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用代数迭代技术由火焰图像重建三维温度场 被引量:20
1
作者 严建华 马增益 +6 位作者 王飞 卫成业 薛飞 胡刚 徐旭 倪明江 岑可法 《燃烧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58-261,共4页
在运用图像处理的方法测量火焰温度场的研究中 ,从摄像机获取的二维累积图像中重建出包含每个断面温度分布的三维温度场 ,是关系到能否投入实际应用的关键问题。结合扇形计算机断层成像原理和火焰辐射传递方程 ,推导出辐射强度随投影路... 在运用图像处理的方法测量火焰温度场的研究中 ,从摄像机获取的二维累积图像中重建出包含每个断面温度分布的三维温度场 ,是关系到能否投入实际应用的关键问题。结合扇形计算机断层成像原理和火焰辐射传递方程 ,推导出辐射强度随投影路径衰减的控制方程。将火焰断面网格化之后 ,运用代数重建技术对离散方程温度和辐射衰减系数同时迭代求解。在油煤混烧的燃烧器上运用该方法进行了实验研究。并结合算法的数值模拟 ,对其可能误差和改进方向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数迭代 图像处理 温度场 火焰 图像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数迭代映射分支值的优化算法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永强 刘杰 侯祥林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57-459,共3页
以代数迭代映射动力系统的倍周期分叉问题为背景,研究出较精确计算代数迭代系统分支值的优化方法·以分支值为设计变量,映射点的最大开口量为目标函数,以映射点周期关系为等式约束和分支值分布范围为不等式约束,建立了关于分支值计... 以代数迭代映射动力系统的倍周期分叉问题为背景,研究出较精确计算代数迭代系统分支值的优化方法·以分支值为设计变量,映射点的最大开口量为目标函数,以映射点周期关系为等式约束和分支值分布范围为不等式约束,建立了关于分支值计算的新方法·通过两个代数迭代系统分支值实例分析计算,获得较高精度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数迭代映射 分支值 优化算法 混沌 开口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代数迭代算法的燃烧火焰温度场和气体浓度场重建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夏晖晖 刘建国 +4 位作者 许振宇 阚瑞峰 何亚柏 张光乐 陈玖英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697-2702,共6页
基于TDLAS(tunable diode laser absorption spectroscopy)技术,以水汽作为目标气体,采用直接吸收的测量方式,探测了甲烷空气预混平焰炉燃烧区域水汽的吸收光谱信号,通过ART(algebraic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代数迭代算法对燃烧场... 基于TDLAS(tunable diode laser absorption spectroscopy)技术,以水汽作为目标气体,采用直接吸收的测量方式,探测了甲烷空气预混平焰炉燃烧区域水汽的吸收光谱信号,通过ART(algebraic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代数迭代算法对燃烧场温度和水汽浓度分布进行了模拟重建和实验研究,模拟重建采取5×5共25个网格的正方形重建区域,假定25个网格的一个温度浓度二维分布,模拟28条激光束从不同的角度方位穿越重建区域,得到模拟射线下的投影值,经ART算法重建,结果显示温度场和水汽浓度场的重建偏差均在1%以内。实验采用分布反馈式激光器作为光源,选取H2O的7 153.722,7 153.748和7 154.354cm-1三条吸收线作为测温谱线,其中前两条线不区分作为一条吸收线来处理。使用平移台多方位平行扫描,共获取30路光谱吸收信号,经数据处理、算法重建和双线比值法测温原理得到了圆形平焰炉16个不同区域的温度浓度值,且炉面偏向中心区域温度浓度值较高,边缘较小,结果表明代数迭代算法能够很好地实现燃烧区域温度场和水汽浓度场的反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调谐激光吸收光谱 温度场 浓度场 代数迭代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数迭代法在激光反射断层成像目标重构中的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杨彪 胡以华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79-285,共7页
为了提高激光反射断层成像目标重构的图像质量,在目前激光反射断层成像普遍采用反投影算法重构图像的基础上,将CT成像中常用的迭代重建算法引入到激光反射断层成像的图像重构过程中。分析了反投影算法中的直接反投影、R-L和S-L滤波反投... 为了提高激光反射断层成像目标重构的图像质量,在目前激光反射断层成像普遍采用反投影算法重构图像的基础上,将CT成像中常用的迭代重建算法引入到激光反射断层成像的图像重构过程中。分析了反投影算法中的直接反投影、R-L和S-L滤波反投影以及迭代重建算法在图像重构中的性能特性。进行了仿真和外场实验,结果表明:在直接反投影基础上添加了滤波器的反投影算法在减小误差和抑噪能力上都明显提高;另外相比于反投影算法,代数迭代重建算法表现出更好的重建质量,且具有更强的抑噪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反射断层成像 图像重构算法 代数迭代 性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代数映射问题分支值的一种高精度快速算法
5
作者 侯祥林 韩旭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44-346,共3页
研究了非线性代数映射动力系统分支值确定问题,提出二分缩减确定分支值的高精度新算法·克服了步长增量法由于细化步长造成计算时间较长的问题,解决了分支值优化算法由于目标函数本身构成产生较大计算误差的弱点·通过对典型的L... 研究了非线性代数映射动力系统分支值确定问题,提出二分缩减确定分支值的高精度新算法·克服了步长增量法由于细化步长造成计算时间较长的问题,解决了分支值优化算法由于目标函数本身构成产生较大计算误差的弱点·通过对典型的Logistic映射算例的倍周期分支值编程分析计算,给出误差限为10-10精确的分支值·这种算法既节省计算时间又具有高的计算精度·该方法为非线性系统与混沌特性研究提供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数迭代系统 LOGISTIC映射 分支值 二分缩减算法 混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差分吸收光谱技术的大气痕量气体重建算法 被引量:6
6
作者 韦民红 童敏明 +1 位作者 肖建于 李素文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87-293,共7页
针对在一些不能获取大量投影数据或者投影分布不均匀的实际情况下,重建大气痕量气体的二维空间分布问题,采用代数迭代重建算法(ART)和同步迭代重建算法(SIRT)2种重建算法对其进行重建。通过数值模拟的方式对2种重建算法的重建效果进行... 针对在一些不能获取大量投影数据或者投影分布不均匀的实际情况下,重建大气痕量气体的二维空间分布问题,采用代数迭代重建算法(ART)和同步迭代重建算法(SIRT)2种重建算法对其进行重建。通过数值模拟的方式对2种重建算法的重建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建立了多轴差分吸收光谱层析系统,进行了外场试验。通过计算机模拟和外场实验研究,从成像效果中可以看出,2种迭代算法均能在数据不完善的情况下,精确地重建出大气痕量气体的二维空间分布;在不同的模型及评价指标下,通过对2种重建算法的重建误差的比较,可以发现SIRT算法的重建误差要小于ART算法的重建误差,尤其在测量数据波动比较大、受干扰的情况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吸收光谱 代数迭代重建算法 同步重建算法 痕量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DLAS技术用于燃烧场气体温度和浓度重建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殷可为 胥頔 +1 位作者 张龙 杨富荣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0-27,共8页
基于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Tunable Diode Laser Absorption Spectroscopy,TDLAS)技术及修正型代数迭代算法(Algebraic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ART),选择频率为7 153.7 cm^(-1)和7 154.3 cm^(-1)的H_2O吸收线作为测温谱线,测量了... 基于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Tunable Diode Laser Absorption Spectroscopy,TDLAS)技术及修正型代数迭代算法(Algebraic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ART),选择频率为7 153.7 cm^(-1)和7 154.3 cm^(-1)的H_2O吸收线作为测温谱线,测量了CH_4/Air预混平面火焰炉燃烧场温度和H_2O气浓度分布。仿真采用1 000 pixels×1 000 pixels个像素点描述方形模型区域,假设40条光束从两个方向正交通过重建区域,通过引入初始分布并经修正型ART算法计算和三次多项式插值处理,温度场重建偏差在4.5%以内,H_2O气浓度场重建偏差在4%以内。实验采用导轨和转台实现探测光对稳态燃烧场两个方向上的平行扫描,共获取24路光束吸收信号,经修正型ART算法重建和三次多项式插值处理得到整个火焰炉燃烧区域的温度场和H_2O气浓度场分布。将温度场重建结果与热电偶的测量结果进行对比,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实现燃烧场温度二维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 代数迭代算法 温度场 浓度场 二维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技术应用于平面火焰中气体浓度二维分布重建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姜治深 王飞 +3 位作者 邢大伟 许婷 严建华 岑可法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891-2896,共6页
研究了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技术实现气体浓度二维分布测量的方法,探索了重建气体浓度二维分布的模型和算法,并采用数值模拟的方式对重建程序进行了可行性验证。搭建了由24束激光束构成的场参数测量系统,以甲烷/空气预混火焰中H2O... 研究了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技术实现气体浓度二维分布测量的方法,探索了重建气体浓度二维分布的模型和算法,并采用数值模拟的方式对重建程序进行了可行性验证。搭建了由24束激光束构成的场参数测量系统,以甲烷/空气预混火焰中H2O为测量对象,运用重建程序重建了火焰中H2O浓度的二维分布,实验结果分析表明,重建结果较真实的反应了火焰中H2O浓度的二维分布状态,为实现优化燃烧控制提供重要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调谐激光吸收光谱 二维重建 代数迭代重建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ogistic映射分支值的最优化算法 被引量:3
9
作者 刘军 侯祥林 +1 位作者 王丹民 王铁光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580-582,共3页
以具有生态特征的代数迭代系统Logistic映射动力系统的倍周期分叉问题为例 ,研究了精确计算迭代系统分支点的方法·以迭代过程关系构成目标函数 ,参数为设计变量 ,迭代变量的边界为约束 ,建立关于分支值计算的新方法含约束条件的最... 以具有生态特征的代数迭代系统Logistic映射动力系统的倍周期分叉问题为例 ,研究了精确计算迭代系统分支点的方法·以迭代过程关系构成目标函数 ,参数为设计变量 ,迭代变量的边界为约束 ,建立关于分支值计算的新方法含约束条件的最优化程序算法·这种方法将约束转化为惩罚项 ,采用惩罚函数法巧妙地对所建立的最优化问题求解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GISTIC映射 最优化算法 混沌 分支值 代数迭代系统 动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调谐激光吸收光谱技术的多条吸收谱线重建气体浓度二维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立芳 王飞 +3 位作者 张海丹 吴奇 严建华 岑可法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485-3491,共7页
针对二维气体浓度分布,主要选用多条H_2O的吸收谱线,采用代数迭代重建算法,研究了在激光光束较少且假定温度分布已知的情况下,即不考虑燃烧场中温度对谱线强度的影响时,不同谱线条数对二维浓度重建结果的影响,对比了在同一浓度模型下通... 针对二维气体浓度分布,主要选用多条H_2O的吸收谱线,采用代数迭代重建算法,研究了在激光光束较少且假定温度分布已知的情况下,即不考虑燃烧场中温度对谱线强度的影响时,不同谱线条数对二维浓度重建结果的影响,对比了在同一浓度模型下通过增加激光光束与增加H_2O吸收谱线条数对气体浓度重建结果的影响;研究了增加谱线条数重建气体浓度分布对不同温度与浓度分布模型的适应情况,其中,文中所选取的多条吸收谱线可以由一个激光器同时扫描得到。浓度测量区域采用10×10的网格划分,测量区域中的温度和浓度分布采用单峰不均匀分布与双峰不均匀分布,重建过程中计算了吸收谱线与激光光束的有效利用率。重建结果表明在激光光束较少时,增加吸收谱线条数可以获得更多与浓度相关的谱线参数信息,且与增加激光光束相比可以明显改善浓度重建结果,更主要的是增加谱线条数可以有效降低实验中硬件设备的成本投入以及测量系统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数迭代算法 二维浓度重建 多条吸收谱线 激光吸收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计算机断层成像方法由观测图像重建等离子体层全球密度分布--投影数据不完备问题 被引量:3
11
作者 黄娅 徐荣栏 +2 位作者 沈超 李亮 陈志强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71-1077,共7页
在用计算机断层成像方法由EUV观测图像重建等离子体层全球密度分布时,地球的遮挡和有限角度都会导致投影数据不完备,从而无法精确重建出等离子体层的密度分布.本文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图像总变差极小化的代数迭代算法.通过重建等离... 在用计算机断层成像方法由EUV观测图像重建等离子体层全球密度分布时,地球的遮挡和有限角度都会导致投影数据不完备,从而无法精确重建出等离子体层的密度分布.本文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图像总变差极小化的代数迭代算法.通过重建等离子体层投影数据缺失最为严重的中心子午面,证明该算法能够显著提高重建图像的质量.并且在IMAGE卫星仅能达到90°的有限投影角度下,此算法重建图像的相关系数可达0.760,而代数迭代算法的相关系数仅为0.6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等离子体层密度 投影数据不完备 总变差 代数迭代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动DOAS断层扫描的大气痕量气体分布重建 被引量:2
12
作者 韦民红 童敏明 +1 位作者 蔡丽 李素文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0-55,共6页
针对大气痕量气体浓度的二维分布重建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以差分吸收光谱断层扫描技术重构大气痕量气体空间分布的方法,用两台被动多轴差分吸收光谱系统(MAX-DOAS)对待测烟羽进行层析扫描,使用DOAS技术反演出的气体斜柱浓度,进而通过代... 针对大气痕量气体浓度的二维分布重建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以差分吸收光谱断层扫描技术重构大气痕量气体空间分布的方法,用两台被动多轴差分吸收光谱系统(MAX-DOAS)对待测烟羽进行层析扫描,使用DOAS技术反演出的气体斜柱浓度,进而通过代数迭代算法(ART)把其中的浓度分布信息提取出来。采用高斯分布烟羽为重构对象,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重构效果进行了研究分析,分析表明重建结果与模型基本一致,表明了气体分布测量方法的可行性。为了研究在实际测量中的误差对气体分布重建结果的影响,在投影数据中添加了不同比例的随机误差,研究表明,投影误差对气体浓度分布重建结果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差分吸收光谱 断层扫描 代数迭代算法 二氧化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声层析成像技术的三维流场重建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浩源 王伯雄 +1 位作者 柳建楠 崔园园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6年第1期72-75,共4页
在现有的以超声层析成像为基础的流场重建方法中,一般只能单独重建横向流场或轴向流场。为能够同时获得横向和轴向流场的信息,提出一种方法,通过在圆管周围合理布置超声换能器,采用联合代数迭代重建算法同时得到圆管中的横向流场和轴向... 在现有的以超声层析成像为基础的流场重建方法中,一般只能单独重建横向流场或轴向流场。为能够同时获得横向和轴向流场的信息,提出一种方法,通过在圆管周围合理布置超声换能器,采用联合代数迭代重建算法同时得到圆管中的横向流场和轴向流场的重建图像,完成圆管中流场的三维重建。实际的单弯管实验成功重建了横向流场和轴向流场表明方法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层析成像技术 三维流场 联合代数迭代重建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T算法的运动阳极弧根电流密度分布重建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铁军 荣命哲 +1 位作者 吴翊 马强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7,14,共4页
笔者提出应用ART算法根据测量得到的两个垂直方向上的弧根线性电流分布重建弧根电流密度分布的方法。对Drouet M G实验测量的弧根在2个互相垂直方向的电流分布进行计算,获得了2-D弧根电流密度分布并加以讨论。结果表明,ART重建算法结合... 笔者提出应用ART算法根据测量得到的两个垂直方向上的弧根线性电流分布重建弧根电流密度分布的方法。对Drouet M G实验测量的弧根在2个互相垂直方向的电流分布进行计算,获得了2-D弧根电流密度分布并加以讨论。结果表明,ART重建算法结合分离极板法所测的弧根电流分布是获得其电流密度分布的一个切实可行而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极弧根 电流密度分布 代数迭代重建技术 分离极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锥束CT的惩罚SART重建算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冀东江 曾理 邹晓兵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8期152-154,165,共4页
联合代数迭代方法(SART)对重建图像空间是无约束的,其迭代到一定次数后,图像空间的噪声会不断增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针对三维锥束CT情况,研究了一种增加惩罚项的联合代数迭代算法,同时研究了该算法与有序子集结合的方法。计算机仿真... 联合代数迭代方法(SART)对重建图像空间是无约束的,其迭代到一定次数后,图像空间的噪声会不断增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针对三维锥束CT情况,研究了一种增加惩罚项的联合代数迭代算法,同时研究了该算法与有序子集结合的方法。计算机仿真试验表明:在锥束CT图像重建中,该方法能够在抑制噪声的同时提高重建图像的收敛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束CT 联合代数迭代方法 惩罚SART 图像重建 计算机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线分布对基于TDLAS温度场二维重建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宋俊玲 洪延姬 +1 位作者 王广宇 潘虎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460-2465,共6页
基于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TDLAS)技术采用代数迭代算法实现燃烧场温度二维重建。在有限入射光线数目下为获得最佳重建结果,研究了扇形光束和平行光束分布下光线数目、网格数目对温度场重建结果的影响规律。提出虚拟光线方法,通... 基于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TDLAS)技术采用代数迭代算法实现燃烧场温度二维重建。在有限入射光线数目下为获得最佳重建结果,研究了扇形光束和平行光束分布下光线数目、网格数目对温度场重建结果的影响规律。提出虚拟光线方法,通过在相邻光线间增加虚拟光线,减小网格间距以增加网格数目,满足在光线数目较少情况下,实现了较为细致的二维温度场重建。计算结果表明当光线间距与网格间距比在0.6~1范围内时,重建温度场相对均方误差最小。在相同入射光线数目情况下,虚拟光线法可以有效降低重建温度场相对均方误差,提高重建二维温度场精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吸收光谱 温度场二维重建 代数迭代算法 光线数目 虚拟光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光线再投影方法的激光吸收光谱燃烧场二维重建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那奕君 李宁 +1 位作者 黄孝龙 翁春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686-3691,共6页
针对在不完全投影数据条件下燃烧场气体组分浓度、温度二维分布重建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光线再投影方法的燃烧场二维重建算法。利用有限的测量投影数据进行差分运算获取相同角度下不同位置处虚拟光线投影值,增加光线数量以提高重建... 针对在不完全投影数据条件下燃烧场气体组分浓度、温度二维分布重建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光线再投影方法的燃烧场二维重建算法。利用有限的测量投影数据进行差分运算获取相同角度下不同位置处虚拟光线投影值,增加光线数量以提高重建质量。采用改进型代数迭代算法对燃烧场进行重建并获取燃烧场的重建初始值,利用再投影方式获取其他投影角度下虚拟光线的投影数据并进行联合迭代,最终实现对燃烧场气体组分浓度与温度二维分布重建。采用近红外波段7 185.6和7 444.35 cm^-1两条H2O特征吸收谱线结合21条测量光线对49×49网格区域进行计算,通过对相同光线数量条件不同布置方式燃烧场重建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选取了合理的光线布置结构。与传统的采用平滑因子的代数迭代重建算法进行对比,虚拟光线再投影方法的重建精度明显提高,同时该方法消除了人为选择平滑因子对重建结果所带来的主观影响,降低了由于投影角度较少所带来的重建误差。计算结果表明,重建误差随着再投影运算次数的增加而不断下降,当在再投影次数达到十次后重建误差逐渐趋于稳定。在5%噪声幅值条件下进行十次再投影后,温度分布重建误差小于5.76%,浓度分布重建误差小于8.83%,测量噪声对于燃烧场重建结果影响较小。通过对600~1 200 K温度范围内的双峰以及三峰燃烧场模型进行计算分析,验证了虚拟光线再投影方法对于不同工况下燃烧场气体组分浓度、温度二维分布的重建能力。研究结果对有限投影条件下的激光吸收光谱技术二维重建技术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可促进激光吸收光谱技术在现实燃烧装置中的工程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吸收光谱 二维重建 代数迭代算法 虚拟光线 再投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系统矩阵的建模方法在ASD-POCS算法中的比较 被引量:1
18
作者 邰浩伟 乔志伟 +1 位作者 宋文琪 李欣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228-2231,共4页
针对在图像重建算法中,系统矩阵的建模方法对重建效果有一定影响的问题,设计并实现了四种系统矩阵建模方法,即像素驱动、距离驱动、改进的距离驱动以及射线驱动,并且将它们与ASD-POCS算法相结合,比较了它们的建模速度、建模精度以及收... 针对在图像重建算法中,系统矩阵的建模方法对重建效果有一定影响的问题,设计并实现了四种系统矩阵建模方法,即像素驱动、距离驱动、改进的距离驱动以及射线驱动,并且将它们与ASD-POCS算法相结合,比较了它们的建模速度、建模精度以及收敛速度,同时比较了它们在有噪声的情况下对噪声的敏感程度,以及不同系统矩阵建模方法在ASD-POCS中的重建效果。实验表明,距离驱动的建模速度最快,而改进的距离驱动的建模精度最高,射线驱动在ASD-POCS算法中的收敛速度最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像素驱动 距离驱动 射线驱动 代数迭代 ASD-PO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聚焦点层析成像方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沈天晶 胡叶正 +2 位作者 黄旭日 曹卫平 徐云贵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74-1085,I0012,共13页
面对复杂的地下空间,传统的层析成像方法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在迭代求解的过程中需要反复进行偏移,计算量较大;利用射线追踪正演,地质结构复杂时射线反射角度难以求取。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共聚焦点(CFP)理论进行速度反演的方法。该方法... 面对复杂的地下空间,传统的层析成像方法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在迭代求解的过程中需要反复进行偏移,计算量较大;利用射线追踪正演,地质结构复杂时射线反射角度难以求取。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共聚焦点(CFP)理论进行速度反演的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拾取DTS面板上的时移,迭代求取逆时聚焦算子;再利用逆时聚焦算子与时间残差,对速度模型的聚焦位置进行扰动;最后利用代数迭代方法中的系数将旅行时残差换算成慢度变化量,分配到射线路径上的每一个网格上,得到扰动后的速度模型;交替迭代更新聚焦点位置和网格速度以获得最终模型。与常规的速度反演方法相比,该方法利用单向旅行时进行反演,不需考虑复杂结构的反射问题,同时不用在每次迭代中重复偏移,并且只需考虑反射界面的数个几何点,避免了大型矩阵的求逆,从而大大减少了计算量。模型试算结果表明,即使在初始速度模型误差较大的情况下,也能快速收敛,取得较为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聚焦点(CFP) 代数迭代 速度反演 聚焦算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modified method to calculate reliability index using maximum entropy principle 被引量:3
20
作者 徐志军 郑俊杰 +1 位作者 边晓亚 刘勇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4期1058-1063,共6页
Routine reliability index method, first order second moment (FOSM), may not ensure convergence of iteration when the performance function is strongly nonlinear. A modified method was proposed to calculate reliability ... Routine reliability index method, first order second moment (FOSM), may not ensure convergence of iteration when the performance function is strongly nonlinear. A modified method was proposed to calculate reliability index based on maximum entropy (MaxEnt) principle. To achieve this goal, the complicated iteration of first order second moment (FOSM) method was replaced by the calculation of entropy density function. Local convergence of Newton iteration method utilized to calculate entropy density function was proved, which ensured the convergence of iteration when calculating reliability index. To promote calculation efficiency, Newton down-hill algorithm was incorporated into calculating entropy density function and Monte Carlo simulations (MCS) were performed to assess the efficiency of the presented method. Two numerical examples were presented to verify the validation of the presented method. Moreover, the execution and advantages of the presented method were explained. From Example 1, after seven times iteration, the proposed method is capable of calculating the reliability index when the performance function is strongly nonlinear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preserve the calculation accuracy; From Example 2, the reliability indices calculated using the proposed method, FOSM and MCS are 3.823 9, 3.813 0 and 3.827 6, respectively, and the according iteration times are 5, 36 and 10 6 , which shows that the presented method can improve calculation accuracy without increasing computational cost for the performance function of which the reliability index can be calculated using first order second moment (FOSM)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liability index maximum entropy principle first order second moment Newton iteration Monte Carlo sim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