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介质转换对盆栽平邑甜茶(Malus hupehensis Rehd)的效应
1
作者
吕德国
束怀瑞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9年第2期109-112,共4页
利用一年生平邑甜茶(MalushupehensisRehd)盆栽苗进行介质转换试验,研究对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由粘土转入沙壤土的,植株生长量有所下降,但器官发育质量提高,尤以叶绿素含量提高显著;沙壤土转入粘...
利用一年生平邑甜茶(MalushupehensisRehd)盆栽苗进行介质转换试验,研究对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由粘土转入沙壤土的,植株生长量有所下降,但器官发育质量提高,尤以叶绿素含量提高显著;沙壤土转入粘土的则相反。不论何种转换,根系生长量均不及对照,但由沙壤土转入粘土的,根系比对照减少更明显,说明粘土中建造起来的根系适应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栽
平邑甜茶
介质转换
生长发育
甜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种10M/100M自适应以太网光纤收发器的实现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怀群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6-128,共3页
光纤收发器的作用是将要发送的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并发送出去,同时,能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输入到接收端,论文分别从光纤收发器主要元器件的选型、线路板抗电磁干扰、方案性能测试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此收发器不仅能用在100M...
光纤收发器的作用是将要发送的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并发送出去,同时,能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输入到接收端,论文分别从光纤收发器主要元器件的选型、线路板抗电磁干扰、方案性能测试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此收发器不仅能用在100Mbps系统中,而且能用于现有的大量10Mbps的设备环境中,能够实现两者间的自适应连接。与同类方案相比具有功能更强、体积更小、成本更低的优点,在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
介质转换
芯片
ML6652
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电化学-分光光度法联用技术检测水样中Cu(Ⅱ)
3
作者
陆妍
韩海涛
+1 位作者
王晨晨
潘大为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47-351,共5页
本文利用电化学-分光光度法联用技术检测水样中Cu(Ⅱ)。电化学过程作为介质转换的预处理步骤,而光度法用于Cu(Ⅱ)的定量分析,这种结合有助于克服水体颜色或浊度的干扰。通过对实验参数,沉积液pH值、沉积电位、Cu(Ⅱ)的沉积时间、清洗时...
本文利用电化学-分光光度法联用技术检测水样中Cu(Ⅱ)。电化学过程作为介质转换的预处理步骤,而光度法用于Cu(Ⅱ)的定量分析,这种结合有助于克服水体颜色或浊度的干扰。通过对实验参数,沉积液pH值、沉积电位、Cu(Ⅱ)的沉积时间、清洗时间和显色时间等的优化,对国标法(HJ 485-2009)检测水体中Cu(Ⅱ)的前处理步骤进行了改进。这种联用方法有良好的重现性和选择性,并应用于多种实际水样的检测,获得较好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
分光光度法
介质转换
Cu(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火用)驱热力过程理论模型的热力学分析
4
作者
张承虎
林己又
+1 位作者
李亚平
谭羽非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7-134,共8页
为研究双热源联合循环的热力性能极限,构建了两介质热功转换系统理想热力学模型,并提出了(火用)驱热力过程的基本概念。通过分析热机循环区间与热泵循环区间过程功量之间的关系,对(火用)驱热力过程进行分类,并通过输出功量占比进行定量...
为研究双热源联合循环的热力性能极限,构建了两介质热功转换系统理想热力学模型,并提出了(火用)驱热力过程的基本概念。通过分析热机循环区间与热泵循环区间过程功量之间的关系,对(火用)驱热力过程进行分类,并通过输出功量占比进行定量分析。构建并求解了顺流型和逆流型(火用)驱热力过程函数。分析了不同类型(火用)驱热力过程在理想条件下的热力特性与性能极限。研究结果表明:顺流型(火用)驱热力过程的最大过程功量大于逆流型,且放热介质与吸热介质间的温度交叉现象更为明显。吸热介质等效温升可用于判断(火用)驱热力过程类型,其最大值表征了输出功量极限。实际系统的评价研究指出,串联型联合循环的总换热量是基本型ORC的1.97倍,更适用于同时具有热电需求的场合。但其净输出功效率(6.55%)、(火用)效率(26.61%)、热力完善度(36.38%)均显著低于基本型有机朗肯循环。双热源联合循环实际系统的热力性能提高方法值得研究。本研究可为不同类型两介质热功转换系统的热力性能极限与评价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用)驱热力过程
两
介质
热功
转换
系统
热力学分析
过程功量
热力性能极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介质转换对盆栽平邑甜茶(Malus hupehensis Rehd)的效应
1
作者
吕德国
束怀瑞
机构
沈阳农业大学果树园艺系
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系
出处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9年第2期109-112,共4页
文摘
利用一年生平邑甜茶(MalushupehensisRehd)盆栽苗进行介质转换试验,研究对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由粘土转入沙壤土的,植株生长量有所下降,但器官发育质量提高,尤以叶绿素含量提高显著;沙壤土转入粘土的则相反。不论何种转换,根系生长量均不及对照,但由沙壤土转入粘土的,根系比对照减少更明显,说明粘土中建造起来的根系适应性更强。
关键词
盆栽
平邑甜茶
介质转换
生长发育
甜茶
Keywords
pottedPingyitiancha(Malus hupehensis Rehd)
change of medium
growth and development
分类号
S571.104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种10M/100M自适应以太网光纤收发器的实现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怀群
机构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
出处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6-128,共3页
文摘
光纤收发器的作用是将要发送的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并发送出去,同时,能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输入到接收端,论文分别从光纤收发器主要元器件的选型、线路板抗电磁干扰、方案性能测试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此收发器不仅能用在100Mbps系统中,而且能用于现有的大量10Mbps的设备环境中,能够实现两者间的自适应连接。与同类方案相比具有功能更强、体积更小、成本更低的优点,在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关键词
光电
介质转换
芯片
ML6652
自适应
分类号
TP393.0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电化学-分光光度法联用技术检测水样中Cu(Ⅱ)
3
作者
陆妍
韩海涛
王晨晨
潘大为
机构
中国科学院海岸带环境过程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出处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47-351,共5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科研装备研制项目(No.YZ201558)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项目(No.2011170)
文摘
本文利用电化学-分光光度法联用技术检测水样中Cu(Ⅱ)。电化学过程作为介质转换的预处理步骤,而光度法用于Cu(Ⅱ)的定量分析,这种结合有助于克服水体颜色或浊度的干扰。通过对实验参数,沉积液pH值、沉积电位、Cu(Ⅱ)的沉积时间、清洗时间和显色时间等的优化,对国标法(HJ 485-2009)检测水体中Cu(Ⅱ)的前处理步骤进行了改进。这种联用方法有良好的重现性和选择性,并应用于多种实际水样的检测,获得较好结果。
关键词
电化学
分光光度法
介质转换
Cu(Ⅱ)
Keywords
Electrochemistry
UV-Vis spectrophotometry
Medium shift
Cu(Ⅱ)
分类号
O657 [理学—分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火用)驱热力过程理论模型的热力学分析
4
作者
张承虎
林己又
李亚平
谭羽非
机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寒地城乡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哈尔滨工业大学)
出处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7-134,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2076050)。
文摘
为研究双热源联合循环的热力性能极限,构建了两介质热功转换系统理想热力学模型,并提出了(火用)驱热力过程的基本概念。通过分析热机循环区间与热泵循环区间过程功量之间的关系,对(火用)驱热力过程进行分类,并通过输出功量占比进行定量分析。构建并求解了顺流型和逆流型(火用)驱热力过程函数。分析了不同类型(火用)驱热力过程在理想条件下的热力特性与性能极限。研究结果表明:顺流型(火用)驱热力过程的最大过程功量大于逆流型,且放热介质与吸热介质间的温度交叉现象更为明显。吸热介质等效温升可用于判断(火用)驱热力过程类型,其最大值表征了输出功量极限。实际系统的评价研究指出,串联型联合循环的总换热量是基本型ORC的1.97倍,更适用于同时具有热电需求的场合。但其净输出功效率(6.55%)、(火用)效率(26.61%)、热力完善度(36.38%)均显著低于基本型有机朗肯循环。双热源联合循环实际系统的热力性能提高方法值得研究。本研究可为不同类型两介质热功转换系统的热力性能极限与评价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火用)驱热力过程
两
介质
热功
转换
系统
热力学分析
过程功量
热力性能极限
Keywords
exergy-driven thermodynamic process
two thermal medium heat-work conversion system
thermodynamic analysis
process work
thermodynamic performance limit
分类号
TK123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工程热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介质转换对盆栽平邑甜茶(Malus hupehensis Rehd)的效应
吕德国
束怀瑞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一种10M/100M自适应以太网光纤收发器的实现
王怀群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电化学-分光光度法联用技术检测水样中Cu(Ⅱ)
陆妍
韩海涛
王晨晨
潘大为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火用)驱热力过程理论模型的热力学分析
张承虎
林己又
李亚平
谭羽非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