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从属性劳动概念的法律化、解释与启示
被引量:
10
1
作者
粟瑜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37-245,共9页
将从属性劳动作为核心概念来划定保护范围,在何谓从属性的解释更迭中动态调整劳工保护范围,是现代劳动法的共通教义。以深入辨析规范功能为基础,意大利立法最先使用从属性术语,学理与司法裁判提出一系列释法方案,展现立法定义的倒空与...
将从属性劳动作为核心概念来划定保护范围,在何谓从属性的解释更迭中动态调整劳工保护范围,是现代劳动法的共通教义。以深入辨析规范功能为基础,意大利立法最先使用从属性术语,学理与司法裁判提出一系列释法方案,展现立法定义的倒空与回归、劳工保护范围的宽松与收紧。借鉴其制度经验,我国劳动立法可调整命名但不定义的保护边界法律化模式,通过厘清概念功能、找准社会原型、区分要素指征、预留开放要素,科学定义劳动关系;劳动法学理论可从意大利法的解释历程中总结从属性解释方案的历史性,纠偏当前理论继受的平面视角,通过对从属基础的深层追问,推动我国劳动关系从属性理论的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大利民法典
从属性劳动
劳动
关系
立法定义
从属性
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劳动关系从属性理论的历史演进与现实反思--兼论“不完全劳动关系”
被引量:
20
2
作者
娄宇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19,共18页
从属性是解读劳动关系的一把钥匙,在各类劳动关系认定理论中获得了最广泛的认可。从历史的角度考证,源于启蒙时代个人主义思潮的从属性催生了劳动法,使之从行会规则中独立出来,进入国家干预的领域,同时赋予了劳动法“人法”的属性,从而...
从属性是解读劳动关系的一把钥匙,在各类劳动关系认定理论中获得了最广泛的认可。从历史的角度考证,源于启蒙时代个人主义思潮的从属性催生了劳动法,使之从行会规则中独立出来,进入国家干预的领域,同时赋予了劳动法“人法”的属性,从而脱离民法交换给付的维度,形成了一个以关注主体特征和组织特征为视角的全新的法律领域;从现实的角度观察,我国劳动法学界在全面接受了劳动关系从属性理论之后,正在有意识地构建中国自主的劳动法知识体系。在法律规范的层面上,我国目前虽然没有明确从属性的类型、权重和要素等相关内容,但是在法律实践的层面上,已经确定了“从属性+要素”的劳动关系认定思路,并开始反哺劳动法教义学体系的构建。“不完全劳动关系”系我国为应对平台用工进行的一项政策性司法创设,劳动关系从属性提供了充分且必要的理论支撑。从逻辑上推理,不完全劳动关系与劳动关系、民事劳务关系遵循一致的从属性考量标准,因此能够构成一类独立的法律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
关系
从属性
劳动
法
不完全
劳动
关系
新就业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劳动法典编纂视域下劳动关系概念的厘定
被引量:
2
3
作者
朱军
《政治与法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4-78,共15页
劳动关系概念是编撰我国劳动法典无法回避的基础问题。在理论层面,劳动关系认定宜采用类型思维的法学方法。劳资双方通过“合意”建立劳动关系,但为避免资方通过滥用强势地位单方决定合同类型,应最终以合同的实际履行为准。劳动关系的...
劳动关系概念是编撰我国劳动法典无法回避的基础问题。在理论层面,劳动关系认定宜采用类型思维的法学方法。劳资双方通过“合意”建立劳动关系,但为避免资方通过滥用强势地位单方决定合同类型,应最终以合同的实际履行为准。劳动关系的人格、经济和组织三大从属性统合于“劳动”从属性。劳动从属性的实质是资方仅有权针对工作履行进行指令管理,而无权侵犯劳动者人格。经济从属性有两种基本内涵,前者侧重“生存依赖”之意,指收入主要或全部源于接受劳务方,后者则突出提供劳务方“为资方劳动”,而非自主经营。两者皆为劳动从属性必然引发的结果,故无必要作为劳动关系的认定标准。组织从属性亦无独立必要,归入前两大属性即可。以此为指导,认定劳动关系宜采用“综合衡量个案因素”的类型思维方法,基于“事实优先原则”,以“劳动”从属性为唯一核心标准,通过审查“劳动管理”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
法典
劳动
关系认定
类型概念
劳动
从属性
劳动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外包用工的规避倾向与劳动立法的反规避对策
被引量:
21
4
作者
王全兴
黄昆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6-92,共7页
外包用工较之劳务派遣和内包用工更便于企业规避劳动法责任,这根源于外包用工的固有特性和现行立法对外包用工规制的缺陷。为此,应当完善外包用工的劳动法规制,明晰总、分包关系中发包人承担劳动法责任的制度措施,将个人承包人作为经济...
外包用工较之劳务派遣和内包用工更便于企业规避劳动法责任,这根源于外包用工的固有特性和现行立法对外包用工规制的缺陷。为此,应当完善外包用工的劳动法规制,明晰总、分包关系中发包人承担劳动法责任的制度措施,将个人承包人作为经济从属性劳动者纳入劳动法的适用范围等,以拓展和持续《劳动合同法》实施后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包用工
劳务派遣
内包用工
经济
从属性劳动
者
劳动
合同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网络平台经济中“去劳动关系化”的动因及治理
被引量:
63
5
作者
胡磊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22-127,共6页
'去劳动关系化'包括去劳动合同化用工、去雇主化就业、遮蔽事实劳动关系等情形,实质是去除雇佣或从事从属性劳动的束缚。网络平台经济中,'去劳动关系化'的经济动因是平台低成本灵活用工和网约工寻求自由高收益;技术动...
'去劳动关系化'包括去劳动合同化用工、去雇主化就业、遮蔽事实劳动关系等情形,实质是去除雇佣或从事从属性劳动的束缚。网络平台经济中,'去劳动关系化'的经济动因是平台低成本灵活用工和网约工寻求自由高收益;技术动因是数字化知识和信息成为关键生产要素,重塑了劳资关系从属性;制度动因是劳动关系认定和'两分法'权益保护制度存在盲区,助长了机会主义行为。'去劳动关系化'可以提高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但降低了其安全性。其治理取向是:与时俱进地调整劳动关系认定标准,推进'劳动从属性由弱到强,法律规制由宽到严';弱化社保缴纳、劳动标准执行与劳动关系的关联性,优化社会保障和劳动者技能培训体系;优化劳动保障监察和争议处理机制,严惩遮蔽事实劳动关系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
劳动
关系化”
网络平台经济
从属性劳动
网约工
权益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劳动法“倾斜保护原则”:辨识、内涵及理据
被引量:
24
6
作者
穆随心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95-102,285,共8页
"倾斜保护原则"是我国劳动法基本法原则,是劳动法理论及制度建构的基石。劳动法"倾斜保护原则",是由"保护劳动者"和"倾斜立法"两个层次构成。雇佣劳动的属性决定了其形成的劳动关系的从属性,...
"倾斜保护原则"是我国劳动法基本法原则,是劳动法理论及制度建构的基石。劳动法"倾斜保护原则",是由"保护劳动者"和"倾斜立法"两个层次构成。雇佣劳动的属性决定了其形成的劳动关系的从属性,而劳动关系的从属性所决定的雇主和劳动者的"强势主体"和"弱势主体"的"新的身份",成为劳动法"倾斜保护原则"的法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
法基本原则
“倾斜保护原则”
劳动
关系
从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工智能失业:社会化挑战与法律应对
被引量:
9
7
作者
田思路
刘兆光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20年第10期32-43,共12页
结合我国特有的产业结构和劳动力市场,通过理论分析就能认清人工智能带来的新就业形态、非正规就业和结构性失业等社会化挑战。这些挑战需要法律调适和公共政策加以应对:引入“类劳动者”概念解决非正规就业保护难题;利用产业扶持政策...
结合我国特有的产业结构和劳动力市场,通过理论分析就能认清人工智能带来的新就业形态、非正规就业和结构性失业等社会化挑战。这些挑战需要法律调适和公共政策加以应对:引入“类劳动者”概念解决非正规就业保护难题;利用产业扶持政策促进就业,并建立起适应人工智能发展阶段的失业预警制度;理顺非典型劳动关系,在发展和保护中寻求再平衡;构建社会化的劳动保障体系,惠及在劳动力市场竞争中的失败者。唯有如此,劳动法才能顺应时代发展,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结构性失业
劳动
从属性
社会化
劳动
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属性劳动概念的法律化、解释与启示
被引量:
10
1
作者
粟瑜
机构
华东理工大学法学院
出处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37-245,共9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增强劳动力市场灵活性的劳动法规制研究”(项目编号:17BFX134)
华东理工大学探索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企业灵活用工的变化与劳动法规制”(项目编号:50321161922003)。
文摘
将从属性劳动作为核心概念来划定保护范围,在何谓从属性的解释更迭中动态调整劳工保护范围,是现代劳动法的共通教义。以深入辨析规范功能为基础,意大利立法最先使用从属性术语,学理与司法裁判提出一系列释法方案,展现立法定义的倒空与回归、劳工保护范围的宽松与收紧。借鉴其制度经验,我国劳动立法可调整命名但不定义的保护边界法律化模式,通过厘清概念功能、找准社会原型、区分要素指征、预留开放要素,科学定义劳动关系;劳动法学理论可从意大利法的解释历程中总结从属性解释方案的历史性,纠偏当前理论继受的平面视角,通过对从属基础的深层追问,推动我国劳动关系从属性理论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
意大利民法典
从属性劳动
劳动
关系
立法定义
从属性
理论
分类号
D912.5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劳动关系从属性理论的历史演进与现实反思--兼论“不完全劳动关系”
被引量:
20
2
作者
娄宇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
出处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19,共18页
基金
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事业单位人事争议解决方案研究”(批准编号:20SFB2027)
中国政法大学钱端升杰出学者支持计划资助项目的研究成果。
文摘
从属性是解读劳动关系的一把钥匙,在各类劳动关系认定理论中获得了最广泛的认可。从历史的角度考证,源于启蒙时代个人主义思潮的从属性催生了劳动法,使之从行会规则中独立出来,进入国家干预的领域,同时赋予了劳动法“人法”的属性,从而脱离民法交换给付的维度,形成了一个以关注主体特征和组织特征为视角的全新的法律领域;从现实的角度观察,我国劳动法学界在全面接受了劳动关系从属性理论之后,正在有意识地构建中国自主的劳动法知识体系。在法律规范的层面上,我国目前虽然没有明确从属性的类型、权重和要素等相关内容,但是在法律实践的层面上,已经确定了“从属性+要素”的劳动关系认定思路,并开始反哺劳动法教义学体系的构建。“不完全劳动关系”系我国为应对平台用工进行的一项政策性司法创设,劳动关系从属性提供了充分且必要的理论支撑。从逻辑上推理,不完全劳动关系与劳动关系、民事劳务关系遵循一致的从属性考量标准,因此能够构成一类独立的法律关系。
关键词
劳动
关系
从属性
劳动
法
不完全
劳动
关系
新就业形态
Keywords
Subordination of Labor Relations
Labor Law
Incomplete Labor Relations
New Forms of Having Jobs
分类号
DF472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劳动法典编纂视域下劳动关系概念的厘定
被引量:
2
3
作者
朱军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
出处
《政治与法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4-78,共15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离职竞业禁止制度的系统性矫正研究”(项目编号:20BFX188)的研究成果。
文摘
劳动关系概念是编撰我国劳动法典无法回避的基础问题。在理论层面,劳动关系认定宜采用类型思维的法学方法。劳资双方通过“合意”建立劳动关系,但为避免资方通过滥用强势地位单方决定合同类型,应最终以合同的实际履行为准。劳动关系的人格、经济和组织三大从属性统合于“劳动”从属性。劳动从属性的实质是资方仅有权针对工作履行进行指令管理,而无权侵犯劳动者人格。经济从属性有两种基本内涵,前者侧重“生存依赖”之意,指收入主要或全部源于接受劳务方,后者则突出提供劳务方“为资方劳动”,而非自主经营。两者皆为劳动从属性必然引发的结果,故无必要作为劳动关系的认定标准。组织从属性亦无独立必要,归入前两大属性即可。以此为指导,认定劳动关系宜采用“综合衡量个案因素”的类型思维方法,基于“事实优先原则”,以“劳动”从属性为唯一核心标准,通过审查“劳动管理”判定。
关键词
劳动
法典
劳动
关系认定
类型概念
劳动
从属性
劳动
管理
Keywords
Employment Code
Determination of Employment Relationship
Typological Concept
the Subordination of Employment
Labor Management
分类号
DF472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外包用工的规避倾向与劳动立法的反规避对策
被引量:
21
4
作者
王全兴
黄昆
机构
湖南大学法学院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6-92,共7页
文摘
外包用工较之劳务派遣和内包用工更便于企业规避劳动法责任,这根源于外包用工的固有特性和现行立法对外包用工规制的缺陷。为此,应当完善外包用工的劳动法规制,明晰总、分包关系中发包人承担劳动法责任的制度措施,将个人承包人作为经济从属性劳动者纳入劳动法的适用范围等,以拓展和持续《劳动合同法》实施后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新局面。
关键词
外包用工
劳务派遣
内包用工
经济
从属性劳动
者
劳动
合同法
分类号
D922.52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网络平台经济中“去劳动关系化”的动因及治理
被引量:
63
5
作者
胡磊
机构
国防大学政治学院
出处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22-127,共6页
基金
国防大学政治学院院级课题“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研究”(16ZY02-09)
文摘
'去劳动关系化'包括去劳动合同化用工、去雇主化就业、遮蔽事实劳动关系等情形,实质是去除雇佣或从事从属性劳动的束缚。网络平台经济中,'去劳动关系化'的经济动因是平台低成本灵活用工和网约工寻求自由高收益;技术动因是数字化知识和信息成为关键生产要素,重塑了劳资关系从属性;制度动因是劳动关系认定和'两分法'权益保护制度存在盲区,助长了机会主义行为。'去劳动关系化'可以提高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但降低了其安全性。其治理取向是:与时俱进地调整劳动关系认定标准,推进'劳动从属性由弱到强,法律规制由宽到严';弱化社保缴纳、劳动标准执行与劳动关系的关联性,优化社会保障和劳动者技能培训体系;优化劳动保障监察和争议处理机制,严惩遮蔽事实劳动关系行为。
关键词
“去
劳动
关系化”
网络平台经济
从属性劳动
网约工
权益保护
分类号
D922.5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劳动法“倾斜保护原则”:辨识、内涵及理据
被引量:
24
6
作者
穆随心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法学系
出处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95-102,285,共8页
基金
作者主持的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劳动法倾斜保护原则现代价值论解读"(10A042)
国家社科基金<我国安全生产法律责任研究>(09BFX058)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倾斜保护原则"是我国劳动法基本法原则,是劳动法理论及制度建构的基石。劳动法"倾斜保护原则",是由"保护劳动者"和"倾斜立法"两个层次构成。雇佣劳动的属性决定了其形成的劳动关系的从属性,而劳动关系的从属性所决定的雇主和劳动者的"强势主体"和"弱势主体"的"新的身份",成为劳动法"倾斜保护原则"的法理依据。
关键词
劳动
法基本原则
“倾斜保护原则”
劳动
关系
从属性
Keywords
Labor Law of the basic principles
'Tilt protection principles'
attributes of labor relations
分类号
D922.5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工智能失业:社会化挑战与法律应对
被引量:
9
7
作者
田思路
刘兆光
机构
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
出处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20年第10期32-43,共12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人工智能对劳动就业的影响及法律对策研究”(19BFX193)。
文摘
结合我国特有的产业结构和劳动力市场,通过理论分析就能认清人工智能带来的新就业形态、非正规就业和结构性失业等社会化挑战。这些挑战需要法律调适和公共政策加以应对:引入“类劳动者”概念解决非正规就业保护难题;利用产业扶持政策促进就业,并建立起适应人工智能发展阶段的失业预警制度;理顺非典型劳动关系,在发展和保护中寻求再平衡;构建社会化的劳动保障体系,惠及在劳动力市场竞争中的失败者。唯有如此,劳动法才能顺应时代发展,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结构性失业
劳动
从属性
社会化
劳动
保障
Keyword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tructural Unemployment
Labor Subordination
Social Security
分类号
D699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从属性劳动概念的法律化、解释与启示
粟瑜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劳动关系从属性理论的历史演进与现实反思--兼论“不完全劳动关系”
娄宇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劳动法典编纂视域下劳动关系概念的厘定
朱军
《政治与法律》
北大核心
202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外包用工的规避倾向与劳动立法的反规避对策
王全兴
黄昆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网络平台经济中“去劳动关系化”的动因及治理
胡磊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6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我国劳动法“倾斜保护原则”:辨识、内涵及理据
穆随心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人工智能失业:社会化挑战与法律应对
田思路
刘兆光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20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