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仓储层运移机理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善文 王永诗 +1 位作者 姜素华 王志英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76-482,共7页
研究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仓储层运移油的机理,揭示断层幕式排烃期仓储层运移油的机理,以油气二次运移理论为指导,开展了油沿断裂纵向运移及油在仓储层内横向运移的定量研究。首先根据地质模型,建立断层内油压力衰减梯度的数学模型,根据... 研究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仓储层运移油的机理,揭示断层幕式排烃期仓储层运移油的机理,以油气二次运移理论为指导,开展了油沿断裂纵向运移及油在仓储层内横向运移的定量研究。首先根据地质模型,建立断层内油压力衰减梯度的数学模型,根据能量守恒原理,推导出油沿断层纵向运移的压力梯度公式,计算出油沿断裂进入仓储层的初始压力,再根据仓储层的地质模型,建立油在仓储层内横向运移的压力衰减模型及上网层开启时的泄压模型,推导出油沿仓储层横向运移的压力梯度公式及泄压公式,最终得出仓储层运移油的合力公式。并指出当运移动力大于运移阻力,即运移合力为正时,仓储层以运移油为主,当运移动力等于或小于运移阻力,即运移合力为负时,仓储层以临时仓储(成毯)、成藏为主。通过对运移合力的计算,可以判断油在仓储层内运移、成毯和成藏的状态,预测仓储层运移、成毯或成藏的范围,从而指导该体系隐蔽油气藏的勘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仓储 运移动力 运移阻力 油气体系 沾化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沾化凹陷仓储层的孔隙度和埋深对油气运聚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吕希学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8,13,共4页
在不考虑幕式排烃的情况下,对沾化凹陷成藏期仓储层进行研究,揭示了仓储层的孔隙度和埋深与油气运聚间的关系。在对现今仓储层的厚度、物性和埋深等基本特征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沉积埋藏史的分析,建立成藏期仓储层埋深及孔隙度的演化函... 在不考虑幕式排烃的情况下,对沾化凹陷成藏期仓储层进行研究,揭示了仓储层的孔隙度和埋深与油气运聚间的关系。在对现今仓储层的厚度、物性和埋深等基本特征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沉积埋藏史的分析,建立成藏期仓储层埋深及孔隙度的演化函数,恢复成藏期仓储层的古埋深和古孔隙度;利用公式计算出成藏期仓储层内油气运移所受的浮力及毛管压力,根据浮力与毛管压力的差值判断仓储层内油气的运聚状态,当差值为正时,说明运移的动力大于运移的阻力,仓储层以运移油气为主;当差值为负时,说明运移的动力小于运移的阻力,油气不能在仓储层中运移,表现为成毯或成藏的状态。利用动、阻力差值的分布规律,结合古孔隙度、古埋深的恢复结果,可对油气运移、成藏的孔隙度和埋深等要素进行界定。结果表明,沾化凹陷古仓储层油气运移的孔隙度下限为34.5%,埋深下限为1300m;现今仓储层油气运移的孔隙度下限为30.9%,埋深下限为1789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仓储层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毛管压力浮力沾化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油柱高度研究仓储层中油的运聚状态——以沾化凹陷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姜素华 王志英 +2 位作者 史新磊 边凤青 王鹏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78-1282,共5页
在研究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仓储层基本特征的基础上,以油气二次运移理论为基础,通过对仓储层中油的运移动力和运移阻力分析,计算仓储层油运移的临界油柱高度,来研究仓储层运移或聚集油的砂体厚度,判断仓储层内油的运聚状态,结果表明:(1)... 在研究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仓储层基本特征的基础上,以油气二次运移理论为基础,通过对仓储层中油的运移动力和运移阻力分析,计算仓储层油运移的临界油柱高度,来研究仓储层运移或聚集油的砂体厚度,判断仓储层内油的运聚状态,结果表明:(1)当仓储层的砂体厚度大于临界油柱高度时,仓储层可以起到输导油的作用,当仓储层的砂体厚度小于临界油柱高度时,仓储层不能运移油,起聚集油的作用;(2)临界油柱高度的值不是绝对的,它受孔隙度、埋深等因素的影响,三者之间有相互补偿的关系,临界油柱高度与孔隙度呈负相关关系,与埋深呈正相关关系。通过对临界油柱高度的计算,研究一定埋深下仓储层砂体的厚度和物性的变化,可以判断仓储层内油的运聚状态,确定仓储层起输导油气还是聚集油气的作用,这对于寻找他源次生隐蔽型油气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沾化凹陷 油气体系 仓储 油柱高度 砂体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