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傅里叶变换测量介质损耗因数tan δ的软件同步算法 被引量:8
1
作者 陈天翔 段建东 +2 位作者 张保会 陈天韬 杨晓宪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5期58-62,共5页
计算分析了当电网频率漂移时,通过传统的离散采样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计算电力设备的介质损耗因数tanδ时,由于硬件设计的采样周期不能随电网频率漂移而相应地改变,从而给tanδ测量结果带来严重的计算误差。提出了一种利用采样序列数... 计算分析了当电网频率漂移时,通过传统的离散采样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计算电力设备的介质损耗因数tanδ时,由于硬件设计的采样周期不能随电网频率漂移而相应地改变,从而给tanδ测量结果带来严重的计算误差。提出了一种利用采样序列数据修正方法,这种方法通过检测信号的周期确定周期修正量,根据大于或小于0决定是增加或者减少采样周期来解决传统傅里叶计算方法的计算误差问题,文中阐述了算法的实现过程,并介绍了一种适用于实验室和现场的通过阻容变化改变相位角的简单而准确的模拟电路。计算机模拟和实测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算法可很好地解决传统傅里叶方法测量tanδ的精度与稳定性不高的问题,在12位A/D精度、电网频率波动±0.2Hz条件下,数据经过修正计算后tanδ测量误差小于5×10-4,对提高tanδ测量精确度及稳定性有重要作用,可在目前广泛使用的微控制单元(MCU)中很好地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损耗因数测量 tan δ 傅里叶变换 误差分析 修正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干扰对电容式套管介质损耗因数(tanδ)测量结果影响的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苏煜 张燕涛 王薇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7-87,90,共2页
空间干扰对现场试验中出现的电容式套管介质损耗因数tanδ可造成影响,使其偏小甚至出现负值。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在现场进行电容性套管的介质损耗测量时,必须认真分析空间干扰网络的影响,以防止介质... 空间干扰对现场试验中出现的电容式套管介质损耗因数tanδ可造成影响,使其偏小甚至出现负值。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在现场进行电容性套管的介质损耗测量时,必须认真分析空间干扰网络的影响,以防止介质损耗因数的测量误差,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干扰 电容式套管 介质损耗因数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分解的介质损耗因数数字测量算法 被引量:34
3
作者 段大鹏 江秀臣 +2 位作者 孙才新 曾奕 黄成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27-133,共7页
首先概述了过零点电压比较法、谐波分析法等几种现有的介质损耗因数tanδ数字化测量算法的优缺点,分析tanδ的物理意义及其谐波条件下的定义问题。将电压与电流定义为欧氏函数空间的2个向量,利用正交特性将泄漏电流分解为相互正交的有... 首先概述了过零点电压比较法、谐波分析法等几种现有的介质损耗因数tanδ数字化测量算法的优缺点,分析tanδ的物理意义及其谐波条件下的定义问题。将电压与电流定义为欧氏函数空间的2个向量,利用正交特性将泄漏电流分解为相互正交的有功分量与无功分量,进而提出了基于正交分解的tanδ数字化测量算法及其简化计算公式。最后分别在电压无畸变、电压含谐波、电压频率波动、采样频率以及采样时间长度变化时,对文中提出的介损测量正交分解法进行仿真验证,并与谐波分析法进行比较分析。仿真结果显示,当电压频率波动与采样数据长度变化时,正交分解法的最大测量误差分别为谐波分析法的23.72%与5.35%;采样频率变化对2种方法的影响相同;在电压频率为50.5Hz时,tanδ实时测量值的波动幅度降低了110倍。该算法物理意义明确,计算简单,测量结果精确、稳定,可用于tanδ的离线测量与在线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损耗因数 数字化测量 正交分解 有功电流分量 有功系数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uttall窗频谱校正的介质损耗因数测量 被引量:20
4
作者 万全 高云鹏 +2 位作者 罗志坤 徐值坚 卿柏元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20,共6页
采用旁瓣峰值电平小且旁瓣渐近衰减速率大的窗函数对信号加权可减轻非同步采样和数据截断对介质损耗因数tanδ测量的影响。本文分析了Nuttall窗的旁瓣特性,提出了基于Nuttall窗双谱线插值FFT的tanδ测量方法,运用多项式拟合求出了实用... 采用旁瓣峰值电平小且旁瓣渐近衰减速率大的窗函数对信号加权可减轻非同步采样和数据截断对介质损耗因数tanδ测量的影响。本文分析了Nuttall窗的旁瓣特性,提出了基于Nuttall窗双谱线插值FFT的tanδ测量方法,运用多项式拟合求出了实用的插值修正公式,推导了信号初相角及tanδ的计算式,并介绍了基于该算法的测量系统的硬件实现方案。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Nuttall窗函数抑制频谱泄漏效果好,基于Nuttall窗的双谱线插值FFT方法克服了谐波干扰、基波频率波动及白噪声对tanδ测量的影响,且设计实现灵活,测量结果精确、稳定,可用于介质损耗因数tanδ的离线测量与在线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损耗因数 Nuttall窗 插值FFT 谐波分析法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缘介质损耗因数在线监测的研究 被引量:38
5
作者 陈鹏云 贺景亮 +5 位作者 赵生和 关根志 白谊春 祁太元 杨志良 李文娟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6-38,共3页
重点阐述绝缘介质损耗因数在线监测的一种新方法──谐波分析法,同时讨论影响介损在线监测精度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绝缘介质 损耗因数 在线监测 谐波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质损耗因数测量的谱泄漏对消算法 被引量:18
6
作者 张介秋 梁昌洪 +1 位作者 韩峰岩 陈砚圃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23-26,共4页
提出了基于谱泄漏对消及频率自适应跟踪的算法 ,它能有效抑制电压、电流谐波及基波负频分量的谱泄漏对介损因数测量的影响。该算法的特点是 :(1)能求得电网频率实现频率跟踪 ;(2 )运算量少 ,所需的乘法次数和加法次数均约为采样点数的 4... 提出了基于谱泄漏对消及频率自适应跟踪的算法 ,它能有效抑制电压、电流谐波及基波负频分量的谱泄漏对介损因数测量的影响。该算法的特点是 :(1)能求得电网频率实现频率跟踪 ;(2 )运算量少 ,所需的乘法次数和加法次数均约为采样点数的 4倍 ;(3)谱泄漏抑制效果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损耗因数 介损 电网频率 基波 电流谐波 频率跟踪 电压 对消 自适应跟踪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P的容性设备介质损耗因数在线监测方法 被引量:23
7
作者 龙锋 王富荣 +1 位作者 李大进 刘永生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9期71-74,共4页
介绍了电容型设备介质损耗因数在线监测的原理以及监测系统的组成,分析了测量结果的误差来源以及提高测量精度的方法,以谐波分析法为基础,采用基于DSP的跟踪频率变化交流同步采样技术,确保每个周期采样128个点,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求... 介绍了电容型设备介质损耗因数在线监测的原理以及监测系统的组成,分析了测量结果的误差来源以及提高测量精度的方法,以谐波分析法为基础,采用基于DSP的跟踪频率变化交流同步采样技术,确保每个周期采样128个点,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求出电压、电流信号基波傅里叶系数,通过RS-485总线传给上层变电站信息管理系统。考虑到FFT的泄漏效应和栅栏效应,采用加多项余弦窗算法对FFT进行修正,提高其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损耗因数 在线监测 谐波分析法 快速傅里叶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质损耗因数的卷积窗加权算法 被引量:17
8
作者 张介秋 梁昌洪 +1 位作者 韩峰岩 陈砚圃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00-104,共5页
用谐波分析法测量介质损耗因数时, 数据采样不同步所引起的频谱泄漏会造成测量误差。为抑制这种误差,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算法——卷积窗加权算法。该算法的特点是:①实现简单且精度高,无须同步采样措施, 在正常的电网频率波动范围内, 只... 用谐波分析法测量介质损耗因数时, 数据采样不同步所引起的频谱泄漏会造成测量误差。为抑制这种误差,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算法——卷积窗加权算法。该算法的特点是:①实现简单且精度高,无须同步采样措施, 在正常的电网频率波动范围内, 只需用三阶卷积窗对三个额定周期的采样信号加权便可将频谱泄漏引起的测量误差减少到可以忽略的程度;②运算量少,每次测量所需乘法次数和加法次数仅约为采样点数的两倍,比 FFT 所需的计算量小得多,且点数不受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损耗因数 谐波分析法 卷积窗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aiser窗频谱校正的介质损耗因数测量 被引量:14
9
作者 高云鹏 滕召胜 +1 位作者 曾博 杨步明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03-208,共6页
采用基本窗函数和广义余弦窗函数对信号加权的谐波分析法可减轻非整周期截断对介质损耗因数tanδ测量的影响,但其效果受到窗函数固定旁瓣性能的制约。Kaiser窗可定义一组可调的窗函数,自由选择主瓣与旁瓣衰减之间的比重,因此能全面地反... 采用基本窗函数和广义余弦窗函数对信号加权的谐波分析法可减轻非整周期截断对介质损耗因数tanδ测量的影响,但其效果受到窗函数固定旁瓣性能的制约。Kaiser窗可定义一组可调的窗函数,自由选择主瓣与旁瓣衰减之间的比重,因此能全面地反映主瓣与旁瓣衰减之间的交换关系。本文讨论了Kaiser窗的旁瓣特性,提出了基于Kaiser窗双谱线插值FFT的tanδ测量方法,运用多项式拟合求出了实用的插值修正公式,推导了信号初相角及tanδ的计算式。仿真结果表明,Kaiser窗函数抑制频谱泄漏效果好,基于Kaiser窗的双谱线插值FFT方法克服了谐波干扰、基波频率波动、采样频率变动、采样时间长度变化及白噪声对tanδ测量的影响,且设计实现灵活,测量结果精确、稳定,可用于介质损耗因数tanδ的离线测量与在线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损耗因数 KAISER窗 插值FFT 谐波分析法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支持向量机和遗传算法的电容型设备介质损耗因数修正方法 被引量:16
10
作者 王永强 律方成 李和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23-128,共6页
电容型设备介质损耗因数(tanδ)的在线监测会受到环境因素(温度、湿度、污秽等)的影响,对其进行合理修正非常必要。根据人工气候室内变压器套管tanδ的在线测量试验结果,分析了环境因素对电容型设备tanδ的影响情况,提出了基于最小二乘... 电容型设备介质损耗因数(tanδ)的在线监测会受到环境因素(温度、湿度、污秽等)的影响,对其进行合理修正非常必要。根据人工气候室内变压器套管tanδ的在线测量试验结果,分析了环境因素对电容型设备tanδ的影响情况,提出了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主要环境因素对tanδ影响的修正模型,并采用遗传算法优化了支持向量机的参数。该模型可用于将非标准大气条件下电容型设备的tanδ测量值修正为标准大气条件下的值,排除环境因素影响,增加在线监测结果的可比性,实际的修正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损耗因数 支持向量机 遗传算法 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电容型设备介质损耗因数的相关函数法的改进 被引量:41
11
作者 左自强 徐阳 +1 位作者 曹晓珑 刘斌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8期53-57,共5页
由于不能在整周期区间内准确积分, 当采样频率与电网信号频率不同步时,采用有限时间离散相关函数法计算电容型设备的介质损耗因数(介损)会产生较大的误差。采用插值法修正了相关函数法的积分区间,用梯形积分代替矩形积分,采用优化的采... 由于不能在整周期区间内准确积分, 当采样频率与电网信号频率不同步时,采用有限时间离散相关函数法计算电容型设备的介质损耗因数(介损)会产生较大的误差。采用插值法修正了相关函数法的积分区间,用梯形积分代替矩形积分,采用优化的采样频率和采样点数来提高计算精度仿真实验表明经过修正的相关函数法对电网频率波动有较强的抑制能力,可明显减少介损的计算误差,从而不必使用同步采集卡。此外,该方法的采样频率不高、采样点数不多,易于通过基于微控制器单元(MCU)或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测量系统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型设备 介质损耗因数 介损 电网频率 采样频率 信号频率 微控制器 相关函数 采样点 数字信号处理器(DS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滤波和跟踪微分器的介质损耗因数检测方法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天云 范夕庆 +1 位作者 汪剑波 余志飞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23-226,共4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介质损耗因数检测方法,将电压与电流信号经过小波滤波得到基波分量,利用跟踪微分器求得电压的一阶微分信号,再根据电压信号、电流信号和电压一阶微分信号计算介质损耗因数。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物理意义明确、计算简单、... 提出了一种新的介质损耗因数检测方法,将电压与电流信号经过小波滤波得到基波分量,利用跟踪微分器求得电压的一阶微分信号,再根据电压信号、电流信号和电压一阶微分信号计算介质损耗因数。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物理意义明确、计算简单、测量结果精确,可用于介质损耗因数的离线测量与在线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滤波 跟踪微分器 介质损耗因数 线性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谐波条件下高压电气设备介质损耗因数的定义和数字化算法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忠蕾 李庆民 陈鹏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27-329,332,共4页
简要回顾了高压电气设备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应用情况。基于绝缘电介质物理特性,提出了谐波条件下介质损耗因数的新定义,以更合理地评估电气设备的运行状况,并给出了相应的数字化算法。为配合实现介质损耗因数的新定义策... 简要回顾了高压电气设备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应用情况。基于绝缘电介质物理特性,提出了谐波条件下介质损耗因数的新定义,以更合理地评估电气设备的运行状况,并给出了相应的数字化算法。为配合实现介质损耗因数的新定义策略,给出了两种算法:阻容解耦法和基波逼近法。通过计算机仿真分析了背景噪声和电网频率波动对介质损耗因数估算准确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波逼近法比阻容解耦法的应用误差小。建议采用同时监测全电流、介质损耗因数、阻性电流和容性电流的综合策略来有效评估和诊断电介质的绝缘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损耗因数 在线监测 数字化算法 谐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时介质损耗因数的定义与数字化算法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黎 李庆民 +1 位作者 王冠 陈平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8-32,共5页
针对现有电气设备介质损耗因数数字化算法多须信号频率在若干采样周期内不变且须严格同步采样的状况,基于瞬时频率理论提出了一种瞬时介质损耗因数的定义与数字化算法,并给出了算法的理论基础。通过求解超定方程组,利用该算法可回归得... 针对现有电气设备介质损耗因数数字化算法多须信号频率在若干采样周期内不变且须严格同步采样的状况,基于瞬时频率理论提出了一种瞬时介质损耗因数的定义与数字化算法,并给出了算法的理论基础。通过求解超定方程组,利用该算法可回归得到等效电路参数,从而算得瞬时介质损耗因数曲线。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在电网频率短时瞬变的非平稳信号下,该算法可准确跟踪电网频率并回归出电路参数,且不受传统算法必须满足的前提条件约束,亦无需考虑同步采样和电网谐波的影响。该算法对监测数据的处理也更为灵活,便于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实施进一步的诊断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介质损耗因数 瞬时频率 非同步采样 参数回归 在线监测 数字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介质损耗因数的红小豆含水率测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婧 郭文川 邓业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216-220,共5页
以红小豆为对象,研究测量信号频率(1kHz~1MHz)、含水率(13.8%~21.8%)、容积密度(747~851kg/m3)和温度(5~40℃)对介质损耗因数的影响规律,从理论上分析介质损耗因数的变化原因,建立500kHz条件下红小豆的介质损耗因数、容积密度和温... 以红小豆为对象,研究测量信号频率(1kHz~1MHz)、含水率(13.8%~21.8%)、容积密度(747~851kg/m3)和温度(5~40℃)对介质损耗因数的影响规律,从理论上分析介质损耗因数的变化原因,建立500kHz条件下红小豆的介质损耗因数、容积密度和温度与含水率的数学模型,并验证模型的正确性。结果表明:在1kHz~1MHz频段内,红小豆的介质损耗因数随测量信号频率的增大而减小,却随含水率、容积密度和温度的增大而增大;可用三元二次方程表征含水率与介质损耗因数、容积密度和温度之间的关系,模型的决定系数为0.98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小豆 介质损耗因数 含水率 温度 频率 容积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变压器油介质损耗因数异常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林永平 周杰华 +2 位作者 何冰 曾德枝 邬志敏 《中国电力》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65-68,72,共5页
用裂解色谱-质谱(PGC/MS)、红外光谱(IR)和核磁共振谱(NMR)等方法对吸附滤板(芯)上吸附物进行成份分析测试。对变压器油进行模拟微生物污染试验,测定了培养过程中油介质损耗因数、界面张力和酸值等指标变化,并对油进行微生... 用裂解色谱-质谱(PGC/MS)、红外光谱(IR)和核磁共振谱(NMR)等方法对吸附滤板(芯)上吸附物进行成份分析测试。对变压器油进行模拟微生物污染试验,测定了培养过程中油介质损耗因数、界面张力和酸值等指标变化,并对油进行微生物染色计数检验。通过工业相容性试验,比较了油介质损耗因数升高前后变压器油成份变化。对不同油种进行油质试验与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因绝缘漆存在质量问题使变压器油中含有绝缘漆的溶解物──醇酸树脂是油介质损耗因数升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油 介质损耗因数 大型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性重负荷工况下变压器套管介质损耗因数测量方法的改进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继星 吴广宁 +4 位作者 周利军 陈立 文德斌 杜培东 刘益岑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6-81,共6页
根据现场长期实测数据分析,大秦铁路牵引供电系统具有负荷幅值变化大、过载系数高和陡变性的间歇性重负荷特性,牵引供电系统负荷的变化对变压器套管介质损耗因数的测量产生影响,并且变压器套管接线等效电路的初始电流对负荷变化前后介... 根据现场长期实测数据分析,大秦铁路牵引供电系统具有负荷幅值变化大、过载系数高和陡变性的间歇性重负荷特性,牵引供电系统负荷的变化对变压器套管介质损耗因数的测量产生影响,并且变压器套管接线等效电路的初始电流对负荷变化前后介质损耗因数的测量精度有干扰。采用Matlab/Simulink软件对变压器套管接线等效电路进行仿真,验证了分析结果的正确性。引入变压器套管接线等效电路初始电流对传统测量方法进行改进,确定矫正系数。运用改进后的测量方法对变电所变压器套管介质损耗因数进行测量,结果表明所得到的介质损耗因数测量值稳定、可靠和准确,有利于对变压器高压套管绝缘老化情况的准确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损耗因数 测量方法 变压器 牵引供电 负荷 初始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拆高压引线测量220kV互感器电容量及介质损耗因数的方法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胜军 王倩 +1 位作者 魏国辉 胡嘉 《绝缘材料》 CAS 2007年第6期61-63,共3页
论述了通过合理接线实现不拆高压引线测量220kV电容式电压互感器(CVT)的原理和方法,实测固南线CVT的电容量及介质损耗因数,其试验数据与拆高压引线测量的数据进行对比,证明该法准确、高效、切实可行。
关键词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 不拆高压引线 电容量 介质损耗因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污染物对变压器油介质损耗因数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彬 韩超 刘阁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82-188,共7页
介质损耗因数是变压器油电气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颗粒污染物对油液的介质损耗因数性能的影响较为显著。采用均匀设计法按照ISO_4406标准配制了24组含Cu、Fe、SiO_2的不同粒径、不同污染度的颗粒污染物油样,并测定其介质损耗因数,获得了... 介质损耗因数是变压器油电气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颗粒污染物对油液的介质损耗因数性能的影响较为显著。采用均匀设计法按照ISO_4406标准配制了24组含Cu、Fe、SiO_2的不同粒径、不同污染度的颗粒污染物油样,并测定其介质损耗因数,获得了不同种类、不同含量的颗粒物对油液介质损耗因数的影响规律;采用支持向量机法建立了油中Cu、Fe、SiO_2混合颗粒物粒径和含量与油样介质损耗因数关系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建立的Cu、Fe、SiO_2混合颗粒物与油液介质损耗因数关系的SVM模型对验证集的决定系数和均方根误差分别是0.9913、0.0039;随着颗粒物含量的增加,油液介质损耗因数增加;油中Cu、Fe、SiO_2混合颗粒物在粒径为5、15μm时对变压器油介质损耗因数的影响较为显著,变化幅度分别为0.021%、0.0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污染物 变压器油 介质损耗因数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介质损耗因数的粮食水分测量方法 被引量:14
20
作者 李业德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17,共4页
为了能够在粮食的收购、干燥、储存过程中,快速、准确的测量粮食水分,根据电容器的电特性受介质影响的原理,提出了用介质损耗因数测量粮食水分的方法。给出了以AT89C52单片机为核心的粮食水分测试系统的硬件结构组成,采用相敏检波... 为了能够在粮食的收购、干燥、储存过程中,快速、准确的测量粮食水分,根据电容器的电特性受介质影响的原理,提出了用介质损耗因数测量粮食水分的方法。给出了以AT89C52单片机为核心的粮食水分测试系统的硬件结构组成,采用相敏检波正交分离法测量介质损耗因数。通过对传感器的标定并对测试数据进行相应的回归处理,得到了介质损耗因数和粮食水分的函数关系。通过对山融1号小麦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重复性好,测量精度高,水分含量在13%~26%范围内,最大误差小于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水分含量 测量 介质损耗因数 单片机 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