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侵占罪中的占有与代为保管 被引量:11
1
作者 高国其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2-52,共11页
在不同立法模式下,"占有"与"代为保管"在侵占罪中具有不同的地位和意义。我国刑法在侵占罪上没有使用"占有"的表述方式,而是使用"代为保管"的表述方式,由此可以克服局限于占有制度引起的刑法... 在不同立法模式下,"占有"与"代为保管"在侵占罪中具有不同的地位和意义。我国刑法在侵占罪上没有使用"占有"的表述方式,而是使用"代为保管"的表述方式,由此可以克服局限于占有制度引起的刑法适用上的不确定性,并可以全面体现侵占罪的性质与法益。在我国侵占罪理论上,不应把"占有"或"持有"作为分析侵占行为的逻辑起点,应当立足于刑法规定,重视"代为保管"的应有地位。应明确侵占罪的行为对象是"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在侵占罪与盗窃罪的界分上,应当以"代为保管"的有无而非"占有"的有无作为区分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占罪 占有 代为保管 盗窃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为保管问题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于世忠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15-122,共8页
代为保管是指非财物所有人基于一定的原因而处于自己事实上控制着的他人财物进行保管的行为。它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保管人对保管物没有所有权;第二,按所有权圆满性的要求,保管人对物有妥善保管的义务;第三,按所有权绝对性和排他性的要... 代为保管是指非财物所有人基于一定的原因而处于自己事实上控制着的他人财物进行保管的行为。它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保管人对保管物没有所有权;第二,按所有权圆满性的要求,保管人对物有妥善保管的义务;第三,按所有权绝对性和排他性的要求,保管人有返还保管物于合法权利人之义务。因而,代为保管的本质是非财物所有人基于保管和返还他人之物的义务而对他人之物处于事实上的控制状态而非仅仅是法律上的支配。对他人之物处于事实上的控制不必基于合法原因。代为保管的归宿是保管人对返还处于其事实上控制的他人之物的义务具有民事义务和刑事义务的双重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为保管 问题研究 保管 所有权 他人财物 双重属性 民事义务 所有人 保管 控制 排他性 绝对性 权利人 返还 原因 合法 法律 刑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占罪中“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之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宋豫 《西部论坛》 1998年第4期56-59,共4页
侵占罪是我国新刑法增设的一种罪。文章认为,就新刑法第270条第1款而言,“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这一问题在其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运用民法学的有关理论,结合实际,对“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的具体情形作了深入详细的分析,并... 侵占罪是我国新刑法增设的一种罪。文章认为,就新刑法第270条第1款而言,“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这一问题在其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运用民法学的有关理论,结合实际,对“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的具体情形作了深入详细的分析,并对“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标准进行了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占罪 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 占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侵占罪的犯罪对象 被引量:16
4
作者 赵秉志 于志刚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0-23,共4页
侵占罪,根据新刑法典规定和理论界的通说,是指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或者他人的遗忘物、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或者拒不交出的行为。①从法条规定和侵占罪的概念来看,侵占罪的犯罪对象似乎较为明确,即限于三种:一... 侵占罪,根据新刑法典规定和理论界的通说,是指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或者他人的遗忘物、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或者拒不交出的行为。①从法条规定和侵占罪的概念来看,侵占罪的犯罪对象似乎较为明确,即限于三种:一是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二是他人的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占罪 埋藏物 代为保管 犯罪对象 遗忘物 遗失物 拒不退还 行为人 违禁品 他人财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占罪之侵占对象若干问题研究
5
作者 黄华平 张伟珂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1-69,共9页
犯罪对象是正确认定财产型犯罪的基础,从刑法的规定来看侵占罪的犯罪对象似乎较为明确,即三种类型:一是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二是遗忘物,三是埋藏物,然而对于这三类财物的性质及具体范围该如何界定,虽然学界进行了诸多讨论,但随着社会发... 犯罪对象是正确认定财产型犯罪的基础,从刑法的规定来看侵占罪的犯罪对象似乎较为明确,即三种类型:一是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二是遗忘物,三是埋藏物,然而对于这三类财物的性质及具体范围该如何界定,虽然学界进行了诸多讨论,但随着社会发展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有深入研讨和分析的必要,对本罪侵占对象的范围仍有待进一步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 侵占罪 代为保管财物 遗忘物 埋藏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教人员是否有权向当地派出所提出退还扣押物
6
作者 李德勇 《中国农村科技》 2004年第3期43-43,共1页
关键词 劳教人员 派出所 扣押物 《劳动教养试行办法》 代为保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占罪:一个被误解已久的立法范例 被引量:1
7
作者 晋涛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9-53,共15页
我国《刑法》规定的侵占罪是一个被误解已久的完美立法,借鉴国外的侵占罪立法及理论误导了对我国侵占罪的理解,应还原其饱含谦抑理念的内部结构和适用机制。我国《刑法》第270条第1款是委托物侵占和脱离占有物侵占的一体化规定。该条第... 我国《刑法》规定的侵占罪是一个被误解已久的完美立法,借鉴国外的侵占罪立法及理论误导了对我国侵占罪的理解,应还原其饱含谦抑理念的内部结构和适用机制。我国《刑法》第270条第1款是委托物侵占和脱离占有物侵占的一体化规定。该条第2款通过例示的方式(遗忘物、埋藏物)规定了脱离占有物侵占的刑罚,它既非法律拟制也不是注意规定,而是一个单纯的刑罚条款。将“拒不退还(拒不归还)”视为一个独立的要素限缩了侵占罪的成立,更符合该罪为轻罪的定位。没有必要修正亲告罪的规定,纯正亲告罪的设定关闭了追诉侵占国家财产的通道。我国的侵占罪巧妙地将谦抑理念和类型区分融入一个法条,更兼顾了国家所有与个人占有之间的利益平衡。侵占罪的双重限制为其他救济措施的运行提供了充足空间,是一个将社会综合治理理念融入法条的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为保管 脱离占有物 拒不退还 亲告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帮孩子打理压岁钱
8
作者 李平 《农村百事通》 2003年第3期48-48,共1页
关键词 压岁钱 正确的消费观 问卷调查 消费理念 代为保管 儿童 调查机构 扶贫济困 良好习惯 残疾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处心已明而笔未及的失误
9
作者 刘相彩 《中国档案》 CSSCI 1995年第3期13-13,共1页
一处心已明而笔未及的失误山东胶南市档案馆刘相彩《档案法》第十六条中的“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改为“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这样才能保持“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一词在整个... 一处心已明而笔未及的失误山东胶南市档案馆刘相彩《档案法》第十六条中的“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改为“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这样才能保持“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一词在整个《档案法》中所指主体的一致性。笔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管理部门 国家档案 《档案法》 档案事业 档案行政 向社会开放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代为保管 山东胶南 保存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管假币也犯罪
10
作者 张明丽 李华 《农村农业农民》 1998年第2期44-44,共1页
1994年底的一天,信阳县明港镇居民武建军正在家中看电视,朋友王某到来,将一包用报纸包着的东西交给其代为保管,并说过几天来取。王走后,武建军将纸包放进柜子。一晃十几天过去了,王某还没有消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武建军打开纸包欲看... 1994年底的一天,信阳县明港镇居民武建军正在家中看电视,朋友王某到来,将一包用报纸包着的东西交给其代为保管,并说过几天来取。王走后,武建军将纸包放进柜子。一晃十几天过去了,王某还没有消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武建军打开纸包欲看个究竟,发现里面竟是46张100元票面的假币,他有些害怕,当即烧毁了10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币 犯罪 建军 代为保管 纸包 信阳 好奇心 居民 还没有 包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某已构成非法储存枪支罪
11
作者 周志卓 《律师与法制》 2006年第1期76-76,共1页
吴某将其盗窃的两支军用枪支交给他的朋友邓某保管,但没有告诉邓某关于枪支的来源。不久后案发,邓某被人民法院以非法储存枪支罪判刑5年。邓某对判决不服,他认为昊某并没有对他说枪支是盗窃来的。他只是代为保管一下而已,不是犯罪... 吴某将其盗窃的两支军用枪支交给他的朋友邓某保管,但没有告诉邓某关于枪支的来源。不久后案发,邓某被人民法院以非法储存枪支罪判刑5年。邓某对判决不服,他认为昊某并没有对他说枪支是盗窃来的。他只是代为保管一下而已,不是犯罪行为,因此他一直不能认罪服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枪支 储存 代为保管 人民法院 犯罪行为 盗窃 判刑 判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