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平顺与坎坷:明末清初徽州士子赵吉士的仕宦生涯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日根 张霞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2-17,共6页
明末清初徽州士子赵吉士身处乱世,却并没有改变他读书应举的选择。幽僻的山居环境、和谐的家庭关系、殷实的经济条件是其能静心苦读,并顺利走上科考之路的客观前提。进入仕途后,赵吉士担任过知县、户部主事、户科给事中、国子监学正等职... 明末清初徽州士子赵吉士身处乱世,却并没有改变他读书应举的选择。幽僻的山居环境、和谐的家庭关系、殷实的经济条件是其能静心苦读,并顺利走上科考之路的客观前提。进入仕途后,赵吉士担任过知县、户部主事、户科给事中、国子监学正等职,也参与了《大清会典》《赋役全书》等的编修。历数十年的为官经历,或平顺,或坎坷,其中既有大环境的影响,也应看到个人特定经历所产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末清初 仕途平顺 仕途坎坷 赵吉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壶”新解
2
作者 王延东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S1期88-89,共2页
我们在这里要讨论的“玉壶”,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之一)。原诗是这样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查《辞源》“玉壶”条,注释是,“玉制的壶……”也用以比喻高洁,”在王昌... 我们在这里要讨论的“玉壶”,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之一)。原诗是这样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查《辞源》“玉壶”条,注释是,“玉制的壶……”也用以比喻高洁,”在王昌龄之前,南朝鲍照(明远)的《代白头吟》中便有“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的名句,唐代开元宰相姚崇的《冰壶诫》中更有“故内怀冰清,外涵玉润,此君子冰壶之德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头吟 原诗 芙蓉楼送辛渐 如玉 仕途坎坷 唐诗鉴赏辞典 《春江花月夜》 望月怀远 张若虚 情感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析悼亡诗的开创者潘岳
3
作者 马慧萍 《河南农业》 2009年第6X期50-51,共2页
人们常用"才比子健,貌比潘安"的说法来称赞某男子才貌双全。这句话里的"子健"是指三国时的曹植,其字子健,晋代文人谢灵运称道:
关键词 悼亡诗 河阳县 大潘庄 闲居赋 双栖双飞 仕途坎坷 寡妇赋 拜路尘 趋世 西征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史·文天祥传》考辨 被引量:2
4
作者 黄长椿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3期46-49,共4页
《宋史》在官修的正史中是一部芜杂疏漏,史实颇多谬误的史书,《宋史》中的《文天祥传》也不例外。明吉水胡广说:“《宋史·文天祥传》简略失实,盖后来史臣为当时忌讳,多所删削,又事间有抵牾。”胡广因此根据《宋史·文天祥传》... 《宋史》在官修的正史中是一部芜杂疏漏,史实颇多谬误的史书,《宋史》中的《文天祥传》也不例外。明吉水胡广说:“《宋史·文天祥传》简略失实,盖后来史臣为当时忌讳,多所删削,又事间有抵牾。”胡广因此根据《宋史·文天祥传》和元刘岳申《文天祥传》,参考文天祥的《文山先生全集》等著作,重写了一篇《文丞相传》,订正《宋史·文天祥传》的一些错误。如《宋史》误王积翁为王绩翁,又如《宋史》称文天祥是吉州吉水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山先生全集 王绩 刘岳申 史臣 吉水 郑思肖 仕途坎坷 郑所南 王炎午 应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共和国不会忘记》中的悲剧美感
5
作者 黄术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11-11,共1页
悲剧,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都被人们公认为是最高的文学形式,是“最高的诗”。我把悲剧分为三种主要形式:第一是描写人的直接痛感,如病痛、饥饿、死亡等;第二是描写人的精神痛感,如仕途坎坷,理想破灭,怀才不遇等;第三是描写非具体痛感的... 悲剧,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都被人们公认为是最高的文学形式,是“最高的诗”。我把悲剧分为三种主要形式:第一是描写人的直接痛感,如病痛、饥饿、死亡等;第二是描写人的精神痛感,如仕途坎坷,理想破灭,怀才不遇等;第三是描写非具体痛感的人生悲剧,它是潜在人类深层意识里与生俱来的悲剧,这种悲剧不一定表现在悲伤的事件里,有时它也伴随在顺境的,甚至是喜剧的生活中。我从悲剧角度试析《共和国不会忘记》的艺术特点,正在于它蕴藏着一种人类生命的有限与宇宙的无限进行的抗争和由此而引起的悲壮力,感召力以及它所唤起的崇高的美感。在这里首先要加以注释的是:作为艺术形式的悲剧它必须与实际生活中的苦难相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仕途坎坷 人生悲剧 深层意识 艺术形式 人物形象 田耕 人生旅途 延绵不断 悲剧感 腾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追忆我的伯父程道衡先生
6
作者 程耿 《农电管理》 2016年第6期69-70,共2页
程道衡先生是20世纪湖北省黄梅县众所公认的教育家、语言文字学家、爱国民主人士。我小的时候,岁末的一天,朔风凛冽,寒气袭人。路上行人稀少,人们大都躲在家里烤火取暖。傍晚时分,一个高大魁梧的身影迈进了我的家门,父亲忙迎上前。来者... 程道衡先生是20世纪湖北省黄梅县众所公认的教育家、语言文字学家、爱国民主人士。我小的时候,岁末的一天,朔风凛冽,寒气袭人。路上行人稀少,人们大都躲在家里烤火取暖。傍晚时分,一个高大魁梧的身影迈进了我的家门,父亲忙迎上前。来者倍感亲切,他紧握着父亲的手,高兴得溢于言表,说:"老弟呀,想死我了,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啊。"他就是我的伯父——道衡先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文字学家 爱国民主人士 隔三秋 湖北省黄梅县 终生难忘 廉生威 积累资金 各有所短 仕途坎坷 三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