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0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傅里叶变换测量介质损耗因数tan δ的软件同步算法 被引量:8
1
作者 陈天翔 段建东 +2 位作者 张保会 陈天韬 杨晓宪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5期58-62,共5页
计算分析了当电网频率漂移时,通过传统的离散采样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计算电力设备的介质损耗因数tanδ时,由于硬件设计的采样周期不能随电网频率漂移而相应地改变,从而给tanδ测量结果带来严重的计算误差。提出了一种利用采样序列数... 计算分析了当电网频率漂移时,通过传统的离散采样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计算电力设备的介质损耗因数tanδ时,由于硬件设计的采样周期不能随电网频率漂移而相应地改变,从而给tanδ测量结果带来严重的计算误差。提出了一种利用采样序列数据修正方法,这种方法通过检测信号的周期确定周期修正量,根据大于或小于0决定是增加或者减少采样周期来解决传统傅里叶计算方法的计算误差问题,文中阐述了算法的实现过程,并介绍了一种适用于实验室和现场的通过阻容变化改变相位角的简单而准确的模拟电路。计算机模拟和实测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算法可很好地解决传统傅里叶方法测量tanδ的精度与稳定性不高的问题,在12位A/D精度、电网频率波动±0.2Hz条件下,数据经过修正计算后tanδ测量误差小于5×10-4,对提高tanδ测量精确度及稳定性有重要作用,可在目前广泛使用的微控制单元(MCU)中很好地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损耗因数测量 tan δ 傅里叶变换 误差分析 修正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式介质损耗因数tanδ检测仪的设计 被引量:17
2
作者 王瑞明 曹庆文 董连文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14,共4页
介绍了一种利用基波相位分离法实现电气绝缘设备介质损耗因数(tanδ)数字化检测的方法,根据其原理设计了以DS80C320单片机构成的绝缘介质损耗检测仪,文中详细描述了其硬件组成和软件设计,给出了该仪器装置测量的实验结果。
关键词 介质损耗 基波相位分离 同步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干扰对电容式套管介质损耗因数(tanδ)测量结果影响的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苏煜 张燕涛 王薇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7-87,90,共2页
空间干扰对现场试验中出现的电容式套管介质损耗因数tanδ可造成影响,使其偏小甚至出现负值。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在现场进行电容性套管的介质损耗测量时,必须认真分析空间干扰网络的影响,以防止介质... 空间干扰对现场试验中出现的电容式套管介质损耗因数tanδ可造成影响,使其偏小甚至出现负值。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在现场进行电容性套管的介质损耗测量时,必须认真分析空间干扰网络的影响,以防止介质损耗因数的测量误差,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干扰 电容式套管 介质损耗因数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容性设备介质损耗角tanδ的监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王剑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2-84,共3页
电容性设备的可靠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设备绝缘性能的高低,介质损耗角是反映电容性设备绝缘状况的首要参数。提出了一种针对电容性设备介质损耗角tanδ监测的设计方案,该方案采用三层分布式架构和主动查询、定时中断两种工作模式,使用DS... 电容性设备的可靠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设备绝缘性能的高低,介质损耗角是反映电容性设备绝缘状况的首要参数。提出了一种针对电容性设备介质损耗角tanδ监测的设计方案,该方案采用三层分布式架构和主动查询、定时中断两种工作模式,使用DSP作为底层数据采集控制处理器以及CAN总线的通信模式,在分析tanδ的基础上,提出基于multiple sampling的自适应求解tanδ算法和聚类算法,建立了具有数据监测、分析和诊断、查询等功能的监测系统。经过实验证明,该方案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性设备 介质损耗 tanδ 数字信号处理器 CAN 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基低介质损耗树脂的合成及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杨昊东 周友 唐安斌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55,共7页
为了改善双马来酰亚胺(BMI)树脂的韧性、溶解性,提高BMI树脂在高频高速覆铜板领域的应用性,本文采用有机硅与D936型BMI树脂合成了一种有机硅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Si-D936)。采用红外、核磁、凝胶渗透色谱对Si-D936的特征结构和硅基-D93... 为了改善双马来酰亚胺(BMI)树脂的韧性、溶解性,提高BMI树脂在高频高速覆铜板领域的应用性,本文采用有机硅与D936型BMI树脂合成了一种有机硅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Si-D936)。采用红外、核磁、凝胶渗透色谱对Si-D936的特征结构和硅基-D936单体进行了表征,同时探究了不同硅含量对Si-D936溶解性能、耐热性能、力学性能以及10 GHz下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改性前的D936相比,Si-D936在丁酮中的溶解性能得到明显改善,质量溶解度最高能达到30%(室温),但随着Si含量的增加,Si-D936的分子量增大,溶解性能略有下降;Si-D936固化后具有良好的热学性能,但随着Si含量增加,耐热性能和残碳率逐渐下降;有机硅改性可改善D936树脂的力学性能,其中SiD936-1(D936与HMM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固化物的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较D936分别提升了35%和24.6%,随着Si含量的进一步增加,改性树脂的交联程度受到影响,树脂的冲击强度、弯曲强度、拉伸强度下降;有机硅改性D936树脂后,改性树脂的介电性能得到改善,介质损耗因数从0.009 4减小到0.007 2(10 G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马来酰亚胺 有机硅 介质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介质损耗tanδ测量系统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李怀龙 孟志强 +1 位作者 王同业 陈燕东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55-57,共3页
为了提高测量介质损耗和准确度,对介质损耗测量中存在的误差进行了研究,介绍过零点时差法测量介质损耗的原理。详细讨论了过零点测量时失调与温飘误差和电网波动误差的形成机理,针对过零点时差法测量tanδ时存在的主要误差——过零比较... 为了提高测量介质损耗和准确度,对介质损耗测量中存在的误差进行了研究,介绍过零点时差法测量介质损耗的原理。详细讨论了过零点测量时失调与温飘误差和电网波动误差的形成机理,针对过零点时差法测量tanδ时存在的主要误差——过零比较器的失调与温飘误差和电网波动产生的误差,设计了一种基于AT89C51单片机、采用双向过零平均鉴相技术和锁相技术的介质损耗tanδ测量系统,给出该测量系统的详细工作过程,得出了样机对试品的测量结果,对试品测量结果分析后证明该系统可有效消除过零点失调与温飘误差和电网波动误差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损耗 平均鉴相 单片机 双向过零 失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质损耗tanδ测量的非同步采样改进算法及仿真研究
7
作者 黄丽霞 廖建庆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4期114-117,共4页
针对介质损耗因数测量中非同步采样下存在不同程度误差,提出一种非同步采样改进算法.利用复三角函数性质,结合Hilbert变换特性,通过理论推导出介质损耗角表达式,最后建立电气设备的等效模型对改进算法进行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 针对介质损耗因数测量中非同步采样下存在不同程度误差,提出一种非同步采样改进算法.利用复三角函数性质,结合Hilbert变换特性,通过理论推导出介质损耗角表达式,最后建立电气设备的等效模型对改进算法进行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有效地解决了由频率波动引起的非同步采样和非整周期采样问题,提高了介质损耗因数测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损耗因数 HILBERT变换 复三角函数 非同步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稳定试验中的550kV环氧浸渍纸油-SF_6套管介质损耗特性 被引量:13
8
作者 谢雄杰 胡伟 +3 位作者 彭宗仁 侯建锋 许佐明 杨迎建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749-2754,共6页
为研究550kV环氧浸渍纸油-SF6套管的介质损耗特性,掌握温度、试验电压等因素对这种套管介质损耗因数的影响规律,利用中国试制的第1支550kV环氧浸渍纸油-SF6套管样机进行了不同温度下的绝缘热稳定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下样机介质... 为研究550kV环氧浸渍纸油-SF6套管的介质损耗特性,掌握温度、试验电压等因素对这种套管介质损耗因数的影响规律,利用中国试制的第1支550kV环氧浸渍纸油-SF6套管样机进行了不同温度下的绝缘热稳定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下样机介质损耗因数随测量时间的增长而减小,且趋于饱和;样机在某一温度达到热稳定状态后,测量电压的大小对介质损耗因数结果影响很小;在测量温度范围内,样机的介质损耗因数随套管温度的升高先减小后增大,与环氧树脂材料介质损耗因数随温度变化的规律相同;样机在常温至运行温度范围内均有良好的介质损耗特性;试制该样机所采用的主绝缘材料性能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SF6套管 热稳定 环氧树脂 介质损耗 介质损耗因数 绝缘热稳定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力学损耗和介质损耗参数分析大型发电机主绝缘的老化特征 被引量:18
9
作者 贾志东 郝艳捧 +2 位作者 蒋雄伟 谢恒堃 耿瑞香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1-5,共5页
大型发电机的主绝缘是发电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大型发电机的可用性和剩余寿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绝缘的状况。目前 ,大型发电机主绝缘普遍采用环氧云母绝缘体系。针对发电机运行中主绝缘的老化情况 ,选用环氧云母体系绝缘材料 ,进... 大型发电机的主绝缘是发电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大型发电机的可用性和剩余寿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绝缘的状况。目前 ,大型发电机主绝缘普遍采用环氧云母绝缘体系。针对发电机运行中主绝缘的老化情况 ,选用环氧云母体系绝缘材料 ,进行了电热应力联合作用下和热机械应力作用下的老化实验 ;采用新的分析方法———动态力学分析法测试了不同老化时间的绝缘材料的老化特性 ,并且将动态力学参数与介质损耗参数作了比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发电机 主绝缘 老化特征 力学损耗 介质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移相和平衡测量原理的介质损耗在线测量方法 被引量:10
10
作者 陈天翔 张保会 +2 位作者 张翰森 刘军虎 陈天韬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74-77,共4页
基于目前的微电流传感器设计和制造技术,利用信号移相和小电流平衡测量原理,采用单匝无源微电流传感器作为检流计,通过微型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 Unit,MCU)实现了低成本高准确度的介质损耗因数在线测量方法。介绍了该方法的测量原... 基于目前的微电流传感器设计和制造技术,利用信号移相和小电流平衡测量原理,采用单匝无源微电流传感器作为检流计,通过微型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 Unit,MCU)实现了低成本高准确度的介质损耗因数在线测量方法。介绍了该方法的测量原理和实现方式,分析了该方法的理论测量精度;设计了通过电阻电容改变介质损耗角的简单实用的模拟试验电路。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表明,该介质损耗测量方法具有较高的测量准确度及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测量方法 介质损耗 移相 验电 介质损耗测量 小电流 介质损耗因数 信号 微电流 MC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量介质损耗的数字化过零点电压比较法 被引量:47
11
作者 蔡国雄 甄为红 +2 位作者 杨晓洪 王建民 张少军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15-18,共4页
高电压设备的状态检修对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高电压设备的维修效率十分有效。在线监测介质损耗对于高电压设备的状态检修具有重要意义。在线监测介质损耗要求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文章作者研究开发的过零点电压比较法(ZCPV法)... 高电压设备的状态检修对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高电压设备的维修效率十分有效。在线监测介质损耗对于高电压设备的状态检修具有重要意义。在线监测介质损耗要求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文章作者研究开发的过零点电压比较法(ZCPV法)已能够满足这一要求。在此基础上,应用数字测量和处理技术,又研究开发了性能更优越的数字化测量介质损耗的过零点电压比较法(DZCPV法)。文中介绍了DZCPV法的原理及使用该方法的介质损耗测量装置的具体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 介质损耗 数字化 过零点电压比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的容性设备介质损耗在线测量系统 被引量:17
12
作者 李泽文 曾祥君 +2 位作者 覃丹 易琛 曾祥淼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92-96,共5页
介绍了一种新型容性设备介质损耗在线监测系统。通过利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同时实现测频、测相位差和自校正等功能,可有效消除零点漂移、电网频率波动和通道传输不一致等因素引起的误差;将FPGA和高精度晶振相结合,可大大提高系统... 介绍了一种新型容性设备介质损耗在线监测系统。通过利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同时实现测频、测相位差和自校正等功能,可有效消除零点漂移、电网频率波动和通道传输不一致等因素引起的误差;将FPGA和高精度晶振相结合,可大大提高系统的测量精确度;1片FPGA可同时实现多任务,极大地简化了硬件结构。现场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的测量精确度和稳定性比传统检测仪器有很大提高,具有较大的实用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性设备 在线监测 介质损耗 过零点比较法 FP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分解的介质损耗因数数字测量算法 被引量:34
13
作者 段大鹏 江秀臣 +2 位作者 孙才新 曾奕 黄成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27-133,共7页
首先概述了过零点电压比较法、谐波分析法等几种现有的介质损耗因数tanδ数字化测量算法的优缺点,分析tanδ的物理意义及其谐波条件下的定义问题。将电压与电流定义为欧氏函数空间的2个向量,利用正交特性将泄漏电流分解为相互正交的有... 首先概述了过零点电压比较法、谐波分析法等几种现有的介质损耗因数tanδ数字化测量算法的优缺点,分析tanδ的物理意义及其谐波条件下的定义问题。将电压与电流定义为欧氏函数空间的2个向量,利用正交特性将泄漏电流分解为相互正交的有功分量与无功分量,进而提出了基于正交分解的tanδ数字化测量算法及其简化计算公式。最后分别在电压无畸变、电压含谐波、电压频率波动、采样频率以及采样时间长度变化时,对文中提出的介损测量正交分解法进行仿真验证,并与谐波分析法进行比较分析。仿真结果显示,当电压频率波动与采样数据长度变化时,正交分解法的最大测量误差分别为谐波分析法的23.72%与5.35%;采样频率变化对2种方法的影响相同;在电压频率为50.5Hz时,tanδ实时测量值的波动幅度降低了110倍。该算法物理意义明确,计算简单,测量结果精确、稳定,可用于tanδ的离线测量与在线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损耗因数 数字化测量 正交分解 有功电流分量 有功系数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O纳米颗粒改性变压器油介质损耗模型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缪金 董明 +3 位作者 温福新 吴雪舟 沈谅平 王浩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0-55,共6页
为了了解添加纳米颗粒对变压器油介质损耗角正切值的影响情况,采用ZnO半导体纳米颗粒制备改性变压器油,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纳米改性变压器油介质损耗角正切值随纳米颗粒体积分数和环境温度的变化规律,提出了基于电导损耗和纳米颗粒松弛... 为了了解添加纳米颗粒对变压器油介质损耗角正切值的影响情况,采用ZnO半导体纳米颗粒制备改性变压器油,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纳米改性变压器油介质损耗角正切值随纳米颗粒体积分数和环境温度的变化规律,提出了基于电导损耗和纳米颗粒松弛极化损耗的理论模型,并用来解释纳米改性变压器油介质损耗角正切值的变化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添加ZnO纳米颗粒将明显增大纳米改性变压器油的介质损耗角正切值,且介质损耗角正切值随纳米颗粒体积分数线性增长,随环境温度呈指数型增大;同时所提模型的计算值较好地吻合了实验测量数据。进一步分析表明,ZnO纳米颗粒改性变压器油介质损耗角正切值主要取决于电导损耗,纳米颗粒松弛极化损耗的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改性 变压器油 介质损耗角正切 电导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容型电气设备介质损耗角的在线监测 被引量:38
15
作者 李国庆 庄重 王振浩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5-58,68,共5页
在线监测容性设备的介质损耗是判断其绝缘状况的有效手段。作者通过与容性设备末屏串联分压电容的方法提取工频电压信号,采用绝对测量和过零比较法相结合的新方法测量介质损耗角;对影响测量精度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在线监测容性设备的介质损耗是判断其绝缘状况的有效手段。作者通过与容性设备末屏串联分压电容的方法提取工频电压信号,采用绝对测量和过零比较法相结合的新方法测量介质损耗角;对影响测量精度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办法;引入了横向比较法和趋势分析法等绝缘诊断策略。试验结果证明所提出的方法能满足测量的可信度、准确度和稳定度要求,可实现介质损耗角的在线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缘监测 介质损耗 过零比较 绝对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介质损耗分析研究变频电机绝缘老化特性 被引量:13
16
作者 何景彦 吴广宁 +1 位作者 高波 郭小霞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43-245,共3页
变频牵引调速电机匝间绝缘承受来自逆变器的连续高压脉冲方波的作用,其老化机理与工频正弦电压作用下具有很大差异。笔者通过采用两种电压源对模拟变频电机匝间绝缘和对地绝缘的绞线对试样进行老化试验,测量了tanδ随老化时间的变化趋势... 变频牵引调速电机匝间绝缘承受来自逆变器的连续高压脉冲方波的作用,其老化机理与工频正弦电压作用下具有很大差异。笔者通过采用两种电压源对模拟变频电机匝间绝缘和对地绝缘的绞线对试样进行老化试验,测量了tanδ随老化时间的变化趋势,分析了电压形式对匝间绝缘和对地绝缘介质损耗产生和发展的作用机理。试验结果表明:脉冲电压下,匝间绝缘内部有放电发生时,放电与空间电荷协同作用使绝缘缺陷迅速增多;无放电时空间电荷反复注入和抽出造成绝缘损伤。交流电压下绝缘介质发热主要由局部放电造成,而脉冲电压下主要是由空间电荷所导致。对地绝缘由于其绝缘结构,呈现槽放电现象,空间电荷的引入大大加速了绝缘的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频电机 匝间绝缘 老化 介质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xwell方程用于电磁脉冲在损耗介质中的传播问题 被引量:12
17
作者 王长清 祝西里 +1 位作者 陈国华 丁柱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1999年第1期97-101,共5页
Maxwel方程组是否适用于电磁脉冲在损耗介质中的传播是个有争议的问题,H.F.Harmuth在他的书中持完全否定的态度。我们从经典的Maxwel方程出发,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在二维和三维空间模拟了电和磁阶跃电磁脉冲激... Maxwel方程组是否适用于电磁脉冲在损耗介质中的传播是个有争议的问题,H.F.Harmuth在他的书中持完全否定的态度。我们从经典的Maxwel方程出发,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在二维和三维空间模拟了电和磁阶跃电磁脉冲激励的平面电磁波在损耗介质中的传播,并与Harmuth书中所给的算例进行了比较,在极限情况下二者符合得很好。这说明Harmuth只是给出了一种电磁脉冲在捐耗介质中传播问题的解题方法,而不能否定Maxwel方程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XWELL方程 电磁脉冲 传播 损耗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0kV断路器均压电容器介质损耗超标分析 被引量:20
18
作者 何杰 吕永红 +7 位作者 王四保 陈山中 郭建宏 吴怀玉 李红喜 吴斌 宋晓琳 陈昱同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4-37,64,共5页
针对目前变电站中500 kV高压断路器均压电容器在10 kV试验电压下介损试验值超标的现象,对均压电容器的特性进行分析,并在实验室进行了升高试验电压下介质损耗试验。试验数据分析表明:在均压电容器中存在Garton效应,加上现场的高电压及... 针对目前变电站中500 kV高压断路器均压电容器在10 kV试验电压下介损试验值超标的现象,对均压电容器的特性进行分析,并在实验室进行了升高试验电压下介质损耗试验。试验数据分析表明:在均压电容器中存在Garton效应,加上现场的高电压及强磁场的干扰,常规10 kV介质损耗试验电压远低于额定电压,很难真实反映均压电容器的绝缘缺陷。而升高试验电压或额定电压下的介损试验可以反映绝缘内部潜在缺陷的类型和发展情况,可以消除Garton效应的影响,更真实地反映均压电容器在运行状况下的介质损耗情况,该方法对于500 kV高压断路器均压电容器的现场试验和绝缘分析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压电容器:介质损耗 GARTON效应 绝缘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相对测量法”于介质损耗在线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19
作者 黄新红 廖瑞金 +2 位作者 胡雪松 白汗章 严璋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3,共3页
 针对目前介质损耗在线检测中存在的基准电压选取及环境因素影响等问题 ,提出了一种新的测量方法———“综合相对测量法”。经多年仿真研究和现场应用表明 ,这种方法确实能够有效地提高tanδ在线检测的准确度。
关键词 “综合相对测量法” 介质损耗 在线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uttall窗频谱校正的介质损耗因数测量 被引量:20
20
作者 万全 高云鹏 +2 位作者 罗志坤 徐值坚 卿柏元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20,共6页
采用旁瓣峰值电平小且旁瓣渐近衰减速率大的窗函数对信号加权可减轻非同步采样和数据截断对介质损耗因数tanδ测量的影响。本文分析了Nuttall窗的旁瓣特性,提出了基于Nuttall窗双谱线插值FFT的tanδ测量方法,运用多项式拟合求出了实用... 采用旁瓣峰值电平小且旁瓣渐近衰减速率大的窗函数对信号加权可减轻非同步采样和数据截断对介质损耗因数tanδ测量的影响。本文分析了Nuttall窗的旁瓣特性,提出了基于Nuttall窗双谱线插值FFT的tanδ测量方法,运用多项式拟合求出了实用的插值修正公式,推导了信号初相角及tanδ的计算式,并介绍了基于该算法的测量系统的硬件实现方案。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Nuttall窗函数抑制频谱泄漏效果好,基于Nuttall窗的双谱线插值FFT方法克服了谐波干扰、基波频率波动及白噪声对tanδ测量的影响,且设计实现灵活,测量结果精确、稳定,可用于介质损耗因数tanδ的离线测量与在线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损耗因数 Nuttall窗 插值FFT 谐波分析法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