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介质超表面的宽谱、大偏转角近红外光束偏转器 被引量:3
1
作者 程宏 李洪涛 +6 位作者 韩彦军 孙长征 郝智彪 熊兵 汪莱 王健 余佳东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873-1880,共8页
设计了一种适合集成的基于介质超表面的透射式光束偏转器,可在1550 nm附近的红外波段实现大角度偏转,同时具有宽光谱、高效率的优势。根据广义斯涅尔定律设计并优化了光束偏转器的结构,由横截面为梯形的非晶硅纳米柱周期性排列在石英玻... 设计了一种适合集成的基于介质超表面的透射式光束偏转器,可在1550 nm附近的红外波段实现大角度偏转,同时具有宽光谱、高效率的优势。根据广义斯涅尔定律设计并优化了光束偏转器的结构,由横截面为梯形的非晶硅纳米柱周期性排列在石英玻璃衬底上构成,相比于传统超表面采用多个纳米柱实现离散的相位梯度,梯形纳米柱形成的连续相位梯度可以获得更好的偏转特性。利用时域有限差分算法对光束偏转器的效率、偏转角、宽光谱和入射角度依赖性等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采用电子束光刻等工艺制备加工出上述器件并进行了测试。仿真结果表明偏转器在1350~1650 nm波段均具备良好的偏转特性,平均透射率高于87%,平均偏转率为81%;器件在1550 nm处实现了42.8°的大偏转角,透射率为84%,偏转率为80%,且允许入射角度在-10°~5°变化。实验测试结果表明对于1550 nm波长,光束偏转角度在41°附近,器件透射率约为76%,约35%的入射光偏转到目标角度。上述方案为近红外超表面器件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实现了效率、偏转角和适用波长的优化,透射式光路更加适合集成,应用潜力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 宽光谱、大偏转角 光束偏转器 介质超表面 梯形纳米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连续谱束缚态的高Q太赫兹全介质超表面 被引量:6
2
作者 王鹏飞 贺风艳 +2 位作者 刘建军 井绪峰 洪治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30-635,共6页
为了研究基于连续谱束缚态(BIC)高品质因子Q谐振,提出了由双空心硅圆柱体组成太赫兹全介质超表面。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结构的透射光谱及电磁场图进行了分析,并利用本征模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超表面结构参数对BIC频率的影响,给出了该BIC超... 为了研究基于连续谱束缚态(BIC)高品质因子Q谐振,提出了由双空心硅圆柱体组成太赫兹全介质超表面。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结构的透射光谱及电磁场图进行了分析,并利用本征模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超表面结构参数对BIC频率的影响,给出了该BIC超表面在太赫兹大频率范围工作的参数设计方法。结果表明,在3.0THz左右实现了一个可调高Q环偶极Fano谐振;本征模式的分析计算结果与入射电磁波模式的分析计算结果对称性不匹配,该超表面支持的是一个对称保护BIC。此研究为基于BIC的高Q超材料在超低阈值激光器件、非线性光学谐波产生及高灵敏度传感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器件 连续谱束缚态 多极子分析 介质超表面 高Q谐振 太赫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介质超表面的径向偏振贝塞尔透镜 被引量:2
3
作者 陈俊妍 张飞 +3 位作者 张明 蔡吉祥 欧奕 喻洪麟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0-29,共10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介质超表面的径向偏振贝塞尔透镜,它可以高效率地将线偏光转换为径向偏振光,并且同时实现贝塞尔聚焦。在线偏振光入射下,利用非对称光子自旋轨道相互作用对线偏振光左右旋分量进行独立调控,最后通过自旋重组同时实现...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介质超表面的径向偏振贝塞尔透镜,它可以高效率地将线偏光转换为径向偏振光,并且同时实现贝塞尔聚焦。在线偏振光入射下,利用非对称光子自旋轨道相互作用对线偏振光左右旋分量进行独立调控,最后通过自旋重组同时实现偏振转换和波前调控。在波长为532 nm处,数值孔径NA=0.9,超透镜实现了超越衍射极限聚焦焦斑。该项研究在粒子加速和超分辨率成像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超表面 径向偏振光束 贝塞尔无衍射光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介质超构透镜的光学扩束器和缩束器的设计及应用
4
作者 柳文彪 杜波波 +5 位作者 马亦刚 杨元通 王玺莹 卢锦贤 张磊 张彦鹏 《光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22,共11页
为了实现高效光束调控,提出了一种基于介质超构表面技术的光学扩束器和缩束器,并通过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进行了仿真验证。该超构表面选用单一材料铌酸锂(LiNbO_(3)),设计透镜单元结构,实现对光束的有效操控。仿真结果显示,设计的2倍和... 为了实现高效光束调控,提出了一种基于介质超构表面技术的光学扩束器和缩束器,并通过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进行了仿真验证。该超构表面选用单一材料铌酸锂(LiNbO_(3)),设计透镜单元结构,实现对光束的有效操控。仿真结果显示,设计的2倍和4倍超构表面扩束器、缩束器能够高效地实现光束的扩束和缩束,并保证出射光束的精度和质量,光束透过率达到58%。此外,该扩束、缩束器对入射光波长,入射角度有较好的容差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透镜 介质表面 光束扩束器 光束缩束器 时域有限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质材料的有序微纳结构及其显色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周裕杰 蔡高峰 董建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147-155,共9页
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由入射光与结构之间的干涉而产生的结构色是普遍存在的。与传统的化学颜料和染料相比,结构色具有损耗低、环保、耐久性高等优点,在显示、光存储、传感和信息加密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随着微纳加工技... 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由入射光与结构之间的干涉而产生的结构色是普遍存在的。与传统的化学颜料和染料相比,结构色具有损耗低、环保、耐久性高等优点,在显示、光存储、传感和信息加密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随着微纳加工技术和表征手段的不断发展,利用人工制造的金属微纳结构来产生结构色成为一种主要的方法。但是表面等离激元结构色不可避免地会产生高的损耗,这使得散射截面变小,从而导致了色度范围受限、颜色饱和度降低、明度降低等一系列问题。与等离激元结构相比,谐振介质结构和混合结构具有损耗低、场约束强、散射截面大等优点。因此,介质结构色的研究对实现超高分辨率的鲜艳结构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介质结构色的理论基础出发,按照介质材料的种类(硅、二氧化钛、氮化硅、二氧化硅和其他材料),对其最近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提出了介质结构色这一快速发展领域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和存在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超表面 结构色 MIE理论 纳米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强度可调的高数值孔径的双焦点超透镜 被引量:3
6
作者 杨青元 王维 田祥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56-363,共8页
基于超表面对光波的振幅、相位和偏振进行调控来实现聚焦与成像的超透镜受到广泛关注。设计了一种聚焦强度可调的高数值孔径的双焦点超透镜,并进行了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超透镜能有效地将圆偏振入射光聚焦到半高宽为0.4... 基于超表面对光波的振幅、相位和偏振进行调控来实现聚焦与成像的超透镜受到广泛关注。设计了一种聚焦强度可调的高数值孔径的双焦点超透镜,并进行了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超透镜能有效地将圆偏振入射光聚焦到半高宽为0.44λ的光斑上,对应的数值孔径高达0.95。此外,通过改变入射光的偏振态,可以灵活地调制两个焦点的相对强度,而不同于以往的双焦点超透镜需要对光强进行重新组合。更重要的是,当圆偏振光入射时,它的聚焦效率可达65%,可适用在0.8~1.2 THz的较宽频率范围和0°~20°的入射角内,同时该工作为多焦点超透镜的设计提供了重要思路,也将在多成像系统、光学层析成像技术等许多领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光学 透镜 相位操纵 介质超表面 偏振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