河口 代用指标 矿物 长江河口 长江口 黄河河口 粒度分析 中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白山佛爷池湖泊沉积理化分析反映的8000aBP以来环境变化 被引量:12
13
作者 刘耕年 傅海荣 +1 位作者 崔之久 唐元新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4,69,共5页
封闭湖泊沉积物比较完整地记录了环境演化信息,是研究古环境变化的理想材料。通过对太白山佛爷池湖心剖面沉积物样品粒度参数、总有机碳、有机碳同位素、(TiO2/K2O)、碳酸盐含量等气候环境代用指标的分析,结合剖面的岩性特征与14C测年,... 封闭湖泊沉积物比较完整地记录了环境演化信息,是研究古环境变化的理想材料。通过对太白山佛爷池湖心剖面沉积物样品粒度参数、总有机碳、有机碳同位素、(TiO2/K2O)、碳酸盐含量等气候环境代用指标的分析,结合剖面的岩性特征与14C测年,指出本区气候环境经历了四个变化阶段:(1)8200aBP~5900aBP的温暖潮湿阶段,出现较为适宜的气候;(2)5900aBP~4400aBP气候变得恶劣,较为冷干;(3)4400aBP~2700aBP气候恢复为温湿类型;(4)2700aBP以后气候再一次急剧变冷干,大至到900aBP逐渐变得温湿,与太白山地区现代气候类型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佛爷池 全新世 沉积物 代用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固里淖沉积物记录的气候环境变迁 被引量:25
14
作者 姜加明 吴敬禄 沈吉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46-351,共6页
根据对河北坝上地区安固里淖湖泊沉积物粒度、碳酸盐与TOC含量的分析,探讨了安固里淖近400年来的气候与环境变迁。研究结果表明,安固里淖地区近400年来的气候大致经历了凉干-冷湿-暖干三个气候变化阶段:1634~1801年间的气候凉干期、180... 根据对河北坝上地区安固里淖湖泊沉积物粒度、碳酸盐与TOC含量的分析,探讨了安固里淖近400年来的气候与环境变迁。研究结果表明,安固里淖地区近400年来的气候大致经历了凉干-冷湿-暖干三个气候变化阶段:1634~1801年间的气候凉干期、1801~1889年间的冷湿期以及1889年至今的暖干期,表现为暖干与冷湿相交替的气候演替类型,近百年来干暖化趋势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固里淖 环境代用指标 气候环境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荔波董歌洞D3石笋碳氧稳定同位素及微量元素记录的环境变化 被引量:7
15
作者 覃嘉铭 袁道先 +2 位作者 程海 林玉石 张美良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25-632,共8页
通过对贵州荔波董歌洞D3石笋一系列的TIMSU系法测年以及碳氧稳定同位素分析 ,取得了连续 90 .0~ 16 0 .0ka气候变化高分辨率的同位素记录。表明石笋氧同位素记录和海洋同位素记录一样 ,也可以明显地按峰、谷划分为MIS5c,MIS5d ,MIS5e及... 通过对贵州荔波董歌洞D3石笋一系列的TIMSU系法测年以及碳氧稳定同位素分析 ,取得了连续 90 .0~ 16 0 .0ka气候变化高分辨率的同位素记录。表明石笋氧同位素记录和海洋同位素记录一样 ,也可以明显地按峰、谷划分为MIS5c,MIS5d ,MIS5e及MIS6多个气候阶段 ,界线年龄分别为 :5c/ 5d为 110 .0kaBP ,5d/ 5e为 12 0 .0kaBP ,5e/ 6为 12 9.2kaBP。在由冰盛期的 6阶段到间冰期的 5e,δ18O值由偏重的谷底至偏轻的峰顶的跃变 ,代表冰期旋回之间由冷到暖的快速转变。此外 ,δ13 C值也同样自谷底至峰顶的快速变化 ,说明生态环境也随气候环境的迅速变化而变化。系统的微量元素分析表明 ,Si,Al,Sr,P ,F等均表现出由冰盛期 6阶段至间冰期 5e阶段最大幅度的迅速变化 ,在间冰期 ,微量元素记录变化幅度较小 ,变化波形与δ13 C记录更为相似 ,研究表明 ,这些微量元素与δ13 C记录一样也可以作为岩溶区生态环境重建的代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笋 间冰期 稳定同位素 Δ^13C 代用指标 Δ^18O 冰期旋回 MIS BP 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湖近800年来沉积物介形虫Li/Ca比值的古环境指示意义 被引量:5
16
作者 朱正杰 李航 +5 位作者 任世聪 陈敬安 李键 曾艳 王敬富 漆亮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5-121,共7页
当前古气候研究的热点是获取最近2000a来连续的高分辨率自然记录。为了解决湖泊沉积代用指标中古温度指标的难题,通过对青海湖沉积物单一种属介形虫壳体胖真星介(Eucyprisinflata)Li/Ca比值的测定,结合已有的210Pb和137Cs测定的沉积物... 当前古气候研究的热点是获取最近2000a来连续的高分辨率自然记录。为了解决湖泊沉积代用指标中古温度指标的难题,通过对青海湖沉积物单一种属介形虫壳体胖真星介(Eucyprisinflata)Li/Ca比值的测定,结合已有的210Pb和137Cs测定的沉积物沉积速率[1],成功恢复了青海湖底层水的古温度变化序列。将Li/Ca比值曲线与气象记录以及邻近地区都兰和祁连山树轮宽度指数恢复的温度变化序列对比,发现介形虫壳体Li/Ca比值与温度呈明显的负相关变化,Li/Ca比值高,温度低,Li/Ca比值低,温度高,表明介形虫Li/Ca比值是一种有效的古温度指示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胖真星介 Li/Ca比值 温度 有效代用指标 青海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三宝洞石笋^(238)U值变化的古气候意义 被引量:8
17
作者 董进国 刁伟 孔兴功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9-135,共7页
通过对湖北三宝洞17支石笋160个测年样品的铀同位素数据分析,发现过去18万年以来石笋238 U值长尺度变化与其δ18 O记录有一定的负相关关系,与西太平洋海表温度变化具有良好的正相关。石笋238 U值在间冰期波动剧烈,而在冰期波动相对平缓... 通过对湖北三宝洞17支石笋160个测年样品的铀同位素数据分析,发现过去18万年以来石笋238 U值长尺度变化与其δ18 O记录有一定的负相关关系,与西太平洋海表温度变化具有良好的正相关。石笋238 U值在间冰期波动剧烈,而在冰期波动相对平缓,在冰期—间冰期转型时238 U值"爆发式"增大。在轨道尺度上,高浓度238 U对应于石笋平均生长速率的高值期,而低浓度值对应于生长速率的低值期。上述结果表明与外界气候变化相关的洞穴上覆土壤的成壤过程和岩溶水文变化可能是控制石笋238 U含量变化的主要因素,石笋238 U可以作为一个新的洞穴气候环境代用指标,但仍须谨慎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笋 铀含量 古气候代用指标 三宝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新世泥炭古气候记录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8
作者 于学峰 周卫建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21-126,共6页
以年代标尺和古气候代用指标的建立为线索 ,总结了国内外近年来对全新世泥炭沉积古气候记录研究取得的最新进展 ,展望了未来泥炭古环境记录研究的前景 ,指出在建立可靠年代标尺和可靠环境代用指标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如年... 以年代标尺和古气候代用指标的建立为线索 ,总结了国内外近年来对全新世泥炭沉积古气候记录研究取得的最新进展 ,展望了未来泥炭古环境记录研究的前景 ,指出在建立可靠年代标尺和可靠环境代用指标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如年代标尺与环境代用指标序列的协调问题 ,提出在泥炭剖面年代标尺建立过程中有必要分析环境代用指标 ,选取合适的组分进行测年。最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用指标 古气候 全新世 测年 泥炭 示踪 古环境 标尺 记录 协调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小冰期气候研究综述 被引量:12
19
作者 张娴 邵晓华 王涛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4期317-325,共9页
通过对小冰期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并对已发表的小冰期温度和降水数据进行综合对比分析,探讨小冰期时期中国气候特征的区域性.结果表明,小冰期在中国地区不同区域代用指标记录中均存在,但是小冰期的起讫及持续时间具有区域差异性,温湿配置... 通过对小冰期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并对已发表的小冰期温度和降水数据进行综合对比分析,探讨小冰期时期中国气候特征的区域性.结果表明,小冰期在中国地区不同区域代用指标记录中均存在,但是小冰期的起讫及持续时间具有区域差异性,温湿配置也不尽相同.小冰期的起始时间主要呈现出由西向东推移的趋势,即青藏高原最早,华北地区次之而东部地区最晚.温湿配置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东部季风区小冰期时期总体上是冷干的气候环境,而西部地区气候变化则呈现冷湿的气候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冰期 代用指标记录 温湿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山屯沼泽地晚更新世以来气候演化的植硅体记录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楠楠 介冬梅 +4 位作者 王刘奎 刘洪妍 刘利丹 陈雪松 阳金秀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38-145,共8页
东北地区泥炭以其特有的沉积学特征吸引了诸多全新世古气候研究的开展.通过选取长白山西麓孤山屯沼泽地晚更新世以来的泥炭沉积进行植硅体分析,划分出了5个植硅体组合带:Ⅰ棒型-尖型组合带,Ⅱ棒型-方型-尖型组合带,Ⅲ哑铃型-方型-鞍型... 东北地区泥炭以其特有的沉积学特征吸引了诸多全新世古气候研究的开展.通过选取长白山西麓孤山屯沼泽地晚更新世以来的泥炭沉积进行植硅体分析,划分出了5个植硅体组合带:Ⅰ棒型-尖型组合带,Ⅱ棒型-方型-尖型组合带,Ⅲ哑铃型-方型-鞍型组合带,Ⅳ齿型-哑铃型组合带,Ⅴ齿型-哑铃型-帽型组合带,分别代表5个不同的气候演化时期.结合植硅体温暖指数变化特征恢复了该地区自晚更新世以来的环境演化特征,揭示了晚冰期气候的振荡性与复杂性特征,较准确地识别出了相关气候阶段及气候波动事件.通过与哈尼泥炭纤维素δ18 O曲线及北大西洋深海沉积物记录的浮冰碎屑事件对比,证明了植硅体记录气候的6次冷事件与全球其他区域较为一致,为全面、客观地恢复全新世东北地区的古气候、古植被提供了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炭 植硅体 古气候 代用指标 长白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