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介质阻挡放电诱导化学蒸气发生-ICP-OES测定痕量Se(IV) 被引量:2
1
作者 杨武琳 朱晓帆 吴曦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44-648,共5页
本文将介质阻挡放电诱导化学蒸气发生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联用,用于痕量Se(IV)的选择性测定。考察了介质阻挡放电诱导化学蒸气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最优的实验条件下,甲酸浓度为15%时,本方法对Se(IV)的检出限(3σ)为... 本文将介质阻挡放电诱导化学蒸气发生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联用,用于痕量Se(IV)的选择性测定。考察了介质阻挡放电诱导化学蒸气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最优的实验条件下,甲酸浓度为15%时,本方法对Se(IV)的检出限(3σ)为6μg.L-1,测定100μg.L-1Se(IV)溶液的相对标准偏差(n=11)为3.4%。该方法成功应用于多种水样中Se(IV)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Se) 介质阻挡放电(DBD)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ICP-OES) 化学蒸气发生(CV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质阻挡放电型臭氧发生器等效电路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跃球 唐杰 +1 位作者 罗庆跃 朱群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09-114,共6页
对正弦波电流供电的介质阻挡放电(BDB)型臭氧发生器的工作特性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对发生器放电气隙电压进行了傅里叶级数分解,给出了气隙电压的基波分量描述,提出一种新的DBD型臭氧发生器基波等效电路,并定义了BDB型臭氧发生器的几个特... 对正弦波电流供电的介质阻挡放电(BDB)型臭氧发生器的工作特性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对发生器放电气隙电压进行了傅里叶级数分解,给出了气隙电压的基波分量描述,提出一种新的DBD型臭氧发生器基波等效电路,并定义了BDB型臭氧发生器的几个特性参数。对正弦波电流供电DBD型臭氧发生器的电气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给出了利用DBD型臭氧发生器的基波等效电路和电气特性设计电源的过程和实验结果。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证明了提出的DBD臭氧发生器基波等效电路的正确性和用基波等效电路电气特性设计供电电源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发生 介质阻挡放电 基波等效电路 电气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质阻挡放电型臭氧发生器负载特性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黄玉水 王立乔 +1 位作者 林平 张仲超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96-700,共5页
在假定负载外加电压为正弦波的条件下,根据介质阻挡放电的特点,对介质阻挡放电型臭氧发生器的负载特性进行了分析.对放电过程的放电开始时间、负载电压和电流的关系以及功耗等进行了定量计算,得出了它们与负载外加电压的幅值和频率之间... 在假定负载外加电压为正弦波的条件下,根据介质阻挡放电的特点,对介质阻挡放电型臭氧发生器的负载特性进行了分析.对放电过程的放电开始时间、负载电压和电流的关系以及功耗等进行了定量计算,得出了它们与负载外加电压的幅值和频率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根据外加电压在负载上产生的平均电流推导出负载等效电容与外加电压幅值的关系,外加电压的幅值或频率越高,放电过程的功耗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阻挡放电 臭氧发生 负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串联谐振式介质阻挡放电型臭氧发生器等效模型及电源特性分析 被引量:22
4
作者 唐雄民 章云 朱燕飞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51-1058,共8页
为了研究稳态工作时的介质阻挡放电(DBD)型臭氧发生器的等效模型,以采用串联谐振逆变电源供电的、所产生臭氧的质量流量为1kg/h的介质阻挡放电型臭氧发生器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数据和曲线拟合相结合的方法对臭氧发生器的等效电阻、等效... 为了研究稳态工作时的介质阻挡放电(DBD)型臭氧发生器的等效模型,以采用串联谐振逆变电源供电的、所产生臭氧的质量流量为1kg/h的介质阻挡放电型臭氧发生器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数据和曲线拟合相结合的方法对臭氧发生器的等效电阻、等效电容与发生器的放电功率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稳态工作时的臭氧发生器可由与放电功率成线性关系的电阻和电容串联构成等效模型来表示。基于这一等效模型,对移相控制下的串联谐振式DBD型臭氧发生器供电电源特性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由所提出的等效模型和供电电源特性分析方法得到的结果与实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可用来解决臭氧发生器供电电源设计繁琐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阻挡放电(DBD) 臭氧发生 串联谐振 移相脉宽调制(PWM)控制 等效模型 电源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蒸气含量对Ar气中介质阻挡放电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方志 吴伟杰 钱晨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895-2902,共8页
研究水蒸气添加对介质阻挡放电特性的影响对获得高活性等离子体和促进其大规模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通过电学和光学等诊断方法,研究了水蒸气体积分数对Ar气中介质阻挡放电特性的影响。测量得到电压-电流波形、发光图像及发射光谱谱... 研究水蒸气添加对介质阻挡放电特性的影响对获得高活性等离子体和促进其大规模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通过电学和光学等诊断方法,研究了水蒸气体积分数对Ar气中介质阻挡放电特性的影响。测量得到电压-电流波形、发光图像及发射光谱谱线等,进一步计算得到放电参量如放电功率、传输电荷、电子激发温度、分子转动温度和分子振动温度等,研究了它们随水蒸气体积分数的变化规律,并结合放电机理分析了水蒸气添加对放电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持电源电压幅值不变,随水蒸气体积分数增加,放电发光强度减弱,放电均匀性增强,放电功率和传输电荷减少,转动温度和振动温度增加;氩水介质阻挡放电气体温度维持在610~2 600 K之间,水蒸气体积分数为0.1%时,主要活性粒子谱线的强度达到最大值,具有更高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阻挡放电 放电特性 放电机理 蒸气 影响规律 高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质阻挡放电型臭氧发生器的一种等效模型 被引量:9
6
作者 唐雄民 王翠 彭永进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20-224,228,共6页
介质阻挡放电(DBD)型臭氧发生器工作时存在放电和未放电两个模态,因而其电源的设计非常繁琐。本文分析大量试验数据后发现,DBD型臭氧发生器上电压峰值与流过发生器的电流峰值和逆变电路的输出功率基本符合线性变化规律。基于这一特性,... 介质阻挡放电(DBD)型臭氧发生器工作时存在放电和未放电两个模态,因而其电源的设计非常繁琐。本文分析大量试验数据后发现,DBD型臭氧发生器上电压峰值与流过发生器的电流峰值和逆变电路的输出功率基本符合线性变化规律。基于这一特性,本文提出了臭氧发生器的一种线性化的等效模型,将它等效为与功率相关的电阻和容抗串联电路。并用此模型对主回路进行了分析计算,给出其设计方法。与其他方法相比,本文提出的主回路参数设计方法具有设计步骤少、计算简单和无需考虑DBD电路参数变化等优点,可为工程中分析和设计臭氧发生器供电电源提供参考。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文推导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阻挡放电电路 臭氧发生 曲线拟合 等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蒸气对介质阻挡放电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赵增超 董丽芳 刘微粒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42-44,共3页
利用同轴电极放电装置研究了水蒸气对介质阻挡放电(DBD)特性的影响,比较了以纯氩气和伴有水蒸气的氩气作为实验气体时其电学和光学性质的区别.结果表明:当向反应发生器中通入少量水蒸气时,击穿电压明显升高,并且放电电流略有增加;比较2... 利用同轴电极放电装置研究了水蒸气对介质阻挡放电(DBD)特性的影响,比较了以纯氩气和伴有水蒸气的氩气作为实验气体时其电学和光学性质的区别.结果表明:当向反应发生器中通入少量水蒸气时,击穿电压明显升高,并且放电电流略有增加;比较2种情况光谱发现离子与原子谱线强度明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阻挡放电 蒸气 电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质阻挡放电涡发生器等离子体激励条件下壁面气膜冷却性能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黄悦峰 张子寒 +1 位作者 何坤 晏鑫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7-45,共9页
采用数值方法研究了介质阻挡放电涡发生器(DBD-VGs)等离子体激励条件下的壁面气膜冷却特性,分析了不同归一化激励强度与归一化激励频率条件下壁面附近的流场结构及冷却性能,获得了DBD-VGs等离子体激励对壁面附近冷、热气流运动的影响机... 采用数值方法研究了介质阻挡放电涡发生器(DBD-VGs)等离子体激励条件下的壁面气膜冷却特性,分析了不同归一化激励强度与归一化激励频率条件下壁面附近的流场结构及冷却性能,获得了DBD-VGs等离子体激励对壁面附近冷、热气流运动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DBD-VGs等离子体激励有利于诱导冷却孔下游壁面附近流场形成反肾形涡对,抑制原有肾形涡对结构的发展,进而减少近壁面冷气的抬升,改善壁面气膜冷却性能。当归一化激励强度从20提升至50、激励频率从0.625提升至2.5时,冷却孔下游壁面与冷气的展向接触范围逐渐扩展,壁面气膜冷却性能明显增强。当归一化激励强度从0提升至40时,壁面中线与展向平均的气膜冷却效率极值分别增大了60%及420%;当归一化激励频率从0提升至1.25时,壁面中线和展向平均的气膜冷却效率极值分别增大了50%及286.7%。与单介质阻挡放电(SDBD)等离子体激励相比,DBD-VGs等离子体激励可在较低的激励参数下获得较高的展向平均气膜冷却效率;在相同激励参数下,DBD-VGs等离子体激励使冷却孔下游壁面与冷气展向接触程度的提升效果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膜冷却 等离子体 介质阻挡放电发生 激励强度 激励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甲烷/水蒸气重整制氢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凡 朱丽华 徐锋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66-573,共8页
采用自制的介质阻挡放电实验系统,进行了甲烷/水蒸气大气压下重整制氢实验研究。考察了水碳比(水蒸气/甲烷物质的量比)、气体总流量、放电电压和放电频率对甲烷转化率及氢气等主要产物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甲烷转化率和氢气产率随着水... 采用自制的介质阻挡放电实验系统,进行了甲烷/水蒸气大气压下重整制氢实验研究。考察了水碳比(水蒸气/甲烷物质的量比)、气体总流量、放电电压和放电频率对甲烷转化率及氢气等主要产物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甲烷转化率和氢气产率随着水碳比和放电电压的增加而增大,随着气体总流量和放电频率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在放电电压18.6 k V、放电频率9.8 k Hz、水碳比3.4、反应气体总流量79 mL/min时,获最大氢气产率(14.38%)。此外,利用发射光谱对放电过程中的活性基团进行了原位诊断,得到了CH~·、OH~·、H_2及H_α活性粒子的光谱信号强度随实验参数的变化规律,并结合放电机理推测了氢气的生成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 蒸气 介质阻挡放电 氢气 水碳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化物发生-介质阻挡放电光谱分析法测定无机汞和甲基汞
10
作者 李成辉 蒋小明 侯贤灯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0-84,共5页
利用介质阻挡放电(DBD)低温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分析法,结合氢化物发生进样方式,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绿色的痕量汞的非色谱形态分析方法。利用不同形态的汞在介质阻挡放电中发射光谱的差异,通过253.7nm处汞的发射线定量总汞含量,自由基C... 利用介质阻挡放电(DBD)低温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分析法,结合氢化物发生进样方式,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绿色的痕量汞的非色谱形态分析方法。利用不同形态的汞在介质阻挡放电中发射光谱的差异,通过253.7nm处汞的发射线定量总汞含量,自由基CN的特征发射线定量甲基汞,再通过差减法计算出无机汞含量,实现了简单、廉价、快速、绿色的汞的非色谱形态分析方法。通过该实验的设计与实施锻炼学生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思维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汞含量 介质阻挡放电 氢化物发生 发射光谱分析 形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面型介质阻挡放电发生器结构特性的研究(英文)
11
作者 陈霄 范洁 +1 位作者 隋青美 张法业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987-992,997,共7页
沿面介质阻挡放电(SDBD)等离子体发生器在等离子体的产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实验和仿真计算相结合的的方法,研究了大气压环境下等离子体发生器的结构对正弦波电源作用下放电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对称结构发生器电场强度最大... 沿面介质阻挡放电(SDBD)等离子体发生器在等离子体的产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实验和仿真计算相结合的的方法,研究了大气压环境下等离子体发生器的结构对正弦波电源作用下放电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对称结构发生器电场强度最大,产生的等离子体分布在正面电极的两侧,等离子体层面积大,亮度高,但消耗功率较大;不对称结构发生器电场强度最低,产生的等离子体在正负电极处对称分布,整体看上去比较均匀;不对称结构底面电极封装之后正面电极处电场强度增强,等离子体分布在正面电极的一侧,亮度居中,底面电极附近的电场降低,抑制了低电极放电消耗能量,但均匀性最差。证明了等离子体激励器的封装抑制了底面电极的放电,同时降低了功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面介质阻挡放电 等离子体发生 电实验 高速摄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蒸气添加下介质阻挡放电CO_(2)重整CH_(4)反应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鹏 梅丹华 +2 位作者 孙闵杰 刘诗筠 方志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77-986,共10页
基于介质阻挡放电(DBD)装置,在添加水蒸气的情况下进行CO_(2)重整CH_(4)反应,考察水/碳摩尔比对放电特性和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固定放电功率条件下,使DBD具有最强电荷传输能力和最高反应活性的最佳水/碳摩尔比为0.5;在常见产物... 基于介质阻挡放电(DBD)装置,在添加水蒸气的情况下进行CO_(2)重整CH_(4)反应,考察水/碳摩尔比对放电特性和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固定放电功率条件下,使DBD具有最强电荷传输能力和最高反应活性的最佳水/碳摩尔比为0.5;在常见产物合成气、烃类化合物的基础上,主要液态产物为甲醇、乙醇、乙酸和丙酸;在水/碳摩尔比为0.5的条件下,反应物转化率、H_(2)和CO产率、气相产物的选择性以及转化反应物、生成合成气和烃类化合物的能量效率达到最大值;增加水/碳摩尔比在抑制醇类化合物生成的同时促进酸类化合物的产生,由于总的液相产物生成量随着水/碳摩尔比的增加而逐渐减低,因而对应的能量效率也随之降低。此外,添加水蒸气能促使DBD CO_(2)重整CH_(4)反应保持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阻挡放电 CO_(2) 重整反应 CH_(4) 蒸气 放电特性 合成气 能量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增强引擎燃烧技术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3
13
作者 汤洁 段忆翔 +1 位作者 赵卫 罗文峰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33-738,共6页
非平衡等离子体技术在增强引擎燃烧效率,降低废气排放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而介质阻挡放电是获得较大体积和较均匀分布非平衡等离子体一种有效方式。为此,详细论述了非平衡等离子体对燃料或助燃气活化作用的基本原理。基于管管结构... 非平衡等离子体技术在增强引擎燃烧效率,降低废气排放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而介质阻挡放电是获得较大体积和较均匀分布非平衡等离子体一种有效方式。为此,详细论述了非平衡等离子体对燃料或助燃气活化作用的基本原理。基于管管结构介质阻挡放电的特点,提出了增强引擎燃烧效率的非平衡等离子体发生器主体结构方案,从理论上阐明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以此方案设计了等离子体发生器,并开展了丙烷燃烧实验,结果表明非平衡等离子体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改善有机燃料的燃烧状况,使之燃烧得更加充分,有效地验证了非平衡等离子体增强燃烧技术应用于提高引擎燃烧效率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平衡等离子体 介质阻挡放电 等离子体发生 燃料活化 助燃气活化 稀薄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流和纳秒脉冲Ar/H_(2)O介质阻挡放电聚丙烯材料表面亲水改性对比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庄越 刘峰 +1 位作者 储海靖 方志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8-146,共9页
为了提高等离子体对聚合物材料表面处理的应用效果,优化亲水处理的条件,研究了交流和纳秒脉冲氩气介质阻挡放电(DBD)中添加适量H2O,对聚丙烯(PP)亲水改性的处理效果。利用电学和光学诊断方法,系统地对比了交流DBD和纳秒脉冲DBD的放电特... 为了提高等离子体对聚合物材料表面处理的应用效果,优化亲水处理的条件,研究了交流和纳秒脉冲氩气介质阻挡放电(DBD)中添加适量H2O,对聚丙烯(PP)亲水改性的处理效果。利用电学和光学诊断方法,系统地对比了交流DBD和纳秒脉冲DBD的放电特性,结果表明,纳秒电源驱动DBD具有更高的放电瞬时功率,更好的放电均匀性和更高的能量效率。通过测量不同水蒸气含量下DBD的OH发射光谱强度,确定了PP材料亲水性处理中H2O添加的最优含量。利用交流和纳秒脉冲电源驱动DBD分别对PP材料进行亲水改性的处理,测量了不同条件下改性处理后的表面水接触角,并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别对处理前后PP材料的表面物理形貌和表面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经DBD处理后PP材料的水接触角明显降低,表面粗糙度明显增大,表面的亲水性含氧基团,羟基(-OH)和羰基(C=O)的数量大幅增加。相比交流电源,纳秒脉冲DBD处理的改性效果更好,其处理后的材料表面水接触角,比交流DBD处理的低5°左右,表面粗糙度也有所提升。而水蒸气的加入可使PP材料的表面水接触角进一步减小4°左右,表面粗糙度明显提升。研究结果为优化DBD聚合物材料表面改性实验条件及处理的效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材料表面改性 蒸气 介质阻挡放电 纳秒脉冲电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脉冲压缩的DBD高频双极性纳秒脉冲发生器的设计及其放电特性 被引量:18
15
作者 米彦 万佳仑 +2 位作者 卞昌浩 姚陈果 李成祥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244-256,共13页
作为高压高重复频率脉冲电压发生器的开关器件,磁开关的耐压、通流能力以及寿命远高于半导体开关,因而适用作为介质阻挡放电(DBD)激励电源的开关。为研究双极性高频下DBD等离子体放电特性,提出高频双极性磁脉冲压缩系统。首先,阐释通过... 作为高压高重复频率脉冲电压发生器的开关器件,磁开关的耐压、通流能力以及寿命远高于半导体开关,因而适用作为介质阻挡放电(DBD)激励电源的开关。为研究双极性高频下DBD等离子体放电特性,提出高频双极性磁脉冲压缩系统。首先,阐释通过全桥逆变电路、脉冲变压器和磁开关产生双极性脉冲的原理,并叙述该系统关键器件的设计;其次,利用PSpice仿真软件研究电路关键参数对输出波形的影响规律,测试电阻性负载电压波形,并与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测试结果表明,通过双极性磁脉冲压缩系统,能够在负载两端输出的纳秒脉冲电压具有以下参数:幅值在5~13k V可调,上升沿100ns左右,重复频率可高至几千Hz。最后,针对高频双极性下的放电现象进行研究,结合DBD放电模型和放电图片探索高频双极性脉冲电压下放电特性与频率的关系,充实了高频放电理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秒脉冲发生 磁脉冲压缩 双极性脉冲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 放电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喷涂介质层提升臭氧发生器性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陈波 杨学昌 陶顺忠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703-1709,共7页
为了结合陶瓷的性能优势和搪瓷的工艺优势,利用先进的等离子喷涂工艺制备了臭氧发生器介质涂层。对涂层进行了微观结构分析和介电性能测试,并设计制作了管式臭氧发生器样机,研究了不同涂层对臭氧产生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等离子喷... 为了结合陶瓷的性能优势和搪瓷的工艺优势,利用先进的等离子喷涂工艺制备了臭氧发生器介质涂层。对涂层进行了微观结构分析和介电性能测试,并设计制作了管式臭氧发生器样机,研究了不同涂层对臭氧产生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等离子喷涂涂层满足臭氧发生器的设计要求,且可以获得更高的相对介电常数εr,其中氧化铝(Al2O3)加氧化钛(TiO2)的双涂层方案具有最佳的臭氧生成性能。等离子喷涂工艺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可替代玻璃和搪瓷成为臭氧发生器新的介质层负载工艺,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喷涂 臭氧发生 介质阻挡放电 Lissajous图 氧化铝 氧化钛 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质对臭氧发生器功率因数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静 蔡忆昔 冉冬立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2-64,共3页
为探寻提高臭氧发生器功率因数、降低能量消耗的途径,优化臭氧发生器结构参数及其与高压高频电源的匹配,设计了介质阻挡放电型臭氧发生器试验系统,研究了介质材料、介质厚度以及放电气隙等因素对臭氧发生器功率因数的影响,并进行了理论... 为探寻提高臭氧发生器功率因数、降低能量消耗的途径,优化臭氧发生器结构参数及其与高压高频电源的匹配,设计了介质阻挡放电型臭氧发生器试验系统,研究了介质材料、介质厚度以及放电气隙等因素对臭氧发生器功率因数的影响,并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选择相对介电常数较大、较薄的材料作为放电介质更易获得较大的功率因素;较小的放电气隙有利于提高放电的均匀性和功率因素;增大激励电压或频率同样会使功率因素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发生 介质阻挡放电 功率因数 介电常数 放电气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BD的双放电气隙臭氧发生器串联谐振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庆君 朱天宇 +2 位作者 李勇 韦彪 李俊伟 《现代电子技术》 2010年第21期165-168,共4页
根据臭氧发生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对介质阻挡放电技术进行了介绍。研究了工业型臭氧发生器等效电感及负载大小对电晕功率和其他电性能参数的影响,从而优化结构参数和工作条件。在CF-G-3-1K型臭氧发生器上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分析表明... 根据臭氧发生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对介质阻挡放电技术进行了介绍。研究了工业型臭氧发生器等效电感及负载大小对电晕功率和其他电性能参数的影响,从而优化结构参数和工作条件。在CF-G-3-1K型臭氧发生器上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分析表明,设计1.5 kg/h的臭氧发生器,相应的最佳参数为电压峰值为20 kV,电源频率为1 227 Hz,等效电感为0.9 m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发生 介质阻挡放电 双气隙 串联谐振 电性能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发生器最佳放电间隙的确定及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波 杨学昌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947-1950,共4页
利用Q-V李萨如图研究了臭氧发生器的等效电容特性,同时测量了不同电压、放电间隙下的注入功率,同样气隙下随着外加电压的增大,注入功率加大;而给定电压,增加气隙距离时,注入功率先增大后减小,存在一个最大值点;最大值点的位置随着外加... 利用Q-V李萨如图研究了臭氧发生器的等效电容特性,同时测量了不同电压、放电间隙下的注入功率,同样气隙下随着外加电压的增大,注入功率加大;而给定电压,增加气隙距离时,注入功率先增大后减小,存在一个最大值点;最大值点的位置随着外加电压的增高,向气隙距离增大方向偏移。以Manley功率公式为基础,理论上推导了注入功率随气隙距离的变化特性,与实验结果类似。随着注入功率的增大,臭氧产量也逐渐增大,不同电压、气隙距离下获得的臭氧产量曲线与功率曲线呈现相似的变化特性。臭氧产量越高,臭氧产率就越小,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发生 介质阻挡放电 李萨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蒸气发生进样技术在原子光谱分析应用中的进展
20
作者 沈宇 刘坤 +3 位作者 郭跃安 孙冬娥 冯玉怀 李日升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225-1233,共9页
从化学蒸气发生技术的仪器装置、影响蒸气发生效率的主要因素、与分离富集技术的联用以及新型蒸气发生技术等方面,综述了2008-2017年化学蒸气发生进样技术,包括基于硼氢化物反应的蒸气发生、光诱导化学蒸气发生、介质阻挡放电蒸气发生... 从化学蒸气发生技术的仪器装置、影响蒸气发生效率的主要因素、与分离富集技术的联用以及新型蒸气发生技术等方面,综述了2008-2017年化学蒸气发生进样技术,包括基于硼氢化物反应的蒸气发生、光诱导化学蒸气发生、介质阻挡放电蒸气发生和电化学蒸气发生,在原子光谱分析应用中的进展(引用文献95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蒸气发生 原子光谱法 分离富集技术 光诱导化学蒸气发生 介质阻挡放电蒸气发生 电化学蒸气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