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基因鸡蛋成治疗新药物
1
作者 湖南省农业转基因管理公众号 《湖南农业》 2017年第5期28-28,共1页
2014年12月8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正式批准了一种用于罕见病治疗的新药,和药物一同获批的还有一种经过基因编辑的鸡,药物分子就藏在这些鸡的蛋里。当然,并不是说病人们要开始把鸡蛋当药吃了——事实上,这里提到的鸡蛋和鸡... 2014年12月8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正式批准了一种用于罕见病治疗的新药,和药物一同获批的还有一种经过基因编辑的鸡,药物分子就藏在这些鸡的蛋里。当然,并不是说病人们要开始把鸡蛋当药吃了——事实上,这里提到的鸡蛋和鸡都不会供人食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生产 食品供应 转基因动物 基因疾病 代谢酶 他汀药物 临床试验 周该 遗传缺陷 调节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氧核糖醛缩酶与醇脱氢酶共催化合成(3R,5S)-6-氯-2,4,6-三脱氧己内酯 被引量:1
2
作者 旋凯昂 张荣珍 +1 位作者 饶俊超 徐岩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5-31,共7页
为实现生物法“一步”合成他汀类药物侧链中间体(3R,5S)-6-氯-2,4,6-三脱氧己内酯,采用生物偶联的方法分别构建不同抗性的两种重组质粒,即来源于Streptococcus suis的脱氧核糖醛缩酶基因与Lodderomyces elongisporus的醇脱氢酶基因的重... 为实现生物法“一步”合成他汀类药物侧链中间体(3R,5S)-6-氯-2,4,6-三脱氧己内酯,采用生物偶联的方法分别构建不同抗性的两种重组质粒,即来源于Streptococcus suis的脱氧核糖醛缩酶基因与Lodderomyces elongisporus的醇脱氢酶基因的重组质粒,将两种重组质粒共转化于大肠杆菌BL21同一细胞中,实现两种酶的可溶性共表达。以重组大肠杆菌为生物催化剂,全细胞催化两种底物:400 mmol/L乙醛与200 mmol/L氯乙醛发生反应,获得产物(3R,5S)-6-氯-2,4,6-三脱氧己内酯。在缺少标准产物对照的条件下,利用质谱(MS)以及氢谱(1H-NMR)进行产物鉴定,最终确定合成的产物为他汀类药物侧链中间体(3R,5S)-6-氯-2,4,6-三脱氧己内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汀类药物侧链中间体 (3R 5S)-6-氯-2 4 6-三脱氧己内酯 生物偶联 全细胞催化 产物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