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福建仙游地震序列的震源机制解
被引量:11
- 1
-
-
作者
邱毅
李军
康兰池
袁丽文
-
机构
福建省地震局
-
出处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80-288,共9页
-
基金
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XH12026Y)资助
-
文摘
2010年8月4日至2013年10月4日福建仙游共记录到地震1209次,其中最大地震为2013年9月4日发生的ML5.0地震。为了加强对仙游地震序列的研究,更好地了解仙游地震的发震构造及震区的区域应力场,本文利用福建数字地震台网宽频带地震记录,采用矩张量反演方法,得到仙游地震序列中ML>3.5的6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这6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结果较为一致,都为走滑型地震,断层走向为NW向,倾角陡立,主压应力轴方向为近SN向。反演得到的主压应力轴方向与福建地区的区域应力场并不一致,本文认为仙游地震是由位于震区的金钟水库蓄水造成震区应力调整而引起的。
-
关键词
福建仙游地震
震源机制解
矩张量
反演
-
Keywords
Xianyou earthquake, Fujian
Focal mechanism solution
Moment tensor Inverse
-
分类号
P315
[天文地球—地震学]
-
-
题名福建仙游地震序列尾波Qc值特征
被引量:3
- 2
-
-
作者
李强
李军
袁丽文
邱毅
-
机构
福建省地震局
-
出处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4-188,共5页
-
基金
中国地震局青年震情跟踪课题(201501011)
-
文摘
利用Sato单次散射模型和莆田荔城台的近场数字地震记录,研究仙游地震序列尾波Q_c值的变化特征,并拟合得到整个序列的Q_c值随频率的变化关系为Q_c=(29.85±7.66)f(0.993±1.03)。仙游地震序列ML4.0以上显著地震事件发生前,1Hz的Q_c值以增大为主要特征,当Q_c值超过40,在随后的一段时间均有显著地震事件发生,映震效果相对明显;6Hz和12Hz的Q_c值与显著地震事件关系不明显。分析认为,显著地震事件发生前,震源区应力状态改变,导致介质散射程度变化明显。由于散射衰减机制主要在相对低频部分起重要作用,利用低频部分的Q_c值,更有利于识别出显著地震前的这种变化特征。
-
关键词
地震尾波
仙游地震
SATO模型
QC值
地震活动
-
Keywords
code wave
Xianyou earthquake sequence
Sato model
quality factor
seismicity
-
分类号
P315
[天文地球—地震学]
-
-
题名福建仙游5.0地震前后小地震视应力变化研究
被引量:5
- 3
-
-
作者
蔡杏辉
-
机构
福建省地震局
-
出处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84-986,1006,共4页
-
文摘
分析2011-01~2013-11福建数字台网记录到的73个福建仙游地震,给出仙游2013-09-04 ML5.0地震前后小地震视应力变化情况,得到该区的视应力水平,并讨论主震前后的视应力演化特征以及视应力与震级和深度的关系。
-
关键词
仙游地震
视应力
地震矩
地震波辐射能
-
Keywords
Xianyou earthquake
apparent stress
seismic moment
seismic radiation energy
-
分类号
P315
[天文地球—地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