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陕西凤翔方言他称代词“伢”的语法化及类型学考察
被引量:6
- 1
-
-
作者
张永哲
-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84-293,共10页
-
文摘
文章从语义、句法、语用等多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凤翔方言"伢"由他称代词到名词性成分强调标记的语法化过程。"伢"语法化为强调标记在其他方言中也有表现,但语法化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汉语旁指代词"他"也有语法化为强调标记的现象,与"伢"的语法化存在共性。
-
关键词
凤翔方言
他称代词
伢
名词性成分强调标记
语法化
类型学
-
Keywords
Fengxiang dialect~ residual demonstrative pronoun
"ya" emphatic marker of nominal constituent
grammaticalization
typology
-
分类号
H172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他称代词的指示用法初探
被引量:4
- 2
-
-
作者
彭爽
-
机构
南开大学中文系
-
出处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4-40,共7页
-
文摘
本文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 :1 .他称代词的基本功能是指示兼区别。 2 .根据格分布的位置区分出他称代词的两种用法 :指示用法和称代用法。 3.他称代词在不同格位上 ,“的”字隐现的情况不尽一致。
-
关键词
他称代词
指示
格分布
隐现
-
Keywords
pronoun of discrimination
deixis
case distribution
covert overt
-
分类号
H146.3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关于“他”的古今探索
被引量:1
- 3
-
-
作者
李慎行
-
出处
《宝鸡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4期99-106,共8页
-
文摘
“王顾左右而言他”出于《孟子·梁惠王下》。此句中的“他”字是代词,作动词“言”的宾语,当“别的”讲。为什么“他”字在古代是旁指代词,而不是第三人称代词?在什么时期才变为第三人称代词,?今天“他”字还有什么用场……本文分九个小题进行研讨,先看——一、语场析义见旁指①“王顾左右而言他”出现的语场(语言环境或所在的前后文句)是: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内不冶,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
关键词
第三人称代词
指代词
语场
梁惠王
他称代词
指示形容词
王力先生
王之臣
时间名词
上古汉语
-
分类号
H1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之其“活用”质疑
- 4
-
-
作者
沈文玉
-
出处
《阴山学刊》
1982年第1期21-28,共8页
-
文摘
古汉语中的第三人称代词“之”和“其”,常常被用来指称说话者本人和说话的对方,形成了第三人称代词“之”、“其”的一种特别用法。对于这种语言现象,研究古代汉语的学者专家们早已注意到了,并且都就这种语言现象作出了解释。最早讲到这个问题的是马建忠的《马氏文通》。《文通》中说:“指名代字……‘之’、‘其’二字最为习用……兼人物言。
-
关键词
第三人称代词
代字
古代汉语
《马氏文通》
他称代词
《文通》
第一人称代词
庄辛
王力先生
名词活用为动词
-
分类号
H1
[语言文字—汉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