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由反射系数确定多层介质厚度 被引量:2
1
作者 蔡钧 《现代电子技术》 2001年第8期8-10,共3页
讨论了测量多层介质厚度的一种新方法 ,根据输入电磁波反射系数 ,用最优化方法反演出每层介质的厚度。
关键词 无损检测 电磁波 多层介质厚度 微波检测 反射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柱腔径向双层介质厚度的测量方法
2
作者 张淑娥 赖帅 张京席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87-93,共7页
蒸汽湿度的精确测量对维护汽轮机的稳定性有重大意义,而蒸汽湿度的测量又受水膜厚度的影响。为了解决圆柱腔内壁水膜厚度的测量问题,基于介质加载圆柱谐振腔内谐振频率随介质厚度变化的原理,提出一种用于测量圆柱腔内壁介质厚度的新方... 蒸汽湿度的精确测量对维护汽轮机的稳定性有重大意义,而蒸汽湿度的测量又受水膜厚度的影响。为了解决圆柱腔内壁水膜厚度的测量问题,基于介质加载圆柱谐振腔内谐振频率随介质厚度变化的原理,提出一种用于测量圆柱腔内壁介质厚度的新方法。根据介质加载圆柱波导所满足的麦克斯韦方程组和边界条件,推导了填充双层介质圆柱波导的特征方程。在给定介质厚度的情况下,根据特征方程给出了传播模式的相位常数和波导工作频率间的关系;基于推导的特征方程,建立了圆柱腔内壁介质厚度和谐振频率值之间的关系模型。应用MATLAB软件进行数值求解,得到不同介质、不同厚度下对应的谐振频率。在与数值求解设定的同等参数下,利用HFSS软件仿真分析了双层介质加载圆柱腔对应的谐振频率。将仿真数据和理论计算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随着介质厚度的增加,两者都呈平行下降趋势,且谐振频率频偏与介质厚度呈线性关系的规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该方法测量的介质厚度没有限制(在半径以内),具有普适性。文中还利用网络分析仪进行了相关实验,并搭建了实用性测量系统,当介质厚度在100μm以内时,每间隔10μm所能测得的介质厚度值的间隔约为6.8~7.1μm,相对测量误差不超过24.6%。通过理论数据与实验数据对比,发现该方法测出的数据更为精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柱波导 径向双层介质 特征方程 介质厚度 网络分析仪 测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测量圆柱腔内壁介质薄膜厚度的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淑娥 喻星源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0-56,共7页
针对谐振腔传感器内壁水膜和盐垢会降低湿度测量精度的问题,文章提出一种用于测量圆柱腔内壁介质薄膜厚度的方法。此方法基于介质微扰法的原理,使用双曲余弦开缝形谐振腔作为传感器,工作于TE111模式来测量介质薄膜厚度。以水膜为例,理... 针对谐振腔传感器内壁水膜和盐垢会降低湿度测量精度的问题,文章提出一种用于测量圆柱腔内壁介质薄膜厚度的方法。此方法基于介质微扰法的原理,使用双曲余弦开缝形谐振腔作为传感器,工作于TE111模式来测量介质薄膜厚度。以水膜为例,理论推导了谐振腔水膜厚度与谐振频率的关系,并通过仿真分析了TE111模式准确测量水膜的可行性;采用矢量场方程的方法建立了TE111模式下谐振腔端面电流密度分布线的数学模型,并设计了双曲余弦开缝形谐振腔传感器。仿真结果表明:该谐振腔的电磁特性、辐射特性和流动特性均良好,电磁泄露率基本为0,取样误差为-1.25%,符合设计要求;可准确测量水膜、盐垢、油膜和污垢等介质薄膜的厚度,且它们的膜厚均与谐振频率偏移量呈线性关系,与理论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微扰法 圆柱形谐振腔 介质薄膜厚度 水膜厚度 TE111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Q-V Lissajous图形法的介质阻挡放电试验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冉冬立 蔡忆昔 +2 位作者 王军 庄凤芝 王攀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2-76,共5页
为了解介质阻挡放电(DBD)在不同激励电压峰值VP-P和介质厚度ld下的放电特性,通过建立介质阻挡放电试验系统,采用Q-V Lissajous图形法研究了激励电压峰值VP-P、介质厚度ld对DBD主要放电参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增大激励电压峰值VP-P、减小... 为了解介质阻挡放电(DBD)在不同激励电压峰值VP-P和介质厚度ld下的放电特性,通过建立介质阻挡放电试验系统,采用Q-V Lissajous图形法研究了激励电压峰值VP-P、介质厚度ld对DBD主要放电参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增大激励电压峰值VP-P、减小介质厚度ld可提高放电功率P、单周期电荷传输量Q、气隙有效电场强度Eg和气隙折合电场强度E/n。固定介质厚度ld,增大激励电压峰值VP-P,介质等效电容Cd增大,气隙等效电容Cg减小,但放电熄灭阶段总电容C变化不明显。固定激励电压峰值VP-P,增大介质厚度ld,放电熄灭阶段总电容C和介质等效电容Cd减小,气隙等效电容Cg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等离子体 介质阻挡放电 Q-V Lissjous图形法 介质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量子阱结构束缚态对介电常数和厚度的响应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海波 胡素梅 高英俊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7-40,共4页
为了考察影响光量子阱束缚态的因素,采用传输矩阵法计算了不同介电常数和介质厚度对光量子阱结构的传输特性,发现光量子阱结构的束缚态的频率随介电常数和厚度变化而变化。通过微小地改变阱区和垒区介质的介电常数和厚度可改变束缚态的... 为了考察影响光量子阱束缚态的因素,采用传输矩阵法计算了不同介电常数和介质厚度对光量子阱结构的传输特性,发现光量子阱结构的束缚态的频率随介电常数和厚度变化而变化。通过微小地改变阱区和垒区介质的介电常数和厚度可改变束缚态的频率,且阱区和垒区介质的介电常数和厚度的变化与束缚态频率的变化都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阱区介质的介电常数和厚度的变化对束缚态频率的变化大于垒区。结果表明,光子的束缚效应将导致频率的量子化。此结果为设计所需要的束缚态频率光量子阱结构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光学 光量子阱 介质厚度 介电常数 束缚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厚度颗粒床的过滤特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启燕 王志强 何启梅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8-30,共3页
在能源生产等众多领域中,常常会产生大量有害气溶胶,为保护环境和人员健康,对这些气溶胶的过滤去除成为必须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为了达到预定的过滤目标,满足工程防护的要求,文章在实验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厚度颗粒床对气溶胶过滤的影... 在能源生产等众多领域中,常常会产生大量有害气溶胶,为保护环境和人员健康,对这些气溶胶的过滤去除成为必须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为了达到预定的过滤目标,满足工程防护的要求,文章在实验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厚度颗粒床对气溶胶过滤的影响。实验数据和理论计算结果均表明,随着过滤床厚度的增加,气溶胶粒子穿透率成指数规律减小,而过滤床单个颗粒的收集效率与介质厚度无关。过滤介质粒径越小,穿透率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 过滤 介质厚度 颗粒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锥形端部弹体在岩石(混凝土)介质层中侵彻实用计算方法 被引量:10
7
作者 陈士林 王明洋 潘越峰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15,共9页
采用刚塑性不可压缩的介质模型 ,用极限分析理论的上限方法 ,通过建立动力学许可速度场得到介质对弹体侵彻的静阻力分量 ,通过破碎介质动量守恒条件得到弹体侵彻的动阻力分量 ,在模型中还考虑了介质的尺度关系和弹体的弹头形状两种影响... 采用刚塑性不可压缩的介质模型 ,用极限分析理论的上限方法 ,通过建立动力学许可速度场得到介质对弹体侵彻的静阻力分量 ,通过破碎介质动量守恒条件得到弹体侵彻的动阻力分量 ,在模型中还考虑了介质的尺度关系和弹体的弹头形状两种影响因素。侵彻过程中的速度、加速度、阻力和经历时间通过弹体的运动方程增量计算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力学 刚塑性极限分析 侵彻计算 锥形弹 有限厚度介质 侵彻深度 冲击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度的阶梯性变化对远红外高反射光子晶体带隙的调制研究
8
作者 王超 张凤祥 +4 位作者 邵东旭 程冰心 石敏 黄茂松 许遥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93-797,共5页
利用特征矩阵法,研究了光波正入射时,厚度的阶梯性变化对远红外高反射光子晶体带隙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高折射介质层厚度的阶梯性增加,光子晶体高反射带的起始波长和截止波长都逐渐向长波方向移动,高反射带宽度也逐渐增大。高反射带... 利用特征矩阵法,研究了光波正入射时,厚度的阶梯性变化对远红外高反射光子晶体带隙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高折射介质层厚度的阶梯性增加,光子晶体高反射带的起始波长和截止波长都逐渐向长波方向移动,高反射带宽度也逐渐增大。高反射带起始波长、截止波长和高折射介质层厚度变化之间的关系可以分别利用一次方拟合表示,而高反射带宽度则需要利用二次方拟合才能达到理想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厚度 高反射带 光子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氧化物沟道层/有机介质层混合型薄膜晶体管
9
作者 岳兰 董泽刚 孟繁新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57-862,共6页
基于低成本溶液法的浸渍提拉成膜工艺以无机In-Al-Zn-O(IAZO)为沟道层,以有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为介质层,研制了无机/有机混合型薄膜晶体管(TFT),探究了PMMA厚度对IAZO TFT电学特性和电学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具备较薄PMMA介质... 基于低成本溶液法的浸渍提拉成膜工艺以无机In-Al-Zn-O(IAZO)为沟道层,以有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为介质层,研制了无机/有机混合型薄膜晶体管(TFT),探究了PMMA厚度对IAZO TFT电学特性和电学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具备较薄PMMA介质层的TFT呈现出更优越的工作特性(饱和迁移率大于20 cm2·V^-1·s^-1,电流开关比高于104),然而随着介质层厚度的减薄,经过疲劳测试后的器件电学稳定性却明显退化。此外,有机PMMA介质层(厚度390 nm)叠加于无机IAZO沟道层有一定的增透效果:IAZO/PMMA双层薄膜在可见光区(波长400~700 nm)的平均透过率(95.0%)高于单层IAZO的平均透过率(93.0%),表明所选用的IAZO和PMMA材料在制备全透明器件方面具备一定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晶体管 溶液法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 介质厚度 电学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穿甲弹引信自适应起爆方法
10
作者 马兵 李朝阳 +1 位作者 张康 黄惠东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6-151,共6页
针对半穿甲弹引信采用固定延时起爆方式,炸点位置难以适应不同厚度目标,导致毁伤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半穿甲弹引信自适应起爆方法。该方法设计了一种用于引信自适应起爆的介质厚度识别开关,利用开关对不同厚度钢筋混凝土的闭合响应... 针对半穿甲弹引信采用固定延时起爆方式,炸点位置难以适应不同厚度目标,导致毁伤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半穿甲弹引信自适应起爆方法。该方法设计了一种用于引信自适应起爆的介质厚度识别开关,利用开关对不同厚度钢筋混凝土的闭合响应时间不同来区分目标厚度,结合控制起爆电路实现不同厚度目标自适应起爆。试验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设计的介质厚度识别开关对于0.3~1.0 m的钢筋混凝土目标能够进行自适应起爆,炸点精度相比固定延时起爆方法有大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穿甲弹 引信 自适应起爆 介质厚度识别开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mm回旋速调管放大器高频窗的设计 被引量:8
11
作者 徐寿喜 张世昌 +1 位作者 粟亦农 刘濮鲲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5-49,共5页
采用三维电磁软件给出了8mm输入、输出窗的设计.其中输入窗采用矩形窗,频率为34~36GHz,驻波比小于1.08.输出窗频率为34.4~35.4GHz,驻波比小于1.2.文章讨论了介质厚度和相对介电常数对窗片反射系数的影响.
关键词 回旋速调管放大器 输入窗 输出窗 介质厚度 反射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端对称缺陷复合光子晶体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海波 胡素梅 高英俊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09-313,共5页
用传输矩阵法计算了两端对称缺陷复合光子晶体的传输特性。计算结果表明:两端对称缺陷复合光子晶体[D(AB)mD]2结构中的禁带出现两个完全共振透射峰。通过控制温度来微小改变光子晶体介电层的厚度,使得完全共振透射峰移动,且各介质厚度... 用传输矩阵法计算了两端对称缺陷复合光子晶体的传输特性。计算结果表明:两端对称缺陷复合光子晶体[D(AB)mD]2结构中的禁带出现两个完全共振透射峰。通过控制温度来微小改变光子晶体介电层的厚度,使得完全共振透射峰移动,且各介质厚度的变化与透射峰波长的变化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折射率大的介电层厚度的变化对共振透射峰波长的变化较大。此结果为设计所需要的共振透射峰波长的双通道滤波器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该结构实现热敏开关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光子晶体 介质厚度 双通道滤波 热敏开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化硅微型芯片电容 被引量:1
13
作者 余根海 《半导体技术》 CAS 1987年第3期56-57,63,共3页
本文主要介绍以氮化硅为介质、面积为0.2×0.3mm^2、0.44×0.5mm^2,容量为4~80pf的芯片电容的制备方法、性能、稳定性试验及其在直流到18G Hz范围内的各微波混合集成宽带放大器中的应用结果.
关键词 电容 微型芯片 宽带放大器 介质厚度 氮化硅 四氮化三硅 氮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电阻膜型超材料吸波体吸收特性的材料参数
14
作者 高海涛 王建江 +1 位作者 侯永申 李泽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4230-4234,共5页
通过改变电阻膜型超材料吸波体单元图案形状对吸波性能的影响有限,当超材料吸波体的结构单元参数一旦确定时,超材料的吸收频率和吸收强度就基本确定。但是优化电阻膜型超材料的材料参数能够改善其吸波性能。本研究从电阻膜型超材料吸波... 通过改变电阻膜型超材料吸波体单元图案形状对吸波性能的影响有限,当超材料吸波体的结构单元参数一旦确定时,超材料的吸收频率和吸收强度就基本确定。但是优化电阻膜型超材料的材料参数能够改善其吸波性能。本研究从电阻膜型超材料吸波体的自身材料构成出发,分析和讨论了电阻膜方阻值、介质层的介电常数和厚度三种材料参数对超材料吸波体吸波性能的影响规律,分析了产生这种现象的机理和原因,为电阻膜型超材料吸波体的设计及优化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材料吸波体 材料参数 电阻膜方阻 介电常数 介质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息术、器件与应用
15
《中国光学》 EI CAS 1998年第6期26-27,共2页
TB877 98063673介质厚度和面形对全息图再现象的影响=Influenceof medium thickness and profile on holograms[刊,中]/康明武,杨坤涛(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光电子工程部.湖北,武汉(430074))//电光与控制.—1997,(4).—19—22论述了全息元... TB877 98063673介质厚度和面形对全息图再现象的影响=Influenceof medium thickness and profile on holograms[刊,中]/康明武,杨坤涛(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光电子工程部.湖北,武汉(430074))//电光与控制.—1997,(4).—19—22论述了全息元件介质的厚度和面形(厚度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现象 平面全息图 光电子 华中理工大学 全息元件 介质厚度 全息光栅 厚度变化 面形 武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技术基础讲座之七
16
作者 尚清德 《农村电工》 1994年第3期35-36,共2页
3、绝缘电阻: 电容器绝缘电阻的大小,说明其绝缘性能的好坏,当电容器加上直流电压V长时间充电之后,其电流最终仍有一定的数值呈现,称为电容器的漏电电流I,这时绝缘电阻R=V/I(式中:V为伏、I为微安时、R为兆欧)。 电容器绝缘电阻的大小与... 3、绝缘电阻: 电容器绝缘电阻的大小,说明其绝缘性能的好坏,当电容器加上直流电压V长时间充电之后,其电流最终仍有一定的数值呈现,称为电容器的漏电电流I,这时绝缘电阻R=V/I(式中:V为伏、I为微安时、R为兆欧)。 电容器绝缘电阻的大小与介质的体积,电阻系数,介质厚度以及极片面积的大小都有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技术基础 绝缘电阻 漏电电流 云母电容 电容量 极片 直流电压 瓷介电容 介质厚度 胶木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lting heat transfer with radiative effects and homogeneous–heterogeneous reaction in thermally stratified stagnation flow embedded in porous medium 被引量:4
17
作者 M.JAVED M.FAROOQ +1 位作者 S.AHMAD Aisha ANJUM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11期2701-2711,共11页
The present article deals with thermally stratified stagnation-point flow saturated in porous medium on surface of variable thickness along with more convincing and reliable surface condition termed as melting heat tr... The present article deals with thermally stratified stagnation-point flow saturated in porous medium on surface of variable thickness along with more convincing and reliable surface condition termed as melting heat transfer.Homogeneous–heterogeneous reaction and radiative effects have been further taken into account to reconnoiterproperties of heat transfer.Melting heat transfer and phenomenon of homogeneous–heterogeneous reaction have engrossed widespread utilization in purification of metals,welding process,electroslag melting,biochemical systems,catalysis and several industrial developments.Suitable transformations are utilized to attain a scheme of 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s possessing exceedingly nonlinear nature.Homotopic process is employed to develop convergent solutions of the resulting problem.Discussion regarding velocity,thermal field and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 for several involved parameters is pivotal part.Graphical behaviors of skin friction coefficient and Nusselt number are also portrayed.Concentration of the reactants is found to depreciate as a result of strength of both heterogeneous and homogeneous reaction parameters.With existence of melting phenomenon,declining attitude of fluid temperature is observed for higher radiation parame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lting heat transfer porous medium stagnation point variable sheet thickness homogeneous– heterogeneous rea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