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1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任意源激励各向异性介质涂覆目标PO算法
1
作者 贺菁菁 何思远 朱国强 《微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7-82,86,共7页
文中基于电磁场复杂边值问题中的二重性原理不成立的结论,阐述了任意电磁流源激励各向异性介质涂覆目标物理光学PO算法架构,同时给出了电型和磁型激励源的两类谱域并矢格林函数以及空域特性分析,在获取任意源激励各向异性介质涂覆无限... 文中基于电磁场复杂边值问题中的二重性原理不成立的结论,阐述了任意电磁流源激励各向异性介质涂覆目标物理光学PO算法架构,同时给出了电型和磁型激励源的两类谱域并矢格林函数以及空域特性分析,在获取任意源激励各向异性介质涂覆无限大理想电导体(PEC)平面散射场谱域渐进解的基础上,将目标外表面离散为若干平面三角面元的叠加,采用切平面近似将微小面元的表面场近似为各向异性介质涂覆无限大PEC平面的总散射场,从而得出单个面元的等效电磁流(EECs),最后利用散射叠加原理推导出任意源激励目标总散射场的PO解,文中散射场解通过与电磁仿真软件算法结果对比证明是合理可信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意源激励 谱域法 磁偶极子 并矢格林函数 各向异性介质涂覆 物理光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各向异性TI介质中的P/S波快速解耦技术及在弹性波逆时偏移中的应用
2
作者 张辉 尹国庆 +8 位作者 徐珂 王志民 王海应 梁景瑞 来姝君 左佳卉 鲜成钢 申颍浩 赵杨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70-683,共14页
随着多分量采集技术的发展,弹性波逆时偏移技术在三维各向异性介质复杂地质构造成像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耦合的P波场和S波场,会在传播过程中产生串扰噪声,降低弹性波逆时偏移的成像精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针对具有倾斜各向异... 随着多分量采集技术的发展,弹性波逆时偏移技术在三维各向异性介质复杂地质构造成像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耦合的P波场和S波场,会在传播过程中产生串扰噪声,降低弹性波逆时偏移的成像精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针对具有倾斜各向异性对称轴的三维横向各向同性(Transverse Isotropy,TI)介质,提出了一种矢量弹性波场快速解耦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偏移剖面的成像质量.该方法首先通过坐标转换,将观测系统坐标系的垂直轴旋转到TI介质的对称轴方向,在新坐标系下,根据具有垂直对称轴的三维横向各向同性(Vertical Transverse Isotropy,VTI)介质中的分解算子,推导出三维TI介质解耦算子表达式.接着引入一种在空间域快速计算分解波场的方法,来实现空间域矢量P波场和S波场分离,极大地提高了计算效率.最后,通过点积成像条件,将提出的P/S波分解方法引入到三维TI介质弹性波逆时偏移中,得到高精度的PP和PS成像.与以往的波场分解方法相比,本文方法具有数值稳定和计算效率高的特点.数值算例表明,应用上述三维TI分解算子得到的偏移剖面有效压制了噪声,提高了成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各向异性介质 弹性波逆时偏移 矢量P/S波场分解 多分量地震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般各向异性介质中qS1和qS2波波前分离
3
作者 李兴旺 王迪 白超英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773-2784,共12页
地震波在各向异性介质中传播时存在横波分裂现象,可用于研究岩石中地震波传播特征和了解地下介质各向异性参数.一般各向异性介质中计算三种地震波(qP,qS1,qS2)相速度和群速度的研究日趋成熟,但分离qS1和qS2波的波前仍然是一项具有挑战... 地震波在各向异性介质中传播时存在横波分裂现象,可用于研究岩石中地震波传播特征和了解地下介质各向异性参数.一般各向异性介质中计算三种地震波(qP,qS1,qS2)相速度和群速度的研究日趋成熟,但分离qS1和qS2波的波前仍然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为此,本文基于新近给出的一般各向异性介质中三种波(qP,qS1,qS2)群速度的解析计算公式,依据相速度光滑连续的条件给出相邻方向上qS1和qS2波识别方法;为避免数值计算误差造成识别错误,构建了置信度函数,并借鉴快速行进法的思想逐点进行判别以分离qS1和qS2波的波前,最终得到三种波(qP,qS1,qS2)各自独立且完整的波前面.多个数值模拟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适用于不同类型各向异性介质,且不受波前复杂程度的影响,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可为一般各向异性介质中多次波射线追踪、多震相走时反演以及横波分裂研究等提供算法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般各向异性介质 群速度 横波分裂 波前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剪切波分裂的地球内部各向异性研究综述
4
作者 刘剑 王睿敏 李丽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32-544,共13页
地球内部圈层存在各向异性,且各向异性成因机制不同。剪切波分裂可揭示不同构造、不同深度各向异性介质特征,为地球深部动力学演化研究和地震预测提供重要信息。本文介绍地球内部各向异性成因机制,总结剪切波分裂方法发展情况,以及利用... 地球内部圈层存在各向异性,且各向异性成因机制不同。剪切波分裂可揭示不同构造、不同深度各向异性介质特征,为地球深部动力学演化研究和地震预测提供重要信息。本文介绍地球内部各向异性成因机制,总结剪切波分裂方法发展情况,以及利用剪切波分裂方法研究地壳和地幔介质各向异性的成果与进展,并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壳幔耦合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波分裂 各向异性介质 地壳 地幔 壳幔耦合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底四分量各向异性介质高斯束偏移方法
5
作者 徐贵军 石星辰 +3 位作者 邹振 毛伟建 刘强 李文静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48-1057,共10页
基于弹性波动方程的多波多分量高斯束偏移方法计算高效且成像精确,适用于复杂地质构造,目前多应用于陆地三分量数据,对于海底地震数据存在明显的适应性问题:①不完整的海底边界条件导致P波和S波无法彻底分离,上、下行波会在海底的记录... 基于弹性波动方程的多波多分量高斯束偏移方法计算高效且成像精确,适用于复杂地质构造,目前多应用于陆地三分量数据,对于海底地震数据存在明显的适应性问题:①不完整的海底边界条件导致P波和S波无法彻底分离,上、下行波会在海底的记录方式下发生混叠,造成虚假成像;②地下介质中普遍存在的各向异性带来运动学信息误差,导致最终成像出现反射波归位不准确、绕射波收敛效果差、能量不聚焦等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兼顾各向异性特性、直接使用包含水压分量的海底四分量地震数据进行弹性高斯束偏移成像的方法。首先,假设海底接收界面为各向同性,以弹性波波动方程和海底完整边界为基础进行波场延拓,得到四分量数据的波型分离矩阵;然后,结合各向异性射线追踪和动力学参数近似,实现了VTI介质的弹性波高斯束偏移。2D层状模型和北海Gullfaks区域模型的数值试算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海底四分量各向异性介质高斯束偏移方法抑制了不完整边界条件造成的成像假象,能够自动分离海底各向异性介质中的PP波和PS波,实现转换波的准确成像,更精确地恢复和归位地震波,提高了地震资料成像分辨率,尤其适用于复杂海底的大炮检距、宽方位地震勘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动方程 成像 各向异性介质 弹性波高斯束 四分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电磁双各向异性介质衬底的FSS特性分析
6
作者 林宝勤 郑秋容 袁乃昌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80-1084,共5页
运用谱域Galerkin法对含电磁双各向异性介质衬底的频率选择表面(FSS)进行了分析,概述了算法的基本实现过程,直接以Maxwell方程为基础,逐步推导出该周期结构中的谱域格林函数.文中在衬底介质参数的变动下,对一系列FSS反射系数进行了有效... 运用谱域Galerkin法对含电磁双各向异性介质衬底的频率选择表面(FSS)进行了分析,概述了算法的基本实现过程,直接以Maxwell方程为基础,逐步推导出该周期结构中的谱域格林函数.文中在衬底介质参数的变动下,对一系列FSS反射系数进行了有效计算,计算结果表明了介质衬底的电磁各向异性特性对FSS频率选择特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选择表面(FSS) 介质各向异性 谱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各向异性介质衬底频率选择表面的直线法分析
7
作者 林宝勤 徐利军 袁乃昌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8-51,70,共5页
运用直线法对一以单轴各向异性介质层为衬底的频率选择表面(FSS)进行了分析,考虑到介质层的各向异性,文中对直线法的常用方式作出了一定的修改,并详细介绍了整个方法实现过程。最后,对几套不同介电参数的FSS进行了计算,考虑了介质衬底... 运用直线法对一以单轴各向异性介质层为衬底的频率选择表面(FSS)进行了分析,考虑到介质层的各向异性,文中对直线法的常用方式作出了一定的修改,并详细介绍了整个方法实现过程。最后,对几套不同介电参数的FSS进行了计算,考虑了介质衬底的各向异性对FSS电磁特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选择表面 介质各向异性 直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各向异性介质转换波克希霍夫叠前时间偏移 被引量:23
8
作者 黄中玉 曲寿利 +4 位作者 王于静 赵改善 魏修成 徐亦鸣 余波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109-3115,共7页
在克希霍夫叠前时间偏移处理中,地震波走时的计算方法是决定大偏移距地震资料成像品质的重要因素.在常规的三维转换波各向异性叠前时间偏移公式中,走时的计算是基于等效单层各向异性介质的非双曲线方法.用这种方法处理的成像道集,在偏移... 在克希霍夫叠前时间偏移处理中,地震波走时的计算方法是决定大偏移距地震资料成像品质的重要因素.在常规的三维转换波各向异性叠前时间偏移公式中,走时的计算是基于等效单层各向异性介质的非双曲线方法.用这种方法处理的成像道集,在偏移/深度比超过一定阈值后,成像道集中的反射同相轴将出现过偏现象,这种偏移不平的同相轴将影响偏移叠加的最佳响应,使得偏移成像波组呈低频化特征,最终降低三维转换波偏移成像质量.我们采用层状介质的走时计算方法代替常规算法,并且利用了常规方法的转换波各向异性偏移速度模型.基于层状介质的算法能够提高大偏移距转换波走时计算精度,克服中浅地层大偏移距远道成像道集中反射同相轴逐渐上翘的问题.两个地区的三维转换波资料处理结果证实,基于层状各向异性介质的转换波克希霍夫叠前时间偏移方法,明显改善了反射成像剖面的连续性和分辨率,提高成像剖面构造的可解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换波 层状各向异性介质 叠前时间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各向异性介质中波动方程有限元法模拟及其稳定性 被引量:22
9
作者 周辉 徐世浙 +1 位作者 刘斌 何樵登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833-841,共9页
利用六面体单元和三线性插值函数,推导出在任意弹性各向异性介质中三维三分量波动方程所满足的有限元方程.给出用时域有限差分求解该有限元方程时,时间、空间采样率和弹性参数应满足的稳定性条件.提出避免每一时间步都求解一大型线... 利用六面体单元和三线性插值函数,推导出在任意弹性各向异性介质中三维三分量波动方程所满足的有限元方程.给出用时域有限差分求解该有限元方程时,时间、空间采样率和弹性参数应满足的稳定性条件.提出避免每一时间步都求解一大型线性代数方程组的方法.在开始求波场前,先求质量矩阵的逆的因子形式,以后每时间步只需作刚度矩阵的逆的因子形式与向量的乘积运算,可大大提高有限元素法在微机上进行波动方程数值模拟的运算速度.结合两个数值模拟算例,说明该方法的可行性,并与伪谱法作了计算速度的比较,有限元法的计算速度高于伪谱法的计算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向异性介质 波动方程 有限元 稳定性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剪切波在双层方位各向异性介质传播中分裂参数的变化特性 被引量:10
10
作者 刘希强 周蕙兰 +4 位作者 郑治真 高原 李红 马延路 梁凯丽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680-690,共11页
以质元运动方程和应力应变关系为基础建立了各向异性介质的波动方程.从数学上对体波在各向异性介质中的传播进行了严格的数学推导,给出了各向异性介质中三种体波波速与介质弹性常数及波传播方向的数学关系.由此对剪切波在单层和双层... 以质元运动方程和应力应变关系为基础建立了各向异性介质的波动方程.从数学上对体波在各向异性介质中的传播进行了严格的数学推导,给出了各向异性介质中三种体波波速与介质弹性常数及波传播方向的数学关系.由此对剪切波在单层和双层弱方位各向异性介质中的分裂行为进行了系统讨论,给出了合成分裂参数、每一层分裂参数与入射剪切波偏振方向的数学表达式.假定每一层分裂参数之后,得到了合成分裂参数随入射方位角变化的合成地震图.研究表明,剪切波在双层各向异性介质中传播时产生的两对分裂剪切波可用一合成分裂因子来描述.由合成分裂因子确定的分裂参数随入射剪切波偏振方向的变化呈现出π/2的变化周期.其结果可用于双层各向异性介质反演研究,对进一步解释板块运移、地幔对流规模、深源地震成因、浅部地震构造及深部力源问题等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波 双层方位 各向异性介质 地震波 分裂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各向异性介质中地震波动理论、检测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滕吉文 王光杰 +2 位作者 杨顶辉 张秉铭 张慧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1998年第1期83-90,共8页
地下岩石的各向异性主要表现在地震波速度随传播方向发生变化,不同类型体波间相互耦合,横波发生分裂,波速度频散依赖于传播方向等。薄互层与裂隙定向分布等产生视各向异性,它在石油地震勘探、地震预测和岩石圈物理与动力学研究中有... 地下岩石的各向异性主要表现在地震波速度随传播方向发生变化,不同类型体波间相互耦合,横波发生分裂,波速度频散依赖于传播方向等。薄互层与裂隙定向分布等产生视各向异性,它在石油地震勘探、地震预测和岩石圈物理与动力学研究中有极大潜力和应用前景,并受到广泛重视。为此,文中讨论了地震各向异性研究在解决地球科学问题中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在地震各向异性研究领域的各个方面,如波动传播、波场激发、数值模拟、偏移与反演成像,以及应用于油气资源探测、深部地球物理研究和地质灾害监测等方面所取得的新进展。结合笔者参加的第八届地震各向异性国际学术讨论会,及SEG,IASPEI,IUGG等有关学术会议情况,综述了国际上在该领域内的主要成果与发展动向,分析了国际上各国地震各向异性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对我国在该领域研究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了主攻问题与相应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 各向异性介质 地震波动理论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各向异性介质中地震波前面的偏微分方程 被引量:15
12
作者 张中杰 滕吉文 +1 位作者 王爱武 魏计春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220-227,共8页
从含21个弹性参数的各向异性介质中关于位移分量ux、uy与uz的偏微分波动方程组出发,通过假定平面波位移函数解,导出准P波、准SV波与准SH波的波前面偏微分控制方程,进而对各类特殊各向异性介质(横向各向同性介质、椭圆... 从含21个弹性参数的各向异性介质中关于位移分量ux、uy与uz的偏微分波动方程组出发,通过假定平面波位移函数解,导出准P波、准SV波与准SH波的波前面偏微分控制方程,进而对各类特殊各向异性介质(横向各向同性介质、椭圆及立方体各向异性介质)中地震波前面偏微分方程进行了讨论.以上结果为研究各向异性介质中地震波传播规律以及进行正、反演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波 偏微分方程 各向异性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各向异性TI介质qP反射波走时层析成像 被引量:12
13
作者 黄光南 ZHOU Bing +3 位作者 邓居智 李红星 李泽林 张华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035-2045,共11页
地震走时层析成像是反演地层各向异性参数分布的有效方法,但是关于地震各向异性介质走时层析成像的研究并不多,其技术远远没有达到成熟的阶段.在野外数据采集时,地表反射波观测方式相对井间和垂直地震剖面观测方式的成本更低,利用qP反... 地震走时层析成像是反演地层各向异性参数分布的有效方法,但是关于地震各向异性介质走时层析成像的研究并不多,其技术远远没有达到成熟的阶段.在野外数据采集时,地表反射波观测方式相对井间和垂直地震剖面观测方式的成本更低,利用qP反射波走时反演各向异性参数具有更加广泛的实用价值.本文实现的TI介质地震走时层析成像方法结合了TI介质反射波射线追踪算法、走时扰动方程和非线性共轭梯度算法,它可以对任意强度的TI介质模型进行反演,文中尝试利用qP反射波走时重建TI介质模型的参数图像.利用qP反射波对层状介质模型和块状异常体模型进行走时反演,由于qP波相速度对弹性模量参数和Thomsen参数的偏微分不同,所以可以分别反演弹性模量参数和Thomsen参数.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利用qP反射波可以反演出TI介质模型的弹性模量参数与Thomsen参数,不同模型的走时迭代反演达到了较好的收敛效果,与各向同性介质走时反演结果相比较,各向异性介质走时反演结果具有较好的识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向异性介质 各向异性参数 弹性模量参数 走时层析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对称各向异性介质波动方程深度偏移的对称非平稳相移方法 被引量:11
14
作者 刘礼农 陈小宏 +1 位作者 张剑锋 刘洪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77-284,共8页
由所建立的三维qP波相速度表示式出发,导出并解析求解各向异性介质中的频散方程,得到三维各向异性介质中的相移算子,进而将以相移算子为基础的对称非平稳相移方法推广到各向异性介质,发展了一个三维各向异性介质的深度偏移方法.文中使... 由所建立的三维qP波相速度表示式出发,导出并解析求解各向异性介质中的频散方程,得到三维各向异性介质中的相移算子,进而将以相移算子为基础的对称非平稳相移方法推广到各向异性介质,发展了一个三维各向异性介质的深度偏移方法.文中使用的各向异性介质的速度模型与现行的各向异性构造的速度估计方法一致,将各向同性、弱各向异性及强各向异性统一在一个模型中.所建立的各向异性介质对称非平稳相移波场延拓算子可以同时适应速度及各向异性参数横向变化;文中给出的算例虽然是针对二维VTI介质的,但所提出的算法同样适用于三维TI介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动方程 各向异性介质 相移算子 对称非平稳相移延拓算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各向异性介质中横波特征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魏建新 赵群 +1 位作者 孟平 周正仁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503-511,共9页
本文利用剪切振动的超声换能器作发射声源和接收器,在实验室内观测横波在已知弹性结构的人工复合材料和裂隙细砂岩样品中的传播特征。由实验证实:(1)横波浩复合材料层面或岩样裂隙方向传播时,存在两种速度的横波:其中快横波的偏... 本文利用剪切振动的超声换能器作发射声源和接收器,在实验室内观测横波在已知弹性结构的人工复合材料和裂隙细砂岩样品中的传播特征。由实验证实:(1)横波浩复合材料层面或岩样裂隙方向传播时,存在两种速度的横波:其中快横波的偏振方向平行样品的弹性结构方向(层面或走向裂隙),而慢横渡的偏振方向垂直结构方向。(2)当入射横渡(发射器或接收器)偏振方向与样品弹性结构方向平行或垂直时,只能观测到一种横渡(快或慢横波),而在其它方位可同时观测到快、慢横波。快、慢横波的相位与发、收换能器的偏振性能有关,振幅可用方位角或偏振角的三角函数未表示。(3)比较两种样品的弹性结构特征发现,它们具有相同的速度各向异性,但快、慢横波的衰减特性不同。这表明各向异性介质的弹性结构方向控制着速度各向异性,而结构特征影响横波的衰减各向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向异性介质 横波 弹性结构 超声波换能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各向异性介质弹性波场成像的Thomsen参数影响研究与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苏巍 陈树民 +2 位作者 刘财 裴江云 范兴才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3-126,共4页
基于各向同性介质假设条件的常规地震处理与反演方法已不能满足现今对高精度、微细构造勘探的要求。因此,加深对各向异性介质的研究,了解影响介质各向异性程度的各种因素的特点可以为基于各向异性介质的地震处理与反演提供有利的参考。... 基于各向同性介质假设条件的常规地震处理与反演方法已不能满足现今对高精度、微细构造勘探的要求。因此,加深对各向异性介质的研究,了解影响介质各向异性程度的各种因素的特点可以为基于各向异性介质的地震处理与反演提供有利的参考。以表征介质各向异性程度的Thomsen参数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分析各参数对地震波场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的影响,了解在各向异性参数变化时弹性波场的响应情况,并对层状横向各向同性介质的地震正演记录与各向异性参数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与研究。通过以上数值模拟研究,可进一步加深对影响介质各向异性程度的各种参数的认识,为介质的各向异性参数反演和分析提供有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向异性介质 弹性波 THOMSEN参数 正演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各向异性介质中褶积微分算子法三分量地震资料的数字仿真 被引量:8
17
作者 滕吉文 张中杰 +2 位作者 杨顶辉 张霖斌 魏计春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4-22,共9页
本文通过利用逆傅氏变换技术,得出了一种设计常现微分算子的简易方法,对其截断效应引入汉宁窗加以压制;并将这种褶积微分算子用于各向异性介质中三分量弹性地震波场的数字模拟。这种锯齿状的微分其子具有高阶有限差分算子的相同形式... 本文通过利用逆傅氏变换技术,得出了一种设计常现微分算子的简易方法,对其截断效应引入汉宁窗加以压制;并将这种褶积微分算子用于各向异性介质中三分量弹性地震波场的数字模拟。这种锯齿状的微分其子具有高阶有限差分算子的相同形式,但较之常规有限差分算子和诸如傅氏变换法、Hartley变换法的伪谱法具有更多的优越性。微分算子节点数仅为5时仍可得到较好的结果.算法精度高于四阶有限差分法,对计算机内存需求低于傅氏变换法。理论模型计算结果表明,该算法无论是对声波还是弹性波波场模拟均为一种快速、高精度的数字仿真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向异性介质 褶积微分算子 数值模拟 地震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各向异性介质中反射率法波场模拟及体波辐射图案 被引量:12
18
作者 寻浩 董敏煜 牟永光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605-614,共10页
本文从一般各向异性的弹性动力学方程出发,采用反射率法来计算任意各向异性的黏弹性层状介质中的全波场合成地震记录。系统矩阵的特征解是在三维空间计算的,考虑了偏离径向平面的波传播。时间假频由复频率技术来压制,空间假频则通过... 本文从一般各向异性的弹性动力学方程出发,采用反射率法来计算任意各向异性的黏弹性层状介质中的全波场合成地震记录。系统矩阵的特征解是在三维空间计算的,考虑了偏离径向平面的波传播。时间假频由复频率技术来压制,空间假频则通过使用Filon法估计两个波数的积分来避免。文中以裂隙介质和叠层─裂隙复合介质为例,给出了各向异性介质中合成地震记录计算的实用方法,并分析了横波分裂现象及振幅特征。弹性各向异性的能量聚焦会改变入射和反射波前的能量分布,从而使AVO特征发生畸变。本文通过数值和解析方法分析了横向各向同性介质中的体波辐射图案。所给出的近似公式能方便地估计辐射图案畸变对AVO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射率法 体波 波场模拟 各向异性介质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各向异性介质FDTD并行算法的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杨利霞 葛德彪 +1 位作者 郑奎松 魏兵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3-48,共6页
基于消息传递模式的网络并行计算系统和区域分割技术成功地实现了电各向异性介质FDTD并行算法,并用此程序代码计算了电大目标的RCS。经测试,该程序代码并行效率达到87%。根据电各向异性介质FDTD迭代式,电场某一节点的计算,需牵涉到其周... 基于消息传递模式的网络并行计算系统和区域分割技术成功地实现了电各向异性介质FDTD并行算法,并用此程序代码计算了电大目标的RCS。经测试,该程序代码并行效率达到87%。根据电各向异性介质FDTD迭代式,电场某一节点的计算,需牵涉到其周围28个节点的电磁场值,详细分析了该情况下并行算法中的数据通讯规律,并实现了局域网内各节点机的协同并行计算。数值结果表明了该算法和程序的正确性及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向异性介质 各向同性介质 并行算法 FDTD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各向异性介质中的AVO 被引量:25
20
作者 阴可 杨慧珠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82-391,共10页
分析了横向各向同性和方位各向异性介质的本构关系,由此讨论弹性波在两种各向异性介质中的传播特点,提出可表征这两种介质各向异性程度的广义参数.以此为基础讨论了两种各向异性介质中存在水平界面时的反射系数近似式,将Dely等人推... 分析了横向各向同性和方位各向异性介质的本构关系,由此讨论弹性波在两种各向异性介质中的传播特点,提出可表征这两种介质各向异性程度的广义参数.以此为基础讨论了两种各向异性介质中存在水平界面时的反射系数近似式,将Dely等人推导的横向各向同性介质中的反射系数公式推广到方位各向异性介质的主轴方向上.根据算例讨论修正的Banik和Thomsen的近似式,着重分析两种各向异性介质中的AVO关系及其对实际勘探的影响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向异性介质 反射系数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