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从物模态的还原:一个逻辑哲学探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力锋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6-19,159,共4页
作为还原从物模态的限定条件,语句集Σ无需有非从物性句法要求,而应主要在语义上不可出现基于个体量化的实质模态使用。按照这一还原方案,唯有模型结构具有程度不同的齐次性,在模态语境下消解个体或有意识模糊个体的同一性及相互之间的...
作为还原从物模态的限定条件,语句集Σ无需有非从物性句法要求,而应主要在语义上不可出现基于个体量化的实质模态使用。按照这一还原方案,唯有模型结构具有程度不同的齐次性,在模态语境下消解个体或有意识模糊个体的同一性及相互之间的分别,坚持反基质主义准则,不约定数个可能世界间个体的同一或差异的模态理论,才能达成初衷;但这样的模态理论背离从物模态的基本语义,没有多少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物模态
从言
模态
个体
模型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言模态和从物模态的联系、区别及其哲学意义
2
作者
张家龙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1期59-62,共4页
从言模态和从物模态是模态逻辑中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本文从亚里士多德的模态理论开始直到现代模态谓词逻辑进行了考察,阐明了从言模态和从物模态的联系、区别及其哲学意义,揭示了模态逻辑是一种本质主义的逻辑。
关键词
从言
模态
从物模态
模态
逻辑
本质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模态逻辑的哲学归宿
被引量:
2
3
作者
张力锋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6-52,共7页
通过分析模态逻辑发展过程中所遭受到的来自技术及哲学方面的挑战,指出这一系列问题的产生归根结底在于:模态逻辑,特别是量化模态逻辑,在哲学上承诺了本质主义,本质主义是模态逻辑的最终哲学归宿。
关键词
模态
逻辑
本质主义
从物模态
量词
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谓词抽象和“弗雷格之谜”
4
作者
邓雄雁
秦波
胡泽洪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3-28,159,共6页
弗雷格认为"相等"问题需要考虑涵义和意谓两个因素,这个问题包含相等的必然性、同一保真替换有效性和空词项三方面的问题。这些之所以成为问题,原因在于缺乏一个有效手段对"相等"的从言和从物形式进行区分,并误认...
弗雷格认为"相等"问题需要考虑涵义和意谓两个因素,这个问题包含相等的必然性、同一保真替换有效性和空词项三方面的问题。这些之所以成为问题,原因在于缺乏一个有效手段对"相等"的从言和从物形式进行区分,并误认为内涵和外延是截然对立的。引入谓词抽象,可以穿透内涵语境,把涵义和意谓衔接起来,对模态从言和从物形式进行区分,并刻画词项的不同指称方式,从而完成对"相等"问题的三方面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雷格
相等
从言
模态
从物模态
谓词抽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物模态的还原:一个逻辑哲学探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力锋
机构
南京大学现代逻辑与逻辑应用研究所
出处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6-19,159,共4页
基金
江苏省高校优秀中青年教师和校长境外研修计划及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描述论和直接指称论之争---回顾
批判与建构"(12AZX008)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作为还原从物模态的限定条件,语句集Σ无需有非从物性句法要求,而应主要在语义上不可出现基于个体量化的实质模态使用。按照这一还原方案,唯有模型结构具有程度不同的齐次性,在模态语境下消解个体或有意识模糊个体的同一性及相互之间的分别,坚持反基质主义准则,不约定数个可能世界间个体的同一或差异的模态理论,才能达成初衷;但这样的模态理论背离从物模态的基本语义,没有多少成效。
关键词
从物模态
从言
模态
个体
模型结构
分类号
B81-05 [哲学宗教—逻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言模态和从物模态的联系、区别及其哲学意义
2
作者
张家龙
机构
燕山大学文法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出处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1期59-62,共4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现代逻辑背景下的逻辑哲学研究>(项目批准号07JJD720045)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从言模态和从物模态是模态逻辑中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本文从亚里士多德的模态理论开始直到现代模态谓词逻辑进行了考察,阐明了从言模态和从物模态的联系、区别及其哲学意义,揭示了模态逻辑是一种本质主义的逻辑。
关键词
从言
模态
从物模态
模态
逻辑
本质主义
Keywords
modality de dicto
modality de re
modal logic
essentialism
分类号
B815.1 [哲学宗教—逻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模态逻辑的哲学归宿
被引量:
2
3
作者
张力锋
机构
北京大学哲学系
出处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6-52,共7页
文摘
通过分析模态逻辑发展过程中所遭受到的来自技术及哲学方面的挑战,指出这一系列问题的产生归根结底在于:模态逻辑,特别是量化模态逻辑,在哲学上承诺了本质主义,本质主义是模态逻辑的最终哲学归宿。
关键词
模态
逻辑
本质主义
从物模态
量词
哲学
Keywords
modal logic
essentialism
modality de re
quantifier
分类号
B81-05 [哲学宗教—逻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谓词抽象和“弗雷格之谜”
4
作者
邓雄雁
秦波
胡泽洪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博士后流动站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出处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3-28,159,共6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自由逻辑及其相关哲学问题研究"(13BZX068)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弗雷格认为"相等"问题需要考虑涵义和意谓两个因素,这个问题包含相等的必然性、同一保真替换有效性和空词项三方面的问题。这些之所以成为问题,原因在于缺乏一个有效手段对"相等"的从言和从物形式进行区分,并误认为内涵和外延是截然对立的。引入谓词抽象,可以穿透内涵语境,把涵义和意谓衔接起来,对模态从言和从物形式进行区分,并刻画词项的不同指称方式,从而完成对"相等"问题的三方面考察。
关键词
弗雷格
相等
从言
模态
从物模态
谓词抽象
分类号
B815 [哲学宗教—逻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从物模态的还原:一个逻辑哲学探究
张力锋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从言模态和从物模态的联系、区别及其哲学意义
张家龙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模态逻辑的哲学归宿
张力锋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谓词抽象和“弗雷格之谜”
邓雄雁
秦波
胡泽洪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