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内存优化的代数重建算法及其快速实现 被引量:14
1
作者 秦中元 牟轩沁 +1 位作者 王平 蔡元龙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327-1329,共3页
本文提出一种在图像的代数重建算法 (ART)中能够有效地减少内存占用的快速实现方法 ,将直接ART方法中的每个投影每条射线的系数矩阵分解为射线矩阵和单条射线的系数矩阵 .射线矩阵保存每条射线的斜率和截距 ,系数矩阵在每次迭代之前计... 本文提出一种在图像的代数重建算法 (ART)中能够有效地减少内存占用的快速实现方法 ,将直接ART方法中的每个投影每条射线的系数矩阵分解为射线矩阵和单条射线的系数矩阵 .射线矩阵保存每条射线的斜率和截距 ,系数矩阵在每次迭代之前计算得到 ,考虑到同一投影角下每条射线的相关性 ,系数矩阵可以递推计算 ,从而极大地节省了时间 .实验选用Shepp logan模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数重建算法 图像重建 内存优化 递推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数重建算法中一种快速投影系数计算方法 被引量:8
2
作者 周斌 王连堂 +1 位作者 王俊杰 翟亮亮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5期46-47,64,共3页
针对ART(Algebraic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算法重建图像中投影系数是影响重建速度和重建质量的主要因素,提出一种快速计算投影系数的方法。该方法由射线出发,根据射线与网格相交的不同情况,分类快速求解投影系数。同时利用平行射束... 针对ART(Algebraic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算法重建图像中投影系数是影响重建速度和重建质量的主要因素,提出一种快速计算投影系数的方法。该方法由射线出发,根据射线与网格相交的不同情况,分类快速求解投影系数。同时利用平行射束下射线的相关性与对称性,避免大量重复计算,节省了计算时间。仿真实验选用Shepp-Logan模型,结果表明该方法快速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数重建算法 图像重建 投影系数 基于射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数重建算法在重建运动弧根电流密度分布中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徐铁军 荣命哲 +2 位作者 吴翊 马强 王小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11,共5页
在一般分离极板法测试弧根线性电流分布的基础上,提出多角度狭缝分离电极的方法。分别使用7种角度狭缝的分离电极测试了在空气条件下,380A直流下阴极弧根在7个不同方向的电流分布。应用代数重建算法(algebra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A... 在一般分离极板法测试弧根线性电流分布的基础上,提出多角度狭缝分离电极的方法。分别使用7种角度狭缝的分离电极测试了在空气条件下,380A直流下阴极弧根在7个不同方向的电流分布。应用代数重建算法(algebra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ART)重建了2-D弧根电流密度分布。实验结果表明:多角度狭缝分离电极法结合ART算法是获得运动弧根电流密度分布的一个可行且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根 电流密度分布 分离电极法 代数重建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代数重建算法的快速实现 被引量:2
4
作者 党晓军 韦孟伏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104-1106,共3页
代数重建算法比解析重建算法在重建图像质量上有很大优势,但代数重建算法计算量较大,因而使其在实际应用中受到许多限制。针对代数重建算法中系数矩阵计算占绝大部分重建时间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将系数矩阵预先计算,并将系数矩阵计算结果... 代数重建算法比解析重建算法在重建图像质量上有很大优势,但代数重建算法计算量较大,因而使其在实际应用中受到许多限制。针对代数重建算法中系数矩阵计算占绝大部分重建时间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将系数矩阵预先计算,并将系数矩阵计算结果存储于硬盘的方法。该方法大大提高了代数重建算法速度,并能够使用计算复杂的精确投影系数矩阵,从而可提高重建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数重建算法 系数矩阵 存储 快速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智能单粒子的联合代数重建算法 被引量:1
5
作者 储颖 糜华 +1 位作者 纪震 Q.H.WU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1-115,共5页
提出一种基于智能单粒子(intelligent particle optimizer,IPO)的改进型联合代数重建算法(simultaneous algebraic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SART).为提高重建图像质量,引入松弛矩阵概念,利用智能单粒子算法搜索每一像素特有的最优松... 提出一种基于智能单粒子(intelligent particle optimizer,IPO)的改进型联合代数重建算法(simultaneous algebraic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SART).为提高重建图像质量,引入松弛矩阵概念,利用智能单粒子算法搜索每一像素特有的最优松弛因子,增强重建算法对图像局部特性的针对性.仿真结果表明,采用IPO-SART算法获得的重建图像质量较传统SART算法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代数重建算法 智能单粒子算法 图像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稀疏的地下浅层震动波衰减反演重建方法
6
作者 郭陈莉 李剑 +3 位作者 孔慧华 臧丹枫 刘瑞 马明星 《探测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4-70,共7页
在进行地下浅层震动场区域衰减反演成像过程中,由于地下介质复杂、测点稀疏以及空间区域较大,造成了在稀疏测点条件下的重建精度难以保证。针对上述问题,提出联合代数重建算法结合组稀疏正则化(SART-GSR)的方法来实现稀疏测点条件下衰... 在进行地下浅层震动场区域衰减反演成像过程中,由于地下介质复杂、测点稀疏以及空间区域较大,造成了在稀疏测点条件下的重建精度难以保证。针对上述问题,提出联合代数重建算法结合组稀疏正则化(SART-GSR)的方法来实现稀疏测点条件下衰减反演成像。首先结合地下浅层衰减层析原理建立数学模型;其次利用SART算法对其进行求解得到衰减特征向量估计值;在SART结果的基础上,使用GSR对其进行优化处理。通过实验验证,将SART-GSR算法与SART算法的重建效果进行对比,均方根误差从0.027下降到0.004,峰值信噪比从24.40 dB提高到了38.12 dB。结果表明,SART-GSR算法相较于SART算法能够提升地下浅层衰减反演重建精度,对地下浅层衰减反演重建具有一定的应用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减反演重建 联合代数重建算法 组稀疏 字典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选择性TpV正则化的DBT重建算法
7
作者 李慧君 齐宏亮 +1 位作者 徐圆 周凌宏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776-1781,共6页
针对数字乳腺断层合成摄影(digital breast tomosynthesis,DBT)为有限角度的低剂量重建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选择性TpV(total pvariation,TpV)正则化的重建算法。采用两相式重建策略,对DBT投影数据进行联合代数重建(simultaneous algebra... 针对数字乳腺断层合成摄影(digital breast tomosynthesis,DBT)为有限角度的低剂量重建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选择性TpV(total pvariation,TpV)正则化的重建算法。采用两相式重建策略,对DBT投影数据进行联合代数重建(simultaneous algebra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SART),获得满足数据一致性以及非负性约束的图像,采用选择性TpV正则项作为约束条件更新图像,抑制图像噪声,锐化图像边缘特性,两相交替进行,直到满足收敛准则。应用该算法对数字仿真乳腺体模进行重建,实验结果表明,与SART算法、SART-TpV算法相比,该算法不仅平滑了图像噪声,而且保留了图像的边缘特性,尤其实现了微小钙化的清晰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乳腺断层合成摄影 联合代数重建算法 TpV正则化 选择性TpV正则化 图像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迭代消噪重建算法
8
作者 李铮 李长军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6-97,共2页
从 Richardson格式入手 ,推出了一个更广义的新的迭代重建框架 .将 Fourier重建算子与滤波反投影重建算子与这个新的框架有机地结合起来 ,得到了杂交算法 - - Fourier迭代格式和 FBP迭代格式的重建算法 .其中 Fouri-er迭代格式具有与 FB... 从 Richardson格式入手 ,推出了一个更广义的新的迭代重建框架 .将 Fourier重建算子与滤波反投影重建算子与这个新的框架有机地结合起来 ,得到了杂交算法 - - Fourier迭代格式和 FBP迭代格式的重建算法 .其中 Fouri-er迭代格式具有与 FBP迭代格式相当的重建质量与消噪能力 ,同时又具有比其他迭代格式更高的计算效率 ,是一种实用的迭代消噪重建算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重建 Fourier重建算法 代数重建算法 Fourier迭代法 杂交算法 消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算层析成像的火焰三维重建算法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响 雷庆春 +1 位作者 徐文江 范玮 《燃烧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60-666,共7页
针对计算层析成像火焰三维重建,本文发展了一种新的迭代算法,乘型代数重建非局部平均滤波算法(MART-NLM),通过与现有迭代算法进行对比,发现MART-NLM具有更好的重建精度,可以有效抑制噪声和伪影,改善火焰锋面的重建质量;在存在5°角... 针对计算层析成像火焰三维重建,本文发展了一种新的迭代算法,乘型代数重建非局部平均滤波算法(MART-NLM),通过与现有迭代算法进行对比,发现MART-NLM具有更好的重建精度,可以有效抑制噪声和伪影,改善火焰锋面的重建质量;在存在5°角度误差及5%高斯噪声下仍能重建出火焰轮廓,具有较好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层析 火焰三维重建 乘型代数重建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差分吸收光谱技术的大气痕量气体重建算法 被引量:6
10
作者 韦民红 童敏明 +1 位作者 肖建于 李素文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87-293,共7页
针对在一些不能获取大量投影数据或者投影分布不均匀的实际情况下,重建大气痕量气体的二维空间分布问题,采用代数迭代重建算法(ART)和同步迭代重建算法(SIRT)2种重建算法对其进行重建。通过数值模拟的方式对2种重建算法的重建效果进行... 针对在一些不能获取大量投影数据或者投影分布不均匀的实际情况下,重建大气痕量气体的二维空间分布问题,采用代数迭代重建算法(ART)和同步迭代重建算法(SIRT)2种重建算法对其进行重建。通过数值模拟的方式对2种重建算法的重建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建立了多轴差分吸收光谱层析系统,进行了外场试验。通过计算机模拟和外场实验研究,从成像效果中可以看出,2种迭代算法均能在数据不完善的情况下,精确地重建出大气痕量气体的二维空间分布;在不同的模型及评价指标下,通过对2种重建算法的重建误差的比较,可以发现SIRT算法的重建误差要小于ART算法的重建误差,尤其在测量数据波动比较大、受干扰的情况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吸收光谱 代数迭代重建算法 同步迭代重建算法 痕量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轴差分吸收光谱断层扫描重建烟羽空间分布 被引量:5
11
作者 韦民红 童敏明 +1 位作者 李素文 肖建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252-2256,共5页
为了实现烟羽二维空间分布的精确重建,建立了被动多轴差分吸收光谱断层扫描系统,实现了多台被动多轴差分吸收光谱系统对废气烟羽空间分布的测量。首先,介绍了多轴差分吸收光谱系统及其反演气体浓度的机理。接着,使用代数迭代算法对不同... 为了实现烟羽二维空间分布的精确重建,建立了被动多轴差分吸收光谱断层扫描系统,实现了多台被动多轴差分吸收光谱系统对废气烟羽空间分布的测量。首先,介绍了多轴差分吸收光谱系统及其反演气体浓度的机理。接着,使用代数迭代算法对不同的重建模型,采用不同的扫描光路进行了重建模拟,并设计了重建程序。然后,对数值模拟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最后,搭建了多轴差分吸收光扫描系统平台,进行了外场试验。数值模拟的结果显示:MAX-DOAS层析技术能精确的重建出烟羽模型的二维空间分布,四光源光路的重建误差约是双光源光路重建误差的三分之一,四光源重建时间约是双光源重建时间的四分之一,且双峰模型的重建误差大于单峰模型的重建误差。外场试验的结果显示:重建图像的积分数据与多轴差分吸收光谱测得的投影数据是一致的,说明重建出的烟羽空间分布符合实际情况。研究表明,数值模拟的结果与外场试验的结果具有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轴差分吸收光谱 断层扫描 代数重建算法 烟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技术应用于平面火焰中气体浓度二维分布重建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姜治深 王飞 +3 位作者 邢大伟 许婷 严建华 岑可法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891-2896,共6页
研究了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技术实现气体浓度二维分布测量的方法,探索了重建气体浓度二维分布的模型和算法,并采用数值模拟的方式对重建程序进行了可行性验证。搭建了由24束激光束构成的场参数测量系统,以甲烷/空气预混火焰中H2O... 研究了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技术实现气体浓度二维分布测量的方法,探索了重建气体浓度二维分布的模型和算法,并采用数值模拟的方式对重建程序进行了可行性验证。搭建了由24束激光束构成的场参数测量系统,以甲烷/空气预混火焰中H2O为测量对象,运用重建程序重建了火焰中H2O浓度的二维分布,实验结果分析表明,重建结果较真实的反应了火焰中H2O浓度的二维分布状态,为实现优化燃烧控制提供重要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调谐激光吸收光谱 二维重建 代数迭代重建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DLAS检测技术的甲烷体积分数场重建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旭 曹树亚 +4 位作者 郭腾霄 董力强 杨柳 原博 丁学全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77-582,共6页
为了实现对甲烷体积分数场的2维分布重建,基于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TDLAS)检测技术,以甲烷为目标气体,采用直接吸收的测量方式,探测了甲烷氮气混合气的吸收光谱信号,通过代数重建算法对甲烷体积分数进行了模拟重建和实验研究,模拟... 为了实现对甲烷体积分数场的2维分布重建,基于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TDLAS)检测技术,以甲烷为目标气体,采用直接吸收的测量方式,探测了甲烷氮气混合气的吸收光谱信号,通过代数重建算法对甲烷体积分数进行了模拟重建和实验研究,模拟重建采用了6×6共36个方格的正方形重建区域,假定一个方形区域内具有空穴的体积分数分布,模拟24条光束从4个方向穿过重建区域,获取了模拟光线下的投影值。结果表明,经过重复实验统计均方根误差在2.58%,对模拟投影信号加入不同信噪比(5%,10%,20%)的高斯白噪声之后再进行重建,均方根误差分别在4.17%~9.30%之间;实验研究采取面源泄露式扩散方式,并通过在中心附近放置石英柱的方式人为制造体积分数空穴,形成非均匀体积分数场,通过对放置障碍物前后的重建结果对比,能够看到在空穴位置有明显的体积分数下降。TDLAS技术与计算机断层重建技术在气体体积分数场的局部分布检测上有可行性,具备作为有毒有害气体云团体积分数分布检测手段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学 2维分布重建 代数重建算法 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声层析成像技术的三维流场重建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浩源 王伯雄 +1 位作者 柳建楠 崔园园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6年第1期72-75,共4页
在现有的以超声层析成像为基础的流场重建方法中,一般只能单独重建横向流场或轴向流场。为能够同时获得横向和轴向流场的信息,提出一种方法,通过在圆管周围合理布置超声换能器,采用联合代数迭代重建算法同时得到圆管中的横向流场和轴向... 在现有的以超声层析成像为基础的流场重建方法中,一般只能单独重建横向流场或轴向流场。为能够同时获得横向和轴向流场的信息,提出一种方法,通过在圆管周围合理布置超声换能器,采用联合代数迭代重建算法同时得到圆管中的横向流场和轴向流场的重建图像,完成圆管中流场的三维重建。实际的单弯管实验成功重建了横向流场和轴向流场表明方法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层析成像技术 三维流场 联合代数迭代重建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箱装废物γ核素的直接测量方法及验证
15
作者 郭子静 聂鹏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13-921,共9页
在获取γ放射性核素活度信息时,常规技术难以对放射性固体废物钢箱进行有效、全面分析,需利用非破坏性测量分析技术在钢箱处置前对其整体测量,国内目前尚无可对废物钢箱进行直接测量的方法及系统。本文通过对γ射线光谱测量分析算法的... 在获取γ放射性核素活度信息时,常规技术难以对放射性固体废物钢箱进行有效、全面分析,需利用非破坏性测量分析技术在钢箱处置前对其整体测量,国内目前尚无可对废物钢箱进行直接测量的方法及系统。本文通过对γ射线光谱测量分析算法的离散处理,结合传统CT原理,将放射性固体废物钢箱离散为2×5×3个体素,应用蒙特卡罗模拟结合代数重建技术建立了检测效率校准模型,完成了体素间串扰修正,解决了FA-Ⅳ型钢箱内γ放射性核素的直接测量问题,建立了相应的测量系统。为验证系统的可靠性,对钢箱内废物取样,送实验室进行γ射线光谱测量分析,并将两种方法的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二者的相对偏差小于35%,验证了此系统的箱装废物直接测量方法可满足放射性固体废物钢箱测量分析和处置场废物接收数据测量误差在50%范围内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箱 γ射线光谱测量分析 蒙特卡罗模拟 代数重建算法 效率刻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弯曲射线层析成象方法
16
作者 张大力 吴建成 +1 位作者 刘家琦 张显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8-11,共4页
利用井间透射波旅行时,给出了一种以费马原理为基础的井间地震弯曲射线速度层析成象方法,数值计算表明了该方法比直射线法反演成象精度高。
关键词 CT 射线追踪 代数重建算法 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M-FMM室内无线定位技术
17
作者 陈国平 王丽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344-1348,共5页
在室内多径环境下信号视距传播易受障碍物影响,导致现有的一些室内定位技术对室内环境分布的估计较为困难。时间反转镜(TRM)室内无线定位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室内多径效应对信号的影响以及复杂环境造成的延时。但是,若没有信号传输信道... 在室内多径环境下信号视距传播易受障碍物影响,导致现有的一些室内定位技术对室内环境分布的估计较为困难。时间反转镜(TRM)室内无线定位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室内多径效应对信号的影响以及复杂环境造成的延时。但是,若没有信号传输信道的信息,常规TRM技术的定位精度就会大打折扣。针对该问题,给出了一种基于快速行进算法(FMM)的TRM室内无线定位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FMM和同时代数重建算法(SART)迭代更新计算室内环境分布,然后使用估计结果进行TRM定位。仿真结果显示,对于小型规模的目标物体定位误差约为1.84 cm,在未知室内信道信息的仿真环境下,该方法比常规TRM技术的定位精度提高约32.9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无线定位 快速行进算法 时间反转镜 同时代数重建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