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代体宾语的理解因素 被引量:17
1
作者 谢晓明 《汉语学报》 2004年第1期85-92,共8页
文章以“吃”“喝”带宾语的情况为例,讨论四个有关代体宾语方面的问题:(一)什么是代体宾语?(二)代体宾语的形成原因是什么?(三)代体宾语的形成需要满足哪些条件?(四)所有的代体宾语是否都属于同一类型?通过讨论,文章基本廓清了理解代... 文章以“吃”“喝”带宾语的情况为例,讨论四个有关代体宾语方面的问题:(一)什么是代体宾语?(二)代体宾语的形成原因是什么?(三)代体宾语的形成需要满足哪些条件?(四)所有的代体宾语是否都属于同一类型?通过讨论,文章基本廓清了理解代体宾语的若干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宾结构 代体宾语 经济性原则 理解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物随附性:代体宾语心智表达过程的语义举隅 被引量:3
2
作者 周彦每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60-166,共7页
代体宾语的语义生成是物理和心理二元属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彰显了语言主体心智活动"心"随附于"物"的认知全过程。代体宾语的语义表达依赖于双元构件的固有性和物理组成构件的可观测性。代体宾语产出过程中,"... 代体宾语的语义生成是物理和心理二元属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彰显了语言主体心智活动"心"随附于"物"的认知全过程。代体宾语的语义表达依赖于双元构件的固有性和物理组成构件的可观测性。代体宾语产出过程中,"心"对"物"的随附受制于主体意向性的规约和具体语境的管控。同时,表征关系是代体宾语心智生成的逻辑起点,语言主体心智活动通过"动作事件"的心物属性进行第一次随附,择选出相应的动词。从"客体事件"与"代体"的心理属性来看,代体宾语的施用结构改变了动词概念化事件的方式。从代体宾语语义生成来看,唯有心智因果力的推动,才能实现对"旁格事件"、"主体事件"、"客体事件"等"本体事件"的第二次随附,进一步涌现出代体宾语的新颖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物随附性 代体宾语 属性二元论 表征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识感受性:代体宾语产出的认知范式与心智模型 被引量:2
3
作者 周彦每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21-126,共6页
意识感受性是意识生命有机体的主观性存在状态,是人体大脑主观判断的重要介质和认知范式,它架起了个体意识与心理内容之间的桥梁。作为触发语用世界的神经中枢,意识感受性凸显了大脑思维的"自觉知"意识,贯穿于语言主体意识从&... 意识感受性是意识生命有机体的主观性存在状态,是人体大脑主观判断的重要介质和认知范式,它架起了个体意识与心理内容之间的桥梁。作为触发语用世界的神经中枢,意识感受性凸显了大脑思维的"自觉知"意识,贯穿于语言主体意识从"感觉"到"感受"的认知过程。具体而言,代体宾语句式的产出以感觉初始意识为基础,唯有经过意象发展意识的牵引,才能形成具体的语言形式。从心智过程来看,联通、提取与整合是代体宾语意识感受性表达的基本通道。同时,代体宾语句式产出的心智过程包含感觉、逻辑、顿悟三种思维方式,三种思维方式在在大脑意识感受性中渐次出现,共同规约着宏观语言形式的生成和微观语义的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感受性 代体宾语 心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