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介质变形对低品位油藏开发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谢晓庆 姜汉桥 +2 位作者 陈民锋 刘同敬 杨俊峰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5-69,共5页
通过物理模拟实验研究了介质变形对低品位油藏物性的影响,结果发现:介质变形产生的压敏效应对低渗透油藏的渗透率、产能影响比较大,而这一点却往往被很多油田开发工作者忽略。运用油藏工程方法进行理论推导,量化了压敏效应对渗透率和产... 通过物理模拟实验研究了介质变形对低品位油藏物性的影响,结果发现:介质变形产生的压敏效应对低渗透油藏的渗透率、产能影响比较大,而这一点却往往被很多油田开发工作者忽略。运用油藏工程方法进行理论推导,量化了压敏效应对渗透率和产能的影响,并提出了一种考虑压敏效应计算合理注水时机的方法,编制了相应的软件,对江苏油田某区块进行了实际应用,得到了较好的效果。研究表明,介质变形造成的渗透率损失和产能的降低对低品位油藏开发的影响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要特别注意注水时机,保持合理的地层压力,尽量减少其对开发的不利影响,改善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变形 压敏效应 低品位油藏 注水时机 开发规律 江苏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气藏介质变形-渗流耦合有限元数值模拟 被引量:7
2
作者 孙峰 李行船 +1 位作者 薛世峰 仝兴华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1-104,共4页
低渗透气藏开发过程中介质变形对储层孔隙度、渗透率及产能的影响不可忽视。综合考虑储层变形、地应力、流体渗流等因素,建立了低渗透气藏介质变形一渗流耦合模型;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技术并开发相应程序对耦合模型进行求解,定量研究... 低渗透气藏开发过程中介质变形对储层孔隙度、渗透率及产能的影响不可忽视。综合考虑储层变形、地应力、流体渗流等因素,建立了低渗透气藏介质变形一渗流耦合模型;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技术并开发相应程序对耦合模型进行求解,定量研究开发过程中储层变形及其对储层物性和气藏产能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非均匀水平地应力造成近井壁区域储层变形及渗透率变化各向异性,产能评价中应综合考虑介质变形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气藏 介质变形 耦合模型 有限元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挡砂介质变形及挡砂精度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董长银 张清华 +2 位作者 高凯歌 李效波 董社霞 《石油机械》 2016年第10期97-102,共6页
关于挡砂介质在热采条件下的变形特性以及对挡砂精度的影响规律少有研究。为此,分析了挡砂介质的主要结构类型以及不同金属材料在高温下的线膨胀系数的变化规律;以此为基础,分析割缝缝隙类、绕丝缝隙类和金属滤网类这3种挡砂介质的几何... 关于挡砂介质在热采条件下的变形特性以及对挡砂精度的影响规律少有研究。为此,分析了挡砂介质的主要结构类型以及不同金属材料在高温下的线膨胀系数的变化规律;以此为基础,分析割缝缝隙类、绕丝缝隙类和金属滤网类这3种挡砂介质的几何结构模型,建立了高温条件下的介质变形特性及挡砂精度预测模型,分析了不同结构参数下筛管挡砂精度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完全约束条件下的割缝衬管和绕丝筛管的挡砂精度明显降低;360℃条件下绕丝筛管挡砂精度降低幅度小于5%,而割缝衬管挡砂精度降低幅度高达25%,并且割缝间距越大,挡砂精度降低幅度越大;随温度上升,滤网类筛管挡砂精度取决于滤网金属丝直径和原始网孔的相对大小,但变化幅度不超过1%。研究结果可为热采井防砂设计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砂筛管 挡砂介质 介质变形 挡砂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HZ油田致密储层微观特征及介质变形敏感实验 被引量:3
4
作者 孟阳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5-99,共5页
致密储层普遍存在应力敏感现象,会造成油井生产一段时间后产量大幅递减。针对WHZ油田致密储层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利用岩心核磁共振T2测试方法,得到孔喉半径及T2截止值等参数,分析了WHZ油田致密储层岩石组成、孔喉结构及孔渗分布等微... 致密储层普遍存在应力敏感现象,会造成油井生产一段时间后产量大幅递减。针对WHZ油田致密储层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利用岩心核磁共振T2测试方法,得到孔喉半径及T2截止值等参数,分析了WHZ油田致密储层岩石组成、孔喉结构及孔渗分布等微观特征,基于岩心流动实验及统计分析方法,得到升、降围压过程中随围压变化的渗透率,研究了致密储层无因次渗透率与无因次围压之间的函数关系,分析了致密储层介质变形影响因素,并结合矿场实际分析不同开发方式下的油田生产情况。结果表明:WHZ油田致密储层多孔介质经过升、降围压后,渗透率将产生不可逆损失,且压力降低会影响孔喉结构的重新分布,即使补充能量也难以恢复至初始值,存在储层介质永久性伤害。WHZ油田实际资料表明,降压开采使产能受损,同期产能同步注水开发高于未注水开发。因此,在油田开发过程中应尽量保持合理的地层压力,避免因储层介质变形引起产量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储层 微观特征 应力敏感性 核磁共振 介质变形 围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隙压力对微裂隙低渗透介质变形的影响实验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海勇 何顺利 +4 位作者 顾岱鸿 栾国华 焦春艳 郭雪晶 莫邵元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2-26,共5页
应力敏感作用对低渗透储层的渗流有重要的影响。为了明确微裂隙低渗透储层的应力敏感特征,首先分析了储层的变形机理;然后通过改变孔隙压力实验,模拟测定微裂隙低渗透储层的应力敏感特征;最后分析了应力敏感对生产的影响。研究表明:超... 应力敏感作用对低渗透储层的渗流有重要的影响。为了明确微裂隙低渗透储层的应力敏感特征,首先分析了储层的变形机理;然后通过改变孔隙压力实验,模拟测定微裂隙低渗透储层的应力敏感特征;最后分析了应力敏感对生产的影响。研究表明:超低渗透研究区微裂隙比较发育,使其储层砂岩具有应力敏感特征;渗透率模数能够较好的描述研究区的介质变形特征;孔隙压力降低,超低渗透岩心渗透率下降幅度远远高于其它各类储层岩心,表明油藏开发过程中,超低渗储层介质变形非常严重。随着生产压差增大,超低渗介质变形油藏单井产能随之增加,油井开采过程中,选择合理的生产压差是减小介质变形对油井产能造成伤害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裂隙 低渗透 介质变形 渗透率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介质变形的低渗透气藏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杨二龙 张建国 +2 位作者 陈彩云 宋考平 施红伟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94-96,共3页
在室内实验得到的孔隙度变化率和渗透率变化率随有效压力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建立了考虑介质变形的低渗透气藏数值模拟模型,并采用IMPES方法进行了求解。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否考虑介质变形,随着稳产期产能的增加,稳产期缩短,稳产期采出... 在室内实验得到的孔隙度变化率和渗透率变化率随有效压力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建立了考虑介质变形的低渗透气藏数值模拟模型,并采用IMPES方法进行了求解。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否考虑介质变形,随着稳产期产能的增加,稳产期缩短,稳产期采出程度降低;但考虑介质变形与否对模拟结果有较大影响,当考虑介质变形时,井底流压下降较快,稳产期相对更短,稳产结束时的采出程度也更低。因此,对于变形介质气藏,气井的配产不能太大,否则将严重影响稳产期采出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气藏 变形介质 数值模拟 有限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质变形引起地层孔渗变化条件下的试井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延峰 刘曰武 贾振岐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2期17-20,共4页
储层介质变形分为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和弹塑性变形 3种类型 .重点研究了介质塑性变形后地层孔隙度和渗透率变化条件下的不稳定渗流问题 .建立了孔隙度、渗透率指数变化规律的试井分析模型 ,通过有限元方法得到了井底压力随时间变化的双... 储层介质变形分为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和弹塑性变形 3种类型 .重点研究了介质塑性变形后地层孔隙度和渗透率变化条件下的不稳定渗流问题 .建立了孔隙度、渗透率指数变化规律的试井分析模型 ,通过有限元方法得到了井底压力随时间变化的双对数理论曲线 ,并对理论曲线的特征进行了分析 .通过实际井例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井分析 不稳定渗流 变形介质 储层 弹性变形 塑性变形 孔隙度 渗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介质变形影响分子键群簇结合率的机理研究
8
作者 黄强增 王记增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86-86,共1页
细胞与细胞外基质(基底)之间经由黏附分子键形成的特异性黏附是许多生理病理现象中共同涉及的基础生物学过程。作为一种软介质材料,细胞与基底在正常力学刺激下的变形,通常与相关黏附分子键的变形相当,使得黏附分子键的结合过程极大地... 细胞与细胞外基质(基底)之间经由黏附分子键形成的特异性黏附是许多生理病理现象中共同涉及的基础生物学过程。作为一种软介质材料,细胞与基底在正常力学刺激下的变形,通常与相关黏附分子键的变形相当,使得黏附分子键的结合过程极大地依赖于细胞及基底的变形。然而,传统理论在考虑分子键的结合率时,并没有意识到或者考虑到这一介质变形与分子反应完全耦合的重要影响,导致由传统理论得到的预测结果有时并不能很好地吻合实验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学刺激 分子键 分子反应 细胞外基质 黏附分子 介质变形 完全耦合 生物学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二次梯度项及动边界的低渗透变形介质油藏渗流规律 被引量:8
9
作者 王美楠 尹洪军 钟会影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5-80,共6页
在传统渗流试井模型中,根据弱可压缩流体的假设,非线性偏微分方程中忽略了二次梯度项,但在试井时间较长时忽略掉二次梯度项将产生一定的误差。低渗透油藏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流体的流动边界随着时间不断向外扩展。为了更好地研究低渗透... 在传统渗流试井模型中,根据弱可压缩流体的假设,非线性偏微分方程中忽略了二次梯度项,但在试井时间较长时忽略掉二次梯度项将产生一定的误差。低渗透油藏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流体的流动边界随着时间不断向外扩展。为了更好地研究低渗透变形介质油藏中流体的流动问题,综合考虑低渗透油藏启动压力梯度、动边界、二次梯度项的影响,建立了低渗透变形介质油藏渗流数学模型,并采用全隐式有限差分方法获得了有界地层定产量生产时模型的数值解,分别讨论了启动压力梯度、介质变形及动边界对压力动态曲线的影响,还分析了二次梯度项对压力数值解差异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梯度项 低渗透油藏 启动压力梯度 介质变形 动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变形介质砂岩油藏水平井产能研究
10
作者 雷刚 董平川 +2 位作者 沈洪建 武恒 姚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421-3423,共3页
基于椭圆流模型获得了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和介质变形条件下的水平井产能方程,并对水平井产能进行了参数敏感性分析。介质变形系数、启动压力梯度以及生产压差等因素对水平井产能有重大影响。实例计算结果表明:介质变形系数或启动压力梯度... 基于椭圆流模型获得了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和介质变形条件下的水平井产能方程,并对水平井产能进行了参数敏感性分析。介质变形系数、启动压力梯度以及生产压差等因素对水平井产能有重大影响。实例计算结果表明:介质变形系数或启动压力梯度越大,水平井产能越低;由于介质变形效应的存在,随着生产压差的增加,水平井产能不再直线上升而呈现非线性变化,介质变形系数越大,非线性变化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椭圆流模型 启动压力梯度 介质变形系数 水平井 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形介质稠油油藏底水突破时间预测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赖令彬 潘婷婷 +2 位作者 冉启全 童敏 秦耘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4期10136-10141,共6页
目前稠油油藏底水锥进没有考虑介质变形、幂律特征、启动压力梯度等问题,基于稠油油藏的渗流特征及储集层介质的压力敏感性等特点,推导出了考虑多因素影响的稠油油藏底水突破时间预测数学模型。分析了幂律指数、介质变形系数、启动压力... 目前稠油油藏底水锥进没有考虑介质变形、幂律特征、启动压力梯度等问题,基于稠油油藏的渗流特征及储集层介质的压力敏感性等特点,推导出了考虑多因素影响的稠油油藏底水突破时间预测数学模型。分析了幂律指数、介质变形系数、启动压力梯度及产量对底水突破时间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启动压力梯度的增加,井底压力降低,底水与井底之间的压力差越大,底水突破时间提前;幂律指数的大小也影响底水的锥进,幂律指数越大,底水突破时间延长;介质变形系数越大,底水突破越早;油井见水时间随着产量的增加而提前。对于介质变形油藏而言,生产井存在最优的生产压差,在实际生产设计中应考虑变形介质的具体特点进行优化设计,尽量延长油井无水采油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油藏 见水时间 启动压力梯度 介质变形 幂律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效压力对低渗透变形介质油藏物性的影响 被引量:29
12
作者 庞宏伟 岳湘安 +2 位作者 李丰辉 孙立旭 赵春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0-53,共4页
为了确定开采压差对低渗透变形介质油藏开采的影响,通过文东地区实际岩心在有效压力作用下的岩石力学、变形和渗流模拟实验,对该油藏岩石变形特征和渗流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采用克氏渗透率来表征油藏渗流特征,确定变形稳定状态的平... 为了确定开采压差对低渗透变形介质油藏开采的影响,通过文东地区实际岩心在有效压力作用下的岩石力学、变形和渗流模拟实验,对该油藏岩石变形特征和渗流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采用克氏渗透率来表征油藏渗流特征,确定变形稳定状态的平衡时间,结合岩石力学参数和物性参数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有效压力高低、施加压速度快慢和加压方式等对该油藏渗流和变形产生显著影响。常规“渗透率”在此油藏中不是一个常量,而是一个与有效压力和驱动压差相关的变量。压力初始变化大小和幅度严重影响储层变形程度,也对渗流特性产生影响,因此开采初期合理控制压差对油藏最终采收率的提高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压力 低渗透 变形介质 岩心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形介质煤层气压力动态特征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高慧梅 何应付 +2 位作者 曹丽丽 姜汉桥 陈民锋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7年第1期66-68,79,共4页
在考虑煤层渗透率应力敏感性的基础上,采用非平衡态吸附模型,研究单相煤层气在煤体和割理中的流动规律。在拟稳态流数学模型假设条件下,用气体拟压力代替Langmuir吸附公式中的压力,得到气层中拟压力所满足的方程,并采用正则摄动法和Lapl... 在考虑煤层渗透率应力敏感性的基础上,采用非平衡态吸附模型,研究单相煤层气在煤体和割理中的流动规律。在拟稳态流数学模型假设条件下,用气体拟压力代替Langmuir吸附公式中的压力,得到气层中拟压力所满足的方程,并采用正则摄动法和Laplace变换法进行求解,通过拉氏数值反演,得到0阶摄动解。对渗透率变异系数和双重介质参数变化时压力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该结果为煤层气藏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新的试井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介质 煤层气 压力动态分析 渗流 典型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形介质低渗透油藏油井真实产能计算与分析 被引量:22
14
作者 陈明强 蒲春生 +1 位作者 赵继勇 高永利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2期18-22,共5页
基于变形介质带启动压力梯度低渗透油藏稳定渗流理论,研究了低渗透油井增产措施后稳定生产的真实压力分布与产能分析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低渗透油藏油井渗流场的真实压力分布具有分区域特征;在具有变形介质特征的低渗透油藏中,油井的产能... 基于变形介质带启动压力梯度低渗透油藏稳定渗流理论,研究了低渗透油井增产措施后稳定生产的真实压力分布与产能分析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低渗透油藏油井渗流场的真实压力分布具有分区域特征;在具有变形介质特征的低渗透油藏中,油井的产能随启动压力梯度和介质变形系数增大而降低,随增产激活半径和激活系数的增大而增加,随生产压差的增大而增加;同时油井产能指数随生产压差增大呈非单调增曲线,因此对于低渗透油井生产而言,存在合理生产压差与最小生产压差.同时,沿用同一思路对超低渗透油藏开发的有效途径进行了探讨.认为提高增产激活半径是显著提高超低渗透油藏产能的有效方法.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只有在增产激活半径大于60m(渗透率越低,该值越大)时油井的产能才会得到大幅度提高.因此,寻求深穿透的油井改造措施或采用水平井开采技术,将是超低渗透油藏开发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介质 低渗透油藏 启动压力梯度 压力分布 产能特征 增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形介质油藏压力产量分析方法 被引量:27
15
作者 宋付权 刘慈群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7-59,共3页
低渗透油藏压敏效应显著,油层的孔隙度、渗透率随压差近似呈指数规律变化。从变形介质的本构方程出发建立了渗流微分方程;并用数值计算方法求解变形介质(包括圆形边水油藏和封闭油藏)中的渗流问题,分析了介质变形对典型试井曲线和油井... 低渗透油藏压敏效应显著,油层的孔隙度、渗透率随压差近似呈指数规律变化。从变形介质的本构方程出发建立了渗流微分方程;并用数值计算方法求解变形介质(包括圆形边水油藏和封闭油藏)中的渗流问题,分析了介质变形对典型试井曲线和油井产量的影响。变形介质油藏与常规油藏的生产压力动态明显不同,渗透率变形系数越大,定产生产的中、后期压降越大(表现为试井曲线的导数曲线径向流特征段消失),定压生产时的产量越低。算例应用表明:数值差分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求解变形介质渗流问题的方法。图3参5(王孝陵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 地层压力 产量分析方法 变形介质 渗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形介质气藏渗流理论研究的发展及研究意义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满平 李治平 +2 位作者 王正茂 彭彩珍 胡永乐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2003年第6期23-26,34,共5页
变形介质气藏的开采过程是流固藕合渗流过程。常规气藏渗流理论由于没有考虑气藏开采过程中岩石骨架的变形 ,因此不能准确分析气藏中流体的运动状态。变形介质气藏渗流力学理论正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发展形成的。早期主要以研究储层岩石... 变形介质气藏的开采过程是流固藕合渗流过程。常规气藏渗流理论由于没有考虑气藏开采过程中岩石骨架的变形 ,因此不能准确分析气藏中流体的运动状态。变形介质气藏渗流力学理论正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发展形成的。早期主要以研究储层岩石的孔隙度、渗透率与压力之间的关系为主要目的 ,引入有效应力概念后 ,建立了线弹性变形下的渗流模型 ,后又发展到考虑非线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下流固耦合渗流力学模型 ,到目前为止 ,已开始综合考虑渗流、应力和温度场三者之间的关系 ,并建立了相关的耦合模型。我国变形介质渗流力学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 ,是在国外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随着油气田开发理论的发展 ,许多国内学者开始对变形介质渗流力学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介质 气藏 渗流力学 流固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变形介质砂岩油藏注水见效时间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9
17
作者 雷刚 董平川 +2 位作者 尤文浩 谢伟 张俊杨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9-72,115,共4页
针对低渗透变形介质砂岩油藏存在启动压力梯度和介质变形的特点,为了更加准确地预测其不同影响因素下的注水见效时间,以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和介质变形系数的渗流公式为基础,建立非稳态渗流模型,通过反复迭代求解激动区域内平均地层压力,... 针对低渗透变形介质砂岩油藏存在启动压力梯度和介质变形的特点,为了更加准确地预测其不同影响因素下的注水见效时间,以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和介质变形系数的渗流公式为基础,建立非稳态渗流模型,通过反复迭代求解激动区域内平均地层压力,结合物质平衡法建立了低渗透变形介质砂岩油藏注水见效时间计算模型。注水见效时间主要受注采井距、激动区平均地层压力、介质变形系数和启动压力梯度影响。注采井距和激动半径增大,注水见效时间增加;启动压力梯度和介质变形系数越大,注水见效时间越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砂岩油藏 变形介质 启动压力梯度 激动半径 注水见效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形介质的变形机理及物性特征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郝春山 李治平 +1 位作者 杨满平 彭彩珍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2003年第4期19-21,33,共4页
变形介质气藏在开发过程中 ,孔隙压力随流体的流出而下降 ,使储层内外压差增大 ,孔隙受到压缩而体积缩小 ,孔隙度和渗透率随之降低 ,极大地影响到此类气藏的开采。主要阐述了多孔介质发生变形的类型 ,并从多孔介质的微观物理特性 (包括... 变形介质气藏在开发过程中 ,孔隙压力随流体的流出而下降 ,使储层内外压差增大 ,孔隙受到压缩而体积缩小 ,孔隙度和渗透率随之降低 ,极大地影响到此类气藏的开采。主要阐述了多孔介质发生变形的类型 ,并从多孔介质的微观物理特性 (包括物质组成 ,单元体类型及它们之间的接触关系、排列方式和胶结方式 )来分析对其发生变形的影响。还通过实验 ,分析了变形介质的孔隙体积、孔隙度和渗透率随压力而发生的变化规律。实验表明 ,随着净围压的升高 ,孔隙体积缩小 ,孔隙度和渗透率降低。与孔隙度相比较 ,渗透率受压力变化的影响更明显。因而 ,在变形介质气藏的开采过程中 ,保持气藏内部的原始压力对稳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介质 弹性变形 塑性变形 弹-塑性变形 净围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形介质储层油井合理压差及产能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玉英 王晓冬 +1 位作者 王一飞 贺茹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1-54,共4页
低渗透油气藏的合理开发方式和油井工作制度的确定,能为该类油气藏有效开发提供指导.将拟压力应用到变形介质中,引入渗透率变异系数,推导了考虑渗透率影响的产量公式.实例应用结果表明:计算结果与实际采用的生产压差的相对误差为5%,产... 低渗透油气藏的合理开发方式和油井工作制度的确定,能为该类油气藏有效开发提供指导.将拟压力应用到变形介质中,引入渗透率变异系数,推导了考虑渗透率影响的产量公式.实例应用结果表明:计算结果与实际采用的生产压差的相对误差为5%,产量相对误差为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介质 合理产能 拟压力 渗透率变异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变形介质气藏压裂井产能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刘捷 廖锐全 杨振平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57-359,372,共4页
低渗透变形介质气藏压裂井生产过程中,气体渗流一般不遵循达西定律,而是存在启动压力梯度和介质变形影响的低速非达西渗流。变形介质的渗透率随有效应力的增大而降低,一般与压力变化呈指数关系。为此,基于压裂井三线性渗流模型,建立并... 低渗透变形介质气藏压裂井生产过程中,气体渗流一般不遵循达西定律,而是存在启动压力梯度和介质变形影响的低速非达西渗流。变形介质的渗透率随有效应力的增大而降低,一般与压力变化呈指数关系。为此,基于压裂井三线性渗流模型,建立并求解了低渗透变形介质气藏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和介质变形影响的有限导流垂直裂缝井不稳定渗流的数学模型,来研究低渗透气藏压裂井定产量生产时井底压力的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井底压力随启动压力梯度的变化很小,随介质变形系数的增大而减小,随裂缝导流能力的减小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 变形介质 压裂气井 三线性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