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江苏徐州羊鬼山从葬坑04K2发掘简报
1
作者
李银德
原丰(绘图)
+3 位作者
周光祥(绘图)
刘超(绘图/整理)
陈钊(摄影)
田芝梅(摄影)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4-41,共8页
2004年8~12月,徐州博物馆对羊鬼山王后墓东侧的3座从葬坑04K1、04K2、04K3进行发掘。其中04K2出土陶、铜、漆器89件,部分陶瓮刻划文字。这座从葬坑象征着王宫的仓廪之属,与其他不同性质和内容的从葬坑一并构成王宫所属的机构及设施。该...
2004年8~12月,徐州博物馆对羊鬼山王后墓东侧的3座从葬坑04K1、04K2、04K3进行发掘。其中04K2出土陶、铜、漆器89件,部分陶瓮刻划文字。这座从葬坑象征着王宫的仓廪之属,与其他不同性质和内容的从葬坑一并构成王宫所属的机构及设施。该从葬坑的发掘为汉代诸侯王从葬制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州
羊鬼山
楚王(后)墓
从葬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景帝阳陵从葬坑思想观念考
2
作者
刘晓达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2017年第1期10-19,共10页
本文对汉景帝阳陵陵园诸从葬坑出土材料进行了研究,并进而认为:位于阳陵封土东侧诸从葬坑内的各类材料和印文,均暗示了服务于皇帝的以宗正、少府为中心的近臣、宦者、侍女群体,旨在让皇帝的灵魂在地下宫殿世界安居。在这些从葬坑内放置...
本文对汉景帝阳陵陵园诸从葬坑出土材料进行了研究,并进而认为:位于阳陵封土东侧诸从葬坑内的各类材料和印文,均暗示了服务于皇帝的以宗正、少府为中心的近臣、宦者、侍女群体,旨在让皇帝的灵魂在地下宫殿世界安居。在这些从葬坑内放置的车马行列则象征着皇帝灵魂借此巡游四边的"情节"。而位于陵园南区的从葬坑出土材料不仅展现了用于护卫皇陵的军队,同时也可能象征着皇帝的灵魂凭借位于帝陵封土东侧的车马,巡行到陵园南区从葬坑所象征的"行宫"。南区从葬坑中对车马行列的表现则可能暗示了在"行宫"内高级军官进行日常巡视、警戒的场景,它们同时也成为阳陵陵园呈现都城长安乃至西汉王国万千气象的一个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景帝
阳陵
从葬坑
“视觉”材料
印文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秦陵铜车马埋藏与“铜车马坑”性质初探
被引量:
4
3
作者
刘占成
刘珺
《文博》
2012年第6期34-38,共5页
秦陵铜车马是继兵马俑之后又一重大考古新发现,三十多年来,对于"铜车马坑"的性质问题,一直没有解决。本文根据铜车马的埋藏,以敏锐的目光,指出铜车马的埋藏打破了已经回填了的排水渠,进而通过古代丧葬礼制和陵寝制度的研究,...
秦陵铜车马是继兵马俑之后又一重大考古新发现,三十多年来,对于"铜车马坑"的性质问题,一直没有解决。本文根据铜车马的埋藏,以敏锐的目光,指出铜车马的埋藏打破了已经回填了的排水渠,进而通过古代丧葬礼制和陵寝制度的研究,经过学术论证,首次提出了铜车马属于祭品,铜车马坑的性质属于"祭祀坑"的最新观点,见解独到且全新,是学界关于解决铜车马坑性质这一重大的学术问题的首篇论文。并为而后秦汉陵墓"陪葬坑"、"从葬坑"、"祭祀坑"的设置、发掘和研究提供了参考和借鉴。这也是笔者把学术研究方向和重点由秦俑研究转移到秦陵研究的一项重要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车马
墓道
排水渠
秦陵大鼎
从葬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阳陵遗址文物保存风幕隔离及富氮低氧环境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孟祥兆
路昭
+2 位作者
金立文
罗昔联
顾兆林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7,共7页
汉阳陵帝陵从葬坑遗址保护展示厅常年的高湿度环境(空气相对湿度为95%±5%)容易使遗址文物发生霉变等病害。为此本研究以从葬坑遗址保护展示厅15号坑为研究对象,根据基本假设,建立了从葬坑文物保存区域空气流动的二维数学模型,并采...
汉阳陵帝陵从葬坑遗址保护展示厅常年的高湿度环境(空气相对湿度为95%±5%)容易使遗址文物发生霉变等病害。为此本研究以从葬坑遗址保护展示厅15号坑为研究对象,根据基本假设,建立了从葬坑文物保存区域空气流动的二维数学模型,并采用标准k-ε两方程湍流模型和SIMPLE算法进行了数值计算。研究了风幕送风速度和送风仰角对风幕隔离性能的影响,并确定了15号坑适宜的送风速度为1.5m/s、送风仰角为10°。研究结果对高湿环境下如何营造风幕隔离及富氮低氧环境提供了依据,对坑式遗址文物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阳陵帝陵
从葬坑
风幕隔离
富氮低氧环境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江苏徐州羊鬼山从葬坑04K2发掘简报
1
作者
李银德
原丰(绘图)
周光祥(绘图)
刘超(绘图/整理)
陈钊(摄影)
田芝梅(摄影)
机构
徐州市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所
徐州博物馆
出处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4-41,共8页
文摘
2004年8~12月,徐州博物馆对羊鬼山王后墓东侧的3座从葬坑04K1、04K2、04K3进行发掘。其中04K2出土陶、铜、漆器89件,部分陶瓮刻划文字。这座从葬坑象征着王宫的仓廪之属,与其他不同性质和内容的从葬坑一并构成王宫所属的机构及设施。该从葬坑的发掘为汉代诸侯王从葬制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关键词
徐州
羊鬼山
楚王(后)墓
从葬坑
Keywords
Xuzhou City
Yangguishan
Mausoleum of the King
Queen
of Chu Kingdom
Accompanying tomb
分类号
K878.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景帝阳陵从葬坑思想观念考
2
作者
刘晓达
机构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出处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2017年第1期10-19,共10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资助
项目名称:美术史视野中秦汉时代的"天下"观
项目编号:15YJC760066
文摘
本文对汉景帝阳陵陵园诸从葬坑出土材料进行了研究,并进而认为:位于阳陵封土东侧诸从葬坑内的各类材料和印文,均暗示了服务于皇帝的以宗正、少府为中心的近臣、宦者、侍女群体,旨在让皇帝的灵魂在地下宫殿世界安居。在这些从葬坑内放置的车马行列则象征着皇帝灵魂借此巡游四边的"情节"。而位于陵园南区的从葬坑出土材料不仅展现了用于护卫皇陵的军队,同时也可能象征着皇帝的灵魂凭借位于帝陵封土东侧的车马,巡行到陵园南区从葬坑所象征的"行宫"。南区从葬坑中对车马行列的表现则可能暗示了在"行宫"内高级军官进行日常巡视、警戒的场景,它们同时也成为阳陵陵园呈现都城长安乃至西汉王国万千气象的一个组成部分。
关键词
汉景帝
阳陵
从葬坑
“视觉”材料
印文
意义
Keywords
Hanjingdi , accessory burial pits of Yangling Mausoleum, visual material, script of a seal, meaning
分类号
J18 [艺术—艺术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秦陵铜车马埋藏与“铜车马坑”性质初探
被引量:
4
3
作者
刘占成
刘珺
机构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出处
《文博》
2012年第6期34-38,共5页
文摘
秦陵铜车马是继兵马俑之后又一重大考古新发现,三十多年来,对于"铜车马坑"的性质问题,一直没有解决。本文根据铜车马的埋藏,以敏锐的目光,指出铜车马的埋藏打破了已经回填了的排水渠,进而通过古代丧葬礼制和陵寝制度的研究,经过学术论证,首次提出了铜车马属于祭品,铜车马坑的性质属于"祭祀坑"的最新观点,见解独到且全新,是学界关于解决铜车马坑性质这一重大的学术问题的首篇论文。并为而后秦汉陵墓"陪葬坑"、"从葬坑"、"祭祀坑"的设置、发掘和研究提供了参考和借鉴。这也是笔者把学术研究方向和重点由秦俑研究转移到秦陵研究的一项重要研究成果。
关键词
铜车马
墓道
排水渠
秦陵大鼎
从葬坑
分类号
K876.41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阳陵遗址文物保存风幕隔离及富氮低氧环境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孟祥兆
路昭
金立文
罗昔联
顾兆林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人居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
出处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7,共7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项目资助(2012BKA14B01)
文摘
汉阳陵帝陵从葬坑遗址保护展示厅常年的高湿度环境(空气相对湿度为95%±5%)容易使遗址文物发生霉变等病害。为此本研究以从葬坑遗址保护展示厅15号坑为研究对象,根据基本假设,建立了从葬坑文物保存区域空气流动的二维数学模型,并采用标准k-ε两方程湍流模型和SIMPLE算法进行了数值计算。研究了风幕送风速度和送风仰角对风幕隔离性能的影响,并确定了15号坑适宜的送风速度为1.5m/s、送风仰角为10°。研究结果对高湿环境下如何营造风幕隔离及富氮低氧环境提供了依据,对坑式遗址文物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汉阳陵帝陵
从葬坑
风幕隔离
富氮低氧环境
数值模拟
Keywords
The burial pits of Han Yang Ling Mausoleum
Air curtain isolation
High nitrogen - low oxygen environment
Digital simulation
分类号
K854.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江苏徐州羊鬼山从葬坑04K2发掘简报
李银德
原丰(绘图)
周光祥(绘图)
刘超(绘图/整理)
陈钊(摄影)
田芝梅(摄影)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汉景帝阳陵从葬坑思想观念考
刘晓达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秦陵铜车马埋藏与“铜车马坑”性质初探
刘占成
刘珺
《文博》
201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汉阳陵遗址文物保存风幕隔离及富氮低氧环境数值模拟研究
孟祥兆
路昭
金立文
罗昔联
顾兆林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