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爷爷和紫藤萝》评析
- 1
-
-
作者
李宁宁
-
机构
北京四中高二
-
出处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30-32,共3页
-
文摘
《爷爷和紫藤萝》评析原作走进我家的院子,一架紫藤便呈现在眼前。满目堆青叠翠中垂下一串串淡紫色的小花,在微风中它们摇曳着,互相推挤着,好不活泼热闹。“我在开花!我在开花!”它们笑着。我漫步在藤萝架下,不由得想起我的爷爷。听大人说,这架藤萝是爷爷在我出生...
-
关键词
藤萝
紫藤花
淡紫色
脸上的皱纹
秋千
“记忆”
由浅到深
人物形象
从上到下
视觉形象
-
分类号
G633.34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容易写错笔顺的部分常用字
- 2
-
-
作者
成玉清
-
机构
江苏通州市袁灶初中
-
出处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1-42,共2页
-
文摘
997年2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了《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①,对7000个汉字的笔顺逐个进行了分解。我们必须依据国家规定的标准正确书写。而目前汉字的书写笔顺相当混乱。一些汉语基础知识书上讲笔顺也很不统一,使受教育者对汉字笔画顺...
-
关键词
笔顺
从上到下
《现代汉语词典》
易写
横折
通用字
正确书写
汉语基础知识
“人”
常用字
-
分类号
H193.3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这也是“领导重视”
- 3
-
-
-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24-24,共1页
-
-
关键词
领导重视
领导方法
率先垂范
形式主义
宿迁市
《中国青年报》
装模作样
江苏省
记者采访
从上到下
-
分类号
D261.3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北京档案》让我耳目一新
- 4
-
-
作者
苏瑞洁
-
机构
北京友谊医院
-
出处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1998年第7期44-44,共1页
-
文摘
︽北京档案︾让我耳目一新苏瑞洁偶然的机会我去院档案室办事,发现了《北京档案》这一专业性刊物。当时别提心里有多高兴了,就象久旱逢甘雨一样,一口气读完了近年来的15本刊物。读后顿觉眼前豁亮了,特别是长期以来内心的压抑感此时已烟消云散。《北京档案》众多的栏...
-
关键词
档案工作
档案管理人员
北京友谊医院
管理接轨
现代化
信心和决心
专业性
从上到下
档案室
新技能
-
分类号
G236
[文化科学]
-
-
题名幽默大观
- 5
-
-
-
出处
《农业开发与装备》
1997年第1期64-64,共1页
-
文摘
基本知讯 某县文化局长带队去某名胜地“考察学习”。局长下车伊始便对着题匾念了起来;“山河好大!” 众人听了好笑。办公室主任忙上前附耳纠正:“局长,您念反了,应该是‘大好河山’”。局长眉头一皱,正色批评道:“难道我们祖国的山河不大?教你一点基本知识,认字要从左到右。
-
关键词
办公室主任
名胜地
考察学习
连续跳动
从上到下
生活区
基本知识
女朋友
寡妇
废铁
-
分类号
I27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食用菌种优劣的鉴别
- 6
-
-
作者
薛勇
卞勇
-
出处
《南方农机》
1996年第1期17-17,共1页
-
文摘
栽培食用菌,采用标准、健壮、无老化代和变质的菌种是成功的基础。一般说来,通过形、色、味、状4个方面的观察,就能鉴别出菌种的优劣。 形 看菌种瓶口(或袋口)是否开过,瓶(或袋)有无裂处,包扎是否严紧等。若不符合要求,则有被杂菌感染的可能。 色 凡是好菌种,全瓶(或全袋)从上到下,菌丝都均匀变白。
-
关键词
食用菌种
杂菌感染
栽培食用菌
不符合要求
从上到下
采用标准
霉臭
菇类
碎块
-
分类号
S22
[农业科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
-
题名支农.知农.痴农
- 7
-
-
作者
马善记
-
出处
《农业装备技术》
1995年第3期12-12,共1页
-
文摘
支农.知农.痴农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当前,从上到下、各行各业、方方面面都对农业给予了高度重视,全社会已掀起了一股支农、促农、兴农的热潮。这无疑是令人欣喜的。然而,支农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决非易事,要使支农更为及时,有效,至少应具备一些相关的条件:譬如...
-
关键词
农业和农村工作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生长规律
农民
半心半意
支农工作
农作物
急需时
科普知识
从上到下
-
分类号
F323.8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