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介电法研究萃取过程中分子间的络合作用
1
作者 彭启秀 石秀坤 +1 位作者 吴名 高宏成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561-565,共5页
用介电法测定若干重要萃取剂的摩尔极化度和偶极矩,研究协萃体系中萃取剂之间的络合作用和协同萃取现象,求得缔合物、萃合物的摩尔极化度、偶极矩及缔合常数。
关键词 摩尔极化度 偶极矩 协同萃取 萃取剂 分子间络合作用 介电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介电法土壤水分传感器参数律定问题的商榷 被引量:2
2
作者 邓英春 付奔 +1 位作者 马绍雄 王凤侠 《江淮水利科技》 2007年第1期41-42,48,共3页
本文通过对介电法土壤水分传感器参数率定方法进行研究,说明了介电法土壤水分传感器直接测量的结果并不是通常所说的仅是土壤的容积含水量,而也可以是质量含水量。介电法土壤水分传感器可以用质量含水量与输出电压拟合成一个一元三次多... 本文通过对介电法土壤水分传感器参数率定方法进行研究,说明了介电法土壤水分传感器直接测量的结果并不是通常所说的仅是土壤的容积含水量,而也可以是质量含水量。介电法土壤水分传感器可以用质量含水量与输出电压拟合成一个一元三次多项式,建立静态数学模型,并且还可以消除因将土壤质量含水量换算成容积含水量而必须测定土壤密度所带来的误差分量,所得测量结果会更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质量含水量 容积含水量 介电法 土壤水分传感器 参数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裂隙对介电法土壤水分测量的影响
3
作者 邓超 苏南 +1 位作者 刘满红 林薇 《江淮水利科技》 2018年第3期39-40,共2页
土壤墒情是旱情监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现有介电法土壤水分测量是一种有效、快速的方法。我国分散分布的变性土易产生裂隙,各国学者通过土壤收缩曲线以及图像分析技术研究发现,土壤裂隙的产生通过改变土壤孔隙从而影响土壤的介电常数,导... 土壤墒情是旱情监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现有介电法土壤水分测量是一种有效、快速的方法。我国分散分布的变性土易产生裂隙,各国学者通过土壤收缩曲线以及图像分析技术研究发现,土壤裂隙的产生通过改变土壤孔隙从而影响土壤的介电常数,导致介电法土壤水分传感器测量精度不佳,且尚无有效的解决方法。土壤裂隙对介电法土壤水分传感器测量的影响还需做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裂隙 介电法 变性土 常数 测量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电法仪器在辽宁地区冻土中特性测定的试验研究
4
作者 陈玄通 《水利技术监督》 2021年第8期30-33,41,共5页
介电法土壤水分监测仪器在北方地区受低温冻土影响较大,通过对介电法探针式传感器和导管式传感器冬季野外实验监测数据的对比以及对监测仪器结构特点的分析,证明导管式传感器抗低温能力强于探针式传感器,为北方省份墒情监测建设工程实... 介电法土壤水分监测仪器在北方地区受低温冻土影响较大,通过对介电法探针式传感器和导管式传感器冬季野外实验监测数据的对比以及对监测仪器结构特点的分析,证明导管式传感器抗低温能力强于探针式传感器,为北方省份墒情监测建设工程实施方案选择土壤水分监测仪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电法土壤水分监测仪器 低温冻土 特性测定 辽宁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介电方法研究COPU/PMMA交联共聚物的转变与松弛 被引量:1
5
作者 杜郢 刘景江 +1 位作者 刘文忠 韩孝族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78-81,共4页
用TRS-10C型介电损耗仪,在不同频率,-180℃~170℃范围内测得COPU/PMMA交联共聚物的介电损耗谱。计算了各松弛过程的活化能,考察了组成和交联密度对分子运动、相容性及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COPU/PMMA交联共聚物是个半相容体系,其... 用TRS-10C型介电损耗仪,在不同频率,-180℃~170℃范围内测得COPU/PMMA交联共聚物的介电损耗谱。计算了各松弛过程的活化能,考察了组成和交联密度对分子运动、相容性及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COPU/PMMA交联共聚物是个半相容体系,其相容性随PMMA含量的增加和交联密度的减小而变坏。介电损耗谱上的次级松弛是COPU链段运动的贡献。界面极化区松弛谱的各点温度和频率的关系符合Arrhenius方程,各点温度和其高温侧松弛曲线线性部分斜率的大小可以反映相容性的好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U PMMA 共聚物 介电法 聚氨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电分析法及其在电子电路基材研究中的应用
6
作者 李远 杨中强 +2 位作者 孟运东 颜善银 罗云浩 《印制电路信息》 2014年第10期42-45,共4页
介电分析法(DEA)是采用介电法树脂固化监控仪,通过内置传感器,在树脂反应体系中输入波形信号,并检测信号在反应体系中的变化。DEA可以实时监测树脂固化反应过程中的离子粘度的变化,从而反映树脂固化反应情况,指导电子电路基材的生产过程。
关键词 介电法树脂固化监控仪 离子粘度 固化反应 实时监测 路基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介电响应法的矿用电缆绝缘性能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雷志鹏 李蔚 +4 位作者 何庆辉 门汝佳 王业 刘洋 吝伶艳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6-55,共10页
矿用高压电缆在实际使用中易受电、热、机械应力等多种因素的复合作用,加速绝缘老化,易导致电缆漏电、短路或放电等故障。目前,介电响应法被引入矿用电缆绝缘性能及老化状态的分析、评估和诊断中。针对基于介电响应法的电缆绝缘性能及... 矿用高压电缆在实际使用中易受电、热、机械应力等多种因素的复合作用,加速绝缘老化,易导致电缆漏电、短路或放电等故障。目前,介电响应法被引入矿用电缆绝缘性能及老化状态的分析、评估和诊断中。针对基于介电响应法的电缆绝缘性能及老化状态评估问题,以常用的三元乙丙橡胶(EPDM)绝缘矿用移动软电缆为研究对象,总结了介电响应法中回复电压法、极化/去极化电流法和频域介电谱法的基本原理和典型特征量,对比了3种方法的优缺点。介绍了扩展Debye模型提取的老化因子、修正介电驰豫模型提取的弛豫特征量、介质损耗积分谱等基于介电响应模型的电缆绝缘性能评估特征量。从基于回复电压法和极化/去极化电流法的矿用电缆电痕腐蚀程度判别,以及基于极化/去极化电流法和等温松弛电流、基于介电驰豫模型、基于介质损耗积分值的EPDM绝缘多应力老化状态评估等方面,综述了介电响应法在矿用电缆绝缘性能评估中的应用研究。针对基于介电响应法的矿用电缆绝缘性能评估存在的在线监测技术无法适应煤矿工况、评估用数据不足、绝缘劣化程度与特征量关系未知等问题,提出应重点研究电缆绝缘状态感知、绝缘劣化程度与特征量关系构建这2项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用 绝缘性能评估 响应 回复 极化/去极化 频域 多应力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薄细胞悬浊系模型的介电解析法 被引量:4
8
作者 赵孔双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07-111,共5页
对稀薄细胞粒子是浊液体系进行了介电模型化,在导出的描述该体系介电行为的理论公式的基础上,确立了从实验观察到的介电参数获得体系相参数的精确解析方法,对该体系可能产生介电弛豫的原因进行了现象论的分析,并以一个微胶囊作为细... 对稀薄细胞粒子是浊液体系进行了介电模型化,在导出的描述该体系介电行为的理论公式的基础上,确立了从实验观察到的介电参数获得体系相参数的精确解析方法,对该体系可能产生介电弛豫的原因进行了现象论的分析,并以一个微胶囊作为细胞模型进行了介电测量和解析,获得了合理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悬浊液 弛豫 Wagner公式 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堆肥含水率在线检测方法的选择与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侯善策 解恒燕 +1 位作者 郑鑫 韩旭 《科学技术创新》 2018年第31期26-27,共2页
高温好氧堆肥过程中,及时准确的检测物料含水率有助于调整相关堆肥参数,进而指导调控和优化堆肥工艺。截止到目前,堆肥含水率的检测仍存在取样困难、缺乏实效性等缺点。通过归纳当前含水率在线检测方法及在堆肥含水率检测中存在的问题,... 高温好氧堆肥过程中,及时准确的检测物料含水率有助于调整相关堆肥参数,进而指导调控和优化堆肥工艺。截止到目前,堆肥含水率的检测仍存在取样困难、缺乏实效性等缺点。通过归纳当前含水率在线检测方法及在堆肥含水率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并系统总结介电法的技术原理,提出介电法适合在堆肥含水率检测中推广应用。同时,建议应通过优化探针长度,对不同种类、不同温度及不同容重的堆肥物料进行标定提高检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肥含水率 在线监测 介电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材窑干过程含水率实时在线检测技术述评 被引量:1
10
作者 成发勇 刘佩英 +1 位作者 姜志宏 朱远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11,共5页
木材窑干过程中含水率在线检测一直是木材干燥设备控制系统研究的热点之一。介绍了在传统称量法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线检测称量法,以及在木材电学特性的理论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电阻法和介电法;分析了称量法、电阻法和介电法的工作原理... 木材窑干过程中含水率在线检测一直是木材干燥设备控制系统研究的热点之一。介绍了在传统称量法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线检测称量法,以及在木材电学特性的理论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电阻法和介电法;分析了称量法、电阻法和介电法的工作原理、影响因素及其优缺点,并就这些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进行了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率 实时在线检测 称量 介电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Y8911─Ⅲ高韧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固化工艺规范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玉华 《化学世界》 CAS CSCD 1996年第S1期249-251,共3页
本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和动态介电分析法研究了QY8911─Ⅲ高韧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的固化工艺性,制定了较为合理的固化工艺规范。
关键词 双马来酰亚胺树脂 工艺规范 高韧性 固化工艺 树脂固化 固化反应 预浸料 分析 扫描量热 树脂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fly ash and its decarbonization by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被引量:11
12
作者 Tao Youjun Ding Qingqing +3 位作者 Deng Mingrui Tao Dongping Wang Xu Zhang Ji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SCD 2015年第4期629-633,共5页
The basic principle of fly ash triboelectrification is analysed. The mineral electrical index and test method are introduced. The electric difference of different mineral composition of fly ash is discussed by analysi... The basic principle of fly ash triboelectrification is analysed. The mineral electrical index and test method are introduced. The electric difference of different mineral composition of fly ash is discussed by analysis of chemical and mineral composition of fly ash in Xinwen power plant. The dielectric constant and charge-mass ratio of carbon and ash of fly ash are tested. Combined with the experimental study on rotary tribo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the charged characteristic of fly ash particles with different size is gain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electric constant of fly ash with different grain size decreased with the decrease of particle size, which lead to the poor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Thus it can be seen that par- ticle size plays a leading role in conductivity, The charge of carbon and ash with each size increased with the decreased of particle size; and the charge-mass ratio between carbon and ash with the same size lar- ger with the decrease of size, which indicated that the finer particle size, the more favorable for triboelec- trification separation. In the same conditions, the best decarburization effect is realized when the particle size ranges from 0.038 to 0.074 ram, whose decarbonization rate and efficiency index reached 38.93% and 120.83%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y ash Rotary tribo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Electrical property Decarbonization emcienc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